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月婷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9):1585-1587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除与免疫异常、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感染因素有关外,精神心理因素对本病的发生与复发有密切关系。故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心理治疗可能有利于该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D-二聚体(D-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UC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D-D、APTT表达水平,分析UC患者D-D、APTT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54例患者中轻度18例(33.33%),中度21例(38.89%),重度15例(27.78%);重度组D-D水平最高,中度组次之,轻度组最低,三组D-D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APTT最长,中度组次之,重度组最低,三组APTT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检验结果显示,UC患者D-D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P<0.05),而APTT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P<0.05)。结论 D-D、APTT水平可能参与UC的发生及发展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临床可根据上述指标水平的表达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溃疡性结肠炎诊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绍科 《人民军医》2006,49(3):167-168
溃疡性结肠炎(UC)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近20年来,我国UC患病率增高,已引起专家、学者及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结肠炎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新疗法。方法 经内科治疗无效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18例 ,经肠系膜下动脉药物灌注治疗 ,观察其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18例患者治疗后腹痛、发热、里急后重症状全部消失 ,17例腹泻停止 ,合并有血便的 15例患者治疗后血便消失。便常规检查 17例患者治疗后红、白细胞转阴。结论 肠系膜下动脉药物灌注是一种溃疡性结肠炎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结肠镜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6月-2007年12月确诊的10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果3年确诊病例分别为23例、36例、47例;发病年龄高峰为31-40岁,男性多见;主要症状:腹泻、腹痛91例(85.85%),黏液和(或)脓血便89例(83.96%);结肠镜检以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纹理模糊(97.17%)、糜烂(73.58%)、溃疡(63.20%)最常见,病变多位于直肠、乙状结肠及左半结肠(65.1%);病理主要为黏膜慢性炎症(95.28%),多种炎性细胞浸润(54.72%),及隐窝结构异常、炎症和(或)脓肿(44.34%);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逐年上升,病变主要位于直肠、直乙结肠、左半结肠;结肠镜对其诊断意义较大。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对评价溃疡性结肠炎严重程度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实施自我管理教育的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 对接诊的2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通过"一对一"的自我管理教育,并通过日志形式进行服药依从性及进食后肠道反应自我监测填写,通过12个月的监测记录对患者的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结合炎症性肠病问卷、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表、疾病活动指数等对患者进行全面测评.结果 12个月后炎症性肠道生存质量评分结果为:肠道症状(53.4±9.2)分,与入院前(30.7±7.4)分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12个月后)为96.4%,结肠活动指数总评分(3.3分±1.3分),与入院前(5.2分±1.7分)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患者实施自我监测日志填写,不仅细化了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能力,更能敦促患者的依从性,通过对患者合理健康需求设计,使患者在实施时得心应手,且节约费用,更易使患者接受并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对肾脏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对P -sele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肾脏缺血模型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组 ) ,缺血再灌注组 (IR组 ) ,预处理组 (IPC组 ) ,于再灌注 2 4h检测大鼠血肌酐 (Scr)、尿素氮 (BUN)、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学改变 ,免疫组化检查肾细胞P -选择素 (P -selectin)表达。结果 :①血Scr、BUN、MDA :IPC组明显低于IR组 (P <0 .0 5 ) ;②血SOD :IPC组明显高于IR组 (P <0 .0 5 ) ;③形态学 :IR组可见大量肾小管坏死 ,超微结构不可逆性改变 ,IPC组肾小管坏死较少 ,超微结构可逆性改变 ;④P -selectin :IPC组肾脏P -selectin表达水平低于IR组。结论 :缺血预处理减轻肾脏缺血 /再灌注损害的机制可能是降低P -selectin在肾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血竭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 ,病变主要限于结肠粘膜 ,且以溃疡为主 ,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 ,但也可遍及整个结肠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及治疗方法。1 998年~ 2 0 0 0年 ,笔者采用血竭和利多卡因保留灌肠治疗 2 2例 ,收到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2例中 ,男 1 2例 ,女 1 0例 ,年龄 1 8~ 68岁 ,平均 44岁 ,病程 2月~ 2 0年。 2 2例病人均经纤维结肠镜检查证实。临床表现 :腹泻每天 2~ 4次 1 8例 ,6次以上 4例 ;3例有脓血便 ;2 0例偶有腹痛 ,2例持续腹痛 ,低热 (3 8℃ ) 1例。体重减轻 >6kg 3例。1 2 治…  相似文献   

9.
张永志  卢绍强 《武警医学》2006,17(8):610-610
笔者对12例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UC)已治愈又复发病例用益生菌疗法,辅以饮食调整,均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普伐他汀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作用、副作用及半年复发率。方法随机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4例,给普伐他汀5 mg,3次/d,复方谷氨酰胺0.2 g,3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1 g,4次/d,复方谷氨酰胺0.2 g,3次/d餐后服用。均治疗4周。治疗4周后复查生化,血尿便三大常规及肠镜,并随访半年。结果显效率、总有效率及半年复发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7.1%、30.0%;91 2%、73.3%;14.4%、23.3%,副反应治疗组主要表现尿酸轻度升高3例,尿隐血阳性2例。对照组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轻度减少3例,胃肠道反应7例。结论普伐他汀能有效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副作用少,半年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2.
大蒜素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大蒜素保留灌肠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疗效,副作用及半年复发率。方法随机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给大蒜素液40 mg,山莨菪碱10 mg,生理盐水100 ml,保留灌肠,每晚睡前1次;对照组40例,给予柳氮磺胺吡啶1 g,4次/d,复方谷氨酰胺0.2 g,3次/d,餐后服用。均治疗4周。治疗4周后复查有关生化指标,血尿便三大常规及肠镜,并随访半年。结果显效率、总有效率及半年复发率,治疗组分别为48.0%,86.0%和18.0%;对照组分别为30.0%,72.5%,35.0%。治疗组未见明显副反应,对照组副反应有白细胞轻度减少3例(7.5%),胃肠道反应9例(25.0%)。结论大蒜素保留灌肠能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且副作用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3.
陈耀明 《西南军医》2007,9(4):32-33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柳氮磺吡啶和美常安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7例,随机分为美常安加柳氮磺吡啶治疗组(n=24)和柳氮磺吡啶对照组(n=23),对患者的治疗效果、6月复发情况、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78.26%(P<0.05),治疗后两组腹痛、腹泻、黏液血便等临床症状的缓解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联合应用柳氮磺吡啶和美常安较单用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更好的疗效,并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例的双对比造影和螺旋CT检查结果,并行对照研究.结果:CT表现:肠壁轻度增厚15例,粘膜面呈锯齿状12例,肠壁分层2例,肠系膜密度增高2例,系膜淋巴结增大2例,肠管变细、缩短、肠袋变浅或消失11例.结论:螺旋CT能提供传统双对比造影检查方法以外的影像学信息,包括粘膜面、肠壁、肠管形态、肠系膜等的情况;三维重建在显示粘膜面、肠管的变形和病变的范围上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美沙拉秦联合培菲康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的78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0),采用美沙拉秦缓释颗粒每次1.0 g,每天4次,联合培菲康胶囊每次420 mg,每天3次进行治疗;对照组(n=38)美沙拉秦缓释颗粒用法同治疗组。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根据结肠镜检查结果分析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沙拉秦联合培菲康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较单用美沙拉秦能更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直肠肛门动力和感觉功能变化。 方法:选择肠镜检查确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12 例,用低顺应性毛细管水灌注系统于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直肠肛门压力测定,并与健康人10 例比较。 结果:结肠炎患者肛门内外括约肌静息压、收缩压、直肠初始感觉阈值和最大耐受容量明显降低,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减弱。治疗后上述参数明显改善接近正常。 结论:直肠肛门功能障碍是溃疡性结肠炎腹泻的原因之一;直肠感觉功能能较好地反映结肠粘膜的病损程度,可作为判断疗效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复方血竭灌肠液及口服5-氨基水杨酸(SASP)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临床维持缓解治疗中的疗效。方法以血竭、白芨为原料制备复方血竭灌肠液,对51例UC患者(血竭组)进行灌肠治疗6个月;SASP组给予SASP1.5g1次/d口服维持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及治疗中的副作用。结果血竭组和SASP组疗效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竭组消化道反应、血液系统毒性、肝肾功能损害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血竭灌肠可用于高危患者及SASP治疗无效者的维持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3.0 T MR-扩散加权成像(DWI)评估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病变肠管的可行性并比较UC病变肠管与非病变肠管和正常对照组肠壁间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资料与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UC 13例和20例无炎症性肠病者(正常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各段肠管(直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盲肠)的DWI图像及ADC图表现并测量ADC值,将病变组评估结果与内镜及病理所见相对照,计算其检出病变肠段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对13例共75段肠管进行分析;内镜及病理证实55段呈炎性改变,20段未见异常;DWI结果真阳性51段,真阴性17段,检出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7%和85.0%.病变段和非病变段肠壁ADC值分别为(1.63±0.4)×10-3mm2/s和(2.48±0.61)×10-3mm2/s,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非病变段肠壁ADC值与正常对照组肠壁[(2.27 ±0.6)×10-3mm2/s]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DWI评估UC及判断病变范围较为可靠,并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肠、肝、肺组织P-选择素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分别为假手术组和缺血40min/再灌注30min、再灌注60min、再灌注240min4组。夹闭肠系膜上动脉制作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小肠P-选择素表达的变化,同时检测肠、肝、肺组织及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变化。结果假手术组肠、肝、肺组织中P一选择素为低表达,肠缺血再灌注后各组可见P-选择素不同程度表达明显增高,细胞染色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其灰度值水平明显提高,为假手术组的2倍左右(P〈0.01)。血MPO活性假手术组为(46.16±6.19)U/L,再灌注30min达高峰(148.83±22.80)U/L(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再灌注各组肠、肝、肺组织MPO活性都有明显增高(P〈0.01),各组在缺血40min/再灌注60min时增加幅度最大。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在肠缺血再灌注后各组都有明显升高(P〈0.01)。结论(1)肠缺血再灌注可导致肠、肝、肺组织P-选择素表达的早期上调,P-选择素在肠缺血再灌注导致肠及远隔脏器肝和肺组织损伤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肠缺血再灌注不仅引起肠组织本身损伤,还引起远隔脏器肝和肺的炎症和损伤。  相似文献   

20.
An initial attachment of leucocytes to blood vessel walls is mediated by selectins. A feature of adhesion mediated by P-selectin is the “rolling” of leucocytes on the endothelium. The time dependent expression of p-selectin in lung tissue was investigated in five groups of cases with different causes of death: carbon-monoxide and cyanide intoxication (n = 11), drowning (n = 5), hanging (n = 9), pneumonia (n = 13) and polytrauma with blunt thorax trauma (n = 14). In paraffin-embedded archival specimens immunostaining was achieved using an adapted APAAP-immunoperoxidase technique together with a wet autoclave method. P-selectin detection was scored by a semiquantitative method evaluating the intensity and incidence of positively stained endothelial cells.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endothelial P-selectin of blood vessels in cases of pneumonia and septic shock were heterogenius and weak. In one case with lung contusion (survival time 3 h) moderate infiltrates of granulocytes were found near to septal and subpleural hemorrhages. In these inflammatory areas the positive endothelial immunostaining of small vessels was often weaker than in other lung segments or compared to the intensely stained platelets in corresponding vessels. Received: 23 December 1996 / Received in revised form: 6 February 19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