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文摘     
073 少菌型麻风的短程联合化疗 Dir R et al, Indian J Lepr, 58(4):549,1986(英文) 作者对20例非挑选的成年男性少菌型患者用短程联合化疗的效果进行了观察,其中I3例,TT2例,BT15例,均系病情活动,且未用过抗麻风药物者,通过临床,实验室  相似文献   

2.
文摘     
045用联合化疗治少菌型麻风的经验 Bhate RD et al, Indian J Lepr 58(2):244,1986(英文) WHO提倡少菌型麻风也用联合化疗,以避免一些病人被误诊为少菌型时发生耐药的危险;此外联合化疗也可望加速损害的消退和缩短治疗期。他们推荐用利福平600mg/月+氨苯砜100mg/日治疗少菌型6个月,而不管病人的损害是否活动。作者为证实其可行性,特选用80例未治过的少菌型病人,随  相似文献   

3.
中国12403例麻风复发病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1949~1998年用氨苯砜单疗或联合化疗后麻风患者的复发趋势和特点 .方法应用电脑对收集自中国1949~1998年的麻风复发个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49~1998 年间累计复发患者12403例,累计复发率为3.28%.其中氨苯砜单疗复发11803例,复发率为 3.83%.联合化疗复发236例,复发率为0.57%.经治少菌型麻风联合化疗半年的复发率(0 .84%)显著高于初治少菌型麻风联合化疗半年的复发率(0.36%).经治多菌型麻风联合化疗2年的复发率(0.37%)也显著高于初治多菌型麻风联合化疗2年的复发率(0.23%). 复发患者Ⅱ级畸残率及细菌的阳性率分别为49.9%和69.3%.结论氨苯砜单疗复发高峰出现于1959~1988年间,联合化疗复发出现于80年代末,并在未来的10~20年可能达高峰.  相似文献   

4.
未定类麻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WHO推荐给予短程联合化疗。一些人观察到对少菌型麻风6个月的联合化疗是不够的,但对未定类麻风的资料不多。作者用12个月的联合化疗治疗未定类麻风42例,均为未治的新病人,男38例,女4例,年龄15-45岁。主要症状为斑疹、浅色斑、红斑及感觉障碍,皮肤涂片查菌均阴性;病理切片见毛细血管及皮肤附件周围有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构成的炎性浸润,70%可见表皮萎缩,所有病人的神经内及神经束膜均有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10%可见抗酸菌;Dharmendra抗原试验早期反应14例为弱或中度阳性,晚期反应2例为中度阳性。按WHO少菌型方案治疗6个月后,皮肤损害仍活动的9例(21.4%),明显进步15例(35.7%),不活动18例(42.8%)。单一皮损比多发皮损的疗效好,不活动的18例均为单一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多菌型麻风患者经过6个月联合化疗后停药,随访7年的结果。方法:对新发或复发未经治疗的多菌型麻风患者给予WHO联合化疗多菌型方案治疗6个月,停药后观察7年,评价临床和细菌学疗效。结果:共收录多菌型麻风患者114例,中途退出43例,71例纳入分析。疗前患者平均细菌指数为2.93±1.39,停药满7年时所有患者细菌指数阴转,平均年下降0.42。7年中共观察到麻风反应38人次,反应频率为53.5%。有1例在停药13个月时复发,复发率为0.05/100人年。结论:多菌型麻风患者6个月联合化疗有效。联合化疗6个月患者的细菌指数变化和麻风反应与报告的经1年或2年联合化疗的多菌型患者情况相似。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多菌型麻风患者统一联合化疗后停药5年的疗效。方法:对新发或复发未经治疗的多菌型麻风患者给予WHO联合化疗多菌型方案治疗6个月,然后停药观察5年,评价临床和细菌学疗效。结果:共收录多菌型麻风患者114例,中途退出35例,79例纳入分析。疗前患者平均细菌指数为2.88±1.38,停药满5年时的平均细菌指数为0.05,平均年下降0.56。停药5年时患者细菌阴转率为89.9%。5年研究中共观察到麻风反应38人次,反应率为48.1%。仅1例在停药13个月时复发。结论:多菌型麻风患者6个月联合化疗有效。患者的细菌指数变化和麻风反应与报告的多菌型患者经1年或2年联合化疗后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   

7.
多菌型麻风联合化疗和监测的10年观察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价联合化疗对多菌型麻风患者的疗效,对其10年的结果进行了分析。457例多菌型患者在联合化疗中细菌指数(BI)下降情况示,联合化疗前BI≥3.0的经治、复发和新发患者,在治疗60个月时,BI累积阴转率分别为86.4%、63.8%和81.6%。642例患者在联合化疗和监测期分别有10.4%和0.7%的患者发生麻风反应。对550例停药患者监测2520人年,发现1例经治患者复发。我们认为多菌型麻风患者完成联合化疗后,对其密切监测,及时发现反应和复发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多菌型麻风联合化疗后复发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一个麻风病高流行地区对经WHO推荐的短程联合化疗停药后的麻风患者,实施常规监测过程中,发现3例临床重新活跃,经细菌、病理、证实为多菌型麻风短程联合化疗后复发。详情报告如下。例1,男,28岁,壮族,农民。1992年1月发病,当年9月发现,病期9个月。MDT前皮损5块(颜面、右大腿外侧各1块,左大腿外侧3块)受侵外周神经3条(双尺N  相似文献   

9.
麻风病化学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现有抗麻风药物抗麻风菌的活力和毒副作用 ,以及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联合化疗方案的疗效及完成治疗后的复发率。 1 998年世界卫生组织麻风专家委员会第 7次会议提出了缩短多菌型麻风联合化疗疗程至 1年 ,以及单皮损少菌型麻风用 3种药物的联合方案一次量治疗的建议。鉴于多菌型麻风联合化疗的疗期缩短至 1年的疗效尚待观察 ,而单皮损少菌型麻风在我国非常少 ,建议我国仍以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联合化疗方案固定疗期的治疗为宜。  相似文献   

10.
作者在印度大孟买市的现场防治中,对1509例接受WHO联合化疗(MDT)方案治疗不少于6个月的少菌型(PB)病人的复发情况进行了分析.这些病例按印度麻风工作者协会的标准进行分类,但单块皮损病例有卫星状损害者则列入界线类(B).结果:未定类(I)105例,结核样型(T)  相似文献   

11.
用氟嗪酸治疗1例伴Ⅱ型麻风反应的BL型麻风复发者,效果令人满意。该病人复发后曾给予长达23年的氨苯砜单疗,后改为联合化疗。在联合化疗过程中,出现大小不等的斑块、结节、神经肿胀、高热等症状,诊断为Ⅱ型麻风反应,经二年联合化疗和抗麻风反应治疗,皮疹未见  相似文献   

12.
文摘     
040 少菌型麻风联合化疗5年的经验Grugni A,Indian J Lepr,1998,60(4):589(英文)作者于1982年6月开始用联合化疗。有几点有别于 WHO 的方案:(1)以查菌阴性者为少菌型,多于5块皮损的作为多菌型;(2)纯神经类型作少菌型处理;(3)联合  相似文献   

13.
报告1983~1991年埃塞俄比亚全非康复培训中心麻风防治规划中麻风病人联合化疗(MDT)后的复发。在3065例少菌型(PB)病人中,有34例(1.1%)诊断为复发。复发在停止 MDT 后平均6.1年(2.5~7.5年)发生,其中16例复发时诊断为多菌型。复发症状为皮损活动,新的神经功能丧失,皮损或神经内查到抗酸菌(AFB)。但14例皮肤查菌阳性者无1例见到完整染色菌。  相似文献   

14.
2例均系男性,年龄分别为50岁和44岁,因患多菌型麻风病而进行联合化疗(MDT),分别在完成疗程10个月、4个月后出现Ⅱ型麻风反应,用抗麻风反应药物治疗效果不好,而且皮肤查菌细菌指数升高,但(加)用联合化疗药物后,麻风反应被控制,皮肤查菌也渐转阴,达到或接近临床治愈标准。  相似文献   

15.
WHO化疗研究组推荐对多菌型麻风用联合化疗(MDT)方案治疗2年或2年以上。许多麻风工作者亦已试用不同的MDT方案,并提倡不同的治疗期限,以便获得最有效的杀菌效果和避免复发。本文报告在印度中央JALMA麻风研究所对含菌量高(按Ridley标准,BI≧4.0)的多菌型病人,予以改良的WHO化疗方案治疗,并观察4年的结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麻风患上肢神经损害的状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全市存活的麻风治愈及现症患为调查对象,统一培训调查,资料输入计算机统计分析。结果:麻风患上肢神经损害的发生率为40.7%,其中单侧损害(23.17%)高于双侧(17.52%),现症及复发病人的损害(69.23%)高于治愈(40.46%),多菌型患的损害(55.94%)高于少菌型(38.46%)。尺神经损害的发生率为36.63%,正中神经损害为16.95%,桡神经损害为2.35%,爪 形指继发关节强直为73.03%。麻风病期在2年以内发生上肢神经损害的少菌型患(50.95%)显高于多菌型(31.86);麻风反应引起神经损害为43.37%。结论:兴化市麻风现症及复发病人的上肢神经损害高于治愈,尺神经损害第一,其次为正中神经、桡神经。单侧神经损害多于双侧,三分之二的神经损害是不可逆的。建议早期发现和规则联合化疗的同时,应定期检查神经功能并及时治疗无痛性神经炎,对有神经损害的病人进行自我护理教育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7.
83例多菌型麻风MDT期间发生Ⅱ型反应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实施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化疗(MDT)方案中多菌型(MB)麻风Ⅱ型反应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本院1993年1月~2002年4月入院治疗的多菌型麻风83例,在采用MDT治疗过程中发生Ⅱ型麻风反应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世界卫生组织麻风化疗研究组认为化疗开始后患者所有损害和麻风菌最终将被清除。但这些临床治愈的患者中,组织病理学变化是否也消失尚不清楚,为此作者对联合化疗(MDT)治愈和细菌长期阴转的多菌型患者皮肤的组织病理学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9.
137例少菌型麻风联合化疗监测7年结果报告寸守明,万坤筠,陈英杰,王光龙(昆明市皮防所,650101)我市在已开展多菌型麻风(MB)联合化疗同时,于1986年开始对市属县区逐年发现新的少菌型麻风(PB)137例患者实施联合化疗远期临床疗效研究。通过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麻风不良反应的发生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对贵州省81例登记麻风不良反应的麻风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1例不良反应麻风患者中,Ⅰ型麻风反应12例(14.81%),Ⅱ型麻风反应41例(50.62%),混合型麻风反应9例(11.11%),单纯神经炎19例(23.46%)。40例(49.38%)麻风反应发生在联合化疗治疗前,26例(32.10%)发生在联合化疗中,15例(18.52%)发生在完成联合化疗后;Ⅰ型麻风反应、单纯神经炎发生多在开始MDT治疗1年内,Ⅱ型麻风反应多发生在MDT治疗结束后。神经损害均以双侧为主,尺神经炎发生率最高,为53.85%,麻风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细菌指数有关(P0.05)。结论需进一步提高麻风不良反应的早期诊断水平,BI≥2.0的麻风患者、MDT治疗期间及治完后都要密切监测麻风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减少麻风残疾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