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妊娠期间CT或UU感染后可垂直传播,引起新生儿感染[1]。CT、UU感染是部分孕妇胎膜早破、早产的主要原因[2],为此我科对2 600例孕妇进行了CT、UU检测并观察其妊娠结局及新生儿肺炎发病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宫内感染与早产儿脑损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宫内感染是导致早产的重要原因 ,而早产儿发生脑损伤及其神经功能缺损后遗症的发生率与出生时的胎龄成反比 ,因此 ,有关宫内感染与新生儿脑损伤的关系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就感染、早产、脑损伤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以综述。1 早产与脑损伤早产指临床上 3 7周前出现子宫收缩、宫颈成熟、伴或不伴胎膜早破 ,在西方国家的发生率为 5 %~ 12 % [1] 。早产是脑室周围或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脑性瘫痪、神经心理发育异常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发生的高危因素[2 ,3 ] ,其发生率与出生时的胎龄成反比 ,胎龄小于 2 8周时 ,脑瘫 (CP)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重视妊娠合并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妊娠期合并感染对母、儿危害严重,常导致早产、流产和胎儿生长受限,严重者可以导致死胎发生,同时,新生儿感染以及脑瘫等并发症也将增加。不同类型生殖道感染的妊娠结局不同。近年来,国外基于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结果不断制定出妊娠期生殖道感染处置的合理方案。所以,今后在临床实践中对妊娠期生殖道感染的筛查、诊断以及处理应借鉴和利用已经明确的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的研究结论来指导临床实践。[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非淋球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患者在逐年递增,而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alyticum,Uu)是非淋球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1]。Uu是一种原核微生物,可引起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不育、流产,可感染胎盘和脐血,从而影响胎儿宫内发育,造成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甚至可引起新生儿低体质量等症状[2];男性可引起尿道炎和慢性前列腺炎[3]。目前己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因此为了给临床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的危险因素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 3例早产胎膜早破的主要原因及对母儿的影响。并对不同孕龄组2 8~34周,34+ ~37周两组作分析比较。结果:78%的早产胎膜早破有易发因素,下生殖道上行感染是主要原因,多数为亚临床感染。不同孕周的两组对母亲影响无显著差别;在新生儿死亡、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RDS)及低体重儿发生率有显著差别(P <0 .0 1)。结论:定期产检,注意下生殖道感染的筛查、治疗。对于孕2 8~34周的早产胎膜早破宜采取期待治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合并症的发生,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早产胎膜早破相关因素其及对母婴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PROM)的相关因素及对围生期母婴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16例早产胎膜早破产妇从病因学、分娩方式以及对母婴影响进行分析,并对不同孕组28~34+6周,35~36+6周两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对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组早产胎膜早破发生率为2.6%,而下生殖道上行感染是引起胎膜早破的首要原因,不同孕周两组对母亲影响产褥病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及新生儿死亡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孕期定期产检,注意下生殖道感染的筛查及治疗,对孕28~34+6周的早产胎膜早破采取期待治疗,及时而恰当地处理PPROM,可减少围生儿合并症的发生,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围产期人型支原体(MH)感染及其与不良新生儿的关系。方法 选择孕27周至足月孕产妇300例,应用MH培养法和PCR检测法,研究MH在孕产妇下生殖道中的定植和MH的官内感染。结果 MH在孕产妇下生殖道定植率为22%,MH可引起宫内感染,并与胎膜早破、早产、低出生体重有关。结论 围产期MH感染尤其是MH的宫内感染与多种不良新生儿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解脲支原体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肃 《海南医学》2006,17(6):120-121
解脲支原体(UU)是寄居于人体泌尿生殖道的常见生物,孕妇是其易感人群.寄居于孕妇下生殖道的解脲支原体可致母婴传播,引起胎儿或者新生儿的感染.UU感染是部分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胎膜早破的原因.因此,我们对513例孕妇宫颈分泌物进行UU检测及临床观察,探讨孕妇下生殖道UU与感染妊娠结局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硬肿症是由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组织变硬及水肿,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临床综合症之一,其发病率约为6.8%[1] .本病多发生在冬、春季节,好发于早产、窒息、低体重儿;发病诱因主要是寒冷,但严重感染的新生儿,如吸入性肺炎、败血症等夏季也可发生;一旦发病体温常降至常温以下,甚至可低至26℃左右[2] ,严重者常继发肺出血及多器官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0.
早产胎膜早破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PROM)发生的原因、分娩方式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7月~2012年8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61例早产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易发因素、临床处理、分娩结局等。结果生殖道感染为诱发早产胎膜早破发生的首要因素;孕28~33+6周与孕34~36+6周的PPROM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28~33+6周的新生儿死亡率和新生儿并发症明显高于孕34~36+6周的患者(P<0.05)。结论生殖道感染为早产胎膜早破的主要诱发因素,对于28~33+6周的孕妇宜采用期待疗法,延长妊娠天数,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在全世界范围内呈迅速上升趋势。文献报道显示,它与女性不孕、早产、宫内死胎、新生儿死亡及男性不育有关[1-2]。其发病率高,流行广泛,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已成为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现就近几年来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防治措施进行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12.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简称CT)是引起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妊娠并发CT感染是流产、早产、胎膜早破、胎儿宫内感染、死胎、新生儿低体重的原因之一.我们采用"衣原体快速测定卡"对孕产妇及其新生儿行衣原体检测,并进行综合治疗,将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孕妇和胎儿的并发症,据报道,其发病率高达3%~8%[1]。早期有致胎儿畸形及自然流产,中晚期可出现巨大胎儿、先兆子痫和羊水过多以及泌尿生殖道感染等并发症;围生儿可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肥厚性心肌病、新生儿低钙、低镁血症和肾静脉栓塞等并发症[2]。由于其对孕妇和胎儿危害严重,常常使胎儿肺成熟延迟和早产分娩,导致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因此,监测胎儿肺成熟度,为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促胎儿肺成熟治疗和终止妊娠提供可靠的依据。现对2002年1月至2005年8…  相似文献   

14.
孕妇沙眼衣原体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沙眼衣原体 (Chlamydiatrachomatis简称CT)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兼有细菌和病毒特点的微生物 ,是引起泌尿道和生殖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在欧美等国 ,CT引起的泌尿道和生殖感染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 (STD) ,其危害严重 ,女性感染CT后危害更大 ,可引起妇科各种炎症 (输卵管炎、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 )、不孕症及不良妊娠结局 (自然流产、早产、胎膜早破、死胎、死产及其它后遗症等 )。同时通过母婴的垂直传播 ,可使新生儿患有结膜炎和肺炎[1] 。为了保障妇女和儿童的身心健康 ,我们对孕妇感染情况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孕妇生殖道感染对母婴的影响及防治.方法:对我所产科门诊收治的526例孕妇进行生殖道分泌物检查.结果:在526例孕妇中检出122例生殖道感染患者,检出的病原体依次为假丝酵母菌、加德纳菌、支原体、衣原体、滴虫,妊娠妇女合并生殖道感染可引起羊膜腔内感染、胎膜早破、早产、流产和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也可经垂直传播使胎儿宫内感染、胎儿先天性疾病等发生.526例孕妇中,进行过婚前体检及孕前查体的仅占5.1%,未进行婚检及孕前查体的孕妇居多数,占65.2%.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预防和及时治疗妊娠期生殖道感染,可避免流产、早产.并降低产妇产褥感染率及新生儿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解脲支原体感染对妊娠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icum,UU)是能独立营生的常寄生于人类生殖道的12种致病支原体中能引起人类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在女性,尤其是孕妇下生殖道中定植率较高(40%~80%)。由于母婴垂直传播(宫内和产道),故围产期孕母感染可致流产、早产和各种新生儿疾病等不良妊娠结局。本文就妊娠后解脲支原体感染结局的研究现状及其诊断与治疗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总结早产的诊治方法,降低早产发生率。方法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112例早产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足月分娩112例作为对照。结果早产组中生殖道感染、胎膜早破、胎位异常、前置胎盘、多胎妊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新生儿出生时体重、身长及头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经过临床给予口服硫酸舒喘灵及使用硫酸镁保胎治疗,并予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及抗生素预防感染疗效明显。结论生殖道感染、胎膜早破、胎位异常、多胎妊娠、前置胎盘是早产的主要原因,预防早产的有效措施是加强产前检查,恰当处理早产是提高出生人口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早产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 ,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其发生率一般在 5 %~ 1 5 % [1 ] 。早产儿即使存活 ,亦多有神经智力发育缺陷。本文着重探讨发生早产的危险因素和对母儿的影响及防治 ,以期加强对早产的认识 ,降低其发生率 ,从而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1 资料与方法1 .1 收集我院 1 994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住院分娩的产妇 865 6例 ,发生早产 42 6例 ,早产率4 92 %。按Meis[2 ] 意见将早产分为自然早产和有指征早产 ,前者指自然临产或与胎膜早破有关的早产 ,后者指因各种因素需人工终止妊娠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19.
宫内感染(intrauterine infection,IAI)指病原微生物进入羊膜腔引起羊水、胎盘(蜕膜、绒毛膜和羊膜)及胎儿的感染,也称羊膜腔感染综合征[1].研究[2]显示,IAI 的发生率为 4%~ 10%,且胎龄越小的新生儿,IAI 的发生率越大.因此,IAI 是诱发早产的重要原因之一,约占早产原因的 30%[3].其病原体种类繁多,发病机制复杂,最终可诱发早产及新生儿窒息、肺炎、败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脑损伤、肺发育不良、心肌损伤、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不良后果,甚至导致死亡[4-7].为了解 IAI 的重要 发 病 机制,早期识别 IAI,指导临床进行早期有效的干预,现就 IAI 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检测结果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原体,特别是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是引起人体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在男性可引起前列腺炎、附睾炎、急慢性尿道炎,在女性可引起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附件炎,导致不孕不育、流产、早产、新生儿感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