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智  蒋之  万轲 《安徽医药》2012,16(12):1853-1854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以2009年3月至2011年5月期间在该院治疗肺结核疾病的431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结核病患者HBVM是否阳性将431例患者分为两组,HBVM(+)组和HBVM(-)组,HBVM(+)组共97例,HBVM(-)组共334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出现肝损伤的例数,ALT值、TBL值、肝损伤出现的时间和肝损伤恢复时间。结果 HBVM(+)组肝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HBVM(-)组(P<0.05);HBVM(+)组出现肝损伤的时间明显比HBVM(-)组快,而肝损伤的恢复时间也明显较长(P<0.05)。结论 HBV阳性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后更易发生肝功能损伤,HBV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时应密切监测患者肝功能,预防肝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由抗结核药物导致的肺结核合并慢性肝病患者药物性肝损害(DILI)的状况。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46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药物性肝损害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合并有基础肝病的肺结核患者其DILI发生率显著高于未合并基础肝病者(P<0.05)。慢性HBV感染者与慢性HCV感染者的DILI发生率高于其他肝病者(P<0.05)。结论对于肺结核合并慢性肝病的患者,在抗肺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引发药物性肝损害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在临床治疗中要对患者的肝功能进行密切监测,以便尽早发现肝损害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3.
张铭 《江苏医药》1998,24(6):429-429
临床常见肺结核合并乙肝病毒(HBV)感染,目前常用的抗结核药多对肝功能有一定损害,现将我院传染科近年来收治的44例肺结核合并HBV感染者的抗结核方案作初步探讨。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44例均系我院传染科1994年1月~1996年4月的住院病人。其中男36例,女8例,年龄17~64岁,平均35.6岁。浸润型肺结核38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4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2例。初治33例,复治11例。二、HBV标志物检查:单纯HBSAg(W)11例,HBsAg、抗一HBc(+)8例,HBsAg、HBeAg、抗一HBc或HBsAg、抗一HBe、抗一HBc三项(+)分别为10例和…  相似文献   

4.
既往研究表明,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肺结核患者化疗期间更易出现肝脏损害犤1犦。发生肝脏损害后常使化疗中断,甚至导致急性或亚急性肝坏死,影响预后。因此探讨合并HBV感染的肺结核患者的合理化疗方案,减少肝脏损害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近年来应用异烟肼(H)、利福喷丁(L)及链霉素(S)药物(2HL2S/4HL2方案)对此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肺结核患者90例,均为初治菌阳性浸润性肺结核,未曾用过抗结核药物治疗,痰镜检抗酸杆菌阳性;年龄16~62岁;无严重心、肾等疾患及…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单纯抗结核治疗HIV/AIDS感染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疗效,为科学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47例HIV/AIDS感染合并肺结核患者单纯抗结核治疗,比较其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辅助检查结果变化,特别是CD4细胞计数.结果 47例HIV/AIDS感染合并肺结核患者中,除6例死亡外,其余41例患者症状均有改善,痰涂(+)转(-)明显,PPD皮试阳性率增高,CD4细胞均数明显增加.结论 单纯抗结核治疗HIV/AIDS感染合并肺结核可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其合并肺结核的传染性;同时增加CD4细胞均数,提高免疫应答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流行地区,HBsAg感染率为9.09%。在HBV感染者中以20~40岁的青壮年居多,因此HBV感染的孕妇临床较常见,但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报道不多。为了探讨HBV感染合并ICP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我们对住院分娩有HBV感染的ICP孕妇与无HBV感染的ICP孕妇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范引梅 《首都医药》2015,(3):411-412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的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0例老年初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中有伴发病者20例,合并感染者6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者17例;出院时有好转者26例,死亡1例,中断治疗1例,因耐多药病情加重2例。结论老年肺结核伴发病多,易合并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多,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慢性肝病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临床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十堰市郧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合并慢性肝病抗结核药物肝损害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合并基础肝病患者肝损害数量较无基础肝病患者高(P<0.05);肝损害患者慢性HCV感染、其他慢性肝病发生率均高于无肝损害患者(P<0.05)。结论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容易发生肝损害,因此需要相关人员重视肺结核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恶性淋巴瘤患者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情况以及化疗后肝功能损害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初诊恶性淋巴瘤患者,对各个年龄段、不同性别、分期与分型的乙型肝炎感染者进行评价,对比HBV感染者与非感染者在各个阶段的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70例恶性淋巴肿瘤患者中,共16例合并HBV感染(25.7%);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10岁以下及31-60岁患者感染率最高;合并HBV感染者主要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Ⅱ、Ⅲ、Ⅳ期和Ⅰ期间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Ⅱ、Ⅲ、Ⅳ期间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63例NHL患者中,化疗期间肝功损害伴HBsAg阳性10例,占62.5(10/16);非HBV感染者共7例,占14.9%(7/47),其中,4例转氨酶升高大于参考值2倍,3例HBsAg阳性;其他无异常。两组患者的HBsA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肝损伤患者在进行保肝、降酶等处理后,均继续化疗,未见死亡或其他情况发生。结论 NHL合并HBV的感染率较高,化疗后极易出现肝功能功损害的现象,尽早进行抗HBV治疗,有效控制HBV复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免疫缺陷病毒-1(HIV-1)/AIDS患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及发病特点。方法分析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课题中河南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示范区中187例经血液途径感染HIV-1者的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抗体(HBsAg与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与抗体(HBeAg与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及丙型肝炎抗体(抗HCV);采用流式细胞仪计数CD4+T淋巴细胞;采用制备膜选择性吸附DNA的方法抽提HBV DNA,并采用巢式PCR法检测HBV DNA。结果 187例HIV-1感染者中,HBsAg阳性9例(4.81%),HBsAg阴性178例(95.19%);抗-HCV阳性143例(76.47%),抗-HCV阴性44例(23.53%);HIV-1/HBV/HCV三重感染者6例(3.21%)。178例HBsAg阴性的HIV感染者中,合并隐匿性HBV感染53例(29.78%)。抗-HCV阳性者合并隐匿性HBV感染42例(29.37%),抗-HCV阴性者合并隐匿性HBV感染11例(25.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HCV阳性/抗-HCV阴性患者的HbsAg阳性例数、抗-HBs阳性例数、CD4+T淋巴细胞数、单独抗-HBc阳性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血传播感染HIV患者中HBsAg阳性率低于普通人群,HCV感染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经输血传播感染HIV患者中存在隐匿性HBV感染,对HBsAg阴性的HIV感染者进行HBV DNA检测是有必要;HIV合并HCV感染不能增加隐匿性HBV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患者容易患某些感染 ,其感染以呼吸系统细菌感染 (如肺炎、慢性支气管炎 )肺结核、肺脓疡等患病率最高[1] 。现将我院收治 42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6年 10月~ 2 0 0 0年 10月 ,我院住院患者中老年糖尿病患者 110例 ,均为Ⅱ型糖尿病。合并支气管、肺部感染者 42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2 2例。年龄 45~ 78岁 ,平均 6 7岁。糖尿病患者 7例 ,在住院后才发现糖尿病 ,其余患者病程 1~ 2 4年 ,平均 7 6年。1 2 诊断标准 糖尿病诊断按 1997年ADA标准入院前或入院时诊断 ,空腹血糖 8~ 2 9 6mmol/L ,平均 8…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药物性肝损伤发生及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湖北省谷城县人民医院和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初治肺结核合并HBV感染且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及同期经年龄和性别匹配未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各115例,分别设为肝损伤组和非肝损伤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和治疗情况,对肝损伤组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伤后的死亡情况进行随访,分析药物性肝损伤发生及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损伤组患者初中及以下受教育水平、酗酒、HBeAg阳性、HBV-DNA高拷贝和抗结核治疗方案含吡嗪酰胺比例明显高于非肝损伤组,既往接受过预防性抗HBV治疗及预防性护肝治疗比例低于非肝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未接受预防性抗HBV治疗和抗结核治疗方案含吡嗪酰胺是肺结核合并HBV感染患者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肝损伤组患者进行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51(19~83)个月,随访过程中因药物性肝损伤继发死亡8例,死亡率为6.96%。死亡组患者酗酒、合并感染...  相似文献   

13.
1992年1月~1995年12月,选择2种不同的化疗方案观察其对肺结核和合并HBV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其肝功能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258例均系我院的住院病人。甲组为肺结核合并HBV感染128例,其中男85例,女43例,年龄18~78岁,平均423岁。其中血型播散型肺结核5例,浸润型肺结核94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29例;乙组为单纯肺结核130例,男82例,女48例,年龄16~78岁,平均478岁。其中血型播散型结核3例,浸润型肺结核101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26例。二、治疗前肝功能及HBVM检查:甲、乙两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均正常(<35U),胆红素(SB)均<17mol/L,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均正常。甲组:单纯HBSAg阳性59例,HB-sAg、HBeAg、抗-HBe三项阳性20例,HBsAg、抗-HBe、抗-Hllc三项阳性18例,HBsAg和抗-HBC二项阳性19例,抗-HBS和/或执-HBc阳性并经聚合链反应(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阳性12例。乙组:HB-VM均阴性。三、化疗方案及观察方法:甲组...  相似文献   

14.
<正>笔者回顾性分析2006-10~2008-04收治的足癣并感染患者50例临床资料,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足癣并感染者50例。男47例,女3例;年龄18~63岁,平均23岁。46例为初发病例,2例发病2次;战士44例,基层干部2例,离退休干部4例;足癣病程最短1周,最长10年,合并感染1~7d。1.2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5.
卫云丽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324-325
<正>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发生率高,并且也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现对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中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9 0例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男性4 9例,女性4 1例。年龄(49~90)岁,平均年龄69.5岁。糖尿病病程1~25年。其中,30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17例合并冠心病、8例伴有酮症酸中毒,16例合并心力衰竭,15例合并陈旧性肺结核,15例合并糖尿病肾病并感  相似文献   

16.
1080例吸毒者HDV及合并HBV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吸毒者丁型肝炎病毒及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对我所2004年9月-2005年1月新收容的1080例吸毒者进行丁型肝炎病毒抗体(HDV-IgG)及HDV-IgG合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并用自行设计的《吸毒方式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1080例吸毒者中,HDV感染156例,感染率14.4%,其中静脉注射者153例(98.1%);静脉注射组的HDV感染率15.9%(153/960),高于烫吸组(2.5%,3/120),P<0.01;在静脉注射组的HDV感染者中,共用注射器者的比例(21.3%,132/620)高于非共用注射器者(6.9%,21/340),P<0.001;在156例HDV感染者中有145例合并HBV感染,且合并者的肝功异常率高达73.1%(106/145)。结论:吸毒者中HDV感染率较高,且绝大多数合并HBV感染。共用注射器吸毒是导致HDV及HBV感染的主要原因,有关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7.
唐文平  蔡光友 《安徽医药》2017,21(12):2214-2217
目的 探讨社区糖尿病合并烫伤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策略.方法 选取糖尿病合并烫伤患者120例,将创面清洗后取其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检测,统计社区糖尿病合并烫伤患者感染率,比较社区糖尿病合并烫伤患者感染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分析社区糖尿病合并烫伤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 120例社区糖尿病合并烫伤患者中感染者41例,感染率为34.17%.与无感染者比较,感染者的年龄≥60岁的患者比例、糖尿病病程≥10年的患者比例、伤后入院时间≥6 h的患者比例、抗菌药物使用种类≥3种的患者比例、烫伤总面积(TBSA)≥20%的患者比例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伤后入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及TBSA均与社区糖尿病合并烫伤患者感染相关.进一步的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伤后入院时间及TBSA均是社区糖尿病合并烫伤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社区糖尿病合并烫伤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病程、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伤后入院时间及TBSA等,控制这些因素有利于社区糖尿病合并烫伤患者感染的预防.  相似文献   

18.
老年与中青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对照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云飞  陈晓红 《江苏医药》2000,26(2):151-151
老年人及糖尿病 (DM )病人抵抗力下降 ,易继发结核杆菌感染。肺结核易致糖耐量异常或DM。本文旨在通过对照分析老年组和中青年组肺结核合并DM病人的临床资料 ,发现两组各自的特点。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995年~ 1999年收治 137例肺结核合并DM住院病人 ,其中老年组 (年龄≥ 6 0岁 )肺结核合并DM 6 9例 ,中青年组 (30~ 59岁 )肺结核合并DM 6 8例。所有病人均因肺结核入院 ,入院时有DM病史或入院后及时发现DM者为入选病例。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就诊年龄分别为 6 8 3± 6 0岁和 4 7 1± 7 8岁。老年组男女之比为 2∶1,中青…  相似文献   

19.
周忠  王瑞松  林艳华 《贵州医药》2002,26(3):223-223
1994~ 2 0 0 0年 ,我院收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并肺结核 8例 ,本文对资料完整者 6例分析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男 1例、女 5例 ,年龄 2 6~ 6 1岁 ,平均 36岁 ,合并浸润性肺结核 3例 ,结核性胸膜炎 2例 ,合并浸润性肺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 1例 ,初治 5例 ,复治 1例。1 2 诊断方法  (1)系统性红斑狼疮均在省级医院确诊。(2 )有咳嗽、发热、纳差 ,盗汗等临床症状。 (3)X线胸片示肺内有结核性病灶改变。 (4)痰查到结核杆菌或 /和PPD试验(+)、酶联TB(+)。 (5 )抗痨治疗有效。1 3 临床表现及实验检查 发热 6例 ,气促或胸…  相似文献   

20.
顾红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6):102-103
目的探讨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患者合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C)的重叠感染的致病机制及特点。方法对20份HIV-1抗体阳性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微粒子酶免疫技术(MEL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凝集试验(TRUST)等方法对其感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20例HIV感染者中合并HBV、HCV、TP总感染率为75%,合并感染HBV者11例(55%),合并感染HCV者11例(55%),合并感染HCV、TP者2例(10%)。结论对HIV感染者常规进行HBV、HCV的相关检查并积极采取相关的预防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