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是最严重的精神疾病[1].其表现的暴力行为可包括对他人(躯体和性)和对物体的攻击[2].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比正常人更易出现暴力行为曾是颇有争议的话题[3].一些国外学者认为把此类疾病与暴力犯罪相联系将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受到不公正的社会待遇[3,4].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此类疾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率要高于常人2~6倍[5,6].有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人口学特征与无精神疾病犯罪人群相似,大部分为青壮年男性,受教育程度较低,多为家庭经济贫困,并缺乏监管[7-10].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 检索CBM、CNKI、PubMed、Medline等9个中英文数据库。根据文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7篇文献,研究对象共计3 797例(暴力组1 353例,非暴力组2 444例)。性别、配偶、学历、既往暴力史、治疗依从性、幻觉、妄想、易激惹、居住地合并OR值及其95%CI分别为1.43(1.06~1.93)、0.76(0.61~0.95)、1.37(1.07~1.75)、3.83(2.54~5.79)、0.32(0.26~0.39)、2.21(1.62~3.01)、2.90(2.08~4.03)、4.15(2.78~6.18)、1.75(1.20~2.54)。亚组分析提示三大经济圈组和非三大经济圈组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行为与多种因素有关。部分因素与暴力行为的关联可能受经济影响,应对不同地区采取有针对性的精神卫生管理措施,预防其暴力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与暴力行为的关系,为进一步干预积累临床资料。方法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选择有暴力行为100例为研究组,无暴力行为100例为对照组,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家庭环境量表(FES-CV)进行调查,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FES-CV评分的差别。结果研究组男性、无配偶、农村、农民、年轻、低文化程度患者比例相对较高(P<0.05或P<0.01),住院次数相对较少(P<0.01);FES-CV亲密度、情感表达、文化性、娱乐性、组织性分量表评分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而矛盾性和控制性分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与暴力行为关系密切,改善家庭环境将有利于减少患者暴力行为。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对居家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规范药物治疗进行干预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具有暴力行为1-3级的168例居家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管理治疗组针对每个患者按照《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的要求,制定规范化治疗方案,社区精神疾病防治医师负责指导用药,每年专科医师对每名患者进行2次面对面复诊,每月1次的暴力分级和暴力次数统计评估治疗效果。结果经过5年的规范治疗,168名居家精神分裂症1级暴力行为者8/168例;2级暴力行为者0/168例;3级以上暴力行为者0/168例,92%的患者5年中没有再住院、18%的患者重新再就业、77%的患者能够正常料理家务,病情稳定达0级者占治疗人数的95%。结论居家精神分裂症患者得到规范治疗后,有效降低了危险行为发生率,复发率明显降低,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维护了社区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对居家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规范药物治疗进行干预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具有暴力行为1~3级的168例居家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管理治疗组针对每个患者按照《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的要求,制定规范化治疗方案,社区精神疾病防治医师负责指导用药,每年专科医师对每名患者进行2次面对面复诊,每月1次的暴力分级和暴力次数统计评估治疗效果。结果经过5年的规范治疗,168名居家精神分裂症1级暴力行为者8/168例;2级暴力行为者0/168例;3级以上暴力行为者0/168例,92%的患者5年中没有再住院、18%的患者重新再就业、77%的患者能够正常料理家务,病情稳定达0级者占治疗人数的95%。结论居家精神分裂症患者得到规范治疗后,有效降低了危险行为发生率,复发率明显降低,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维护了社区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 To Date、新西兰指南协作网、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加拿大安大略医学会、国际指南协作网、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指南库、苏格兰院际指南网、美国国立指南库、世界卫生组织网站、医脉通、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PubMed、CINAHL、Psyc Info、中国知网、万方、维普、SinoMed等数据库中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评估与预防的相关证据,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和汇总,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6月22日。结果 本文共纳入文献19篇,包括1篇临床决策,3篇指南,5篇证据总结,6篇系统评价,2篇专家共识,1篇立场声明,1篇推荐实践。从风险评估、预防措施、限制性干预措施、医院管理4个主题汇总了22条证据。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医护人员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早期评估与处理提供循证证据。 相似文献
9.
分析南北方两军队医院103例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表明,两医院氯丙嗪和氯氮平的使用率存在极显差异(P<0.005);北方医院氯丙嗪的平均日剂量显高于南方(P<0.05);在合并电休克治疗、合并用药上也有显差异,军队患平均住院天数明显高于地方。提示南北方治疗风格各异,作就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11.
12.
精神分裂症亚型改变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再入院后精神分裂症亚型改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与亚型无改变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亚型改变的阳性家族史例数多,发病年龄小、未婚多,住院时年龄偏小。而病程、用药剂量、药物显效时间及疗效等方面两组差异无显意义。笔推测亚型改变在精神分裂症患中可能具有异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合并躯体疾病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发生的概率,分析形成因素.方法 选择80例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有躯体疾病和无躯体疾病分成两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填写一份关于性别、年龄、病史、躯体疾病情况以及所服药物情况的调查表格,并对所有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80例患者中,患有躯体疾病的患者超过50例,发生概率超过62.5%,根据资料显示部分患者患有的躯体疾病已将超出两种,患有躯体疾病的患者里面,消化系统疾病的有23例、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有14例、神经系统疾病的有20、泌尿系统疾病的有8例.调查结果显示,年龄越大,病史越久的患者患有躯体疾病的概率越大,在长期服用抗精神类药物的刺激下也会产生躯体疾病的可能性(P<0.01),特别针对年龄偏大的患者伤害较大,刺激病患的神经系统,身体机能蜕化.结论 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躯体疾病的概率较高,而且与年龄、性别、病史以及服药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发病率,为患者减轻痛苦.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目的 了解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不依从与针对他人暴力行为(如:轻度滋事、肇事、肇祸)发生的关系,尤其是城乡之间存在的差异。方法 基于一项为期12年的自然观察性研究,共计纳入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207 569例,采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并纳入协变量,以城乡作为分层因素来估计服药不依从对暴力行为的效应,即调整的OR(odds ratio)。结果 207 569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共计27 698(13.3%)例患者发生了暴力,发生了暴力行为患者的不依从率高达80.6%。城市患者共37 035人,服药不依从率为39.7%,共3 072(8.3%)人发生了暴力。农村患者共170 534人,服药不依从率高达74.9%,共24 626(14.4%)人发生了暴力。多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城市患者还是农村患者,服药不依从均会增加其针对他人暴力行为发生的风险。城乡分析结果显示服药不依从对轻度滋事和肇祸两类暴力行为的效应在城乡之间不存在差异,但对于肇事来说,城市(OR=2.425,95%CI:2.088~2.821,P<0.001)高于农村(OR=1.768,95... 相似文献
19.
对32例抑郁症与475例精神分裂症自杀未遂患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患妄想症状的出现率均等。抑郁症患起病多较急,常有明显的精神刺激因素;早醒、绝望和精神运动性抑制等症状出现率较高而幻觉较少;未遂自杀率(29.9%)也明显高于精神分裂症组(20.1%)。 相似文献
20.
对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64例儿童精神分裂症住院患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儿童因精神发育不成熟,许多异常体检既未形成或难以表达,因而思维内容单调贫乏,幻觉妄想不明显,临床上以情绪和行为活动改变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经验日趋丰富,精神症状逐渐明朗。临床治疗与成人大致相同,疗效较为满意,预后也较以往乐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