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快速自然消散的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及CT表现。材料与方法:收集急性期内完全或大部分溶解吸收的急性硬膜下血肿25例,分别于3小时内、24小时、72小时进行头颅CT平扫,必要时加扫一次头颅CT。结果:25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在急性期完全或大部分吸收,患者均经过保守治疗痊愈。结论:头颅CT追踪扫描对于快速自然消散的急性硬膜下血肿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急性硬膜下血肿是颅脑损伤常见的继发性损伤,占颅内血肿的40%左右。由于病情危重,死亡率高达50%~80%。Chokroverty于1968年报道了1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快速自然消退;国内2000年娄晓辉等报报道了3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快速自然消退。近年来急性硬膜下血肿快速自然消退的病例报道明显增多,这主要与CT的普及以及对伤者的早期动态CT检查和神经科重症监护室(NICU)严密监护下非手术治疗取得成功有关。我院从2004年3月至2007年8月共发现急性硬膜下血肿自然快速消退16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总结快速消退的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特点。方法;对过去五年来快速消退的急性硬膜下血肿曲临床表现、形成原因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24~48小时内快速消退急性硬膜下血肿预后良好。结论:对意识障碍轻、病情稳定、血肿量小的、脑损伤轻的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在严密监测下行非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快速自溶的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及CT特征。方法收集急性期内完全或大部分溶解吸收的急性硬膜下血肿17例,72h内至少进行3次头颅CT平扫。结果17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在急性期完全或大部分溶解吸收,患者均经过保守治疗痊愈。结论快速自溶的急性硬膜下血肿经保守治疗预后较好,头颅CT追踪扫描对于本病的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6.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病理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形成机制。方法 回顾10例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人,结合其神经影像学和部分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所检7例病理标本均有新生膜形成,其中5例发现了大毛细血管,且有3例见到毛细血管出血;2例有较多含铁血黄素沉着;炎症细胞浸润少见。结论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并非由脑皮层血管缓慢渗血所致,而可能缘于新生膜炎性渗出。  相似文献   

7.
急性硬膜下血肿保守治疗的一个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急性硬膜下血肿(ASDH)在亚急性和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形成中的卷入情况及不同转归病人的临床和CT特点。方法以收治本科未经急性期手术的ASDH病人为对象,记录来院时病人的症状、体征和CT变化参数,并CT复查(24h内密集实施)直至一个核定的转归。随访6个月。结果38例患者发生6种转归:再出血ASDH明显增大或脑内血肿增大手术2例,亚急性化手术6例,血肿区脑脊液渗入4例,血肿液化后逐渐吸收4例,数小时至数天内消散21例,慢性化1例。血肿自然消散的时间为2.5h-6d,约66.7%的病例1d内消散。较厚的血肿容易亚急性化,亚急性化手术多在伤后8~18d,平均第13天。血肿液化后部分病例体积稍增大但可以不手术,吸收时间在第13~45天,平均27.7d。慢性化1例,在伤后2.5个月时手术。4例血肿区脑脊液渗入者中,3例CT证实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另1例临床也支持。6个月时随访,2例死亡可能与CSDH相关,没有发现其他与原创疾病相关的手术或死亡病例。结论急性硬膜下血肿是亚急硬膜下血肿的来源,但它与慢性硬膜下血肿可能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8.
2000年3月-2007年12月本院共收治急性硬膜下血肿263例,其中快速自行消散25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12~65岁,平均41岁;其中车祸伤19例,跌伤2例,高空坠落伤1例,打击伤3例;入院时GCS评分13~15分22例,GCS评分≤8分3例.所有病例伤后2h内均行头颅CT检查,提示急性硬膜下血肿,血肿量15~40 mL,中线移位≤10 mm,血肿部位位于额颞或颞顶部,有8例伴有脑挫裂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快速消散的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征和发生机制。方法选取从2004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迅速消散的急性硬膜下血肿(ASDH)患者共25例,均行保守治疗。对其临床表现及CT扫描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探讨其可能发生的机制。结果CT扫描监测血肿迅速消散的时间:24h内血肿消散16例,25~48h消散7例,49~72h消散2例。25例均恢复良好,无神经功能缺失,随访半年无外伤性脑积水发生。结论对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例,如果伤后意识清醒、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生命体征平稳、早期CT扫描血肿量〈30ml、中线移位〈10mm者,要进行动态CT扫描监测,可以发现部分血肿迅速消散,避免开颅手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根据CT扫描调整脱水剂用量。强调头颅CT动态扫描的重要性,伤后6h、24h至少各进行一次CT扫描,48h、72h再次复查。  相似文献   

10.
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占颅脑损伤的 10 %~30 % ,病死率高达 5 0 %~ 90 % [1] ,其血肿快速自行消退在临床上甚为少见。本院 3年共收治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 15 48例 ,其中快速自行消退者 4 8例(占 3.1‰ ) ,国内鲜见报道。本文就其发生的可能机制作一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4 8例 ,男 37例 ,女 11例。年龄 4~ 5 2岁 ,其中 18岁以下 9例 ,18~ 4 0岁 32例 ,4 0~ 5 2岁 7例。伴有颅骨骨折 2 3例 ,其中额颞顶部骨折 8例 ,颅底骨折 15例 ,伴头皮血肿 3例 ,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 15例 ,脑脊液耳漏 11例、鼻漏 4例。受伤原因 :…  相似文献   

11.
12.
Complete spontaneous resolution of bilateral subdural hematoma overa period of 17 months was documented by both radioisotopic brain scan and cerebral angiogram.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favorable response to the medical treatment in some cases should be interpreted with caution.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硬脑膜外、硬脑膜下血肿快速自然消散现象,分析其可能机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急性外伤性硬脑膜外、硬脑膜下血肿快速自然消散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如急性外伤性硬脑膜外、硬脑膜下血肿患者入院时神经症状相对较轻,GCS评分9~15分,无或仅有轻度神经损害阳性体征,生命体征相对平稳,部分患者硬脑膜外、硬脑膜下血肿可以快速自然消散,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急性外伤性硬脑膜外、硬脑膜下血肿快速消散相对较为确切的机制为积血在颅内脑外扩大再分布及脑脊液的溶解稀释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创伤后头颅CT检查表现为颅骨缘下"新月形"样高密度影改变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特征,提高对SAH的认识. 方法 从临床表现、CT影像、治疗方法及效果、预后等方面对32例类似于ASDH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2例tSAH均表现为骨缘下"新月形"高密度影.手术治疗3例,2例痊愈,1例轻残.非手术治疗29例,28例痊愈,1例轻残. 结论 tSAH有时头颅CT可表现为骨缘下"新月形"高密度影,易误诊为ASDH,非手术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不典型急性硬膜外与硬膜下血肿的CT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CT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79例病例,与术中证实或后期CT复查及MRI等的确诊结果相比较、分析。结果:首次CT平扫检查误诊率较高。结论:不典型急性硬膜外与硬膜下血肿在CT影像学鉴别诊断上相对困难,需要较高的技巧,有时需要CT复查或MRI检查及相关临床资料辅助。  相似文献   

17.
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后生存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术后生存状况。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患者90例,根据患者术后生存状况,将所有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指标进行评估,术前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昏迷指数评分(GCS)、术前有无脑疝,术后因素包括脑肿胀程度、脑搏动分级,术中因素包括有无伴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术中血肿量的多少、有无明确出血点。同时比较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GCS、脑疝、脑搏动等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存活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死亡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OR=2.942,P=0.031)、GCS评分(OR=3.522,P=0.020)、有无脑疝(OR=1.933,P=0.043)、脑搏动(OR=1.782,P=0.005)等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年龄、术前GCS评分、术前有无脑疝、脑搏动恢复程度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Spontaneous spinal epidural hematomas (SSEH) are heralded by spinal pain and progressive cord compression syndromes which may lead to permanent neurological disability or death if emergent neurosurgical intervention is delayed. It therefore must be considered early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cute spinal cord compression syndrome. A case of spontaneous spinal epidural hematoma presenting as an acute myelopathy in a clarinet player who chronically used a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medication is presented. The case was remarkable for the rare complete spontaneous resolution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 Approximately 250 cases of SSEH have been reported in the medical literature, although only a handful of these patients have recovered spontaneously. This is the sixth report of such an event. The etiologies, contributing factors, disease progression, and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急性自发椎管内血肿临床诊治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自发性椎管内血肿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自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38例自发性椎管内血肿患者临床资料,对流行病学、临床特征、以及治疗和预后进行评估。结果38例患者中,硬膜外血肿29例,硬膜下5例,蛛网膜下腔1例,髓内血肿3例。男性22例,女性17例;血肿分布以颈、胸段最多。29例患者行手术治疗,9例患者保守治疗。脊髓损伤ASIA A和B级的患者出院后6个月随访JOA评分恢复率为(51.26±38.97)%, ASIA C、 D、 E级的患者恢复率为(80.33±25.83)%(P<0.05);24 h内手术减压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率明显优于24 h后手术患者(P<0.05)。结论诊断急性椎管内血肿MRI是首选检查。对于已明确出血节段、症状较重且呈现进展趋势的患者应尽快急诊手术。预后与术前神经功能状态和术前病程时间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