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超声引导微波凝固(PMCT)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 22例单纯行TACE(对照组)、18例行TACE联合PMCT综合治疗肝癌(治疗组),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CT复查,瘤体变化对照、对照组及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68.3%和83.4%;彩超示血流信号减少率为59%和83%;0.5、1.0、1.5、2.0年生存率对照组依次为50%、27.3%、0、0,治疗组依次为66.7%、24.4%、16.7%、5.6%,中位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7月和9.6月,1.5、2.0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AFP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TACE联合PMCT可提高中晚期肝癌近期疗效,显著提高1.5、2.0年生存率,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超声造影在肝动脉栓寒化疗(TACE)联合经皮微波凝同(PMCT)治疗大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7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31例行TACE联合PMCT序贯治疗(联合组),与18例单纯TACE治疗及24例单纯PMCT治疗组进行对照分析并用超声造影评价疗效.结果 联合组的肿瘤坏死率达80.6%,明显高于单纯TACE组及单纯PMCT组(分别为22.2%、45.8%.P<0.05).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9.O%、44.4%和37.5%,三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肝动脉化学栓塞联合经皮微波凝固序贯治疗大肝癌与单纯TACE和单纯PMCT组治疗结果相比,可提高肿瘤完全坏死率.超声造影是术后判断疗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联合介入治疗大肝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微波消融(PMCT)、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及联合PMCT和TACE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49例不能或不愿手术治疗的原发性巨块型肝癌患者(男40例,女9例),随机分为肝动脉化疗栓塞加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组(PMCT TACE组,联合组)、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组(TACE组)及单纯微波消融组(PMCT组),联合组行TACE PMCT治疗,TACE组行序贯性TACE治疗,PMCT组行PMCT治疗,比较3组治疗后疗效.结果 联合组缓解率、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81.08%、86.49%和64.86%,显著高于TACE组(56.10%、65.85%和36.59%)及PMCT组(P<0.05).结论 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微波消融(PMCT)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安全、有效、实用,较单纯TACE及PMCT治疗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接受单纯放疗、同步放化疗以及序贯放化疗3种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资料,以期获得3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为中晚期宫颈癌个体化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93例均经病理学证实为(Ⅱb~Ⅲb)中晚期宫颈的患者,同步放化疗组34例、序贯放化疗组30例、单纯放疗组29例。结果 3组总有效率为80.6%,其中单纯放疗组有效率62.1%,同步放化疗组有效率91.2%,序贯放化疗组86.7%。3组近期疗效比较:同步放化疗组与序贯放化疗组近期疗效优于单纯放疗组(P<0.05),同步放化疗组与序贯放化疗组无显著差异(P>0.05)。毒副反应:同步放化疗组在3组中毒副反应较为明显(P<0.05),单纯放疗组与序贯放化疗组的毒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放疗组、同步放化疗组、序贯放化疗组消化道反应分别为27.6%、61.8%和36.7%;骨髓抑制主要引起白细胞下降,分别为27.6%、67.6%和40%;膀胱反应分别为13.8%、52.9%和26.7%。3年生存率,同步放化疗组3年生存率80%,序贯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约70%。结论 3组方案中同步放化疗在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单纯放疗与序贯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不良反应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晚期食管癌患者126例:单纯放疗58例,序贯放化疗68例。两组均接受奥沙利铂和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单纯放疗组只接受放疗,序贯治疗组在2周期化疗后开始放疗,放疗结束后再行2周期的化疗。全部病例随访5年。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生存时间。结果:单纯放疗组与序贯治疗组有效率(CR+PR)分别为62.1%,85: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0.03,P<0.05)。单纯放疗组与序贯放化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3.8%、19.0%、8.6%;80.9%、54.4%、16.2%,两组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放疗组与序贯治疗组毒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6)。结论:序贯治疗组近期疗效、生存率明显优于单纯放疗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中晚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2年12月本院入住的146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同步组与序贯组,分别采用同步放化疗及序贯放化疗。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1、3年生存率及毒副反应。结果:同步组有效率为69.86%,序贯组为65.7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72.60%、50.68%,序贯组分别为45.20%、24.66%,同步组明显优于序贯组,两组1、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相比较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及探讨TACE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随机将60例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进行TACE和TACE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治疗过程中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含量的变化,观察并评估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AFP都有明显降低,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较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降低,两种治疗方法的毒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TACE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在治疗原发性肝癌较单纯介入治疗能明显控制病情进展,防止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并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这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郑小令  张亮 《海南医学》2010,21(17):96-98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序贯联合CT导向下水循环冷却式微波针消融治疗(Percutaneous microwave coagulation therapy,PMCT)技术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HCC患者68例,单个肿瘤直径≤5cm,总数不超过3个,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48例,TACT治疗后1-4周内行CT引导下PMCT治疗;TACE组20例,单纯接受TACE治疗。治疗三个周期后,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TACE组的完全坏死率、1年半生存率分别为40.0%、75.0%;联合治疗组分别为81.2%、97.9%。两组间完全坏死率、1年半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序贯联合PMCT技术是治疗HCC的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联合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纯TACE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序贯联合CT引导肝肿瘤微波消融术(MWA)治疗大肝癌与单纯TACE治疗大肝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共选取60例于潍坊市中医院肝病科就诊治疗的大肝癌患者,根据其治疗方式不同分为TACE序贯微波消融联合治疗组36例和单纯TACE对照组24例,比较两组治疗后1年、3年、5年生存率、有效率、复发率、AFP下降水平以及副作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疾病控制率(88.9%)优于对照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联合组97.2%,69.4%,25%,对照组83.3%,41.7%,12.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4个月和2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AFP术后1个月水平(102.87±17.95)mg/ml与对照组AFP术后1个月水平(97.71±20.14)m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1年复发2例(5.6%),3年复发9例(25%),5年复发19例(52.8%),对照组1年复发3例(12.5%),3年复发10例(41.7...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TACE)联合经皮微波组织凝固治疗术(PMCT)治疗巨块型肝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巨块型(最大径>10 cm)肝癌患者40例,18例患者仅接受过TACE治疗(A组),22例患者接受过TACE联合PMCT的序贯治疗(B组)。参考WHO修改版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对两组疗效进行影像学评价,随访6~52个月。结果 A组和B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2个月和15个月,B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41)。在中位生存时间内,A组和B组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分别为16.7%和31.7%。结论相对单纯TACE治疗,TACE联合PMCT治疗巨块型肝癌能提高有效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是治疗巨块型肝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微波消融治疗(PMCT)及TACE+PMCT 3种介入治疗方案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为制定治疗方案,提高原发性肝癌(PHC)的治疗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分别进行TACE、PMCT及TACE+PMCT 3种介入治疗方案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病例的临床疗效。结果 3组中以TACE+PMCT治疗效果最好,生存率最高,血清甲胎蛋白(AFP)改善以及肝功能分级改善情况以TACE+PMCT组最佳。结论TACE+PMCT疗效显著,治疗后AFP及肝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单纯TACE或PMCT方案,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确切、安全、微创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微波凝固(PMC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TACE联合PMCT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TACE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影像学评价及治疗后1、2、3年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的缓解率为81.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6.49%、72.06%、60.8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14%、53.37%、3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PMCT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且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TACE)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比单一 TACE 治疗老年(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72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 TACE 联合 HIFU 治疗组(联合组,n=36)与 TACE 治疗组(TACE 组:n=36),比较两组治疗后肿瘤缩小情况,甲胎蛋白(AFP)水平及肝功能变化,中位生存时间,1、2、3年生存率等指标。结果联合组较 TACE 组肿瘤缩小更明显(P<0.05),术后AFP 值减小更多(P<0.05);联合组及 TACE 组中位生存时间,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2.0±6.9)个月、83.1%、57.3%、42.6%和(21.0±6.3)个月、62.9%、41.4%、22.3%,联合组中位生存时间及各对应时间点生存率较 TACE 组高(P<0.05);两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TACE 联合 HIFU 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较单一 TACE 治疗更能使老年肝癌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4.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伽玛刀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体部伽玛刀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中晚期肝癌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分别采用TACE联合伽玛刀以及常规TACE的方法治疗。结果术肝1个月复查CT,治疗组肿瘤缩小患者有31例,占86.1%;对照组有24例,占66.7%。复查甲胎蛋白(AFP),治疗组AFP值下降大于50%有21例,占58.3%;对照组AFP值下降大于50%有9例,占25%。1年生存率治疗组为80.5%,对照组为58.3%。治疗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TACE联合伽玛刀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优于单独的TACE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TACE联合脾动脉置管灌注化疗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原发性肝癌进行了TACE联合脾动脉置管灌注化疗,并与同期行单纯TACE治疗的20例原发性肝癌随访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TACE联合脾动脉置管灌注治疗组中12例肿瘤缩小,17例AFP下降,17例症状缓解,6、12、18个月的生存率分别是83.33%,55.56%,38.89%。与单纯TACE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ACE联合脾动脉置管灌注治疗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肝穿刺瘤内注射无水乙醇(PEI)治疗复发性肝癌(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TACE和PEI治疗的46例手术后肝癌病例及随访资料,分析其疗效及生存率。结果46例中完全缓解(CR)11例,部分缓解(PR)31例,无变化(NR)2例,进展(PD)2例,总有效率为91.30%。1、2、3、4、5年生存率为84.78%、73.91%、56.52%、36.95%、19.65%。结论TACE联合PEI治疗肝癌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郑志勇 《河北医学》2014,(6):912-916
目的:探索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2例肝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6例行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对照组36例行单纯TACE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近期疗效、3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AFP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AFP变化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肝功能损伤,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TACE联合RFA治疗肝癌,可以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降低病灶复发率,延长患者预后生存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肝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与微波热凝固疗法联合全身化疗治疗转移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例经组织学证实的转移性肝癌患者中,8例为大肠癌转移,4例为胃癌转移,8例为小肠癌转移.共30枚结节,肝动脉栓塞化疗后1~2周内进行超声引导下微波热凝固治疗.联合全身化疗方案为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结果 21枚直径<5.0...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肝积颗粒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肝积颗粒保介入治疗和单纯介入治疗,观察两组的近期临床疗效、远期生存时间以及T细胞亚群、AFP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瘤体缓解率为20.00%、稳定率为90.00%,对照组分别为16.67%、63.33%,其中,瘤体稳定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减轻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时间、升高CD3、CD4值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AFP值变化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肝积颗粒联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气虚血瘀证,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