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喜马拉雅旱獭模型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了解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方法健康成年喜马拉雅旱獭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和实验组15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实验组给予高胆固醇、高脂饲料。在高胆固醇、高脂饲料喂食的第4周、12周检测血浆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与普通组相比,喜马拉雅旱獭血浆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血浆粘度也有明显增加(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有所增加(P〈0.05),全血粘稠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及红细胞电泳指数则明显降低(P〈0.01),全血还原粘度亦降低,其中全血还原粘度(中切)降低明显(P〈0.01)。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喜马拉雅旱獭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与胆固醇浓度无关。其中血浆粘稠度中切ηa60l/s(mPa.s)、血浆粘度和全血还原粘度(低切)与甘油三酯呈负相关;红细胞刚性指数与甘油三酯含量呈正相关。结论高胆固醇、高脂饲料饮食使喜马拉雅旱獭血浆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增高,血液流变学存在特有的变化,提示喜马拉雅旱獭可作为高脂血症防治研究中的模型动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藏药七十味珍珠丸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对高血脂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预防性给药后,采用肾上腺素加冰水冷浴法建立急性血瘀大鼠模型,观察七十味珍珠丸对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纤维蛋白原、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和红细胞电泳指数的影响;采用高脂饲料喂饲大鼠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观察七十味珍珠丸对大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结果:七十味珍珠丸预防给药能显著降低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纤维蛋白原(P<0.01或P<0.05),对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和红细胞电泳指数改变无统计学意义;对高血脂大鼠的血脂未见明显影响。结论:藏药七十味珍珠丸具有明显改善血瘀大鼠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但无明显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护心通络方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SPF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辛伐他汀组,护心通络方高、中、低剂量组6组。正常对照组喂普通饲料,其他各组喂养高脂饲料以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各组大鼠按治疗方法给药30 d后,观察血清血脂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护心通络方高、中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大鼠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胆固醇脂蛋白(LDL-C)水平,明显升高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HDL-C)(P0.05或P0.01);(2)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护心通络方高、中、低剂量组的全血粘度(高、中、低切)、血浆粘度均下降,IEA(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下降、IED(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护心通络方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血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性的改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性的改变。方法:测定48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和52例正常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无论男女,其低切全血粘度及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及P<0.05);而中切全血粘度及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可引起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改变,从而导致微血管循环障碍。因此,检测血液流变学对早期诊断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方法受试者144例,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全血粘度,红细胞沉降率,血细胞比容,血浆纤维蛋白原以及红细胞电泳。依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水平将其分为健康组与高脂血症组。比较两组织间其他指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高脂血症患者组的全血低切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纤维蛋白原、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与正常人群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中大多数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P<0.01)。结论根据观察值表明:血液流速、血液粘滞性、血液凝固性与高血脂密切相关,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改变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144例冠心,肺心病心气虚分级的血液流变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测144例冠心、肺心病心气虚分级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61例正常人比较:心气虚Ⅰ级、Ⅱ级病人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全血还原比粘度、红细胞压积明显增高,红细胞电泳时间明显延长,P<0.01。心气虚Ⅱ级男病人的全血还原比粘度与Ⅰ级男性比较,P<0.05。红细胞电泳与Ⅰ级男性比较,P<0.01,女病人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与Ⅰ级女性比较,P<0.05。全血还原比粘度、红细胞电泳与Ⅰ级女性比较,P<0.01。提示冠心、肺心病心气虚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是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全血还原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增高和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并随心气虚损的程度而加重。  相似文献   

7.
中药复方降脂片对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118例高脂血症患者服用中药复方降脂片前、后进行了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及血液流变学的检测观察。结果表明,该药对降低血脂疗效显著,TC,TG分别由治疗前的5.94±1.10和2.69±1.39mmol/L降为5.24±0.91和1.87±0.87mmol/L,P<0.01。血液流变学6项指标均有较好的降低作用,全血粘度高切、低切和红细胞压积均P<0.01,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和纤维蛋白原均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火棘对高脂饮食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Wister大鼠分为4组,分别喂以标准饲料、标准饲料中添加15%的火棘果实粉、高脂饲料、高脂饲料中添加15%的火棘果实粉。10周后测定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并计算纤维蛋白原的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 火棘能降低高饮食大鼠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比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结论 火棘能改善高脂饮食大鼠的血流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复方贞术调脂胶囊(FTZ)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乳剂灌胃SD大鼠2周复制高脂血症模型,根据总胆固醇(TC)随机分为模型组、FTZ高、中、低剂量组、血脂康组、非诺贝特组,各给药组连续给药4周后,检测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结果 FTZ高、中、低剂量组能明显降低TC、TG、LDL-C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升高HDL-C,降低全血高、中、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高、中、低切黏度,高剂量组还能使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刚性指数降低。结论 FTZ能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改善血脂升高导致的血液流变学异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目前临床对脂肪肝病人的诊断,实验室没有理想的检测手段。我们对临床确诊的脂肪肝病人,同时伴有甘油三酯增高86例,对血液流变学各参数的变化进行了比较,以观察临床对脂肪肝诊断的实用价值。方法:取空腹静脉血3mL注入肝素抗凝管混合,先测全血粘度,然后分离血浆测其血浆粘度。甘油三酯取空腹肘静脉血2mL,分离血清进行检测。结果:86例脂肪肝病人全血粘度:高切、低切、红细胞电泳时间及甘油三酯同时增高61例,占70.9%。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甘油三酯同时增高19例,占22.1%。单纯全血粘度低切增高6例,占7%。结论:脂肪肝病人血液流变学各参数的影响主要是全血粘度及红细胞电泳时间有明显的改变,甘油三酯的增高对血浆粘度及全血还原粘度影响不太明显。可作为临床对脂肪肝病人辅助诊断检查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绞股蓝对兔高脂血症与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高脂饲料饲养兔高脂血症和血液流变学异常的相关性及绞股蓝的干预作用.方法 40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B组、C组、E组,分别喂饲高脂饲料(92.5%标准饲料 2%胆固醇 2%蛋黄 3.5%猪油) 绞股蓝5 g/kg、高脂饲料 辛伐他汀5 mg/kg、高脂饲料、标准饲料.于实验前和实验后9周检测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内皮素-1(ET-1)、血液流变学(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观察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① TG、TC、LDL-C、HDL-C: A组、B组、C组饲养后TG、TC、LDL-C明显升高(P<0.05~0.01),A组和B组TG、TC、LDL-C低于C组(P<0.05~0.01),A组TG、HDL-C、LDL-C优于B组(P<0.05~0.01),B组TC优于A组(P<0.05);② ET-1: A组、B组、C组ET-1水平较饲养前明显上升(P<0.01),A组、B组显著低于C组(P<0.01);③血液流变学: A组、B组、C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饲养后显著升高(P<0.05~0.01),A组、B组指标优于C组(P<0.05);④内皮细胞超微结构:C组血管内皮细胞细胞质内大量脂滴空泡,甚至形成脂囊;A组和B组血管内皮细胞细胞质内偶见小脂滴空泡,各种细胞器存在.结论 绞股蓝对高脂饲料饲养兔高脂血症和血液流变学异常具有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丹泽汤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非诺贝特组和丹泽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大鼠均予高脂饲料喂养造模。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予生理盐水灌胃,非诺贝特组大鼠予非诺贝特混悬液灌胃,丹泽组大鼠予丹泽汤混悬液灌胃。灌胃4周后各组大鼠均心脏取血,检测大鼠血清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丹泽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升高,全血黏度(ηb,高切、低切)、血浆黏度(ηp)、红细胞聚集指数(IEA)、红细胞刚性指数(IER)、红细胞压积(HCT)显著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IED)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且丹泽组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作用优于非诺贝特组。结论丹泽汤能有效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改善血脂升高引起的血液流变学异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测定 51例代谢综合征患者(治疗组)经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 20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每日1次静脉输注,疗程14 d,同时测定52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均较对照组增高,红细胞变形指数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谢综合征患者经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较治疗前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可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对代谢综合征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直肠癌病人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特点。方法选择直肠癌病人67例为实验组,同期健康人员60例为对照组,测定相关血液流变学指标、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结果直肠癌病人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高于对照组,不同Dukes分期的直肠癌病人其血液流变学改变不一致,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在B、C、D三期均明显升高,而血沉、全血相对粘度仅在某一病理分期升高。结论直肠癌病人存在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判断直肠癌病人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要选择合适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液流变学对于直肠癌的诊断、术前分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生脉丹咀嚼片对高脂模型大鼠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ig给予大鼠高脂乳剂,形成高脂模型,同时ig给予0.5、1.0、2.0 g生药/kg的生脉丹咀嚼片,4周后检测血液中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等血流变学指标。结果 生脉丹咀嚼片各剂量组均可以降低模型大鼠血清TC和LDL-C水平,其中2.0 g生药/kg组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脉丹咀嚼片0.5 g生药/kg组还具有一定的降低模型大鼠血清TG的作用(P<0.01);同时生脉丹咀嚼片各给药组可以降低高血脂模型大鼠全血低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P<0.01),对红细胞变形指数无明显影响。结论 生脉丹咀嚼片具有一定的降低高脂模型大鼠的血脂和改善血流变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总数在鼻咽癌中的变化规律,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各期鼻咽癌患者血液流变学11项指标。结果各期鼻咽癌患者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沉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小板总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Ⅲ期~Ⅳ期红细胞压积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Ⅲ期~Ⅳ期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和血沉高于Ⅰ~Ⅱ期(P<0.05,P<0.01),血小板总数多于Ⅰ~Ⅱ期(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血液呈高凝高粘状态,并且此状态在晚期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变化与高脂血症、高黏滞的关系。方法对100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糖尿病组胆固醇、甘油三酯、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等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随血脂、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可导致血脂升高及血液高黏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下肢外周动脉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5例下肢外周动脉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103例)。治疗组用通心络胶囊3粒口服,每日3次,并联用肠溶阿司匹林75mg,每日1次。对照组单用肠溶阿司匹林75mg口服,每日1次,疗程均8周。观察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血脂及踝臂指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4.3%)明显高于对照组(58.3%);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治疗组治疗后血脂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治疗组ABI由0.81上升至0.94(P<0.01)而对照组由0.81上升至0.82(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血脂代谢和踝臂指数,是改善下肢外周动脉病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针灸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 选取针灸联合组114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针灸联合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灸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2个疗程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针灸联合组和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后听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第1、2疗程结束针灸联合组听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针灸联合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61%和73.00%,针灸联合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针灸联合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第1、2疗程结束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灸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黏度和促进微循环,提高患者听力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