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2.
3.
硒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早在1957年Schwarz和Foltz首先发现硒(Se)对机体的有益作用,Se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本文研究昆明地区健康人55例和慢性肾小球疾病56例血Se水平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变化和免疫功能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髓过氧化物酶(MPO)检测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诊断及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外周血MPO水平,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随访90d、180dACS患者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外周血MPO水平高于SAP组(P<0.05),SAP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P患者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随着MPO浓度的增高而增高。结论外周血MPO水平的升高均可提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检测外周血MPO水平对UAP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活血化瘀结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观察髓过氧化物酶与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关系,确定活血化瘀法对冠心病心肌梗死血管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纯西药,治疗组除西药外加用中药丹红注射液活血化瘀,观察髓过氧化物酶治疗前后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髓过氧化物酶水平治疗后较治疗组高(0.01
相似文献
6.
毛细管电泳法检测髓过氧化物酶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髓过氧化物酶(MPO)在各类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中表达的差异,探讨MPO表达的定量检测在ANLL分型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毛细管电泳(CE)电化学检测法检测36例ANLL患者及30例正常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MPO表达.结果 MPO在ANLL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正常对照中的表达(P<0.05);M3病例的MPO值最高,与其他4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M2、M4其次,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M1再次,与其他4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值均<0.05);M5最低,与其他4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M6患者只有2例,未进行统计学分析,其平均值介于M4与M1之间.各亚型中MPO值,符合M2b>M2a、M4a>M4b和M5b>M5a趋势.结论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方法,首次实现了对MPO的定量检测,灵敏度高,将其应用于ANLL的分型诊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神经科常见疾病,缺血脑组织在血供恢复后会发生再灌注损伤,再灌注损伤中炎性细胞与炎性介质可对微循环及脑组织造成严重损伤。近年研究纳洛酮在机体组织器官损伤、炎症及休克等情况下有一定保护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纳洛酮在脑缺血再灌注后对脑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的影响来探讨纳洛酮的神经保护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和头颅CT或MRI检查,将11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两组,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58例)和脑梗死(CI)组(52例),并取同期非脑血管病体检者52例为对照组。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类型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CI组的IMT、粥样斑块发生率均大于TIA组,TI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I组和TIA组不均质性斑块的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I组与TIA组颈动脉血流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对照组比较,CI组与TIA组的颈动脉颅外段血流量下降明显。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颈动脉超声检查可预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判断其病程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索在E.coli BL21中表达hTPO抗原决定簇片段(AA568-AA874)。方法:将hTPO抗原决定族基因(1702-2622,编号相对于起始密码子)连接到表达型载体pGEX-4T-3,构建重组表达质粒。然后转化E.coli BL21,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采用亲和层析方法纯化,SDS-PAGE法测定其分子质量,ELISA法鉴定免疫学活性,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定量。结果:成功地表达了hTPO抗原决定簇基因。纯化的GST-hTPO融合蛋白分子质量为61.4ku,hTPO片段分子质量为37.6ku。以此作为抗原按ELISA法分别与TPOAb阳性血清或阴性血清反应,结果表明,GST-hTPO及hTPO片段均与TOPAb特异性结合。纯化的GST-hTPO产量为10mg/L培养基;hTPO片段产量为1.2mg/L培养基。结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获得高纯度的GST-hTPO融合蛋白及hTPO片段,产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与同型半胱氨酸( Hcy )水平的关系。方法对9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检查,分析狭窄脑动脉的分布规律,根据其狭窄程度分组,同时测定Hcy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96例患者中,35例阴性,61例存在脑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组Hcy浓度平均为19.26(14.79~26.13)μmol/L,明显高于无血管狭窄组11.60(8.8~15.11)μmol/L]/L(P<0.05),Hcy水平与脑动脉狭窄程度呈显著正相关性(r=4.126,P<0.05)。结论颅内外动脉狭窄可能与Hcy水平升高有关。且随着Hcy值增高脑动脉狭窄发生率增高且狭窄程度也随之增高。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动态评价他汀类药物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病12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普伐他汀钠20mg/d,随访1年。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和1年用颈动脉超声检测患者的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形态、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6个月、1年时平均颈动脉IMT、Crouse斑块积分、搏动指数、阻力指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他汀类药物可减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稳定斑块,对改善血流动力学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动物实验证实艾地苯醌具有对发生脑卒中的大鼠脑线粒体功能有激活作用、对脑能量代谢及脑功能障碍有改善作用,艾地苯醌的T_(1/2)为7.69h,T_(max)3.31h,C_(max)为290ng/mL,24h尿中排泄率为32%。艾地苯醌治疗脑动脉硬化症和脑梗死后遗症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67±23a)总改善率90%,情感障碍、智力低下、行动异常等改善率73%-81%,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训练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脑氧代谢及血供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阆中市人民医院七里院区2016年11月—2018年8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缺血预适应训练。两组均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个月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O2)、脑氧摄取率(O2ER)、动脉内氧含量(CaO2)、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SjvO2、O2ER、C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12个月观察组SjvO2高于对照组,O2ER、CaO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颈内动脉、椎动脉PSV、RI、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12个月观察组椎动脉、颈内动脉PSV高于对照组,RI、PI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预适应训练可有效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脑氧代谢及血供状态,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LP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病住院患者103例,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脑血栓形成组和腔隙性脑梗死组,测定发病后第1、2、3、7天及健康对照组血浆LPA含量。结果TIA组、脑血栓形成组和腔隙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浆LPA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于发病后24h内开始升高,呈时间动态变化过程。结论LPA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指导临床治疗及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即例(男42例,女20例;年龄50±8yr),均用去纤酶2U稀释于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周2次,5-6次为一个疗程(部分患者曾用2-3个疗程)治疗。结果表明该药临床有效率为92%,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甲皱微循环异常;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分布特征,为脑血管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45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DSA资料,按年龄大小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结果 452例经DSA检查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其中,35.2%仅有颅内病变,31.8%仅有颅外病变,33.0%颅内、外病变并存;颅内病变的发生率为68.1%,稍高于颅外病变的64.8%。青年组单纯颅内病变的比例较高(75.0%);中年组(38.5%)低于青年组(P〈0.01);老年组(28.1%)低于中年组(P〈0.05);老年组以颅内外病变并存的比例较高(36.8%,P〈0.01)。后循环病变老年组高于中年组(P〈0.05),中年组高于青年组(P〈0.01)。危险因素中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脑卒中史、脑血管病家族史,在颅内、颅外及颅内外病变并存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龄在颅外及颅内外动脉病变并存中的比例明显高于在颅内动脉病变中的比例(P〈0.01)。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发生率高于颅外段,随着年龄的增长,颅外动脉病变及颅内外动脉病变并存的比例逐渐增多,后循环病变增多。高龄是颅外动脉病变的显著性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