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封堵小儿房间隔缺损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Amplatzer封堵器(ASO)封堵小儿房间隔缺损(ASD)出现的并发症种类、防治经验和教训。方法应用Amplatzer封堵的289例ASD,9例在术中或术后随访中出现并发症:体循环系统空气栓塞2例、肺空气栓塞1例、心包填塞1例、封堵器脱落1例、房性早搏1例、测量球囊碎片残留体内1例、封堵器部分移位1例、二尖瓣穿孔并返流1例。对上述9例分别给予内科、外科积极治疗及随诊观察等处理。结果冠脉气栓及早搏病例自行缓解。封堵器部分移位及二尖瓣穿孔病例仍在随访观察中,其余病例均经治疗痊愈。结论空气栓塞是应用ASO治疗较易发生的并发症,而并发症的发生多数与手术操作有关。并发症一旦发生应采取包括外科手术在内的积极处理。加强对ASO治疗病例的随访工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继发型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后封堵器相关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7年在云南省多个介入中心行介入封堵治疗的继发型房间隔缺损患者1 214例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封堵器与心脏大血管接触组(n=1 030例)、封堵器与心脏大血管未接触组(n=184例)。封堵器与心脏大血管接触组又依据接触是否成角及封堵器有无相对活动分为相应亚组。结果全组共发生封堵器相关严重并发症6例(0.5%),其中封堵器脱落5例,主动脉右心房瘘1例;当封堵器与大动脉呈切线位接触且无相对活动时,封堵器相关严重并发症减少。结论建议根据不同的房间隔缺损选择适合的封堵器,封堵器释放前应关注封堵器是否与大动脉接触成角以及有相对运动。  相似文献   

3.
国产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疗效评价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 通过与Amplatzer封堵器临床疗效比较 ,评价国产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 (ASD)的效果。方法 选择 6 0例ASD患者 ,男 2 2例 ,女 38例 ,年龄 3~ 5 6岁。采用配对方式分两组 ,介入治疗与随访由同一组医师负责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操作难易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介入封堵术技术成功率 10 0 % ,术后即刻肺动脉压力较术前显著下降 ,两组间即刻残余分流、封堵器回收再放置、X线透视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国产封堵器与Amplatzer封堵器技术要求相似 ,均具有操作简便、效果可靠、成功率高、安全等优点 ,但两种封堵器价格差异显著 ,从经济角度考虑 ,条件合适时应选择国产封堵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封堵器选择的影响因素.方法 1114例ASD患者,男388例,女726例,年龄2~75(26.3±17.0)岁.按14岁作为儿童与成人的划分点,成人组779例,平均年龄(34.4±13.5)岁;儿童组335例,平均年龄(7.3±3.9)岁.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不同切面缺损大小及边缘长短,根据ASD最大直径选择封堵器,分析不同年龄、缺损形态和边缘大小时,选择封堵器的差别.结果 1114例ASD患者,成功封堵1085例,技术成功率为97.4%.1085例患者中,ASD最大直径为(19.7±7.8)mm,所选择的封堵器直径为(25.8±8.9)mm,封堵器与ASD最大直径差值为(6.1±3.4)mm,封堵器/最大直径为1.3∶1.成人和儿童组ASD大小相近,但成人组封堵器直径、封堵器加大值明显大于儿童组(P<0.05);封堵器/ASD最大直径成人组为1.2~1.8∶1,儿童组为1.1~1.6∶1.随着缺损直径的增大,成人组选择封堵器的加大值亦增加,但非成比例增加.儿童组随着缺损直径的增大,选择封堵器的加大值有增大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SD的最大直径与封堵器的大小显著相关,成人和儿章组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11和0.944(均P<0.01).以ASD最小直径/ASD最大直径的比例来描述缺损的形态,发现随着最小直径与最大直径比值的增大,各组间ASD最大直径或封堵器直径虽无差异,但封堵器加大值明显增大.主动脉侧无缘组选择的封堵器、封堵器加大值明显大于有缘组(均P<0.01).结论 介入治疗ASD,封堵器选择应以测量的ASD最大直径为主体,尚需参考年龄、缺损的形态及其边缘的状况适当增减.  相似文献   

5.
Amplatzer封堵器在经导管封堵房间隔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价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封堵房间隔缺损(ASD)的疗效。研究证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非手术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技术成功率高及封堵效果好等优点,适合于各年龄组继发孔型ASD的介入治疗。其临床应用的远期疗效尚需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巨大ASD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12例住院患者 ,均经临床及超声心动图证实为继发孔型ASD ,以充盈球囊最大伸展直径加 2~ 4mm为原则选择封堵器型号 ,应用左上肺静脉法及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放置Amplatzer封堵器。结果  12例全部封堵成功 ,手术成功率 10 0 % ;术后即刻及一天、三天、三个月、六个月、一年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观察无残余分流及影响周围瓣膜及静脉功能 ,无血栓栓塞事件发生 ,一例发生频发房性心率失常 ,经心律平 4 5 0mg/日治疗一个月后消失 ,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成人巨大A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封堵器放置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关于国产封堵器封堵房间隔缺损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采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44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评价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ASD的疗效。方法:44例ASD患者,男18例,女26例,年龄:1.2~64,平均(18.9±16.7)岁,在胸部超声指导下,采用国产封堵器作介入封堵治疗。结果:44例ASD封堵均获成功,无封堵器移位、脱落等并发症。结论:国产封堵器与进口封堵器封堵房间隔缺损效果相同,且费用低,易于普及。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比较房间隔缺损长径CT血管造影术(CTA)测量值及等效圆直径(ECD)理论值与房间隔缺损参考标准之间的差异及相关性,探讨以等效圆转换解决房间隔缺损形状影响封堵器选择问题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研究96例成功施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患者均于术前行冠状动脉CTA检查以除外冠心病,将患者冠状动脉CTA资料进行三维容积重建,采用CT横断序列辅助测量技术(CTAS)测量房间隔缺损的长径a(ASDa,a)与短径b(ASDb,b),运用Zanchetta转换公式ECDz=(b4/a2+a2-b2)1/2,计算ECD理论值,参考回归方程Y(ASO)=1.03X(ECDz)-0.45±1(mm)指导封堵器的选择。于术后第2日拍摄正、侧位胸片,在侧位胸片上测量封堵术后封堵器的腰部直径(POS),以此作为房间隔缺损直径的参考标准。再分别运用等面积转换公式ECDs=(ab)1/2、等周长转换公式ECDc=b+2(a-b)/π、以及等周长转换公式的简化公式ECDcs=b+2(a-b)/3计算各自的等效圆直径理论值。首先将各等效圆直径及ASDa分别与ASO型号相比较,筛查差值≥0 mm的病例数,并进行χ2检验;其次比较房间隔缺损三种等效圆直径理论值及ASDa与参考标准值间的差异,进一步分析各值与参考标准值及与术中选择使用的封堵器型号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SDa与ASO之差>0 mm者共8例,ECDz与ASO之差>0 mm者1例,Fisher’ Exact Test示P=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CDs、ECDc及其简化形式ECDcs之差均>0 mm。各等效圆直径及ASDa与POS相比,ECDz标准差最大,为2.29 mm;ECDc标准差最小,为2.05 mm;ECDz与POS相关性良好(Y=1.10X+2.42;R2=0.89,P<0.05),ASDa与POS的相关性与之相近(Y=0.98X+2.54;R2=0.89,P<0.05),ECDc与POS的相关性最强(Y=1.06X+2.38;R2=0.91,P<0.05)。结论房间隔缺损等效圆转换能克服参考最大径选择封堵器的局限性,且等周长转换与金标准有更好的相关性,是指导封堵器选择的理想工具。  相似文献   

10.
超声心动图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治疗房间隔缺损中的价值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超声心动图引导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关闭房间隔缺损 (ASD)。方法  15例待外科手术的ASD患者 ,超声检查 [12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检查、3例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检查 ]符合条件而准备行经导管ASD封堵术。在超声及X线引导下 ,以ASD最大伸展径或加 1~ 2mm为标准 ,选择Amplatzer封堵器型号 ,导管送封堵器到ASD处、释放 ,腰部卡于ASD口处 ,两伞贴于房间隔两侧。结果  2例患者ASD最大伸展径 >34mm ,没有相应大的封堵器而放弃封堵术 ,其余 13例成功地进行了ASD封堵。超声测量ASD径非常显著小于ASD最大伸展径 [(16 92± 5 35 )mm∶(2 1 38±5 0 1)mm ,P <0 0 1],平均相差 4 46mm。术后立即、2 4h、1个月及 3个月行TTE检查 ,13例患者封堵器位置准确、稳定 ,均无残余分流。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结论 用Amplatzer封堵器关闭ASD ,超声在病例的选择、引导封堵器置入及术后疗效观察等方面有极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封堵小儿房间隔缺损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Amplatzer封堵器 (ASO)封堵小儿房间隔缺损 (ASD)后出现并发症的种类及其防治方法。方法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封堵的 2 11例ASD患儿中 ,9例在术中或术后随访中出现并发症。其中体循环系统空气栓塞 2例、肺空气栓塞 1例、心包填塞 1例、封堵器脱落 1例、房性早搏1例、测量球囊碎片残留体内 1例、封堵器部分移位 1例、二尖瓣穿孔并返流 1例。分别给予内科、外科积极治疗及随诊观察等处理。结果 冠状动脉气栓及早搏病例自行缓解。封堵器部分移位及二尖瓣穿孔病例仍在随访观察中 ,其余病例均经治疗痊愈。结论 空气栓塞是应用ASO治疗时较易发生的并发症 ,且其发生多数与手术操作有关。并发症一旦发生大多需采取包括外科手术在内的积极处理。加强对ASO治疗病例的随访工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后心脏形态和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全组60例,年龄5~35(16.10±10.71)岁,体重17~7(243.91±13.21)kg,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示ASD最大径7~3(618.3±7.2)mm,选用封堵器型号为10~4(026±3)mm。术后3d、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行TTE追踪测量。采用心尖四腔切面面积-长度法计算左右心室容积及射血分数。结果术后3d,右心房上下径、左右径,右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右径均逐渐减小(与术前比较,P<0.05);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及右室射血分数(RVEF)均逐渐减小(与术前比较,P<0.05)。3~6个月随访,右心功能进一步改善。至12个月随访时,右心房、右心室大小及右心功能恢复正常(与术前比较,P<0.01)。术后3d,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均逐渐增大(与术前比较,P<0.05);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每搏量(LVS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逐渐增大(与术前比较,P<0.05)。3~6个月随访,左心功能进一步改善。至12个月随访时,左心房、左心室大小及左心室功能恢复正常(与术前比较,P<0.01)。结论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ASD,既阻断了异常分流,又改善了左心室及右心系统功能及其几何构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封堵器选择对其疗效及心脏形态学重构的影响.方法 入选146例ASD患者,年龄13.5~70.0(33.5±12.4)岁.其中73例(A组)根据椭圆周长数学公式计算缺损直径选择封堵器型号,另外73例(B组)根据超声心动图测量长径选择封堵器型号.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分别测量ASD患者经导管封堵治疗术前、术后3 d、3个月和6个月的左心房收缩末期横径(LALD)、右心房横径(RALD)、RALD/LALD比值、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RVDD/LVDD比值及肺动脉内径.结果 A组缺损内径为(20.16±4.98)mm,B组为(21.36±5.69)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封堵器直径A组小于B组[(21.95±6.78)mm比(25.85±6.75)mm,P<0.05].142例封堵术成功,两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主要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无残余分流发生.两组患者随访期间RALD、RVDD、RALD/LALD和RVDD/LVDD比值明显下降,肺动脉内径逐渐缩小,LALD、LVDD逐渐增大.A组改善心房重构程度明显大于B组(P<0.05).结论 椭圆形周长公式在非圆形ASD封堵器选择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封堵器大小对心脏重构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我院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对10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进行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全麻下右侧胸骨旁第4肋间4-6cm切口,食管超声(TEE)测量房间隔缺损最长径,选择适当封堵伞,TEE监测下释放封堵伞,了解有无残余分流等异常。结果1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中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术后复查心彩超未见残余分流。2例出现术后高血压,给与降压对症治疗,1例中度肺动脉高压复查心彩超肺动脉压明显下降,术后右心大小较术前有减小。结论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股静脉途径一次性完成室间隔缺损(VSD)合并房间隔缺损(ASD)的可行性、方法及疗效。方法 5例患者,术前超声检查均确诊为VSD合并ASD。年龄3~21岁,VSD直径4.5~7.6 mm,ASD直径8~21 mm。5例患者均于术中先行左心室造影,确定VSD适合封堵后,首先封堵VSD,然后封堵ASD。结果 5例患者均单纯经股静脉途径一次介入治疗成功。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结论经股静脉途径一次性完成房室间隔复合型缺损的介入治疗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创新性和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国产左盘外包膜房间隔封堵器治疗卵圆孔未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广西巴马小型猪共12只,穿刺其卵圆窝建立卵圆孔未闭动物模型.在X线透视下以国产左盘外包膜房间隔封堵器进行卵圆孔未闭的封堵.术后1、2、3和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后处死实验动物,对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所有封堵器均未观察到血栓和赘生物,封堵器边缘金属丝无断裂、变色、腐蚀.术后6个月的超声心动图检查未显示心房水平分流.封堵器和周边的房间隔组织紧密连接,封堵器表面的胶原组织和内皮层逐渐增厚,炎症逐渐消退.结论 左盘外包膜房间隔封堵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内皮化迅速且完全,可以有效地封堵卵圆孔未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外科手术修补与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的临床特征,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选择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07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单纯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病例220例,其中行外科手术修补98例(外科组),行介入封堵治疗122例(介入组)。结果:外科组98例(100%)手术全部成功,成功率显著高于介入组116例(95.1%),P〈0.05;介入组手术时间(30.28±8.56)min、术后住院时间(3.41±0.7)d,较外科组[(156.45±16.57)min,(7.06±1.01)d]明显缩短(P〈0.001);介入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外科组(4%:20.4%,P〈0.05);外科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2.04±0.12)万元:(2.2±0.2)万元,P〈0.001]。随访8~12个月,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有效地治疗单纯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外科手术成功率高,适应症广,费用低。介入治疗则住院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初步评价房间隔缺损并发心房纤颤患者应用 Am platzer伞封堵房间隔缺损后心房纤颤的电复律疗效。方法 :2例患者 (5 1~ 5 3岁 )。在透视及食管超声心动图监视下经导管置入 Amplatzer伞封堵房间隔缺损。术后即时行超声心动图 ,术后 2 4h,和 1,3,6月 ,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治疗效果。术后 6月行电复律。结果 :2例患者疗效均佳 ,房间隔未见残余分流 ,电复律成功 ,患者转为窦性心律 ,复律后无并发症及 Amplatzer伞移位。结论 :应用 Am platzer伞封堵房间隔缺损并发心房纤颤患者 ,电复律易成功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复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