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是一次由于环境氧浓度改变而导致的重大生命演化事件。对氧气的利用是高等生命赖以生存的本能,并因此进化出了复杂的调节系统来应对环境中氧气浓度的变化。低氧是高原环境的典型特点之一,通过高原低氧环境的长期自然选择,生活在高原地区的许多物种都演化出了独特的低氧适应机制。高原低氧环境中各种生物通过自然选择而实现的低氧适应过程与各种人类实体瘤中的肿瘤细胞低氧适应性状高度相似,本文从高原生物和实体瘤细胞的低氧适应性进化两个方面进行总结与讨论,以期通过对高原低氧适应性进化的分子机制进行深入解析,为低氧适应新基因的筛选和低氧实体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解析提供新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2.
急性高原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高原病(AcuteMountainSicknees,A M S)是暴露于高原时,因高原低氧而在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的临床症候群。是发生于高原低氧环境的一种特发性疾病。根据病情程度和预后分为轻型和重型,轻型称为急性轻症高原病(AcuteMildAltitudeDisease,AMAD),重型包括高原肺水肿HighAltitude  相似文献   

3.
高原低氧环境对人体血压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不同海拔高度对人体血压的影响,为急进高原施工作业部队的卫生防病积累资料。方法 采用DS—114型电脑数字血压表,对1030名施工官兵在不同海拔高度进行血压测量,观察不同海拔高度人体血压的变化。结果 (1)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收缩压升高幅度大于舒张压,脉压增加,不同海拔高度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相差非常显著(p<0.01)。(2)不同海拔高度的高血压、临界高血压、低血压的发生率表现复杂,高血压发病率无明显规律,临界高血压的发生率呈增高趋势,低血压发病率在进入高原后呈降低趋势。结论 急进高原低氧环境可引起血压升高,对收缩压的影响大于舒张压;急进高原低氧环境后,机体代偿以影响收缩压为主,而失代偿时表现复杂;高原锻炼有增强心缩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进入高原低氧环境6个月后男性精子浓度和血清抑制素B(INHB)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5月42例进入高原低氧环境(海拔3 200 m)6个月后健康男性(试验组)及30例生活在海拔1 500 m健康男性(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受检者的精子浓度及血清INHB水平进行检测。精子浓度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男性精液质量正常标准;人血清INHB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结果进入高原低氧环境6个月后精子浓度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男性精子质量正常标准者19例,精子浓度降低者23例。两组受检者排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35,P>0.05);而精子浓度及血清INH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4、5.51,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及试验组血清INHB水平与精子浓度均呈正相关(对照组:r=0.82,P<0.05;试验组:r=0.87,P<0.05)。结论进入高原低氧环境可导致男性精子浓度降低,其血清INHB水平亦降低。对男性血清INHB水平的检测有助于了解进入高原低氧环境后男性精子浓度的变化及睾丸生精功能的损伤程度,为下一步改善高原低氧环境对男性生育能力的影响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原低氧适应是高原医学研究的核心,高原低氧适应的机制主要是围绕缺氧而建立起的一系列复杂的代偿。高原土生动物是研究高原低氧适应的理想模型,以藏猪、高原鼠兔、藏羚羊和蕨麻小型猪为例,研究者们多以其血液学特征、肺血管结构和功能及低氧适应相关基因等方面作为基础研究,但目前在细胞及分子水平研究不够深入,研究土生动物低氧适应机制,可以为高原实验动物的开发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高海拔低氧环境容易导致高原病的发生,然而一些久居高原人群却表现出了对其独特的适应性。近来有研究表明,以低氧诱导因子2α(HIF-2α)为核心的氧信号通路上的EPAS1/HIF-2α及EGLN1/PHD2基因突变与人群高原适应有关。对这两种基因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开高海拔适应的奥秘,还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对低氧性疾病的认识。该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EPAS1/HIF-2α、EGLN1/PHD2基因与高原适应间关系的研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高原低氧影响药物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原环境具有低氧、低气压、寒冷、辐射强等基本特点,其中低氧是影响人类生命活动的主要因素。高原低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急性高原病及高原营养和高原适应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原低氧对药物体内代谢的影响引起广泛关注,低氧条件下机体产生一系列生理性变化,部分为病理性变化,这些变化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相似文献   

8.
高原低氧环境对人类的挑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耸立在地球上的高山和高原,构成特殊的地理单元,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既感受到了这一极度环境的影响,又深感它存在的重要。对医学生物学来说,高原(山)是一个低氧环境,然而人类需要在此开发和生存。据WHO(1996)的统计,全世界居住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人数为1.4亿,加之全世界每年有4000万人去到高山和高原地区,即总计有1.8亿人蒙受高原低氧的影响。探讨最佳的高原生物学适应模式及阐明其生理机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急性高原脑水肿(HACE),是由于脑缺氧而发生的严重脑功能障碍,出现意识丧失,甚至发生昏迷的综合征。如救治不及时,死亡率较高,严重威胁着高原人群的健康及生命。为进一步加强防治和提高救治成功率。作者对我院(西藏林芝,海拔31004500m)自1994年~2003年12月以来救治的急性高原脑水肿57例报告如下,并对高原低氧环境救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高原低氧习服是指进入高原后机体产生一系列生理改变以确保能在低氧环境中更好地生活,其对高原人群身心健康至关重要。然而如何快速习服高原低氧环境、减少高原低氧对机体损伤至今仍不清楚。了解高原低氧损伤发生、发展机制,寻找精准预测高原低氧损伤发生的靶点,研发高效预防和治疗高原低氧损伤的措施迫在眉睫。该文就高原低氧损伤发生机制、高原低氧损伤易感性靶点、促进高原低氧习服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高原医学快速发展提供参考,为构建对高原低氧损伤的充分认识、早期预警、有效预防和快速治疗于一体的诊防治新策略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人体由平原急进海拔3658m的高原,机体在低氧、低压、寒冷等刺激下,会出现一系列应急性生理变化。本实验测定了30例急进高原新兵的血清酶学参数,对其在平原,进藏第1,3,5,7天的水平进行了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地区居民在低氧适应的生理与生化方面的差异,以及平原移居高原的习服现象。方法:选取高原世居大学生40名(男、女各20名)作为对照组,平原大学生40名(男、女各20名)作为实验组进行参数指标对比,分析两组大学生之间低氧适应的差异性;选取平原大学生移居两年前后对比分析平原移居大学生的习服现象。结果:初入高原的平原大学生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PLT)、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低于高原组(P<0.05),心肌肌酸激酶(CK)明显高于高原组(P<0.05);2013年组大学生的RBC、Hb、Hct和SaO2明显高于2011年组(P<0.05);CK明显低于2011年组(P<0.05)。结论:两年后平原大学生获得了良好的习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大鼠高原低氧致应激性溃疡实验动物模型.方法 将大鼠分为6组:常氧组、高原低氧2d组、高原低氧4d组、高原低氧6d组、高原低氧8d组和高原低氧10 d组.除常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分别在低压氧舱内(模拟海拔5 000m)饲养2、4、6、8d和10 d.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溃疡指数、胃液量、胃蛋白酶活性和胃液pH值的变化.结果 大鼠在低压氧舱内模拟海拔5 000 m高原低氧2、4、6、8、10 d后,均可见胃黏膜多个不同程度的点状和线状出血、糜烂及溃疡形成;溃疡指数明显增加;胃液量和pH值均明显下降,胃蛋白酶活性明显升高.各指标变化均在高原低氧第6天时最明显.结论 大鼠在模拟海拔5 000 m的低压氧舱内饲养2~10 d,均可建立高原低氧致应激性溃疡动物模型,且最佳时间是6d.  相似文献   

14.
高原环境对动脉血压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阳  黄岚 《医学综述》2014,(6):963-966
经医学研究确认,海拔超过3000 m的地区称为高原,且低氧和低温是威胁进入高原人群健康最大的"天敌",易诱发高原病。动脉血压为反映循环系统功能的重要标志之一,且检测方便。近年来,国内外对高原环境下人体动脉血压变化研究较多,无论急进还是久居高原人群,动脉血压均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严重者会导致高原高血压发生。该文将平原人暴露于高原后动脉血压变化进行综述,为今后高原病发生、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些理论线索。  相似文献   

15.
高原低氧环境下肠道微生态失调及其防治研究是近年来的热门领域,其观点不一、乱点纷呈,本文就此作一简要综述. 1.高原低氧环境下肠道微生态失调 1.1 高原低氧环境对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高原低氧环境会导致胃肠道应激反应,并伴有肠黏膜屏障损伤,进而导致细菌和内毒素移位,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目前高原低氧环境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研究高原环境对人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1月15日。由2名研究者完成文献的筛选和相关信息的提取。使用Stata 15、RevMan 5.3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敏感性分析的方法对所纳入研究的数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共纳入7篇文章,681例研究对象。结果显示,高原低氧环境对尿素氮(MD=-0.58,95%CI=-1.08~-0.08)、尿酸(MD=83.84,95%CI=77.24~90.44)、尿微量蛋白水平(MD=5.85,95%CI=5.32~6.39)、肾小球滤过率(MD=-7.75,95%CI=-10.42~-5.08)、血清肌酐(MD=16.34,95%CI=15.06~17.61)具有相关性影响。结论 高原低氧环境会对肾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高原低氧人群脑缺氧耐受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氧可提高脑耐缺氧能力。高原低氧适应可导致人能量代谢降低 ;Bcl- 2高水平表达 ;腺苷水平升高 ;氨基酸类递质含量发生变化 ;ATP敏感性钾道开放等  相似文献   

18.
世居在不同海拔的藏族人血浆AVP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世居高原的人群中血浆精氨酸加压素(AVP)的含量变化,初步探讨这种含量变化在低氧环境适应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世居在海拔2261M、3840M、4280M地区的健康藏族人血浆AVP的含量(pg/ml)。结果:藏族人血浆AVP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升高(P<0.01);居住在同一海拔地区的藏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浆AVP含量升高(P<0.01)。结论:AVP的这种含量变化在低氧瓣适应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鞭炮所产生的脉冲噪声对高原环境下正常生长儿童听觉的影响。方法:选择秦岭山区71例、青海湖周边牧区50例正常发育,每年近距离接触鞭炮噪声3次以上的学龄(6~12岁)儿童,实地测试全频听力阈值,并以南京市50例儿童作为对照,对比分析听觉状况。结果:山区和高原乡村男性儿童超高频听力较差;除个别低频外,高原相对缺氧环境与平原山区之间男性儿童听力无明显差异。三地女性儿童除个别低频外听力无明显差异。结论:高原相对低氧环境不影响女性正常儿童的听力发育;通过听觉对比,高原相对低氧环境下接触鞭炮脉冲噪声对男性儿童听觉损害的程度并不高于平原山区。  相似文献   

20.
高原脑水肿是人体急速进入高原或从高原迅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时以及久居高原者在某些因素的诱发下导致机体对高原低压性低氧不适应。脑低氧引起的严重脑功能障碍,出现严重的神经精神症,有时甚至昏迷的一种高原特发病,属急性高原病中最严重型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