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职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高职医学生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高职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福建省某医学护理职业学院263名二年级大学生为对象,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CSQ),分别评定其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及其相关性。结果263名高职生有心理症状的占6.8%,男女生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医学、药学专业学生在SCL-90各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生更多倾向选择问题解决、求助等成熟型的应对方式,较少采用自责、退避等消极的应对方式。但女生较男生更倾向于选择求助、幻想、自责方式;3个不同专业学生在幻想和总均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职生心理健康各因子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结论女生更倾向于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其心理症状较男生明显。不同类型的应对方式对高职生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 探讨父母养育方式、家庭状况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为改善不良家庭环境的教育方式、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 (EMBU)、家庭一般情况问卷 ,对东莞地区在校中学生 2 4 74名进行调查。结果 父母养育方式与其文化程度、家庭人口、职业、父母家庭关系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P均 <0 .0 5) ;中学生SCL - 90所有因子均与父母养育方式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 (P均 <0 .0 5) ,其中除父母养育方式中的情感温暖理解型与中学生心理健康呈负相关关系外 ,其他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父母养育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之间有密切关系 ,但父母养育方式受家庭环境、父母自身素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犯的人格特点与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未成年犯人格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预防和矫正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依据。方法以河北省某少年管教所16~18岁218名未成年犯为研究组,随机抽取16~18岁高中生274名作为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其实施团体测定。结果未成年犯的人格特点中,精神质特征和神经质特征比较明显,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并且使用积极应对方式较少,而使用消极应对方式较多,其人格特点与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方式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未成年犯的人格具有偏离正常群体的趋势,且对其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方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大学生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对临沂师范学院的216名大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结果主观支持与抑郁、焦虑、恐怖及精神病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自责与焦虑、抑郁,幻想与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合理化与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呈显著相关(P值均<0.05),幻想与焦虑、抑郁、敌对及精神病性,合理化与敌对、焦虑、精神病性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值均<0.01)。结论大学生存有较多的心理问题,更多使用不成熟或混合型应对方式,其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河北某中学高中生心理健康与生活压力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河北省高中生心理健康与生活压力的关系,为学校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河北省某县随机整群抽取某示范性高中614名学生,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自编的生活压力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52.4%的高中生存在心理问题,以轻度为主。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客观生活压力和主观生活压力水平均高于心理健康学生;来自学业成就、他人期望、学习负担、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6方面的生活压力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P值均0.01)。多因素分析发现,男生、非班干部、身体健康自我评价较差、对待心理问题态度不积极、各类生活压力大的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差(P值均0.05)。结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压力密切相关,但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犯自尊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未成年犯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为维护未成年犯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某未成年犯管教所关押的未成年犯166名为犯罪组,以某普通中学学生及部分待业人员195名为对照组,采用自尊调查表(SEI)、SCL-90量表和抑郁状态问卷(DSI)进行调查。结果 犯罪组SCL-90除强迫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其余均高于对照组;SEI均分显著低于对照组,DSI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犯罪组高自尊者SCL-90各因子分显著高于低自尊者,对照组高自尊者SCL-90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低自尊者;2组高自尊者DSI均分显著低于低自尊者。犯罪组SEI与SCL-90各因子呈正相关(与总分和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相关显著,P〈0.05),与DSI呈显著负相关;对照组SEI与SCL-90各因子及DSI呈非常显著负相关。结论 未成年犯的自尊水平对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医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为开展医学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某医学院校本科生400名,利用"大五"人格量表、SCL-90量表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最终模型的各个拟合指数:Ratio=2.01,GFI=0.94,AGFI=0.90,RMSEA=0.06,NFI=0.98,NNFI=0.98,CFI=0.99,CN=216.06,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所有的路径系数、载荷系数及其他参数估计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从统计学的角度为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国防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应付方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国防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应付方式的关系,为其心理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人格问卷(16PF)和应付方式问卷对198名国防生进行测评。结果国防生SCL-90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军人常模、军校学员和普通大学生(P<0.05,P<0.01);卡式16种人格因子中的稳定性、紧张性、自律性与SCL-90各因子的相关系数(r)为-0.385~0.358(P<0.05,P<0.01),独立性和实验性与SCL-90各因子的相关均不显著,其余因子呈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各因子呈正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与SCL-90各因子呈负相关。结论国防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加强健全人格的塑造与积极应付方式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其潜变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医科大学818名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一般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并拟合结构方程模型。结果经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抑郁、焦虑、人际关系、精神病性和强迫症状的回归系数较高。ξ2对心理卫生的影响最大,ξ6和ξ3次之。影响医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为身体状况、生活规律、与他人交流情况等。结论结构方程模型不仅能提示各个因素对医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影响,而且对各影响因素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作用机制有了深入的、数理角度上的证实和理解。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中学生应对方式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干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我接纳问卷、自我效能问卷对863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中学生积极应对得分(34.34±5.87)高于消极应对得分(27.53±6.55);中学生的积极应对倾向(PC-NC)与父母良好教养方式、自我接纳、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与父母不良教养方式呈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显示,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我接纳、朋友支持、自我效能及父亲拒绝否认(F=78.16,P<0.01)。结论提高中学生的自我接纳、自我效能感,增加朋友社会支持,减少父亲“拒绝否认”的不良教养方式,有助于改善中学生应对方式,提高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中学生应对方式家庭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索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及应对方式、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对其影响,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安徽省某市方便抽取6所农村中学,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家庭支持量表(PSS-Fa)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农村留守中学生进行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1 214份。结果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总检出率为24.8%;社会支持、家庭支持得分与SCL-90各因子得分均呈显著相关(P值均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家庭支持和主观支持是留守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的保护因素,而年龄、学习压力、消极应对是留守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的危险因素。结论家庭支持、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对农村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大学生SCL-90因子分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探讨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锻炼应对策略。方法 采用SCL-90量表和自编锻炼问卷对13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测试。结果进行锻炼与不锻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有显著性;锻炼持续1a及以上,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在锻炼方案上,每周2次或3-5次、每次30-90min、主观体力感觉强度量表在11-14等级的锻炼心理健康效应明显。结论 合理的体育锻炼对维持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学生应付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相关关系,确定与大学生应付方式相关较密切的父母教养方式应激源。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91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AS统计软件包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仅第1、第2对典型变量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517 7和0.348 3,累积贡献率分别达到0.537 1和0.739 6。第1对典型变量中,解决问题、求助及合理化等积极的应付方式与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的标准化典型系数较大;第2对典型变量中,退避的应付方式和母亲的惩罚、严厉的标准化典型系数较大。结论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解决问题、求助及合理化等积极的应付方式呈正相关,母亲的惩罚、严厉与退避的消极应付方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709名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 ,加以控制。方法 按照整群分层随机方法在徐州市抽取 70 9余名高中生 ,用症状自评量表及心理健康状况相关因素调查表进行调查 ,然后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12 .13%的被调查高中生有心理问题 ,农村学生显著高于城市学生。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高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等 ,男女生的影响因素不同 ,城乡学生也不同。 结论 应实施针对性的有效干预措施 ,如培养高中生的心理调节能力等 ,从而预防和控制高中生心理问题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中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高中生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更好地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32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高中生主要采用问题解决、求助的应对方式。在应对方式上,各因子分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应对方式因子分与心理健康评分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结论 高中生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应对方式,但在应对方式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上仍需要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探究农村初中生寄宿与心理健康现状及相互关系,为促进农村寄宿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选取陕西7 947名农村初中生为研究样本,运用自制学生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进行调查.通过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农村初中生的寄宿和心理健康现状,通过OLS回归分析探究目前是否寄宿、寄宿起始年级、是否寄宿过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 农村初中生严重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0%(162/7 947),单项倾向检出率为71.8%(5 707/7 947).目前是否寄宿、寄宿起始年级与MHT得分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β值分别为0.367,0.275,P值均>0.05);是否寄宿过与MHT得分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β=0.461,P<0.01).性别、留级和师生关系与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是否寄宿过与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关系显著,女生、留级生、师生关系差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更差.需要更加关注有寄宿经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了解贵阳市城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干预与高血压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对贵阳市城区8所中学13~18岁中学生2 990名进行问卷调查;按照《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检测细则》标准测量血压、身高、体重。结果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总均分为(1.90±0.58),心理健康问题总检出率为37.1%,心理健康因子均分前3位为情绪不稳定(2.15±0.76)、学习压力(2.07±0.79)、强迫(1.97±0.62)。男生SBP为(109±11.12)mm Hg,DBP为(71±8.18)mm Hg;女生SBP为(105±10.62)mm Hg,DBP为(70±7.80)mm Hg。男生和女生SBP,DB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5~17岁女生敌对、抑郁、学习压力、适应不良等因子与SBP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5),17岁女生适应不良与DBP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体重、身高、年龄、学习压力4个变量是SBP的主要影响因素(P值均0.05),体重、年龄、焦虑、身高4个变量是DBP的主要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体重、身高、年龄、学习压力是SBP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体重、年龄、身高是DBP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学生学习压力源对收缩压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