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早期施推拿术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小军 《现代康复》2001,5(6):127-127
目的:证明中医学的推拿术在脑卒中后偏瘫的早期康复过程的积极作用,方法:将120例随机分治疗组(中西药物+针灸+推拿)和对照组(中西药组+针灸),经同样的疗程后,用康复统一标准量化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积分对比均有非常显性差异(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在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治疗中起着独特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偏瘫痉挛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延缓康复进程。目前缓解痉挛大多采用物理疗法及药物治疗。临床观察发现,中医推拿手法对于缓解偏瘫痉挛有突出的效果。本文对推拿治疗偏瘫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和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患者偏瘫痉挛的康复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脑血管病所致的肢体偏瘫及肌肉痉挛严重影响了肢体功能的恢复,是康复医疗的重点与难点。作者观察了48例有痉挛状态的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情况。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性42例,女性6例;年龄60~69岁33例,70~79岁14例,80岁以上1例。全部病例经CT扫描确诊。其中脑梗塞38例,脑出血10例。按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每个患者进行评分,并对康复前后的积分值进行统计学处理。12 病程与痉挛状态发病后1个月内出现者16例(333%),1~3个月出现者24例(500%),半年内出现者8例(167%)。运动功能按Brunnstrom分级处…  相似文献   

4.
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肌张力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玉敏  郭广芹 《现代康复》2001,5(11):133-133
  相似文献   

5.
抑制痉挛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1,他引:3  
目的:探讨抑制痉挛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40例分为2组均采用运动再学习训练,观察组将抑制痉挛贯穿在整个训练过程中。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整体水平高于对照组,肢体痉挛程度低于对照组。结论:抑制痉挛贯穿康复训练中能显著改善患者肢体痉挛程度和提高整体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悬吊推拿运动对脑卒中恢复期上肢痉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证明中医学的推拿术在脑卒中后偏瘫的早期康复过程的积极作用.方法将120例随机分治疗组(中西药物+针灸+推拿)和对照组(中西药物+针灸),经同样的疗程后,用康复统一标准量化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积分对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在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治疗中起着独特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科在2001年1月~2002年3月期间,对2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其患肢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常规康复治疗的患者,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对A型肉毒毒素干预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及运动功能效果的影响。方法将74 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n=36)和对照组(n=38),对照组进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组在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接受中医推拿;两组均行常规康复训练。在治疗前,治疗后2、4、8、12 周采用改良Ashworth 量表、Fugl-Meyer 上肢功能评定法和改良Barthel 指数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显著改善(P<0.001),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可降低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但疗效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强化抗痉挛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ADL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强化抗痉挛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ADL的影响。方法:10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两组均采用营养脑细胞改善脑代谢药物治疗,给予PT、OT等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抗痉挛药物及抗痉挛技术为主的神经肌肉再训练方法,对治疗后状态进行比较。结果:两组ADL能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肌张力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强化抗痉挛可以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ADL能力。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后抑郁症对偏瘫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应用美国流行病学调查中心的抑郁量表(CES-D)对脑梗塞1个月后的119例患者进行了抑郁发生率的调查,并分别于脑卒中后1、3和6个月时评定抑郁组和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探讨抑郁症对偏瘫康复的影响。结果显示:①脑梗塞后1个月时抑郁症的发生率为44%。②脑梗塞后3和6个月时,抑郁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偏瘫肢体功能和ADL能力的恢复均低于对照组,(P<0.01,0.05)。研究表明,抑郁症是影响脑卒中后偏瘫康复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与运动功能、平衡能力等临床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分别用CSI量表测评痉挛侧下肢临床痉挛指数、Fugl-Meyer法测评下肢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测定平衡功能。对偏瘫下肢临床痉挛指数与运动功能、平衡能力临床变量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然后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确定影响临床变量最重要的下肢临床痉挛指数因素。结果患者偏瘫侧下肢临床痉挛指数与运动功能、平衡之间负相关(P<0.05),偏瘫侧腱反射、肌张力、阵挛分别是下肢运动功能(P<0.05)、平衡能力(P<0.05)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结论脑卒中患者的偏瘫侧下肢临床痉挛指数可显著影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平衡的恢复,合理的评价和改善偏瘫侧下肢临床痉挛指数,对优化康复治疗程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刺夹脊穴配合推拿治疗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夹脊穴配合推拿对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及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夹脊穴配合推拿组和传统康复组,治疗后2个月测定患者肩关节半脱位与上肢运动功能.结果两组肩关节半脱位与上肢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1),且针刺夹脊穴配合推拿组在缓解疼痛和治愈率方面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针刺夹脊穴配合推拿应用于治疗偏瘫患者的患侧上肢,可改善患侧肩关节半脱位和上肢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偏瘫患者家庭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家庭康复的误区和现存问题,强调加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家庭康复意识,并进行针对性家庭康复护理指导。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偏瘫患者药熨配合中医推拿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5月-2006年5月收治的6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以药熨配合中医推拿进行康复治疗及护理。药熨法:取吴茱萸50g、莱菔子50g、白芥子50苦、菟丝子50g、苏子50g干燥成熟种子放入小布袋内充分摇匀,放入微波炉内(旁边放1小杯水)用高火加热2-3min,达70~80℃,将药袋放到患肢用力来回推熨;中医推拿:由专业治疗师为患者进行穴位推拿,护士协助其进行坐站走康复练习等。连续施护8周后瘫侧上肢运动功能2级以下7例,2~4级24例,~6级35例;瘫侧下肢运动功能2级以下8例,2~4级12例,~6级46例;治疗后步行能力1级6例,2级15例,3级21例,4级24例。认为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康复护理要做好:(1)非活动时瘫痪肢体需功能位摆放;(2)预防和治疗瘫痪肢体痉挛;(3)掌握患者残存机能的范围和程度,以便指导和训练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药熨时掌握药袋的适宜温度,不可在皮肤病变及破损处行药熨。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偏瘫早期的综合康复治疗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0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与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方法: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康复组31例.对照组29例。早期均采用脱水、降低颅内压、维持内环境稳定、防止感染、常规护理等治疗。康复组同时进行综合康复。以简式Fugl-Meyer量表、伯格平衡量表、Barthel指数等评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30d后。2组患者各量表评分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康复组各项量表评分值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脑卒中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明显提高和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现代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间入住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科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按所在病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推拿加康复训练。分别在入组时和治疗后3、6个月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euro-logical dicifit score,ND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价生活质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入组时NDS、MBI、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3、6个月NDS、MBI、SF-36评分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内各指标各次评定之间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SF-36心理健康领域指标各次评定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结合现代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改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康复训练,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0例,康复组采用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同时辅以功能性电刺激、经络导平针灸等方法进行6个月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临床常规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分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康复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明显提高,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的预后明显好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9.
刘若伟 《华西医学》2009,(9):2232-2233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治疗,康复组加以运动疗法,对每例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分别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康复组与对照组在入院时临床神经缺损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院时两组上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配合康复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中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 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成治疗组(n=27)和对照组(n=23),治疗组进行物理治疗和作业疗法中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对照组单纯进行物理治疗。疗程6个月。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Brunnstrom分级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MBI优于对照组(P<0.05),Brunnstrom分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可提高偏瘫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