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建立一种提高达托霉素生产水平的方法.方法 以玫瑰孢链霉菌(ATCC31568)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诱变结合抗生素抗性筛选以提升达托霉素生产水平.结果 通过对致死率和正突变率的考察,确定紫外诱变时间为45s,利福平和庆大霉素的合适筛选浓度分别为1.4μg/mL、1.0μg/mL,得到的突变株经摇瓶发酵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对最终发酵液进行检测.筛选到的突变株Ge-27最高产量达到79.44 mg/L,比原始菌株提高了42.2%.结论 采用紫外诱变结合抗生素抗性筛选得到了达托霉素合成水平提高的菌株.  相似文献   

2.
高产纳他霉素的褐黄孢链霉菌选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以褐黄孢链霉菌 (Streptomyces gilvosporeus) S- 71为出发菌株 ,筛选纳他霉素的高产菌株。方法 紫外线对孢子悬浮液照射 4 0 s后 ,分别用链霉素抗性和琼脂块法进行筛选纳他霉素高产菌株 ,之后对高产菌株进行生产稳定性实验。结果 通过链霉素抗性法筛选获得了约 10 %的正选率突变株 ,其中突变株SG- 5 6摇瓶效价单位为 2 4 10μg/ ml,为出发菌株的 14 6 % ;通过琼脂块筛选法获得了约 1%的正选率突变株 ,其中突变株 SG- 2 0 0 2摇瓶效价单位为 2 6 5 0μg/ ml,为出发菌株的 16 1% ,该菌株无链霉素抗性标记。结论 链霉素抗性筛选和琼脂块筛选均可以获得纳他霉素的高产菌株 ,其中链霉素抗性筛选法效率高 ,琼脂块法筛选全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达托霉素产生菌进行诱变选育,并对其发酵条件优化,以提高其达托霉素发酵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方法 以玫瑰孢链霉菌(DT-9#F2)为出发菌株,分别采用紫外诱变、微波诱变、LiCl诱变及复合诱变并结合链霉素抗性筛选进行菌株选育,同时,对其发酵培养基中氮源、碳源及生长因子进行优化,以进一步提高其发酵产量。结果 得到一株达托霉素高产突变株DT-37,其摇瓶发酵产量达到12.2mg/L,较出发菌株提高20.79%;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为:酵母粉(YP300)1.65%、FeSO4 0.043%、葡萄糖1.50%、玉米淀粉7.20%、糖蜜0.72%,VB12 1.50μg/mL、硫辛酸5.00μg/mL。其摇瓶发酵产量达到30.56mg/L,较初始培养基提高了297.92%。经100L发酵罐上放大验证,达托霉素的产量达到了2872mg/L,较优化前提高了14.88%。结论 紫外、微波及LiCl复合诱变后经抗生素抗性筛选,结合发酵培养基优化,可有效提高菌株的达托霉素发酵产量。  相似文献   

4.
纳他霉素产生菌基因组重排育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Streptomyces gilvosporeus SG-1原生质体经紫外线诱变并筛选链霉素抗性菌株,获得纳他霉素高产菌株。在上述高产突变株中选择4株作为亲本进行基因组重排育种,筛选得到了高产重排菌株,其中一株重排菌株S.gilvosporeus GS-74的纳他霉素产量为3574mg/L。为产量最高的亲本菌株的153%,比原始出发菌株SG-1提高1.17倍。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达托霉素产生菌进行诱变选育,以及前体物补料发酵方式提高达托霉素的产量。方法 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 ARTP)技术对玫瑰孢链霉菌进行诱变,以癸酸铵和甘氨酸耐受作为选择压力进行菌株筛选,在摇瓶和100L发酵罐上进行癸酸铵流加补料试验确定最佳的发酵工艺。结果 经诱变选育获得1株突变株FIM-D1568摇瓶效价达到380mg/L,发酵单位较出发菌株提高了35.7%;通过优化100L发酵罐流加补料癸酸铵溶液工艺,使达托霉素发酵效价达到2276mg/L。结论 以ARTP为诱变源,甘氨酸及癸酸铵耐受性为选择性压力,可以快速筛选获得达托霉素高产菌;高产突变菌株在流加补料发酵工艺上优良性状得以发挥,发酵效价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等离子体诱变,结合抗生素抗性筛选,获得西索米星高产菌株。方法 首先通过链霉素抗性筛选,获得一株比出发菌株产抗能力高的S4;随后以S4为出发菌株,经等离子体处理40s,借助巴龙霉素抗性筛选,得到双重抗性菌株。最后对突变株进行再次诱变,并结合高浓度链霉素抗性筛选。结果 获得一株高产突变株M. inyoensis SAAP22,比出发菌株效价提高了38.18%,具有稳定的遗传性能。结论 通过等离子体诱变,结合抗生素抗性筛选,可有效提升伊尼奥小单孢菌的西索米星合成能力,所得高产菌株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抗生素杂志》2021,45(12):1232-1237
目的 通过对达托霉素产生菌进行诱变选育,并对其发酵条件优化,以提高其达托霉素发酵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方法 以玫瑰孢链霉菌(DT-9#F2)为出发菌株,分别采用紫外诱变、微波诱变、LiCl诱变及复合诱变并结合链霉素抗性筛选进行菌株选育,同时,对其发酵培养基中氮源、碳源及生长因子进行优化,以进一步提高其发酵产量。结果 得到一株达托霉素高产突变株DT-37,其摇瓶发酵产量达到12.2mg/L,较出发菌株提高20.79%;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为:酵母粉(YP300)1.65%、FeSO4 0.043%、葡萄糖1.50%、玉米淀粉7.20%、糖蜜0.72%,VB12 1.50μg/mL、硫辛酸5.00μg/mL。其摇瓶发酵产量达到30.56mg/L,较初始培养基提高了297.92%。经100L发酵罐上放大验证,达托霉素的产量达到了2872mg/L,较优化前提高了14.88%。结论  相似文献   

8.
以始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ristinaespiralis)ZP2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UV)、亚硝基胍(NTG)复合诱变,并结合普那霉素抗性突变株的理化筛选,选育到一株高产突变菌株UN2056,其普那霉素产量达到1490 m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45.7%.传代试验表明该高产突变菌株的高产性能遗传特性稳定.高产突变株UN2056在5 L发酵罐中进行发酵试验,其平均发酵产量达到1645 m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60.8%.  相似文献   

9.
通过离子注入技术对达托霉素产生菌玫瑰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roseosporus)Z0327进行诱变选育,使用N+作为离子源,注入能量为20keV,并研究了不同离子注入参数对菌株存活率的影响以及正负突变率的关系,初步探讨N+离子注入对达托霉素生产菌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通过癸酸钠抗性筛选法获得多株遗传稳定性较好的高产突变株,其中突变株M1208发酵单位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06%,经发酵工艺研究,100L发酵终效价达到1720mg/L。  相似文献   

10.
以埃坡霉素产生菌粘细菌纤维堆囊菌为出发菌株,经亚硝基胍诱变处理后,在含有前体丙酸盐的平板中筛选抗性突变株,得到一株高产突变株N-19,埃坡霉素产量为18.5 m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69.7.通过优化发酵培养基的碳、氮源组成,埃坡霉素产量达36.1 mg/L,此时埃坡霉素B和埃坡霉素A的比值为0.4:在摇瓶发酵过程中补加前体丙酸盐,埃坡霉素B和埃坡霉素A的比值增至2.1.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阴离子交换树脂对Streptomyces roseosporus发酵液中达托霉素的纯化工艺。方法:通过比较不同种类的阴离子交换树脂,以树脂对达托霉素的吸附量、洗脱率、纯度为考察指标综合评价。结果:筛选出对发酵液中达托霉素吸附较高,并具有较高回收率,杂质吸附较低的阴离子交换树脂330。确定最佳吸附条件为:吸附方式为静态吸附,吸附温度为15℃~30℃,吸附液的pH8.0~8.5,饱和吸附时间为10 h;最适洗脱条件为:洗脱方式为静态洗脱,洗脱剂为0.8 mol.L-1 NaCl水溶液,洗脱体积为12倍树脂体积,洗脱时间为8 h。结论:确定了阴离子交换树脂330对达托霉素的纯化工艺,在优化条件下,发酵液中达托霉素的纯度由2%提高到了60%,回收率达87.5%。  相似文献   

12.
玫瑰孢链霉菌是重要抗生素达托霉素的产生菌。基因组挖掘发现该菌具有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合成潜力,激活沉默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发现了10多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本文回顾了玫瑰孢链霉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以及激活这些沉默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研究策略。这些研究为其他链霉菌基因组挖掘提供了有效的思路和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9,45(5):411-417
Streptomyces roseosporus is an important industrial producer of the first line antibiotic daptomycin. Genome mining has revealed a large cryptic secondary metabolism gene clusters. Several activation strategies have been applied to this strain and allowed the identification of over 10 secondary metabolit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recent advances in the strategies for activating cryptic gene cluster in S. roseosporus by genomic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物理诱变结合链霉素抗性筛选维吉尼亚霉素(VGM)高产菌株维吉尼亚链霉菌,并考察外源添加稀土元素氯化镧对维吉尼亚链霉菌发酵的影响。方法 一方面,以链霉素为筛选剂建立孢子致死突变标志的微波及紫外诱变两种筛选模型,采用管碟法获得抑菌圈直径较大的作为初筛菌株,再通过摇瓶复筛进一步确定高产菌株。另一方面,在发酵培养基中外源添加3~30mg/L的氯化镧,考查其对链霉菌合成VGM的影响。结果 比较两种筛选模型,基于链霉素的微波诱变效果较好,正突变率高达32.83%;并获得一株高产菌株MW 178(146.72±11.80)μg/mL,较出发菌株(21.24±1.34)μg/mL提高了约6倍。在发酵初始时,外源添加10mg/L氯化镧,VGM的产量由146.72μg/mL提高到180.01μg/mL,提高了约22.69%。结论 采用微波诱变结合链霉素抗性筛选的方法可以获得VGM高产突变株;在发酵初始时,外源添加适量氯化镧可以显著提高VGM产量。  相似文献   

15.
以玫瑰孢链霉菌H11生产达托霉素(1)。考察了在摇瓶及2.5 L发酵罐中补加葡萄糖对其产量的影响。摇瓶试验结果表明,初始葡萄糖浓度为40 g/L时最佳,在对数生长期后期补加20 g/L的葡萄糖,1产量约提高40%,并显著促进菌体生长。在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分4次共补加20 g/L的葡萄糖,1产量提高62%。2.5 L发酵罐补料分批发酵结果表明,从发酵12 h开始共流加30 g/L葡萄糖,不仅有效延长抗生素的合成期,而且提高了菌体合成抗生素的能力,1产量较分批发酵工艺提高约1.4倍。  相似文献   

16.
螺旋霉素产生菌螺旋霉素链霉菌遗传育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是利用抗生素抗性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来进行螺旋霉素产生菌螺旋霉素链霉菌的遗传育种,旨在获得高效价菌株,从而提高螺旋霉素的生产水平。首先用正交试验法确定出发菌株最佳发酵培养基,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紫外线诱变,和在螺旋霉素浓度梯度平板上筛选螺旋霉素抗性菌株。按上述方法理性化筛选得到的菌株多为正突变株。从本实验得到一株螺旋霉素抗性菌株SPM~r-248,其抗性较出发菌株提高300%,生产能力较出发菌株提高81.3%。菌株SPM~r-248的高效价生产性能遗传特性稳定。在7m~3罐做发酵放大,与出发菌株相比,发酵效价提高31.4%,发酵指数提高18.8%,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7.
周剑  江红  林风 《中国抗生素杂志》2019,44(12):1352-1355
目的 获得rakicidin B1的高产突变菌株。方法 建立深孔板发酵rakicidin B1的方法,结合常压室温等离子体技术(ARTP)及核糖体工程对rakicidin B1的产生菌进行高通量诱变选育。结果 获得一株高产突变菌株R36-27,其摇瓶发酵产量达到490mg/L左右,较出发菌株提高了237.9%;经遗传稳定性考察验证了该菌株稳定性较好。结论 采用ARTP为诱变源,以庆大霉素抗性为选择压力,结合深孔板高通量筛选,可以快速有效地获得高产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