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实验研究切除卵巢造成肾虚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通过观测红细胞膜蛋白激酶C(PKC)和Ca2+-Mg2_-ATP酶的活性,探讨肾虎骨质疏松症病理机制中肌醇脂质系统的变化,并结合全身和脊柱骨密度(BMD)指标观察了补肾中药(密骨灵)的疗效,与正常对照组、模型空白组和阳性药(骨疏康颗粒剂)对照组进行对照,探讨补肾法的防治机理。结果表明;模型空白组大鼠红细胞膜PKC和Ca2+-Mg2+-ATP酶、Mg2+-ATP酶的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5);密骨灵组与骨疏康组大鼠全身、脊柱BMD和红细胞膜PKC、Ca2+-Mg2+-ATP酶的活性均明显高于模型空白组(p均<0.05),并且与正常组大鼠无明显差别(p均>0.05);密骨灵组大鼠红细胞膜Mg2+-ATP酶活性高于模型空白组和骨疏康组(p<0.05),并且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密骨灵组大鼠红细胞膜PKC活性高于骨疏康组(P<0.05)。结论:肾虎骨质疏松症具有红细胞膜PKC和Ca2+-Mg2+-ATP酶、Mg2+-ATP酶活性的改变;密骨灵可以恢复肾虎骨质疏松症大鼠全身骨量,达到防治目的;补肾中药可以恢复红细胞膜PKC活性和钙镁泵的活性,是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宝液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中抑制骨转换作用。方法:60只大鼠去卵巢诱导骨质疏松症,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尼尔雌醇组、骨宝液低、中、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以0.9%生理盐水每天10ml/kg,尼尔雌醇组以尼尔雌醇每2周1mg/kg,其他三组每天分别以骨宝液5、10、15ml/kg的剂量灌胃给药3个月后,以比色法测定其血清钙(s-Ca)、骨碱性磷酸酶(b-AKP)和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s-TRAP)的活性,竞争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骨钙素(s-BGP)的含量;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股骨及腰椎的骨密度;三点弯曲试验法测定骨生物力学;扫描电镜进行骨小梁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骨宝液组与其他组比较,s-TRAP水平降低,腰椎骨密度增加,股骨抗弯抗拉能力改善,骨小梁形态改善,骨小梁平均宽度(MTT)与骨小梁面积百分比(TS%)显著增加。结论:骨宝液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具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骨转换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观察去卵巢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股骨中Smad1/5在细胞中的表达,探索肾虚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方法 实验采用切除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复制骨质疏松症模型,同时应用益肾填精作用的纳米钙补肾中药低、高剂量组,对模型大鼠给药干预12周,用骨疏康颗粒剂、盖天力作为阳性对照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和模型空白组,并与补脾中药补中益气汤作比较;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离体股骨的骨密度;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股骨形态;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股骨中的Smad1/5蛋白活性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空组大鼠股骨头的骨密度显著降低,P<0.01;与模空组比较,用药12周之后各用药组均可提高模型大鼠股骨的骨密度值;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右侧股骨头病理切片,模空组骨髓腔增大,骨小梁断裂,各用药组可见骨髓腔较小,形态结构较完整;与正常组相比较,模空组Smad1/5阳性表达显著下降,P<0.01;用药12周后,与模空组相比较,各用药组均可上调其表达情况,P<0.01.结论 骨组织中Smad1/5阳性表达降低可能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机制之一,纳米钙补肾填精中药可能通过改善和调控股骨中Smad1/5的表达,而起到防治肾虚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熟地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生化指标及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熟地水煎液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生化指标及骨密度的影响,探讨熟地对骨质疏松症大鼠的药理作用。方法 采用去卵巢大鼠模型,每天灌胃1g/kg、2g/kg及4g/kg3种剂量的熟地水煎液,3个月后检测大鼠血清雌二醇、骨钙素、碱性磷酸酶、钙、磷、尿脱氧吡啶啉、钙、磷等生化指标及股骨骨密度的变化,并与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己烯雌酚组比较。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熟地3个剂量组、己烯雌酚组ALP和BGP均明显升高(P〈0.05),E2含量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ALP、BGP、尿DPD/Cr、Ca/Cr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各用药组大鼠股骨骨密度均较模型组有所升高(P〈0.05)。结论 熟地可抑制骨吸收,延缓去卵巢大鼠骨量丢失,对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去卵巢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的骨组织和肾组织中Hedgehog信号通路细胞表面受体Patched-1(PTCH1)和Gli3mRNA和蛋白含量变化及补肾填精、活血化瘀中药复方对其影响,探讨中药组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可行性以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与Hedgehog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切除雌性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分别给予补肾填精中药复方、活血化瘀中药复方、骨疏康对模型大鼠灌胃12周。然后将大鼠分为补肾填精组、活血化瘀组、阳性对照组、正常组和模型空白组,其中骨疏康作为阳性药物为阳性对照组。运用RT-PCR检测各组大鼠骨组织和肾组织PTCH1和Gli3mRNA相对表达量;通过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骨组织和肾组织PTCH1和Gli3蛋白含量。结果各组大鼠股骨和肾组织中PTCH1mRNA及蛋白表达方面: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填精组、活血化瘀组、阳性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各个用药组间比较,补肾填精组下调优于活血化瘀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大鼠股骨和肾组织中Gli3mRNA及蛋白表达方面: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填精组、活血化瘀组、阳性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各个用药组间比较,补肾填精组下调优于活血化瘀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PTCH1mRNA及蛋白含量和Gli3mRNA及蛋白含量在去卵巢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骨组织和肾组织中显著升高,提示PTCH1和Gli3可能参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代谢失衡的发生和进展。补肾填精中药复方和活血化瘀中药复方可下调PTCH1和Gli3mRNA相对表达量及其蛋白含量,这可能是起到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之一,并且补肾填精法优于活血化瘀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藤黄健骨胶囊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去卵巢法制备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灌胃藤黄健骨胶囊干预,灌胃1个月后取材。称重法检测各组大鼠的体重,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骨钙素(osteocalcin,BG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CP)含量;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测量获得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AG-IX生物力学万能实验机检测最大载荷和断裂载荷;HE染色法观察股骨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升高,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明显升高(P0.05);而模型组大鼠血清骨钙素明显降低,骨密度明显减少,最大载荷和断裂载荷明显减少(P0.05);模型组骨小梁结构不完整、丢失、断裂严重。与模型组相比,藤黄健骨胶囊组大鼠血清骨钙素的含量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得到纠正(P0.05),股骨的骨微观参数骨密度均得到了良好地修复,骨生物力学参数中最大载荷、断裂载荷得到了明显修复(P0.05),骨小梁排列规则,数目增多、增宽。结论藤黄健骨胶囊能够修复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股骨微观结构破坏和股骨生物力学性能的下降,提示藤黄健骨胶囊具有良好的抗骨质疏松作用。  相似文献   

7.
铸骨胶囊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铸骨胶囊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选用雌性6月龄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Ⅰ、Ⅱ、Ⅲ、Ⅳ、Ⅴ、Ⅵ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 骨疏康颗粒组,模型 铸骨胶囊高、中、低剂量组),Ⅰ组在双侧卵巢位置切除与卵巢同等大小的脂肪块,其他各组(Ⅱ~Ⅵ)切除双侧卵巢造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Ⅰ、Ⅱ组按1ml/100g体重灌胃(1·33%的β-环糊精水溶液),Ⅲ组按2·7g/kg体重灌胃(骨疏康颗粒水溶液),Ⅳ、Ⅴ、Ⅵ组分别按400、200、100mg/kg体重灌胃(铸骨胶囊水溶液)。给药3个月后,检测各组动物的左侧股骨及第2腰椎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股骨生物力学强度(用三点弯曲实验检测),对胫骨切片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采用放免法测血清中雌二醇(estradiol,E2)、降钙素(calcitonin,CT)、骨钙素(bonegalprotein,BGP)含量。结果:切除雌性大鼠双侧卵巢3个月后,腰椎及股骨BMD明显降低,与Ⅰ组比差异有显著性统计意义(P<0·05),提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复制成功。铸骨胶囊各组(Ⅳ、Ⅴ、Ⅵ)与Ⅱ组比较,Ⅳ组腰椎和股骨BMD增加,差异有显著性统计意义(P<0·05,P<0·01)。Ⅳ组股骨生物力学强度各项指标及胫骨骨组织形态计量参数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意义(P<0·05);CT、BGP含量升高,差异有显著性统计意义(P<0·001,P<0·01)。Ⅳ组与Ⅲ组比较,最大桡度增加,差异有显著性统计意义(P<0·05);骨小梁形成表面(trabeculaformationsurface,TFS)百分比增加,差异有显著性统计意义(P<0·01);CT、BGP含量升高,差异有显著性统计意义(P<0·05,P<0·01)。结论:铸骨胶囊可以增加切除双侧卵巢大鼠的BMD,提高骨的力学性能,降低骨折的发生率,对去势大鼠有一定的抑制骨丢失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观察去卵巢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股骨中Smurf1 的表达变化,探索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方法 实验采用切除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复制骨质疏松症模型,同时应用补肾填精作用的纳米钙补肾填精中药低、高剂量组,对模型大鼠给药干预12周,用骨疏康颗粒剂、盖天力作为阳性对照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和模型空白组,并与补脾中药补中益气汤作比较;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股骨中的Smurf1 蛋白活性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较,模空组Smurf1 阳性表达显著下降,P<0.01;用药12周后,与模空组相比较,各用药组均可上调其表达情况,P<0.01.结论 骨组织中Smurf1阳性表达降低可能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机制之一,补肾填精中药可能通过改善和调控股骨中Smurf1的表达,而起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骨康防治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类中药骨康口服液对去势大鼠所造成的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通过切除大鼠卵巢造成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观察了中药骨康口服液不同剂量对造模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及其对去势大鼠股骨骨生物力学的影响,并与尼尔雌醇作阳性对照。结果中药骨康中、低剂量的去势大鼠股骨扭转试验最大扭矩高于模型组(P<0.05),中、低剂量组股骨BMD、BMC高于模型组(P<0.05)。股骨BMD值与股骨最大扭矩值呈直线相关(r=0.7415,P<0.01)。结论推测骨康可能能提高去势大鼠骨的骨矿含量及骨密度,并促进去势大鼠骨结构的再建,改善骨的内部构造,从而提高大鼠骨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雌激素对去势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骨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方法将4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配成对照组、模型组、雌激素组和雌激素+三苯氧胺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采用双侧卵巢摘除法制备骨质疏松症模型。雌激素组给予尼尔雌醇(1 mg/kg)灌胃,1次/周;雌激素+三苯氧胺组给予尼尔雌醇(1 mg/kg)和三苯氧胺(3 mg/kg)灌胃,1次/周;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使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均持续3个月。3个月后取材,检测大鼠左侧股骨BMD和股骨骨矿物盐含量、血清钙含量以及胫骨中骨骼钙含量;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es,ALP)、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5b,TRAP-5b)的含量;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胫骨中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其他各组血清钙含量和血清TRAP-5b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骨钙含量、BMD和骨矿物盐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ALP含量无显著性变化(P0.05);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雌激素组血清钙含量、血清TRAP-5b含量以及胫骨组织RANKL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骨钙含量、血清ALP含量、BMD、骨矿物盐含量以及胫骨组织OPG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而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雌激素+三苯氧胺组各项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通过显著性提高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骼钙、ALP、股骨骨密度、骨矿物盐以及OPG的含量,抑制骨钙流失、TRAP-5b及RANKL蛋白表达,达到改善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补肾中药骨密片防治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补肾中药用于实验性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观察其疗效,并对补肾中药的机理做初步的探讨。方法使用糖皮质激素肌肉注射制造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同时分别给予维生素D3、补肾中药“骨密片”治疗3月后,观察模型动物全身、腰椎及股骨骨密度(BMD)、三点弯曲试验、血钙、血磷、血AKP等理化指标。结果中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大鼠钙、血磷、血AKP等均高于模型组(P〈0.05),腰椎及股骨BMD以及三点弯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研究证实蒙药蓝刺头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作用。基于蒙医药"补暖补精-清镇赫依-固骨质壮骨"经典理论,通过防治PMOP提供实验依据,揭示此理论、治法效应,为蒙医药现代化提供思路。方法分组:6月龄SD系SPF级健康雌性未孕大鼠84只,体重(250±2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组(OVX)、蒙药蓝刺头高剂量组(Echinops-H)、中剂量组(Echinops-M)、低剂量组(Echinops-L)、中药对照组淫羊藿组(HEP)、西药对照组辅酶Q10组(Co-Q10) 7组。造模: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法(去势)制备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阴道上皮角化实验、骨密度检测、子宫病理学检查验证造模成功。给药:术后90 d,模型组、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组予相应药物灌胃。标本采集:末次灌胃后行标本采集。处死大鼠剔除右侧完整股骨并标记,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保存。指标检测:右侧股骨采用骨密度仪测定离体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股骨近端BMD、股骨总BMD)检测,行Micro-CT骨微结构形态计量学测定。结果去卵巢术后各组大鼠BMD下降明显,表现为松质骨、皮质骨骨量相继减少,皮质骨变薄,BMD下降;去卵巢术后各组大鼠骨组织体积、骨小梁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宽度、骨小梁数目、骨小梁模块因素下降明显,骨小梁分离度升高明显;适当剂量蒙药蓝刺头可以明显提高大鼠骨组织体积、骨小梁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宽度、骨小梁数目、骨小梁模块因素,明显降低骨小梁分离度;其具明显抗PMOP作用。结论蒙药蓝刺头对PMOP模型大鼠具显著抗骨质疏松作用;蒙药蓝刺头能显著促进模型大鼠骨组织成骨分化、骨形成;降低PMOP模型大鼠骨代谢高转换指标,抑制骨吸收。  相似文献   

13.
强骨颗粒剂对去卵巢大鼠骨生化药理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中药制剂强骨颗粒剂防治去卵巢所致骨质疏松大鼠的疗效,探讨其生化药理作用。方法 30只雌性Wistar大鼠,分为模型组(去卵巢),假手术组(行假手术)、强骨颗粒(QGKL)组3组。观察了强骨颗粒对大鼠骨密度,血清骨钙素(S-BGP),骨中水含量,骨灰重,子宫指数(子宫重量/体重)和肾脏指数(肾脏重量/体重),红细胞和肾线粒体膜Ca^2 -ATPase活性、膜流动性的影响。结果 与去卵巢组比较,强骨颗粒可升高大鼠骨密度,抑制血清BGP升高,增加骨中水含量,增加肾脏指数、Ca^2 -ATPase活性和膜流动性。结论 强骨颗粒剂对去卵巢大鼠的骨质疏松有明显的防治作用,作用途径可能通过全身多方面的整体调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补肾中药“荣骨颗粒”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理。方法 摘除大鼠双侧卵巢,正常喂养3个月后造成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按大、中、小剂量分组并灌服荣骨颗粒,对照组分别灌服己烯雌酚和中药骨疏康。3个月后处死所有大鼠,眼球取血,测定血清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雌二醇(E2)。结果 荣骨颗粒能使血清BGP、ALP、IL-1、IL-6含量降低,使血清E2水平升高。结论 该药对骨质疏松症之骨吸收.骨形成偶联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能够抑制IL-1、IL-6的分泌,具有促进雌激素分泌效应或类雌激素样作用。本实验从激素和细胞因子层面初步阐述了荣骨颗粒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5.
中药补骨丹治疗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报道一种经生物化学增效的中药复方制剂“补骨丹”对卵巢切除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治疗。 6月龄雌性Wistar大鼠30只,手术切除双侧卵巢造成骨质疏松模型;另10只假手术手正常对照。去卵巢大鼠随机分为3组,以生理盐水、补骨丹、或己烯雌酚腹腔注射,1次/日,治疗8周。从生物力学、骨密度、骨组织形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补骨丹组股骨骨矿含量、生物力学性能均显著高于模型组,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与此相符。提示补骨丹是一种有研究和应用前景的制剂。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研究生髓健骨胶囊对酒精性骨质疏松大鼠股骨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按数字表法随机选取大鼠120只分为4组,每组30只,造模前对各组大鼠体质量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用酒精灌胃法造模,正常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西药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碳酸钙阿法D3灌胃,中药干预组用生理盐水、生髓健骨胶囊灌胃给药。干预后分别在8、12、16周后各处死10只取材,用游标卡尺测量股骨中段外径,算出截面面积。完毕后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股骨三点弯曲试验。指标为最大载荷、极限强度、弹性模量、最大挠度。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进行t检验。结果模型组的最大载荷、极限强度、最大挠度、弹性模量与正常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西药对照组和中药干预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中药干预组最大载荷、极限强度、最大挠度均优于西药对照组,而弹性模量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髓健骨胶囊可明显改善大鼠股骨生物力学的性能,提高骨硬度和骨弹性,能够有效防治酒精性骨质疏松,改善大鼠股骨生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补肾中药荣骨颗粒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方法 摘除大鼠双侧卵巢造成骨质疏松症模型,分别灌服大、中、小剂量的荣骨颗粒,并与己烯雌酚和骨疏康组作对照,3个月后,进行骨形态计量测定和分析。结果 大中剂量的荣骨颗粒能使切除卵巢大鼠骨小梁体积百分比显著增高,骨小梁吸收表面百分比、骨小梁形成表面百分比、活性生成表面百分比、骨小梁矿化率、类骨质平均宽度及骨皮质矿化率均明显降低。结论 大、中剂量的荣骨颗粒对卵巢切除后的大鼠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小剂量荣骨颗粒无明显作用,而大剂量则优于中剂量组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骨组织Hedgehog信号通路中SHH、GLI1 mRNA和蛋白活性变化,探究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病机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实验采用切除雌性SD大鼠双侧卵巢的方式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运用补肾填精中药复方、活血化瘀中药复方、补肾活血中药复方对模型大鼠进行干预12周,用骨疏康作为阳性药物对照组,以及正常组和模型组。ELISA法检测各组骨组织SHH、GLI1蛋白含量;RT-PCR检测各组SHH、GLI1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骨组织SHH、GLI1蛋白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含量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各用药组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机制与Hedgehog信号传导通路SHH、GLI1 mRNA和蛋白活性下降有关;补肾填精中药复方、活血化瘀中药复方、补肾活血中药复方通过激活Hedgehog信号传导通路中的SHH、GLI1,以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起到防止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针对DKK1基因构建两段小干扰RNA(siRNA)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对骨质疏松(OP)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12周龄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空载体组、DKK1-siRNA1组及DKK1-siRNA2组,每组10只。对照组肌注生理盐水,其他组肌注地塞米松造模,连续12w,鉴定骨质疏松模型是否构建成功。构建两段DKK1-siRNA 真核表达载体,尾静脉注射治疗组大鼠,对照组和模型组注射等体积PBS,空载体组注射等体积空载体。骨切片观察载体是否靶向到骨,RT-PCR检测股骨DKK1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股骨DKK1蛋白的表达水平。 ELISA检测血清中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蛋白(Col-Ⅰ)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的水平;测定股骨骨密度及病理结构变化。结果 (1)双酶切和基因测序鉴定结果表明siRNA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2)模型组、空载体组及治疗组大鼠造模后,近端股骨骨密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病理改变为骨小梁数目明显减少、断裂,而对照组骨小梁结构较完整;(3)DKK1-siRNA质粒载体靶向到骨;(4)治疗组大鼠血DKK1-mRNA及股骨DKK1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5)与模型组和空载体组相比,治疗组血清中BALP与Col-Ⅰ水平明显升高, TRAP水平明显下降 (P<0.05);(6)治疗后各组大鼠近端股骨骨密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治疗组大鼠股骨有新生骨小梁形成,骨小梁破坏减轻。结论 DKK1-siRNA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减轻骨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