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 1997年 1月开始用G CSF刺激后的供者骨髓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ML)患者进行移植治疗 ,并和同期未用G CSF动员的供者骨髓移植进行比较 ,现报道如下。病例和方法1 病例 研究组 :供者应用G CSF处理组。患者共 2 3例 ,男 14例 ,女 9例 ,中位年龄 30 (15~ 46 )岁 ,移植前处于慢性期者 17例 ,加速期者 6例 ;供者 :男 11名 ,女 12名 ,中位年龄 30(18~ 45 )岁。对照组 :供者未接受G CSF处理组。患者 :共15例 ,男 9例 ,女 6例 ,中位年龄 31(16~ 44 )岁 ,移植前慢性期 11例 ,加速期 4例 ;供者 :男 8名 ,女 7名 ,中位年…  相似文献   

2.
3.
微小残留病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GL)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复发的根源。本文综述CGL患者Allo-BMT后bcr/abl融合基因阳性时间、频率、转录本数量与复发的关系,bcr/abl转录本的临床意义,bcr/abl融合基因持续阳性而保持缓解的原因以及健康人中bcr/abl融合基因表达情况等。  相似文献   

4.
5.
甲异靛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Ⅲ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进一步考察甲异靛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1994年3月~1995年7月中华医学会组织全国甲异靛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Ⅲ期临床试验协作组,包括36个省级以上医疗单位,有402例CML患者进入临床观察,可评价疗效的有374例。结果:单一用药,每日75~150mg,总有效率为90.1%,缓解率为81.3%。初治患者疗效优于复治患者,缩脾效果好。获最佳疗效的时间平均为73.3天。副作用主要为不同程度的骨、关节、肌肉的疼痛,消化道反应轻微,近期与长期观察无心、肝、肾功能的损害,所有患者均未发生骨髓抑制。结论:甲异靛是一种新型的治疗CML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7.
异基因骨髓冷冻后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基因骨髓冷冻后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琚新生,纪树荃,刘智明,佟刚异基因骨髓移植是目前公认的可以治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方法。将供者骨髓冷冻后进行移植国内尚未见报道,下面报告异基因骨髓冷冻后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患者,男性,48岁,因头晕...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骨髓移植(BMT)后白血病复发的相关因素,报告60例异基因BMT治疗白血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统计BMT后白血病复发率为25%;在急性白血病第1次完全缓解期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慢性期行BMT的病例复发率为19%。对BMT后白血病复发的可能相关因素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急性白血病第1次完全缓解期和慢粒慢性期患者复发率低;有急性或(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者复发率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3型复发率低。对其它一些BMT后白血病复发的可能相关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杨玮  张学进  赵毅 《浙江临床医学》2003,5(9):652-652,654
1临床资料患者男 ,32岁 ,因出现腹部胀痛伴头晕乏力于2000年9月在某院就诊 ,经血常规及骨髓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检测ph染色体阳性 ,融合基因b3a2阳性。采用羟基脲 (2.0~4.0g/d)治疗 ,一直处于慢性期。于2000年12月在该院骨髓移植中心行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术前准备 ,供髓者为其胞弟 ,HLA位点匹配。予标准的“Bu -Cy”方案预处理。2001年1月8日行Allo -BMT术 ,经过顺利 ,术后无严重并发症 ,术后45d及6、10个月复查骨髓象均未见异常 ,术后10个月复查染色体示46、XY ,正常男性核型 ,复查融合基因示b3a2及b2…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评价异基因骨髓移植(alo-BMT)后的嵌合状态,采用可变串联重复区(VNTR)D1S80位点多聚酶链反应(PCR)法对10例白血病患者alo-BMT后的嵌合状态进行检测。结果9例为完全嵌合(CC),1例为混合嵌合(MC),其中2例经核型分析结果证明为CC,6例经小卫星DNA探针Southern杂交分析也证明为CC。说明VNTR位点PCR法检测alo-BMT后的嵌合状态具有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的优点,且不需放射性同位素操作,不受血型、性别、HLA配型及骨髓增生低下等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118例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 分析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长期存活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TBI 或改良BU/CY 预处理方案进行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118 例患者中慢性期91 例,加速期19 例,急变期2 例,第2 次以上慢性期6 例。结果 109 例植活。慢性期和加速期患者的5 年存活概率分别为69 .6 % 和51 .0 % ;5 年复发概率分别为3 .2 % 和12 .5 % 。结论 病期、预处理方案和脾大对植活时间无影响, 慢性期患者脾大与复发呈正相关; 两种预处理方案对慢性期患者移植效果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2.
HLA半相合未去除T细胞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索半相合未去除T细胞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的可行性.方法15例白血病患者接受HLA2~3个位点不匹配亲缘骨髓移植.用阿糖胞苷、环磷酰胺和γ射线全身照射进行预处理,供者应用G-CSF250μg/d,连用7d后采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除用环孢菌素A(CsA)和甲氨蝶呤(MTX)外,在移植前第4天~第1天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5mg@kg-1@d-1,移植后第7天开始加用霉酚酸酯1.0g/d.结果患者移植后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L和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是19d(13~23d)和21d(16~32d).5例(33.3%)发生急性Ⅱ~Ⅳ度GVHD,其中急性Ⅱ度肠道GVH2例,急性Ⅲ度肠道GVHD2例,急性肠道和肝脏Ⅳ度GVHD1例.可评价的9例患者中8例发生慢性GVHHD,无一例发生广泛性慢性GVHD.中位随访时间395d(110~690d),死亡6例,其中死于急性GVHD3例,死于感染2例,复发死亡1例.无病存活9例,其中6例存活在1年以上.结论供者应用G-CSF后采髓,多种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的HLA半相合未去除T细胞骨髓移植,在治疗自血病过程中,有效地降低了急性重症GVHD发生,提高了无病生存,对拓宽供髓来源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一种可靠性和灵敏性高的HLAⅡ类基因的配型方法,根据Olerup提出的16个特异性引物序列,用多聚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对DQA_1基因位点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和分型,并与多聚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PCR-SSOPH)及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型多态性(PCR-SSCP)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获得了一致的分型结果。PCR-SSP可分辨出DQA_1位点的纯合体和杂合体等位基因,并能检测出单一碱基的点突变;它将PCR扩增和检测两个步骤合并为一次完成,操作更简便、快速。并已将PCR-SSP方法成功地用于15对异基因骨髓移植的供、受者的分型。PCR-SSP作为基因分型的有效技术,可为骨髓来源提供直接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 2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骨髓移植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患者微小残留病。方法 分别用一步法逆转录 PCR(RT PCR)和两步法RT PCR 2种巢式PCR检测骨髓移植后CML患者BCR ABL融合基因 ,并做 2种方法的灵敏度实验。结果  2种巢式PCR灵敏度实验中 ,一步法RT PCR和两步法RT PCR的巢式PCR可分别检测出 0 .1和 1pgK5 6 2细胞总RNA中的BCR ABL融合基因 ;同时对 19份来自 12例骨髓移植后CML患者标本检测 ,一步法RT PCR的巢式PCR检测出阳性的最长移植时间为 6 90d ;两步法RT PCR的巢式PCR为 4 15d。结论 一步法RT PCR的巢式PCR检测骨髓移植后CML微小残留病具有较高灵敏度 ,操作简便快速 ,特别适用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骨髓移植患者寻找较好的诊断和治疗巨细胞病毒(CMV) 感染的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 方法测尿中CMVDNA,逆转录(RT)PCR 法测血中CMV即刻早期抗原(IE)mRNA。结果 在被测的27 例患者103 份标本中,发现10 例CMV 感染者的尿CMVDNA 及血IE mRNA 几乎同时阳转。在连续使用抗病毒药甘昔洛瓦(DHPG) 治疗的6 例患者中,IE mRNA 约一周左右阴转,而DNA 约20 天左右阴转。结论 CMVIEmRNA 可能反映病毒即刻早期转录的停止,对临床抗病毒治疗可能是一个较好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骨髓移植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目的 探讨HLA 相合,ABO 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 中存在的免疫及造血问题。方法 对本所38 例ABO 血型主要不合,23 例次要不合的HLA 相合的alloBMT 受者进行分析,并选用同期ABO 血型相合的alloBMT 患者作配对比较。结果ABO 血型不合的alloBMT患者,输注骨髓后无一例发生急性溶血。经配对t 检验及χ2 检验,ABO 血型不合对骨髓植活、血小板恢复,GVHD 及5 年无病生存率均无影响; 在ABO 血型主要不合组, 红系开始恢复时间明显延迟,使红细胞输用量明显增多;其中5 例患者发生纯红细胞再生障碍( 纯红再障) ,持续约7 ~24 个月。发生纯红再障者均为“O”型血受者,红系恢复与血型抗体滴度具有相关性。结论ABO 血型不合可以进行alloBMT,但对发生纯红再障高危的患者宜慎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bcr/abl反义寡核苷酸 (AS ODN)净化后自体骨髓移植 (ABMT)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的疗效。方法  5例CML中慢性期 2例 ,加速期 1例 ,急变期 2例 ,均具b3a2型bcr/ablmRNA。骨髓采集前患者均经 2个疗程大剂量联合化疗的体内净化 ,自体骨髓经CS30 0 0plus浓集后加入 18bp的硫代bcr/ablAS ODN(40~ 6 0 μg/ml,48~ 6 0h)体外净化Ph 细胞。预处理方案为全身照射 环磷酰胺 (TBI CTX)或马法兰、阿糖胞苷、CTX和环己亚硝脲 (MAC CCNU)。结果 体内净化后骨髓Ph 细胞减至 34 % (2 4%~ 46 % ) ,bcr/ablmRNA( )的CFU GM减至 45 .6 % (33%~ 5 8% )。经bcr/ablAS ODN净化后 ,2例骨髓bcr/ablmRNA(- ) ,3例bcr/ablmRNA( ) ,但bcr/ablmRNA( )的CFU GM明显减少。 5例ABMT后造血重建有延迟现象。经 2年以上随访观察 ,3例移植后持续 9~ 12个月主要遗传学缓解 (MCR) ,且移植后慢性期明显延长 ,其中 1例急变期患者至今无须治疗 ,现已无病生存 37个月 ,bcr/ablmRNA(- )。 1例急变期患者仅获短暂MCR ,移植后 7个月急变期复发 ,1例移植后第 74天因造血重建延迟而感染、出血死亡。结论 bcr/ablAS ODN净化后ABMT可使部分患者取得相当一段时期的MCR及延长慢性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术后并发重度肠炎临床和病理特征及治疗情况:方法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及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接受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术.预处理方案为马利兰/环磷酰胺,以霉酚酸酯(MMF)和环孢霉素(CsA)加短程氨甲蝶呤(MTX)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结果4例患者分别于移植后的后22、56、55、47d并发重度肠炎.肠镜和病理活检示肠黏膜充血水肿或上皮层坏死脱落,肠腔正常结构消失,直、结肠多发性溃疡,见较多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未见巨细胞病毒(CMV)包涵体和巨细胞,诊断为肠道aGVHD。予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治疗,其中1例予FK506、抗CD3单克隆抗体治疗。3例出现血CMV抗原血症.给予更昔洛韦/磷甲酸钠治疗。1例治疗无效死亡,3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并发aGVHD所致肠炎,诊断有赖于肠镜和病理活检并为正确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了准确地识别骨髓移植物的植入状态,探讨PCR扩增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RCR-STR)在亲缘或无关供者骨髓移植的预后及白血病复发中的预警作用。方法 建立荧光标记PCR-STR等位基因分析技术,采用单克隆磁珠提取DNA,四色荧光标记,于移植前、移植后7天-6个月不等,采集供、受者血液(2例回顾性研究患者刮取口腔粘膜脱落细胞作为术前样本)DNA作PCR-STR分析。结果 ①12例患者骨髓移植后10例为完全供者型,其中同胞损髓8例,HLA全相合77例,半相合1例;无关供者损髓1例,HLA全相合,母亲供髓1例,HLA-Ⅰ全相合,HLA-Ⅱ半相合。10例受者术后出现Ⅰ度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STR均完全和持续表达供者基因型,追求观察3-25个月,预后良好。②12例中1例由嵌合型转变为完全供者型,系同胞损髓,HLA-Ⅰ半相合,HLA-Ⅱ全相合;术后第30天PCR-STR表达供、受者双方基因型,第60天完全转变为供者基因型,而自身的基因在外周血中消失,预后良好。③12例中1例为持续未植入,HLA半相合同胞捐髓,术后虽然有血液学和临床情况的改善,但移植后7,14,21天STR分析始终仅显示受者基因型,移植后4个月死亡。结论 基于分子水平的移位点PCR-STR分析是骨髓移植后供者植入的精确标志。研究表明,PCR-STR植入分析的准确性优于任何传统技术,对移植效果有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的危险因素,以利于更好地规避移植风险.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121例接受allo-HSCT的CML患者.预后评估参照EBMT积分,即Gratwohl积分,危险因素包括供者来源、患者年龄、患者移植前疾病状态、供患者性别差异、疾病确诊至移植时间.将患者分为3组:低危组(0~2分)、中危组(3~4分)和高危组(5分).结果 所有患者allo-HSCT后中位随访时间为37(1~126)个月,预期5年总生存(OS)率、无复发死亡(NRM)率及复发(RR)率分别为(56.8 ±5.0)%、(35.6±4.9)%和(12.9±3.7)%.其中低危组患者分别为(66.0±6.1)%、(28.8±6.0)%和(7.8±3.3)%,明显优于中危组[(47.2±8.7)%、(43.6±8.5)%和(18.7±8.1)%]和高危组[(16.8±15.2)%、(66.7±25.5)%和(50.0±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5、0.045和0.0053).结论 EBMT危险因素积分系统能全面反映预测allo-HSCT治疗CML的疗效、复发率和移植相关死亡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of 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SCT)for chroninc myeloid leukemia (CML) in an attempt to avoid transplant risks. Methods A total of 121 CML patients received allo-SCT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risk analysis was based on the EBMT score (gratwohl score) which included donor type, age of patients, disease status before transplantation, donor/recipient sex match and time interval between diagnosis to allo-SCT.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3 risk groups based on their EBMT score: low risk (score 0-2), inzermediate risk(3- 4 ) and high-risk (5). Results The median follow-up duration was 37(1-126) months. The estimated 5-year overall urvival (5 y-OS),non-relapse mortality (5 y-NRM) and relapse rate (5 y-RR) were (56.8 ±5.0)%, (35.6 ±4.9)% and ( 12.9 ± 3.7) %, respectively. The 5y-OS, NRM and RR were ( 66.0 ± 6.1 ) %, ( 28.8 ± 6.0 ) % and ( 7.8 ± 3.3 ) % in the low risk group being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both intermediate-risk [ (47.2 ± 8.7 ) %,(43.6±8.5)%and(18.7 ±8.1)%] and high-risk group [(16.8±15.2)%, (66.7 ±25.5)% and (50.0 ± 25.0) % ] (P = 0.0015, 0.045 and 0.0053 for OS, NRM and RR respectively ). Conclusion The EBMT risk score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the overall outcome, relapse and transplant-related mortality of allo-SCT for CML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