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经腹全胃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按淋巴结清除范围分为Do/D1组、D2/D3组,比较两组间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全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是20.2%和1.63%,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25.4%和17.5%,P〉0.05。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部感染4.4%(8/183)。结论:胃癌晚期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对胃癌Ⅳ期患者行姑息性手术时应避免施行广泛性淋巴结清除及联合脏器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使用国产染料亚甲蓝示踪和定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对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准确性。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Ⅰ-Ⅱ期乳腺癌患者112例,在乳晕下及肿瘤周围皮下注射亚甲蓝进行示踪和定位前哨淋巴结,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并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112例中成功检出前哨淋巴结109例,检出率97.32%(109/112)。109例检出前哨淋巴结中,前哨淋巴结阴性61例,前哨淋巴结阳性48例,阳性率44.04%。112例腋窝淋巴结阳性49例,阳性率43.75%。前哨淋巴结与腋窝淋巴结经病理检查完全符合者47例。2例前哨淋巴结阴性而腋窝淋巴结阳性,1例前哨淋巴结阳性而腋窝淋巴结阴性。灵敏度97.96%(48/49),准确性97.25%(106/109),假阴性率4.08%(2/49),假阳性率2.04%(1/49)。结论使用国产染料亚甲蓝示踪和定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敏感性和准确性较高,能较准确地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SLN)活检在胃癌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40例胃癌患者按肿瘤浸润深度分期,行术中注射亚甲蓝的方法检取SLN,对所摘取的SLN进行HE染色组织学及角蛋白(CK)20和癌胚抗原(CE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结果40例患者中检出SLN的有38例,共检出84枚SLN,有47枚SLN存在癌转移,其中6枚SLN为微转移。SLN预测淋巴结转移状态的准确率、敏感度分别为:胃癌T1期100.0%(4/4)、100.0%(1/1);T2期92.9%(13/14)、90.0%(9/10);T3期73.3%(11/15)、71.4%(10/14);T4期均为40.0%(2/5)。结论SLN能较准确预测T1和T2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状态。对T1和T2期的胃癌,应用注射亚甲蓝SLN活检技术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术中判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状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对淋巴结阳性的进展期胃癌行D1-2根治术后采用同步放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3例D1_2根治术后的淋巴结阳性的Ⅱ·Ⅳ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同步治疗组,含5-FU类方案化疗联合同步放疗,DT46Gy/25次/35~37d;B组为单纯化疗组。结果A组2、3年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11.11%VS40%,x2=4.341,P〈0.05;22.23%VS60%,x2=6.056,P〈0.05),而2、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B组(77.78%V848%,f=3.882,P〈0.05;72.2%VS40%,x2=4.836,P〈0.05)。A、B两组的1年生存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毒副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是进展期胃癌D1-2根治术后较为理想的辅助治疗模式,对淋巴结转移的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淋巴结清扫术与子宫内膜样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诊断明确、接受系统手术治疗且有术后随访资料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8例行淋巴结清扫术(清扫组),28例未行淋巴结清扫术(未清扫组).对相关病理特征与淋巴结清扫状态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通过生存分析了解淋巴结清扫术与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清扫组和未清扫组3年疾病特异生存率(DSS)分别为82.1%和6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清扫组和未清扫组FIGO Ⅰ A期患者3年DSS分别为93.8%和9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4);FIGO Ⅰ B~Ⅳ期患者3年DSS分别为49.1%和3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IGO分期晚期(≥ⅠB期)、高组织学分级(G2-3级)是独立的3年DSS预后不良因素;而淋巴结清扫术则是独立的3年DSS预后良好因素.结论 淋巴结清扫术可改善FIGO Ⅰ B~Ⅳ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6.
雷磊 《现代医院》2013,13(9):32-34
目的对比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我院胃肠外科行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29例。腹腔镜组的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进行治疗,开腹组患者采用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术后平均注射止痛药物次数、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则显著长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在清扫淋巴结数量、肿瘤上切缘长度以及肿瘤下切缘长度上的对比,其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34%,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69%,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病灶清除彻底,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胃癌根治术的合理手术方式。方法对59例施行胃癌根治术病例中获得随访的46例患者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和范围及消化道的重建方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生存情况进行总结。结果在获得随访的46例施行全胃切除的胃癌根治术后病人中,行D2、D2+、D3、D4淋巴结清除术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7%、15%、33.3%、100%;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100%、16.7%、0;5年生存率分别为77、8%、80%、0、0结论在基层医院,全胃切除加D2或D2+淋巴结清除根治术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安全、合理术式,盲目地追求D3或D4术式是危险的,也是不切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Ⅵ区淋巴结清扫术在颈侧淋巴结阴性(cN0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cN0期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Ⅵ区淋巴结清扫术。同时术后进行长期随访。结果6例患者术后病理示Ⅵ区淋巴结转移,余12例未见Ⅵ区淋巴结转移。随访时间0.5~6.0(3.5±1.2)年,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予以对症处理后,3个月内恢复正常。1例患者术后第3年发现Ⅵ区淋巴结转移,余患者均未见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cN0期PTMC患者易出现Ⅵ区淋巴结转移,因此预防性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对cNn期PTMC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改善患者预后及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手术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手术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5例乳腺癌简化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腋窝淋巴结清扫患者水肿发生率为30.8%,较Ⅰ、Ⅱ级淋巴结清扫患者6.2%的发生率高(P〈0.05),腋鞘剥除及全腋窝淋巴结清扫患者水肿发生率为43.4%,较仅行全腋窝淋巴结清扫患者水肿发生率高(P〈0.05)。结论 全腋窝淋巴结清扫及腋鞘剥除是导致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手术原因,避免不必要的Ⅲ级淋巴结清扫及腋鞘剥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上肢淋巴水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癌胸内淋巴结转移规律及方式,为确定肺癌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提供依据。方法按Naruke肺癌淋巴结分布图作为淋巴结清扫依据,对85例肺癌行完全性切除及广泛肺门、叶间及同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85例肺癌共清除淋巴结874枚。总转移率为58.8%(50/85),N1占21.2%(18/85),N2占37.6%(32/85),跳跃性N2共9.4%(8/85)。分布在纵隔第1、2、4、5、6、7组淋巴结。结论淋巴结转移与肺癌大小、部位、病理类型有关。肺癌淋巴结转移具有多组别、多区域及跳跃性,肺癌早期淋巴转移在T1期,所以,肺癌术中有必要常规胸内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腔镜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方法采用亚甲蓝染色法在乳腔镜下切除36例乳腺癌患者的前哨淋巴结SLN)和腋窝淋巴结(ALN),随后行患侧全乳腺切除术。结果36例患者SLN检出率为97.22%(35/36),灵敏度为92.86%(13/14),准确率为97.14%(34/35),假阴性率为7.14%(1/14)。ALN每例切除数目12—21枚。结论乳腔镜下前哨淋巴结活检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准确可靠,并发症少,易于临床开展。  相似文献   

12.
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左胸切口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手术方法及淋巴结清扫效果。方法2005年6月至2009年3月手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213例,采用左胸第6肋间切口,对纵隔左右两侧同时进行淋巴清扫,并切除左右两侧纵隔胸膜,腹野清扫1—5组,7—12a组,16al、19组淋巴结,颈野仅做食管系膜内淋巴结摘除。结果213例共检出淋巴结14197枚,平均(66.65±24.73)枚;淋巴结转移105例,转移率49.29%(105/213),转移淋巴结423枚,转移度2.97%(423/14197),术后病理检查食管标本上下切缘均无癌残留。手术时间2.92~4.67(3.37±0.42)h,术中术后输红细胞0—6^u(1.08±0.93)^u;术中术后输血浆0—1400(103.77±184.89)ml;住院时间14—39(17.64±4.12)d。无喉返神经损伤,无吻合口瘘。1例死于呼吸衰竭,死亡率0.04%(1/213)。结论经左胸第6肋间切1:3,扩大了标准三野清扫术中的胸野淋巴结清扫范围,缩小了颈野淋巴结清扫范围,上腹部和胃周围淋巴结清扫达到选择性队水平,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中、上段食道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和探索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对胸中、上段食道癌患者的应用指征及其并发症。方法:回顾性研究对58例胸中、上段食道癌采用食管癌根治术合并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同期18例查体颈部触及淋巴结肿大未手术者作为对照。结果:58例手术患者,检出颈部转移淋巴结24例。颈部查体未触及淋巴结肿大,而彩超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者(A组)20例;查体和颈部彩超未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者(B组)22例;术前查体和颈部彩超均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C组)16例;D组为术前查体扪及颈部肿大淋巴结未行手术者18例,A、B、C组发生率分别为15.0%(3/20)、9.1%(2/22)、37.5%(6/16)。B组显著低于A、C组(P〈0.05),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食道中上段癌有较高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对于能清除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能改善局部控制率和减少术后局部复发率,可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4.
陈柏羽 《智慧健康》2023,(13):101-104
目的 探究远端胃癌手术联合D2淋巴结清扫在胃癌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83例胃癌患者,遵循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3例。对照组常规开放式远端胃癌手术结合D2淋巴结清扫治疗,实验组实施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手术联合D2淋巴结清扫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炎性应激水平、生命质量分数、肿瘤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和复发率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手术与D2淋巴结清扫进行联合治疗模式,对胃癌患者提高治疗效果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邓小荣 《现代保健》2011,(16):137-138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AM区进展期胃癌患者行淋巴结扩大清扫的临床疗效.方法 行胃远端切除手术,并行包括第16组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检查.结果 28%的患者第16组淋巴结有转移.结论 肿瘤直径大于5 cm、胃浆膜受侵犯、BorramnⅢ型以上、分化程度低为第16组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作为胃癌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的外科手术,对具有高危因素的(AM区)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包括清除第16组淋巴结在内的扩大淋巴结清扫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是合理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手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乳腺癌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时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方法84例2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6例)拟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时保留肋间臂神经,对照组(48例)拟行常规手术切除肋间臂神经。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并随访。结果 实验组术后发生上肢感觉障碍7例(19.4%),而对照组有35例(72.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P〈0.005);经3—48个月随访均未发现局部复发。结论Ⅰ、Ⅱ、Ⅲa期乳腺癌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时保留肋问臂神经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肢感觉障碍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前弧形切口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区域淋巴结(Ⅱ、Ⅲ、Ⅳ、Ⅵ)清扫的临床应用,寻找避免甲状旁腺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观察组45例采用颈前弧形切口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行选择性的颈部区域淋巴结(Ⅱ、Ⅲ、Ⅳ、Ⅵ)清扫术,手术开始时先在甲状腺前被膜下甲状腺组织内注射亚甲兰,使VI组等淋巴结染色以利于清扫时辨认,手术时劈开患侧胸锁乳突肌胸以利于暴露颈鞘清扫Ⅱ、Ⅲ、Ⅳ组淋巴结。同时设对照组40例行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术。结果:观察组术后发现颈淋巴结转移14例;对照组术后发现颈淋巴结转移11例,两组患者手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5352)。经甲状腺前被膜下甲状腺组织内注射亚甲兰后,颈部淋巴结蓝染明显,以VI区淋巴结尤明显。观察组出现手术后不同程度手足及面部麻木或手足抽搐3例;对照组出现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9)。观察组术后5年内发现颈后区域淋巴结或(和)远处转移4例,对照组发现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7837)。结论:颈前弧形切口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行选择性的颈部区域淋巴结清扫术不增加手术后颈后淋巴结及远处的转移,手术简单,切口小创伤小;手术中用亚甲兰标记淋巴结可有效防止清扫淋巴结时误伤甲状旁腺,有临床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并评价进展期胃癌门静脉周围淋巴结(No12p LN)清扫术的可行性以及No12p LN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5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31例病人实施D2根治术联合门静脉周围淋巴结(No12p LN)清扫术;对照组22例病人仅实施D2根治术.结果 观察组未见手术死亡病例,亦未见胆瘘、吻合口瘘、大出血以及术后阻塞性黄疸病例;对照组未见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出现严重腹泻、胃瘫、腹腔感染各1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31例病人共清扫出551个淋巴结,平均每位病人清扫出17.8个淋巴结,其中出现转移的淋巴结共111个.No12p淋巴结转移和No5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No12p LN转移率在BormannⅢ和Ⅳ型、T3-4N2-3期以及肿块大于>4 cm病人中明显大于Bormann Ⅰ和Ⅱ型、T12、N0-1期以及肿块<4 cm的病人,差异显著(P<0.05);组织分型显示No12p LN转移率较高者为黏液腺癌与低分化腺癌,但与其他组织分型相比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o12p淋巴结清扫术对12p组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者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其远期疗效尚需大样本的深入研究以证实.  相似文献   

19.
胰腺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腺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控制与手术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0年4月共41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胰腺术后患者平均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正常,术后应用胰岛素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术后空腹血糖〉8.3mmol/L的患者死亡率、术后胰漏、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7.O%、23.7%、9.7%、15.1%)显著高于术后空腹血糖≤8.3mmol/L的患者(2.7%、11.9%、4.0%、6.6%)(P=0.037、P=0.002、P=0.020、P=0.005)。术后空腹血糖≤6.1mmol/L的患者死亡率和术后出血的发生率(6.2%、8.6%)显著高于术后空腹血糖6.1-8.3mmol/L的患者(0.7%、1.4%)(P=0.023、P=0.011)。术后空腹血糖≤6.1mmol/L的患者发生严重低血糖的情况显著增加(7.4%比0.7%,P=0.009)。结论通过术后持续静脉滴注葡萄糖+普通胰岛素治疗可以有效平稳控制血糖,实现围手术期预定目标下的血糖管理。胰腺手术围手术期的目标血糖定为6.1~8.3mmol/L是安全合理的,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D,25(OH)D]、血钙(Serum calcium,Ca2+)以及钙敏感受体(Calcium-sensing receptor,CaSR)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和偶氮胂Ⅲ法检测乳腺癌及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血清25(OH)D和Ca2+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和瘤旁正常组织中CaSR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血清中25(OH)D水平明显低于乳腺良性病组[(34.13±14.14)nmol/Lvs(50.29±25.65)nmol/L,t=2.870,P=0.001],血清25(OH)D在淋巴结转移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水平明显低于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30.8±9.71)nmol/LVS(43.7±23.59)nmol/L,t=2.467,P=0.021],乳腺癌组(88.9%)CaSR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乳腺组织(60.0%,χ2=6.717,P〈0.01)和瘤旁正常乳腺组织(60.0%,χ2=5.628,P〈0.05)。结论血清25(OH)D浓度和组织中CaSR的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