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伊布利特转复老年心房颤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心房颤动患者98例,随机分成伊布利特组和胺碘酮组,伊布利特组于30 min内静滴1 mg伊布利特,胺碘酮组于10 min内静注胺碘酮150mg.观察心房颤动的转复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伊布利特组转复房颤的成功率高于胺碘酮组(70.2%vs52.9%,P<0.05),房颤的转复率与本次房颤发作的持续时间有关,持续时间低于24 h的房颤转复率(77.7%)明显高于持续时间高于24 h者(60%).伊布利特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为非持续性单形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为12.8%.结论:伊布利特对老年房颤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转复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伊布利特转复阵发性和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43例持续时间<90d的阵发性和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20例静脉注射伊布利特进行转律,23例应用普罗帕酮转律。比较两组药物转复心房颤动的成功率、转复时间和不良事件。结果伊布利特组转复房颤的总成功率显著高于普罗帕酮组(70%vs39.1%,P<0.01),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组的转复成功率亦分别高于普罗帕酮组(76.9%vs50%,57.1%vs27.3%,P<0.05)。伊布利特组的转复房颤时间明显缩短[(34.62±4.47)minvs(62.74±12.73)min,P<0.01],未发生有临床意义的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结论伊布利特转复阵发性和持续性心房颤动优于普罗帕酮,并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周平  郭国宁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5):2262-2264
目的 探讨抗心律失常药及持续时间对心房颤动、心房扑动转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180例房扑及180例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选择的药物伊布利特、普罗帕酮及胺碘酮治疗各分为三组,每组患者再分为持续时间≤3 d和>3d,每组各30例,比较各组患者治疗1.5h后的转复率,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伊布利特组≤3 d和>3d的房扑的转复率为90.00%和83.33%,普罗帕酮的≤3 d和>3d的房扑的转复率为76.67%和36.67%,胺碘酮的房扑的转复率为73.33%和33.33%,对于房扑持续时间≤3 d,伊布利特、普罗帕酮、胺碘酮的房扑的转复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房扑持续时间>3d,伊布利特的转复率明显高于普罗帕酮、胺碘酮的(P<0.05);三种药物房颤的转复效果比较:伊布利特的≤3 d和>3d的房颤的转复率为80%和73.33%,普罗帕酮的≤3 d和>3d的房颤的转复率为43.33%和26.67%,胺碘酮的房颤的转复率为50%和36.67%,对于房颤持续时间<3d,伊布利特的转复率明显高于普罗帕酮、胺碘酮(P<0.05);对于房颤持续时间>3d,伊布利特的转复率明显高于普罗帕酮、胺碘酮的(P<0.05);三组药物房扑、房颤总转复率分别为81.67%、45.83%、48.33%,伊布利特明显高于普罗帕酮、胺碘酮(P<0.05);伊布利特对房扑的转复率明显高于房颤的转复率(P<0.05).结论 对于持续时间≤3 d的患者,伊布利特、普罗帕酮及胺碘酮房扑转复成功率没有明显差异,但伊布利特房颤转复率明显增高;对于持续时间>3d的患者,伊布利特房扑、房颤转复的成功率均高于普罗帕酮及胺碘酮,应根据心律失常具体情况灵活选用伊布利特、普罗帕酮及胺碘酮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
伊布利特与胺碘酮转复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伊布利特和胺碘酮转复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文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研究。共入选房颤患者25例,房颤持续时间2h~7d。随机进入伊布利特组(n=13),胺碘酮组(n=12)。在心电、血压监护下前组患者于30min内静脉泵入伊布利特1mg,后组患者于30min内静脉泵入胺碘酮150mg。如未转复,则可于10min后重复前述治疗1次。观察开始给药后1.5h内房颤的转复率及4h内的不良反应。结果伊布利特转复房颤的成功率高于胺碘酮组(57%vs5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伊布利特转复房颤所用的时间明显短于胺碘酮,给药后30min内伊布利特转复率达57%,胺碘酮的转复率为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伊布利特组出现1例频发室早、短阵室速,并QT间期延长至520ms,未予特殊处理自行消失。胺碘酮组有4例出现低血压。结论伊布利特转复房颤快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胺碘酮与毛花苷C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静脉注射胺碘酮和毛花苷C。结果 55例患者,胺碘酮组28例,转复成功22例(78.6%);毛花苷C组27例,转复成功10例(37%)。P<0.01。转复成功时间:胺碘酮组(6.8±4.6)h,毛花苷C组(8.8±6.3)h。P>0.05。两组未复律者心室率下降情况比较:胺碘酮组由(143.3±13.7)次/min降至(92.5±5.2)次/min,毛花苷C组由(142.1±12.0)次/min降至(92.9±11.0)次/min,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快速心房颤动安全有效,其转复率显著高于毛花苷C。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静脉滴注西地兰、普罗帕酮、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将10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西地兰组、普罗帕酮组和胺碘酮组,分别静脉推注西地兰0.2~0.6mg或普罗帕酮70~210mg或胺碘酮150~600mg,观察房颤转复情况、心室率变化及药副作用。结果西地兰组28例,转复成功11例(39.3%);普罗帕酮组38例,转复成功27例(71.1%);胺碘酮组40例转复成功32例(80%)(P<0.05)。平均复律时间:西地兰组(233±100)min,普罗帕酮组(101±68)min,胺碘酮组(180.6±52.2)(P<0.05)。结论在转复阵发性房颤成功率中胺碘酮组高于普罗帕酮组与西地兰组,转复成功时间普罗帕酮组短于胺碘酮组与西地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7.
陶和平  涂小金 《江西医药》2009,44(2):135-136
目的对比静脉用胺碘酮与西地兰在转复非瓣膜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副作用。方法将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西地兰组和胺碘酮组。静脉推注两地兰0.2.0.6mg或胺碘酮150—210mg,观察房颤转复情况、心室率及副作用。结果51例患者,西地兰组26例,转复成功11例(42.3%);胺碘酮组25例,转复成功20例(80%):0.05〉P〉0.01。转复成功时间:西地兰组(90.0±48.7)min,胺碘酮组(74.6±40.3)min,P〉0.05。未转复成功者的心室率下降情况:西地兰组由(132.5±18.5)次/min降至(80.8±20.2)次/min,胺碘酮南(129.7±20.1)次,min降至(67.2±19.6)次/min,P〉0.05。结论在阵发性房颤转复中胺碘酮的成功率高于西地兰,胺碘酮转复时间较两地兰无差别.胺碘酮和西地兰组药物无明显副作用,3h胺碘酮和西地兰减低心室率无差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伊布利特与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房颤)及心房扑动(房扑)的疗效。方法选取66例在我院门诊、急诊及住院的房颤及房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3例。伊布利特组给予伊布利特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缓慢静脉注射治疗;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缓慢静脉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房颤转复率、房扑转复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房颤转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伊布利特组房扑转复率明显优于胺碘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转复时间相比较,伊布利特组明显优于胺碘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QTC间期比较,伊布利特组QTC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布利特治疗房颤及房扑的转复率高于胺碘酮,其对房扑的转复成功率高于房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胺碘酮、普罗帕酮治疗转复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并进行比较。方法:将9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胺碘酮组和普罗帕酮组,分别静脉滴注胺碘酮150~600mg或普罗帕酮70~210mg,观察房颤转复情况。结果:胺碘酮组50例转复成功42例(84%),普罗帕酮组46例,转复成功31例(67.3%)(P〈0.05)。比较在转复阵发性房颤成功率中胺碘酮组高于普罗帕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能否改善胺碘酮对持续性心房颤动的转律效果.方法74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ACEI组和非ACEI组,口服胺碘酮0.6g/d,2周,观察转律成功率和转律成功所需的时间.结果ACEI组胺碘酮转律成功率67.6%(23/34),显著高于非ACEI组(42.5%,17/40)(P<0.05);ACEI组转律所用平均时间为9.2 d,显著少于非ACEI组(11.53 d)(P<0.01).结论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进行胺碘酮转律治疗时,加用ACEI可增加转律成功率,并缩短转律所需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伊布利特与普罗帕酮转复持续时间少于90天的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房颤患者136例,随机分为伊布利特组和普罗帕酮组。心电血压监护下,分别静脉应用(l~2次),静脉推注10min/次。伊布利特(1mg和1mg)和普罗帕酮(70mg和70mg)。结果伊布利特组转复率71.4%,普罗帕酮组转复率42.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伊布利特组平均转复时间(16.6±5.2)min,普罗帕酮组平均转复时间(46.8±17.5)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与普罗帕酮相比,伊布利特是一种转复房颤的快速、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伊布利特联合胺碘酮转复心房扑动(房扑)/心房颤动(房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患者88例,按制定的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将88例患者根据是否服用胺碘酮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单用伊布利特;试验组:口服胺碘酮后联合伊布利特。口服胺碘酮组负荷量7~15g(3~4周内达到靶剂量)。伊布利特首剂1.0mg,10min内缓慢静脉注射,如给药10min后仍未转复为窦性心律,行第2次注射,剂量仍为1.0mg,观察开始给药后4h内转复的成功率、转复过程中用药剂量、用药前后的QT间期的差异及4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①试验组房扑转复成功率(92%)高于对照组(5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6);而房颤转复成功率试验组(76%)与对照组(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试验组(80%)与对照组(47%)房扑和房颤总的转复成功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3)。②在转复房扑、房颤成功的患者伊布利特使用剂量房扑[(1.1±0.4)mg]低于房颤[(1.7±0.4)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试验组与对照组使用伊布利特前QT间期(0.49±0.08)、(0.43±0.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0);2组使用伊布利特后QT间期(0.52±0.06)、(0.45±0.03),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150);试验组与对照组各自在注药前后QT间期均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P=-0.013;试验组P〈0.01)。④试验组有2例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为2%)。1例在推药过程中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rip),经电复律终止,转为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搏,再次房颤继之再发Tdp,静脉注射2.5g硫酸镁终止;1例在转复成功5min后发生非持续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自行终止。2组各发生2例窦性停搏,均在2-3s后自行或经胸外按压后恢复窦性心律。结论口服胺碘酮联合伊布利特转复房扑,房颤成功率高于单一用药,并可预防其复发,联合应用未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静脉注射伊布利特转复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伊布利特注射液转复持续时间〈90d的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心房扑动(简称房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心电图确诊为房颤、房扑,心室率≥60次/min且发作在90d以内的患者共52例,随机分为普罗帕酮组和伊布利特组,每组均为26例。伊布利特组:体重≥60kg者,首次静脉推注伊布利特注射液1mg;停用药后10min仍为房颤或房扑,再次静脉推注1mg。体重〈60kg者,首次0.01mg/kg静脉推注;停用药后10min仍为房颤或房扑,再次静脉给予0.01mg/kg,中途转复则立即停用。普罗帕酮组首次70mg静脉推注普罗帕酮,如无效,10min后再给予35mg,中途转复则立即停用。结果2组均能有效降低房颤或房扑的心室率,伊布利特组房颤、房扑的转复率明显高于普罗帕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对比42%,P〈0.01)。2组平均转复时间相比,伊布利特组明显短于普罗帕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伊布利特组3例出现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普罗帕酮组2例出现低血压。结论伊布利特是一种起效快,对房扑、房颤患者转复率高的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与普罗帕酮比较,伊布利特对房扑、房颤的转复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伊布利特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转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总结围转复期的护理经验,以便更安全的应用伊布利特。方法将90例心房颤动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伊布利特组54例给予静脉注射伊布利特进行心律转复;普罗帕酮组36例给予静脉应用普罗帕酮进行心律转复,严密观察转复过程中的心电图、血压情况,比较2组药物对不同病程心房颤动患者转复成功率的影响,并观察转复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伊布利特组对不同病程组患者转复的成功率显著高于普罗帕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对于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伊布利特是相对安全有效的转复药物之一,严格把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并严密观察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甘华文  唐其柱  周恒  袁园  纵静 《中国医药》2012,7(5):529-531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的关系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DCM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房颤组(48例)与非房颤组(129例)年龄、心功能分级、血尿酸水平、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的差异.按尿酸水平分为升高组(88例)与正常组(89例)后比较房颤发生率,并分析尿酸水平对于房颤发生的影响.结果 与非房颤组比较,房颤组患者年龄较大[(64±13)岁比(59±15)岁,P<0.05],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491±135)μmol/L比(424±121) μmol/L,P<0.01],左心房内径明显增大[ (48 ±8)mm比(43 ±5)mm,P<0.01];血尿酸升高组患者房颤的发生率较正常组高[34.1% (30/88)比20.2% (18/89),P<0.05];血尿酸水平(OR:1.003,95% CI:1.000 ~1.006,P<0.05)和左心房内径(OR:1.147,95% CI:1.076~1.224,P<0.01)是DCM患者发生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尿酸水平是DCM患者发生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作为DCM患者发生房颤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朱伟宏 《中国基层医药》2014,(22):3438-3440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地高辛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使用地高辛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内径( 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每搏搏出量( SV)和射血分数( EF)改变情况、心率控制情况以及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LVEDD[(50.2±3.2) mm与(71.9±2.2) mm]、LVESD水平[(40.5±3.4)mm与(59.7±3.7)mm]均明显降低,SV[(69±5)mL与(39±4)mL]及EF水平[(59.7±8.7)%与(39.6±9.7)%]明显升高(t=6.78、4.67、5.78、5.46,均P<0.05)。观察组患者LVEDD、LVES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V以及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35、3.98、4.32、4.56,均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的心率水平均有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静息期和活动期的心率水平[(71.2±8.9)次/min与(120.3±15.4)次/min]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79.4±9.6)次/min与(140.2±13.3)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4.02,均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地高辛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更明显,降低了心率水平,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变化,探讨炎症反应对心房颤动的影响。方法比较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患者同对照组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各房颤组血清hs-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组hs-CRP比阵发性房颤亚组高(P〈0.05),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亚组hs-CR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颤组与对照组相比房颤患者hs-CRP增高,且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均高于阵发性房颤,表明炎症反应在房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房颤患者hs-CRP及同型半胱氨酸与左房内径的关系。方法选择房颤患者93例为房颤组,根据患者病情分为阵发性房颤亚组、持续性房颤亚组和永久性房颤亚组。选择同期在医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hs-CRP、Hcy、左房前后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分析hs-CRP、Hcy与左房前后径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hsCRP、Hcy、左房前后径均显著低于房颤组[(2.2±0.7)mg/L vs(4.0±1.1)mg/L;(18.0±2.1)μmol/L vs(21.7±3.7)μmol/L;(38.8±2.7)mm vs(45.2±6.8)mm,P〈0.01];永久性房颤组水平最高,其次为持续性房颤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hs-CRP、Hcy与左房内径呈显著正相关(r=0.943、0.870,P均〈0.01)。结论房颤患者hs-CRP、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与左房内径呈显著正相关,提示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参与了房颤的发生和发展,并且与心房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叶酸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AMI合并AF 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叶酸(10 mg/次,3次/d).结果 治疗组5 d转复率高于对照组(93.33% VS 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10.97±2.31)d VS(16.21±3.4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房颤复发率和转为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67% VS 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6.67% VS 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叶酸治疗AMI合并AF,既能够提高转复率,减少住院时间,又能降低房颤的复发与维持疗效,降低缺血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