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9年4月治疗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MECT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奥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的88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口服奥氮平治疗,研究组行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奥氮平治疗。对比两组认知功能、神经电生理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完成分类数、总正确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总错误数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N2-P3波幅、P300波幅高于对照组,P300潜伏期、N2-P3潜伏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电生理功能,提高认知功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蒋正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7):1394-1395
目的研究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齐拉西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为临床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收治的162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采用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齐拉西酮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氯氮平联合齐拉西酮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4和第8周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并比较临床有效率。结果在1、2、4和8四个比较时间点上,治疗组的BP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总有效率比较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7%,对照组为7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比较中,治疗组第1、2、4周TE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第8周TE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齐拉西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临床效果显著,优于氯氮平联合齐拉西酮治疗,且不良反应少,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护理要点. [方法] 对3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MECT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总结护理经验. [结果] 30例病人经12周MECT治疗后,治疗前后PANSS 、TESS分值变化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著进步6例,进步13例,无效11例;显效率20.00%,有效率63.33%.2例病人出现头痛,5例出现记忆力下降,头晕1例,呕吐1例,食欲减退2例.[结论] MECT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加强MECT治疗前后的护理工作对治疗安全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w、2w、4w、6w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疗效评定;治疗结束后第1d、第1w及2w末采用韦氏记忆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1w末,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第6w末有效率94.4%,不良反应少。结论无抽搐电休克对难治性抑郁症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其氧化自由基清除剂的影响。方法:对符合国际疾病分类(10th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前后对照研究,共收集50例。在MECT前后,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测评,检测基线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一氧化氮(NO)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探索MECT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及与氧自由基及其清除剂的相关性。结果:1)MECT治疗前后P300的N1潜伏期缩短,P3波幅降低,心理测试颜色连线测验、Stroop色词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128)正确应答数及持续错误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SOD,GP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O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MECT治疗前NO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有相关性。结论:1)MECT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是有改善的;2)MECT治疗后患者NO水平降低,且治疗前的NO水平与患者的认知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其可能在认知功能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0):1786-1788
目的探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按照随机的分配的原则,将选入的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w,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后3w,6w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威斯康卡片分类任务测试软件(WCST)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执行功能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在治疗后3w,6w末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PANSS评分下降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w,6w末的WCST的总的应答数,正确数和完成分类数的分值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WCST分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好,患者的执行功能的改善程度好,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抗精神病药物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观察12w。于合并治疗前及治疗第1w、4w、12w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韦氏记忆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w末总有效率为83.3%。治疗各时段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较合并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副反应量表评分均无显著性变化,韦氏记忆量表的再认、图片、联想及背数等4个项目评分在合并治疗第1d末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但1w、2w末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虽对记忆有短时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可逆性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难治性抑郁症(TRD)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TRD提供新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0年5月接收的60例TRD病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无抽搐电休克疗法治疗TRD,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TRD,对比分析两组治疗TRD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第1、2、4周的HAMD平均减分率分别25.1%、34.9%、64.9%,而对照组治疗后第1、2、4周的HAMD平均减分率分别为4.9%、8.5%、16.8%。研究组的HAMD平均减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HAMD平均减分率。治疗结束后1周,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6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30.00%,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相比于常规药物治疗,无抽搐电休克疗法治疗TRD具有见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以及患者依从性好等诸多优点,是临床上治疗TRD安全、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1病例
患者女性,49岁,于28岁时产后不足1个月首次发病。表现情绪低落,对婴儿无亲近举动,不能照顾婴儿.无故落泪,无饥饿感,自感胃部饱胀不适,称进食后食物都堵住了胃部,有时整天不进食水。早期能做一般家务,后渐没有力气活动,终日卧床,体重也由原来60k降到35kg。反复诉说自己的病好不了活不成之类的话,向家人安排后事。家属间断为其取中药治疗,病情持续2a好转,在家能做家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提高精神科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ic convulsive therapy,MECT)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2011年3-8月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普通精神科首次入院进行MECT治疗的患者100例,各抽取男女两个病房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应用自制的护理质量评定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护理安全、健康宣教、基础护理、并发症、护理书写时间及MECT治疗满意度。结果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护理记录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精神科MECT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与实施,有利于规范治疗程序,减少护理书写的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进一步熟悉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不良反应,掌握其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处理办法。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性总结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时出现的不同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不良反应有因可寻,且能防能控。结论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在临床应用安全,应成为我国所有精神卫生机构中普及并成为基本的治疗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3.
14.
氧疗改善电休克治疗所致记忆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氧疗对电休克治疗(ECT)引起的记忆障碍能否得到改善,根据随机抽样按序编组的原则,对30例接受ECT者在治疗时配合氧疗(实验组),同时对30例接受ECT者治疗时不配合氧疗(对照组),进行两组对照研究,以韦氏记忆测验(WMS)为工具,进行ECT疗程前后记忆测定比较。结果表明,实验组在ECT疗程后的第2周WMS分值即恢复至ECT疗程前的WMS分值,而对照组ECT疗程后的第4周WMS分值仍未恢复至ECT疗程前的分值。结论:ECT时配合氧疗能改善其所致的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定期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预防亚低温治疗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或肺不张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接受亚低温治疗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处理基础上, 行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比较两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或肺不张影像学改变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并发肺部感染或肺不张的发生率均高于实验组,且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01).[结论]应用纤支镜早期、定期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能够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过程中并发肺部感染及肺不张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难治性抑郁患者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在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4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物治疗20周以上,并联合一种抗精神病药或情绪稳定剂,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类抗抑郁药剂量相对保持固定(20~40mg/d)。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及护理。连续治疗20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ve scale-17items,HAMD17)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ve scale,SDS)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第10周末、第20周末,两组患者HAMD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SD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第10周末、第20周末,两组患者SD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治疗20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52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6例。联合用药组服用阿立哌唑起始剂量为5~10 mg.d-1,2周内增至15~20mg.d-1,最大剂量为20 mg.d-1;丙戊酸钠起始剂量为600 mg.d-1,最大剂量1 200 mg.d-1。单用药组服用阿立哌唑,用法同联合用药组。2组均8周为1个疗程。对2组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为80.7%,单用药组总有效率为6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5)。治疗2周末2组患者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精神病理症状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均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续均呈持续性下降趋势。单用药组阴性症状分虽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末单用药组阴性症状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各时间段的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精神病理及总分与单用药组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可提高疗效,改善阴性症状、精神病理症状且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药物联合正念认知治疗(MB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怜悯水平及病耻感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药物组和联合组,各40例。药物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组增加MBCT治疗,疗程8周。于治疗前、后,采用中文版自我怜悯量表(SCS-C)评估患者的怜悯感;采用Link病耻感量表评估患者的病耻感。结果:治疗前,2组的SCS-C和Link病耻量表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SCS-C各项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均P0.05),药物组各项评分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SCS-C总分、自我友善和正念得分高于药物组(均P0.05),2组的普遍人性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Link病耻量表各项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均P0.05),药物组各项评分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Link病耻量表各项得分低于药物组(均P0.05)。结论:MBCT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并提高患者自我怜悯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认知行为治疗(CBT)结合音乐放松疗法(MT)矫治社交焦虑障碍(SAD)的效果。方法:SAD患者116例(脱落8例)随机分为CBT组37例、MT组38例和联合组33例,分别采用CBT、MT和CBT联合MT治疗8周。结果:与干预前比较,CBT和联合组的社交焦虑量表评分分别自治疗第4、2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组除第4周末外其它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的时间点,与联合组比较,在治疗第2周末,仅CBT组社交焦虑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末,CBT组和MT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8周末,仅M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T联合MT治疗SAD,起效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美国简明精神状况量表(MMSE)分别对134例癫痫患者和200例正常人进行认知功能测定,并对影响测验得分的多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与起病年龄、病程、发作频率及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等密切相关。结论:本次研究发现,相当部分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明显下降,在有认知功能缺陷的患者中,起病年龄、病程、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对其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