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癌肉瘤"样恶性叶状肿瘤(CMPT)的诊断陷阱并文献复习。方法对1例CMPT的临床特点、HE染色和免疫组化特点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CMPT形态学上具有间质细胞双向分化的特征并缺乏叶状结构;肿瘤组织中上皮样间质细胞高表达CD34,梭形间质细胞低表达或不表达;由于形态上具有典型上皮样区域,且肿瘤细胞疏松区常见炎细胞浸润,在细针穿刺、冷冻及常规病理时,需排除炎症性病变和浸润性癌;其与乳腺导管周间质肿瘤在形态和免疫组化上部分重叠。结论 CMPT可能是一种与恶性叶状肿瘤和导管周上皮样间质肿瘤相关的特殊而罕见的乳腺恶性纤维上皮性肿瘤,或是导管周间质肿瘤向恶性叶状肿瘤转化的中间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伴上皮样间质过度增生及细胞角蛋白异常表达的恶性叶状肿瘤的诊断陷阱。方法对1例伴上皮样间质过度增生及细胞角蛋白异常表达的恶性叶状肿瘤的临床、形态、免疫组化特点,进行描述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乳腺肿物穿刺组织表现为在黏液炎性的背景中见上皮样细胞弥漫分布,免疫组化:AE1/AE3、CK5/6、CK19、p63(+),CD34、bcl-2(-),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表达均支持肉瘤样癌(化生性癌),切除标本广泛取材,可见到形态和免疫组化表达与穿刺标本相似的区域,同时也可见到典型的叶状肿瘤区域。结论伴上皮样间质过度增生的恶性叶状肿瘤在取材有限的情况下,即使加做免疫组化,依然容易误诊为肉瘤样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原发性Müllerian腺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瘤的认识。方法对4例发生于宫颈的Müllerian腺肉瘤进行光镜、免疫组化标记检查,并复习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结果临床上患者以阴道不规则出血为主要症状。镜下肿瘤由良性腺上皮成分和肉瘤性间质成分组成;腺体常扩张,异型性较明显的间质成分突入腺腔内形成息肉状结构,腺体周围间质成分比较密集,围绕腺体形成"袖套样"结构;核分裂象分布不均(1~15个/10 HPF)。免疫表型没有特异性。结论宫颈原发性Müllerian腺肉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诊断主要依靠组织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标记主要用于确定异源性成分及与其他肿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恶性叶状肿瘤与癌同时分别发生于双侧乳腺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乳腺恶性叶状肿瘤与癌同时分别发生于双侧乳腺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左侧乳腺可见扩张的导管内肿瘤细胞呈实性、筛状增生,瘤细胞大小比较一致,低核级,未见明确坏死,局灶纤维性间质内可见呈梁状、条索状分布的异型细胞,最大径约2 mm;右侧乳腺可见双层上皮细胞排列呈裂隙状,间质细胞过度增生形成明显的叶状结构,肿物边缘界限不清,间质细胞具有中~重度异型性,核分裂象约12个/10HPF。免疫组化示左侧乳腺肿瘤细胞巢周围肌上皮p63和calponin(+),纤维性间质内肿瘤细胞p63和calponin(-);右侧乳腺肿物间质细胞SMA和CD34(+),Ki-67增殖指数50%。结果提示,左侧乳腺低级别导管原位癌伴局部非特殊性浸润性癌(最大径2 mm);右侧乳腺恶性叶状肿瘤。结论乳腺叶状肿瘤与癌同时分别发生于双侧乳腺十分少见,而目前对其相关遗传学改变的研究很少,了解其临床病理特征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伴有上皮成分恶变的乳腺叶状肿瘤(PTs)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报道5例伴有上皮成分恶变的乳腺PTs,采用SMA、vimentin、CD34、bcl-2、Ki-67、ER、PR、CK5、p63、E-cadherin和p120等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文献。结果 5例伴上皮成分恶变的PTs均为女性,年龄26~58岁(中位年龄53岁),均以原有肿物短期内迅速增大而手术治疗。镜下表现为纤维上皮性肿瘤,上皮成分恶变为低级别导管原位癌(DCIS)3例,低级别导管原位癌及小叶原位癌(DCIS和LCIS)1例,小叶原位癌及浸润性小叶癌(LCIS和ILC)1例;间质成分为良性PTs 2例,交界性PTs 3例。免疫组化示恶变的上皮成分弥漫ER、PR(+),DCIS显示Ecadherin、p120膜(+),CK5(-);LCIS显示p120浆(+),E-cadherin(-)。PTs间质成分SMA和CD34均(+),2例bcl-2(+)。随访4~72个月,均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伴上皮成分恶变的乳腺PTs罕见,癌的免疫组化表达与普通型乳腺癌一样,但PTs内癌的预后稍好,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报道3例胃原发性癌肉瘤并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胃原发性癌肉瘤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肿瘤主要由癌和肉瘤两种成分构成。癌成分为腺癌,其中1例伴有鳞状分化及神经内分泌分化,免疫组化CK、EMA和CK20(+);肉瘤成分为弥漫分布的梭形细胞,局部区域有横纹肌肉瘤和骨肉瘤分化,免疫组化vimentin、desmin和myoglobin(+),局灶性EMA(+)。结论胃原发性癌肉瘤是一种极其罕见的肿瘤,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免疫组化染色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平滑肌肌动蛋白/角蛋白免疫组化标记法在乳腺疾病诊断以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乳腺正常组织、良性病变、原位癌、乳腺癌早期浸润以及浸润性癌共20例进行标记。结果 乳腺正常组织、良性病变和叶状囊肉瘤中腺上皮细胞呈鲜红色,肌上皮细胞连续性围绕并形成棕色花冠样;原位癌癌巢周围肌上皮细胞数目减少,呈细绳样连续或不连续围绕;乳腺癌早期浸润中早期浸润灶及浸润性癌癌巢周围肌上皮细胞大部分消失或无肌上皮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胃碰撞瘤的组织学特点和临床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胃腺癌与淋巴瘤伴胃肠道间质瘤碰撞瘤的临床表现,且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在全胃切除标本中,同一肿瘤内可见中分化管状腺癌和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呈浸润性生长,两种成分界限清楚、彼此靠近、互相融合,胃肠道间质瘤孤立胃壁病灶,三者形成碰撞瘤。腺癌表达上皮性标记物,而淋巴瘤表达B细胞抗体,胃肠道间质瘤CD34、CD117、DOG-1(+)。结论胃碰撞瘤十分罕见。胃腺癌与淋巴瘤伴胃肠道间质瘤的碰撞瘤,代表了3种独立成分彼此碰撞。临床需要提高认识,识别这类罕见肿瘤,并根据不同成分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青少年女性恶性叶状肿瘤内癌的诊断陷阱并进行文献复习。 方法 对1例青少年女性恶性叶状肿瘤内癌的临床特点、HE染色和免疫组化特点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结果 患者女性,18岁,镜下肿瘤细胞异型性十分明显,肿瘤增长速度快,易出现肿瘤坏死,在空芯针穿刺、冷冻及常规病理时,需排除纤维腺瘤和其他类型肉瘤、化生性癌等诊断,全面广泛取材及免疫组化才能做出准确的病理诊断。 结论 青少年女性乳腺恶性叶状肿瘤十分少见,恶性叶状肿瘤内癌更是十分罕见,提高该病临床病理特点的认识,可尽量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皮肤神经鞘黏液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5例皮肤神经鞘黏液瘤进行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特点观察,并进行文献复习和讨论.结果 5例皮肤神经鞘黏液瘤患儿,发病年龄2个月~13岁,平均年龄4.4岁.肉眼观察肿瘤无包膜,切面灰褐、灰黑色,质中等,部分呈黏液状.镜下瘤细胞呈明显分叶状排列,小叶间有纤维性间隔,小叶内有大量黏液,瘤细胞呈星状或梭形,罕见细胞异型及核分裂象.免疫组化:PGP9.5、NSE、CD34和vimentin均(+),calponin、HMB45和Melan-A部分(+),而S-100(-).组织化学:阿尔辛蓝(pH1.0)染色显示肿瘤间质内含有硫酸黏液,阿尔辛蓝(pH2.5)染色显示肿瘤间质内含有酸性黏多糖;Masson三色染色显示肿瘤内含Ⅳ型胶原基底膜样物质.术后随访提示预后较好,无复发和转移征象.结论 以病理学形态特征结合免疫组化、特殊染色有助于明确皮肤神经鞘黏液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107例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以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了解肿瘤位置和瓣膜功能情况。非粘液性和恶性肿瘤需施行CT和(或)MRI检查,了解肿瘤和毗邻心脏结构关系,探讨右心房、左心房、左右双心房、左心室切口的优缺点。结果:本组肿瘤全切除104例,部分切除2例,活俭1例。住院期死亡3例,死亡率28%。结论:原发性良性肿瘤早期彻底切除防止复发,恶性肿瘤根据病情切除或部分切除,随访中良性肿瘤无复发,晚期死亡3例。其中恶性2例,1例良性死于其它恶性肿瘤广泛转移。  相似文献   

12.
卵巢交界性与恶性布莱纳瘤4例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和分析卵巢交界性和恶性布莱纳(Brenner)瘤的临床和 和病理形态学特点,阐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该瘤交界性和恶性各2例进行临床病理学、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观察。结果 交界性瘤中可见良性瘤形态,上皮巢大小不一,层次增多,但外周和主腔缘细胞可见排列,巢间可排列紧密,但不见融合。细胞多与良性瘤相同,出现部分缩状核,核仁少,常见核沟,核分裂象少,无间质浸润;恶性瘤中可见交界性瘤形态,但不一定有良性瘤区域。以大巢、融合巢为主,尚见方形、菱形畸形巢。大巢旁有子巢或“出芽”。巢内细胞无极性。 罕见核沟,并见短梭性多核巨细胞,分裂象及病理性分裂象多见。有间质浸润,血管内可见瘤栓,可伴有腺癌。可向周围浸润和转移。结论 上眼巢和纤维间质共存是两者共同点,上皮巢和巢中细胞形态的差别是鉴别要点。由于两者治疗、手术和预后不同,准确鉴别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浆黏液性肿瘤(SMBT)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卵巢SMBT的临床病理资料,选取同期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SBT) 39例及黏液性肿瘤(MBT) 32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9例SMBT患者年龄21~69岁(中位年龄30岁),肿瘤大体呈囊性,直径3~13 cm,囊内含褐色或淡黄色脓液样黏液,囊内壁可见乳头状赘生物,直径0. 3~3. 5 cm。9例中,7例单侧,2例双侧,3例囊壁或乳头间质出现钙化(33%),4例病变伴随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44%)。镜下8例SMBT以复杂的、纤维化、水肿性的乳头结构为特征,其中1例局部出现微乳头状结构,1例以微腺体增生为特征,表面衬覆多种细胞类型,包括黏液、浆液、中性细胞(indifferent cell)、透明、鳞状、鞋钉样或嗜酸性细胞。所有肿瘤的间质及腺腔内均见多量中性粒细胞浸润。8例FIGO分期Ⅰ期,1例FIGO分期Ⅱ期(伴同侧输卵管种植),术后随访8~84个月,无复发或进展。SMBT与SBT、MBT比较,三者发病年龄、术前血CA125、血CA199、病变侧别无差异(P值均>0. 05)。三者是否伴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及钙化差异性显著(P<0. 01)。结论卵巢SMBT以乳头状或微腺体增生样结构为特征,形态与SBT有一定重叠。而对于其组织起源、分子特征及预后尚需进一步研究明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肿瘤筛查选择肿瘤标志物的最佳组合项目。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和蛋白芯片技术,对168例肿瘤病人,80例良性疾病患者和100例健康人进行多种肿瘤标志物检测,依据灵敏度、特异性等评估指标综合分析。结果AFP,CEA,CA19-9,CA-125,男性加上PSA即"4 1"组合,在肺癌、肝癌、肠癌、前列腺癌、卵巢癌五种恶性肿瘤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是70.2%和93.4%。结论肿瘤标志物的"4 1"组合,是较好的肿瘤筛查谱,适用于人群的肿瘤普查。  相似文献   

15.
脑的转移性和原发性乳头状肿瘤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2例脑内具有乳头状结构的肿瘤(15例转移癌,5例室管膜瘤和2例脉络丛乳头状瘤)的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结合临床资料研究。使用抗体为MAK-6,GFAP,VM,AACP和S-100,MAK-6检查,转移癌有14例阳必,室管膜瘤1例阳性,而2例脉络丛乳头状瘤均阴性;GFAP检查,转移瘤仅1例阳性,室管膜瘤4例和脉络丛乳头状瘤1例阳性,S-100检查,转移瘤3例阳性及全部室管膜瘤和脉络丛乳头状瘤  相似文献   

16.
内皮祖细胞是一类具有游走特性的能定向增殖分化为成熟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可自骨髓迁移至外周血,并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祖细胞,不仅参与胚胎发育过程的血管发生和血管新生,且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中起一定作用.本文就内皮祖细胞在肿瘤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对小儿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TSGF)在小儿恶性实体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正常组 (16 8例 )、良性肿瘤组 (32例 )、恶性肿瘤组 (5 1例 )及感染组 (31例 )血清中TSGF的浓度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恶性肿瘤组病儿血清中TSGF浓度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升高 (P <0 0 1) ,良性肿瘤组与正常组比较无差异性。感染组病儿在治疗前血清中TSGF浓度与正常组比较也有升高 (P <0 0 1) ,但治疗后 2周血清中TSGF浓度会下降至参考范围内。以6 0U/ml为参考值 ,则诊断灵敏度为 88%、特异性为 89%。结论 TSGF对小儿恶性实体瘤有诊断意义 ,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广谱性。炎症对TSGF有很强的干扰性 ,当使用TSGF作恶性肿瘤诊断时 ,应排除炎症因素。  相似文献   

18.
周宏  孙晓光  夏加增 《中国临床医学》2006,13(2):229-230,23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8-2005年收治的32例胃肠道间质瘤病人的临床表现、手术处理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肿瘤多位于胃部,最多的临床表现为腹部隐痛不适。手术前81.3%(26/32)的病例有不同程度的误诊。均行外科手术切除。其中因复发而行2次手术者10例。3次手术者8例。随访时间6个月~5年,死亡8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确诊率较低,其确诊依靠病理结果。目前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对复发或远处转移者积极再次手术可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自1965~1974年的近30年间,我们收治了16例胰腺囊性肿瘤病人。男性4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50.9岁。多数学者建议废弃小囊性和巨囊性的分类,而采用浆液性和粘液性的组织学名称。B超和CT对于肿物的检出和肿物周边钙化的显示具有一定价值。囊壁不完全的活检可导致冰冻甚至石腊切片的误诊。各种类型的病变均需行手术切除。本文还对各类囊性肿瘤的特征与假性囊肿的鉴别诊断及各类手术方式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肠系膜肿瘤与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应用B超诊断鉴别肠系膜肿瘤及卵巢肿瘤。方法:对12例肠系膜及112例卵巢肿瘤的声像图对比分析。结果:肠系膜实性肿瘤表现内部回声不均匀,瘤体活动范围大,以横向左右活动为特点。卵巢实性肿瘤多表现内部回声相对均匀,瘤体活动范围小,以前后活动为特点。结论:B超诊断有助于肠系膜肿物及卵巢肿物的鉴别。提高了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