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复合型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40例复合型髋臼骨折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8例采用Kocker—langen—beck入路,12例采用髂腹股沟入路,7例采用延长的髂股入路,3例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术后常规抗感染,切口负压引流48~72h,并予皮肤牵引。结果:40例患者均随访6~24个月,平均18个月。根据Matta评分,优22例、良12例、一般4例、差2例;优良率达到85%。结论:术前正确分析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及时进行手术是提高髋臼骨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3.
4.
<正> 髋臼骨折是一种负重关节内的骨折,外界暴力一般较重,骨片往往移位,多数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折类型的准确判断,手术人路的选择,以及如何得到满意的复位和固定,是较难解决的技术问题。同时由于局部解剖结构较复杂,操作比较困难。我们从1997年~2001年采用AO技术切开复位及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复合型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50例患者中22例采用Kocker-langenbeck入路,13例采用髂腹股沟入路,9例采用延长的髂股入路,6例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在充分暴露下,尽可能恢复髋臼的形态,尤其是负重区的关节面要尽可能解剖复位.结果根据Matta评分,优28例、良16例,优良率为88%.结论术前正确分析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及及时的手术是提高髋臼骨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和研究髋臼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010年1月收治的49例髋臼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经χ^2检验总体来说,保守治疗的疗效和愈合时间较手术治疗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因为保守治疗较易治疗且病情相对较轻的缘故。40例病例手术治疗,优22例(55%),良12例(30%),可6例(15%),术后均未发生切口感染,但是有2例出现坐骨神经损伤。结论:髋臼骨折术前正确分析骨折类型,选择手术时机、入路、手术顺序和术中良好的复位以及术后康复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的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从 1993年 3月~ 2 0 0 0年 1月 ,对 32例髋臼骨折患者行张力带内固定手术。其中髋臼后壁骨折 14例 ,后柱加后壁骨折 2例 ,前壁骨折 10例 ,前壁加前柱骨折1例 ,横型骨折 5例。合并髋关节中心脱位 4例。结果 随访时间 2~ 7年 ,平均 4.2年。优 16例 (5 0 %) ,良 10例(31%) ,可 5例 (15 %) ,差 1例 (3%)。结论 对于明显移位的髋臼骨折 ,采用张力带内固定治疗是一种较好的选择方法 ,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形状记忆内固定器治疗复杂髋臼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交通及建筑业的迅速发展,高能量所致的复杂性髋臼骨折渐增。复杂性髋臼骨折是一种严重的人体最深的大关节内骨折。由于髋臼解剖位置深在,毗邻关系复杂,手术难度大,既往的保守治疗效果差。近年来,国内外对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报道日渐增多。我院从2000年5月至2002年12月采用形状记忆内固定器治疗10例复杂性髋臼骨折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探讨可吸收内固定螺钉治疗髋臼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72例髋臼骨折的患者,按照数字表抽取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36例,观察组采取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取金属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可吸收内固定螺钉治疗髋臼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促骨愈合,并发症发生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移位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自2006年7月至2009年8月手术治疗移位复杂髋臼骨折26例,根据不同骨折类型,分别采用K-L入路9例、髂腹股沟入路6例和前后联合入路11例。结果术后复位情况按Matta标准评估:解剖复位17例,复位满意7例,复位不满意2例。术后随访6~36个月,按d'Aubigne髋关节功能评价标准:关节功能优9例,良9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69.2%。解剖复位组和非解剖复位组的优良率分别为88.2%和33.3%(P〈0.01)。结论开放复位内固定是移位复杂型髋臼骨折较好的治疗方法,术前明确骨折分型、合适入路、手术时机适当、解剖复位、牢固固定、早期功能锻炼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04-01/2006-12收治的58例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的患者的手术时机、延期切开复位、应用胫骨远端外侧解剖型钢板内固定、预防性植骨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8~27个月,平均16.8个月,伤口均一期愈合,所有病例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2(4~7)月个。按Mazur评分标准:优22例,良27例,可8例,差1例,优良率84.4%,所有患者无切口感染、皮肤坏死和骨不愈合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胫骨远端外侧解剖型钢板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理想内固定器,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预防性植骨是取得满意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人路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6年7月-2011年7月采用髂腹股沟入路联合kocher-langenbeck入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和螺钉固定治疗29例letournel&Judet分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2~4h,平均(2.5±1.3)h,术中失血量400—900ml,平均(600±180)ml,无切口感染和血管神经损伤,出现深静脉栓塞3例,切口I期愈合,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骨折愈合时间2~4个月,随访时间8~48个月,出现异位骨化5例,股骨头坏死1例。按matta复位标准,解剖复位22例,满意复位6例,不满意复位1例。髋关节功能按d’Aubigne—postel评分系统评定,优22例,良4例,中2例,差1例。结论:前后联合人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和螺钉固定具有骨折复位准确、固定牢固方便的优点,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联合可吸收螺钉治疗髋臼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24例髋臼骨折患者按照Letournel分类:T形骨折5例,后柱骨折4例,后柱并后壁骨折3例,后壁并横行骨折4例,前柱骨折2例,前柱并横行骨折3例,双柱骨折2例,双柱及前后壁骨折1例。根据骨折类型分别采用单一或联合髂腹股沟入路、髋臼后侧入路,行重建钢板联合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患者骨折复位质量按照Matta的评分标准,22例达到解剖复位,2例复位欠佳。所有患者获得8-24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采用Modified d’Aubugneand Postal功能评定标准:优17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91.7%。本组有2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未见异位骨化发生。结论术前骨折的明确分类、合适入路的选择、满意的解剖复位及可靠的内固定是治疗髋臼骨折的关键,采用重建钢板联合可吸收螺钉的内固定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张纯玉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57-58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手术治疗髋臼骨折72例,就其骨折类型、患者年龄、就诊时间、伴发创伤、髋臼骨折治疗并发症、不同的手术显露和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72例随访6个月-6年。根据Matta临床标准。58例新鲜骨折,优33例,良17例,可7例,差1例,优良率86.21%,14例陈旧性骨折,优3例,良4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55.00%;MattaX线标准,58例新鲜骨折,优32例,良16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82.76%,14例陈旧性骨折,优2例,良4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42.86%。结论:术前正确分析髋臼骨折移位和类型,选择适当的手术径路、良好的手术修复工具,是提高髋臼骨折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