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慢性肾衰竭(CRF)贫血患者骨髓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对23例CRF贫血患者给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100 U/kg,每周3次,并进行常规血液透析,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检测血常规,观察骨髓超微结构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后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网织红细胞和血小板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P<0.01);骨髓造血微环境恢复,三系各阶段血细胞超微结构恢复正常.结论 EPO是治疗CRF贫血的决定性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2.
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衰贫血的疗效-费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每周1次大剂量促红素(rHu EPO)治疗慢性肾衰贫血的临床疗效、费用经济性和不良反应。方法 29例慢性肾衰伴贫血非透析患者随机被分为两组,治疗组:16例,给予rHu EPO 9000U皮下注射,每周1次;对照组:13例。给予rHu EPO 9000U/周,分3次皮下注射,两组患者治疗间期均为12周,观察治疗期间血常规、血压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中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1.3%;对照组中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7.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治疗组费用经济性和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好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每周1次大剂量rHu EPO皮下注射可显著改善慢性肾衰患者贫血,降低费用,减轻经济负担,提高依从性,是一种有效、经济、安全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治疗早产儿贫血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早产儿104例,将其随机均分为A、B组各52例,分别进行常规治疗( A组)和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 B组),然后观察治疗前后红细胞积压( HCT)、Hb、网织红细胞计数( Ret)三个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的3个指标均有改善,且B组的各项指标的变化均要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组的输血率15.3%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要远远低于A组的输血率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均未观察到视网膜并发病。结论注射EPO治疗早产儿贫血能够改善骨髓造血功能,减少输血次数和相应的不良反应,EPO的治疗时安全有效的,值得进一步的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慢性心功能不全(CHF)合并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1月-2008年8月,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肾内科共收治36例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贫血老年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均>65岁,平均(74.2±5.8)岁;血红蛋白(Hb)均<120g/L。所有患者均静脉予以蔗糖铁(200mg/个月),皮下注射EPO(3000U/次,2次/周)治疗,共12个月。治疗前及治疗第6、12个月观测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评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直视模拟标度尺(VAS)评分、Hb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到治疗第12个月,Hb从治疗前的(99.1±14.2)g/L上升至(128.0±12.5)g/L;NYHA分级从(3.9±1.3)级降至(2.7±0.4)级;LVEF从(31.6%±14.1%)上升至(41.0%±12.9%);VAS从(8.4±1.6)降至(2.6±1.9),以上各指标前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肌酐(Scr)无明显改变。无药物不良反应及并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并按年龄因素对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对238例血液透析贫血患者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3000U/支皮下注射,剂量每周100~150U/kg,分2~3次给药.分析其疗效并与年龄的关系.结果 238例患者中有效224例(94.12%),无效14例(5.88%).治疗后238例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尿素氮(BUN)及肌酐(Cr)水平明显改善(P<0.01),贫血改善情况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P<0.05或P<0.01).对Hb上升值及年龄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Hb上升值及年龄因素呈负相关(r=-0.682).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安全有效,但疗效随年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并按年龄因素对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238例血液透析贫血患者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3000U支/皮下注射,剂量每周100~150U/kg,分2~3次给药。分析其疗效并与年龄的关系。结果 238例患者中有效224例(94.12%),无效14例(5.88%)。治疗后238例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尿素氮(BUN)及肌酐(Cr)水平明显改善(P〈0.01),贫血改善情况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P〈0.05或P〈0.01)。对Hb上升值及年龄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Hb上升值及年龄因素呈负相关(r=-0.682)。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安全有效,但疗效随年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时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的57例伴有贫血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给予心衰的标准治疗,治疗组给予标准治疗同时给予EPO和铁剂,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前后Hb、心功能分级、LVEF及BNP。结果:治疗组Hb、心功能分级和LVEF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BNP水平均下降,两组治疗后血浆BNP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EPO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有效,能改善心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的影响。方法将5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为每周100-150U/kg,待血细胞比容(Hct)上升至30%时后减量。同时治疗组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20-50mg/(kg·次),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的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于治疗后第12周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而对照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无明显改变。而两组血压升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2)。结论左卡尼汀能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及提高其疗效,纠正肾性贫血。  相似文献   

9.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贫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调节红细胞生成的重要激素之一。自从用重组人EPO治疗肾性贫血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以来,目前已用于其他多种贫血性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对EPO治疗各种贫血的效果,副作用,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以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时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人选81例伴有贫血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0例)和对照组(n=41例);对照组给予心力衰竭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地高辛、利尿剂、B阻滞剂等药物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皮下注射EPO,疗程1年。对两组临床结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LVEF、心功能分级、六分钟步行试验、Hb和BN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副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O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心功能指标、提高运动耐量,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肿瘤性贫血病人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和睾酮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和睾酮 (T)与肿瘤性贫血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及放射免疫法测定肿瘤性贫血病人血清EPO和T的水平 ,并与正常对照及化疗前后比较。结果 肿瘤性贫血病人血清EPO含量 (2 78± 0 73μ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1 6 0± 0 5 6 μg/ml) ,P <0 0 1,于化疗后升高更显著 ;而血清睾酮的水平 (16 6± 7 86nmol/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 (19 18± 9 6 9nmol/L) ,且化疗后降低更明显。结论 肿瘤性贫血病人内源性EPO水平升高 ,睾酮水平下降 ,化疗和雄性激素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EPO对肿瘤性贫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贫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贫血的关系。方法 测定 36例SLE贫血患者血清EPO(s EPO)水平 ,分析其与血红蛋白 (Hb)的相关性。结果 SLE贫血患者s EPO水平4 4 2 ( 7 8~ 192 2 )U/L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4 2 ( 0 74~ 18 4 )U/L及SLE非贫血患者 6 8( 1 2~ 2 9 7)U/L ,但低于慢性失血所致缺铁性贫血 (IDA)患者 93( 15 5~ 389 2 )U/L(P <0 0 5 )。SLE贫血组和IDA组Hb与s EPO水平呈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SLE贫血患者s EPO水平相对降低可能是SLE贫血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周爱娟 《海峡药学》2012,24(4):249-25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贫血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疗效的关系.方法 6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透析日空腹采血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血清铁蛋白(SF)、血浆白蛋白(Alb)、CRP,记录重组促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用量.结果 66例患者中42例(占63.9%)CRP升高为CRP增高组,22例(占36.1%)CRP正常为CRP正常组,CRP增高组rHuEPO用量、CRP水平均高于CRP正常组,Hct、Hb、血浆白蛋白Alb低于CRP正常组.结论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CRP水平普遍增高,CRP升高是预测rHuEPO疗效的理想指标,监测CRP水平对调整rHuEPO用量以达到有效纠正贫血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崔燕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4):3354-3355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对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HD)的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9 000 u/周,于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同时常规口服铁剂、叶酸.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左卡尼汀1.0g加入2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缓慢注射3~5 min,每周2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和治疗4周、3个月后检测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iPHT)并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疗4周后,Hb、Hct水平较治疗前上升(均P<0.05).3个月后两组Hb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均P<0.05),而且治疗组Hb的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左卡尼汀能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贫血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其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将76例CRF贫血患者分为RDW≥13.0%组(n=43)和RDW<13.0%组(n=33),用免疫学方法和生物检测技术测定CRF患者EPO、血色素、白蛋白、血清铁等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DW≥13.0%组肾性贫血患者的EPO水平较RDW<13.0%组相对低[O/P比值:(0.351±0.12)vs.(0.167±0.57),P<0.01],并且RDW与血清Alb、Fe水平呈负相关(r=-0.42,-0.37).结论 RDW可以作为监测CRF贫血患者EPO水平的预测指标,高水平的RDW提示CRF患者EPO水平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红细胞生成素含量水平与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并贫血的相关性。方法采取酶免疫法进行测定无锡市人民医院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间40例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并贫血患者(A组)和40例正常人(B组)血清中红细胞生成素的含量。结果通过两组测定,A组血清中红细胞生成素的含量为(101.3±56.8)IU/L,B组为(172.3±111.5)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为30.0—60.0g/L、60.0—90.0g/L、90.0—100.0g/L的红细胞生成素含量分别为(95.2±48.8)IU/L、(102.5±57.2)IU/L、(123.5±66.8)IU/L,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贫血患者随着不同贫血程度的增加,血清中红细胞生成素的含量逐渐的降低,组闭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并贫血的发生可能与血清中红细胞生成素降低有关,临床中治疗该病应多给予含红细胞生成素的药物治疗,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左卡尼丁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及EPO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同期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09年3-9月于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共36例,随机分为3组,常规剂量EPO治疗组(A组)12例、小剂量EPO加左卡尼丁治疗组(B组)13例及常规剂量EPO加左卡尼丁治疗组(C组)11例,观察各组方法治疗8周后贫血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第4周,各组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但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时,各组患者Hb、Hct水平明显上升(P<0.01),但C组患者Hb、Hct高于A、B组(P<0.05);B组患者EPO用量较A组少,但B组患者Hb、Hct水平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丁与EPO联用可提高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纠正贫血,减少EPO的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ICU危重患者贫血的疗效。方法将本院重症医学科(ICU)2009年4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00例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患者均接受ICU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rhuEPO,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铁剂和维生素B12。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用药第1、7、14、21、28天外周静脉血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网织红细胞(RET)测值变化,输血率、ICU住院时间以及病死率。结果贫血相关指标显示,与治疗第1天相比,观察组患者RET计数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RET计数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B、HCT均有所下降,但与同组治疗第1天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第7、14、21、28天RET计数在观察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HCT在观察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率(48%)明显低于对照组(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42%)低于对照组(4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uEPO能够提高ICU贫血患者RET计数,维持HB、HCT的相对稳定,降低输血率。但rhuEPO并不能缩短ICU贫血患者的住院时间,也不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从节约血源和减少输血风险的角度出发,可以考虑对ICU贫血患者使用rhuEP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