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2 毫秒
1.
婴幼儿病毒性肺炎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治疗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病毒性肺炎与T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对137例病毒性肺炎患儿进行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同时对56例重症病毒性肺炎患儿进行了胸腺肽和常规对照治疗观察。结果: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和副流感病毒感染时,CD3、CD4均有明显下降,CD4/CD8比值下降,比例失调,导致免疫功能低下,而引起一系列病理和临床变化。胸腺肽治疗组疗效明显,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胸腺肽对提高患儿细胞免疫功能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
肺炎支原体合并病毒感染肺炎患儿病原学与T细胞亚群的研究郭淑玉王海涟周力音黄燕为探讨多重感染肺炎患儿病原学与T细胞亚群的关系,对58例双重或多重感染的肺炎患儿进行了病原学与T细胞亚群的监测与研究,现报告如下。对象:本组病例选自我院1996年1月~10月...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喘息与非喘息型病毒性肺炎患儿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方法对2002—2004在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的急性期喘息型病毒性肺炎患儿37例及非喘息型病毒性肺炎患儿32例,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并以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喘息组与非喘息组病毒性肺炎患儿急性期外周血T辅助淋巴细胞亚群Th1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2·61±7·19)%及(17·32±9·92)%,与对照组[(9·16±9·90)%]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喘息组与非喘息组患儿Th1/Th2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此外与非喘息组比较,喘息组CD4+/CD8+较高(P<0·05),但其他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病毒性肺炎时不论是否发生喘息,均呈现Th1应答优势。喘息型病毒性肺炎患儿除CD4+/CD8+较非喘息型病毒性肺炎高外,其他各项淋巴细胞亚群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肺炎淋巴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亚群状况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病毒性肺炎急性期、恢复期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百分率,血清免疫球蛋白改变,了解病毒性肺炎的免疫病理状况 方法 采集急性期(43例)、恢复期(18例)及正常对照组外周抗凝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T辅助/诱导细胞亚群(CD4 )、T抑制/毒性细胞亚群(CD8 )、B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的百分数及CD4/CD8 值;同时检测CD4 细胞中Th1、Th2细胞百分比结果 患儿急性期、恢复期B细胞百分率及急性期Th1细胞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肺炎组Th1/Th2值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正常或稍高 结论 病毒性肺炎时外周血B细胞增加,体液免疫被激活;急性期Th1细胞百分率增加,Th1型细胞免疫反应性增强,随病情恢复百分率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不同胎龄早产儿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免疫功能。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胎龄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 ,及维生素A每日口服 15 0 0IU ,半个月后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并与 8例足月儿比较。结果随胎龄的增大 ,外周血总T细胞、T辅助细胞和T抑制细胞的比例渐下降 ;总B细胞、NK细胞在 32周后渐上升 ,但缓慢 ,而在服VitA半个月后总B细胞、NK细胞明显上升。认为随胎龄增大、免疫功能渐完善 ,短期给予VitA能较快完善免疫功能成熟。不同胎龄早产儿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研究$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新生儿科!325000@黄曼丽 $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新生儿科!325000@周小坚 $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新生儿科!325000@陈均亚  相似文献   

6.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533000)刘运广杨贵彬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组免疫出血性疾病,本文对38例ITP的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了检测,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对象38例ITP患...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肺炎患儿自然杀伤(NK)细胞亚群、T细胞亚群及血IL-2、IL-4、INF-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32例病毒性肺炎患儿急性期(肺炎起病2?d内)、恢复期(肺炎起病5?d内)外周血NK细胞亚群、T细胞亚群,用ELISA法测定血IL-2、IL-4、INF-γ水平,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NK细胞活性变化,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进行比较.结果 (1) 病毒性肺炎患儿CD16+CD56+、CD16+NK细胞在急性期分别为(0.73±0.17)%、(0.39±0.2)%,恢复期分别为(1.47±0.22)%、(0.89±0.14)%;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恢复期CD16+CD56+、CD16+NK细胞明显升高(P<0.01),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NK细胞亚群变化与其活性改变呈正相关.病毒性肺炎患儿CD56+NK细胞与健康儿童差异无显著性(P>0.05).(2) 与对照组相比,病毒性肺炎患儿的急性期、恢复期IL-2、IL-4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急性期INF-γ无明显改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恢复期INF-γ[(28.10±1.38)?μg/L]明显高于急性期[(22.78±1.19)?μg/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3) 与对照组相比,病毒性肺炎患儿CD4+、CD4+/CD8+T细胞计数在急性期与恢复期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毒性肺炎急性期、恢复期CD8+T细胞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病毒性肺炎急性期、恢复期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病毒性肺炎患儿NK细胞活性降低,活性与亚群数目呈正相关;病毒性肺炎患儿抑制性T细胞功能低下.病毒性肺炎急性期NK细胞激活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40例不同类型先心病患儿和15例正常儿童之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及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并计算T4/T8的比值,以观察先心病患儿免疫调节功能的变化。结果肺充血性先心病儿较正常儿T。明显降低T8明显升高,提示肺充血性先心病感染可能与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抗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SMU3、SMU8)治疗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AA)的关系,本研究对20例再障患儿进行了T细胞亚群测定,并在应用单抗治疗前后与病情转化进行对照。结果表明:患儿T细胞亚群比值失衡,主要表现为T4细胞减少,T8细胞增多,T4/T8比值倒置,患者T8细胞处于激活状态。外周HLA-DR抗原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单抗治疗有效率为68.5%,有效组病儿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10.
对23例营养不良并的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此类患儿不仅存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功能低下,而且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认为要防治营养不良并反复呼吸道感染,除综合支持治疗外,还须给免疫球蛋白和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抗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SMU3、SMU8)治疗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关系,我科1993年11月至1996年6月对38例再障患儿进行了T细胞亚群测定,并在应用单抗治疗前后与病情转化进行对照。结果表明:患儿T细胞亚群比值失衡,主要表现为T4细胞减少,T8细胞增多,T4/T8比值倒置。患者T细胞处于激活状态。外周HLA-DR抗原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单抗治疗近期有效率为71.10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哮喘患儿T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观察儿童支气管哮喘时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以及T细胞活化相关因子及受体的表达状况,应用放射免疫分析等技术,对34例发作期、25例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儿和15例正常对照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浆及淋巴细胞膜表面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和相关细胞因子等水平进行系统检测。结果:(1)发作期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及CD4/CD8值与缓解期患儿及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但发作期CD8高于正常对照(P<0.01)和缓解组(P<0.01);(2)发作期患儿血浆可溶性IL-2R、(sIL-2R)、IgE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患儿和正常对照(P<0.01);(3)免疫电镜观察显示,发作期患儿淋巴细胞膜表面IL-2R表达高于正常对照(P<0.05)。提示:(1)哮喘患儿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发生了变化,哮喘发作期T淋巴细胞处于激活状态;(2)血浆sIL-2R、IgE水平与哮喘病情变化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哮喘病情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不同病原所致病毒性肺炎时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方法对2002~2004年确诊为病毒性肺炎的住院患儿,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其急性期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性肺炎组34例,非RSV肺炎组23例。同时与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非RSV组Th1细胞百分率为[(15.89±7.88)%],RSV肺炎组为[(11.76±7.31)%],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1,0);两者亦有显著差异(P=0.026);Th1/Th2在非RSV肺炎组较RSV肺炎组及对照组均明显增高,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6,0)。结论病毒性肺炎时呈现Th1应答优势,并以非RSV感染最为明显。与非RSV肺炎相比,RSV感染具有潜在的相对Th2反应倾向。  相似文献   

14.
急性甲型肝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动态观察陈宇萍,程贺芝,赵军涛,王丽英为探讨小儿细胞免疫在小儿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我们于1992年3月~1992年6月对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甲肝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CD_4 ̄+、CD_...  相似文献   

15.
单纯性肾病综合征T细胞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35例单纯性肾病综合征(SNS)患儿T细胞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等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活动期患儿自然状态和植物血凝素活化后T细胞IL-2R表达率皆明显低于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而SIL-2R水平却明显增高;活动期患儿T细胞IL-2R自然表达率与血清SIL-2R水平和细胞数呈负相关,而与细胞数和细胞比值呈正相关,活动期患儿血清SIL-2R水平与细胞数、细胞比值和血清IgG水平呈负相关,而与细胞数呈正相关。提示活动期患儿T细胞免疫应答能力低下,T细胞IL-2R表达受抑和血清SIL-2R水平增高,与SNS患儿T细胞亚群和功能紊乱及低IgG血症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测定反复呼吸涎感染(RRTI)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细胞群、T细胞增殖、T细胞活化及未活化时间[Ca^2+]的变化。结果RRTI患儿CD^+4细胞比例降低,CD^+8细胞增高,CD^+4/CD^+8比值下降,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T细胞增殖降于对照组(P〈0.01)。当T细胞活化时RRTI组[Ca^2+]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RRTI患儿存在T细胞亚群比例失衡,T细胞增殖能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新生儿窒息与免疫的关系,该院于1995年5月~1996年7月,对25例窒息新生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新生儿窒息CD^+4细胞减少(P〈0.01),CD^+8细胞增加(P〈0.01),CD4/CD8比值降低(P〈0.0025),而且重度窒息患儿CD^+4细胞亦明显减少(P〈0.05),提示窒息可导致新生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紊乱复苏后其T细胞亚群可恢复正常,并对其发生机理及临床  相似文献   

18.
恶性实体瘤患儿免疫功能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检测恶性实体瘤30例、良性肿瘤10例的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含量,结果发现,恶性肿瘤患儿CD3、CD4与对照组和良性肿瘤组比较,百分率明显减少(P<0.01),CD8无变化,CD4/CD8的比值显著下降,IgG显著降低,提示:恶性肿瘤患儿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均受抑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肺炎患儿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水平变化,探讨其与儿童肺炎的关系。方法入选细菌性肺炎38例、支原体肺炎29例和病毒性肺炎25例,共92例肺炎患儿,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酶联荧光分析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患儿外周血hs-CRP、PCT、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和CD4+CD25+Treg细胞水平(CD4+CD25+Treg占CD4+T细胞百分比),并与30例正常对照儿童进行比较。结果肺炎患儿的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CD8+T淋巴细胞、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性肺炎患儿的CD8+T淋巴细胞、hs-CRP水平与正常对照儿童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患儿的PCT水平、PCT阳性率均高于支原体肺炎和病毒性肺炎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炎患儿的CD4+CD25+Treg细胞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s-CRP、PCT为儿童肺炎鉴别诊断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PCT诊断早期细菌感染的特异性优于hs-CRP;免疫损伤在儿童肺炎中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危重患儿代谢反应及免疫状态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0例创伤危重患儿的代谢反应及免疫状态进行了临床探讨,观察创伤后体内血胰岛素、皮质醇、前列腺素E_2、血栓素A_2、T细胞亚群、补体、转铁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结果显示:①创伤患儿高分解代谢状态表现在分解激素上升,合成激素下降;②免疫抑制状态主要体现在T细胞亚群、血栓素A_2、前列腺素异常。本结果提示为改善创伤儿童状态应加强代谢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