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挖掘《本草纲目》木部中药食同源药用植物的相关信息,为进一步研究药食同源药用植物提供本草学依据。方法:详细梳理《本草纲目》木部中作为药食同源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食用部位、服食方法、饮食宜忌等相关记载,并与《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以下简称《药食同源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等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本草纲目》木部共记载了43个药食同源药用植物,占木部药物总数的27.92%。其中,有35个品种尚未被《药食同源目录》收载,提示《本草纲目》对挖掘药食同源品种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本草纲目》记载了同一品种的多个药用部位均可食用,所载药食部位与《中国药典》2020年版相同的药用植物共9个品种,药食部位不同的药用植物共14个品种;《本草纲目》详细记载了药食同源药用植物的食用部位,可以分为嫩芽类、嫩苗类、叶类、花类、果实及种子、皮类6种类型;此外《本草纲目》还详细记载药食同源药用植物的适宜人群、用法用量、饮食宜忌以及炮制减毒等相关的服食禁忌。结论:《本草纲目》木部记载了丰富的药食同源信息,为挖掘药食同源新资源、拓宽药食部位、开展传统特色食用方法及建立完备的药食同源药用植物的利用体系提供了翔实的本草学史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挖掘《本草纲目》草部中药食同源药用植物的相关信息,为研究药食同源药用植物提供本草学依据。方法:详细梳理《本草纲目》草部中的药食同源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药食记载、服食方法、饮食宜忌等相关内容,并与《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以下简称《药食同源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以下简称《中国药典》)等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本草纲目》草部共记载了151个药食同源药用植物,占草部药物总数的33.78%;《本草纲目》草部有126个品种尚未被《药食同源目录》收载,提示《本草纲目》对挖掘药食同源品种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本草纲目》记载了同一品种的多个药用部位均可食用,所载药食部位与《中国药典》相同的药用植物共41个,不同的共40个;《本草纲目》记载了非常丰富的药食同源药用植物的食用部位,可以分为根及根状茎类、嫩苗类、叶类、花类、果实及种子五大类型;此外,《本草纲目》还详细记载药食同源药用植物的食用方法,以及个人体质、用法用量、饮食宜忌以及炮制减毒等相关的内容。结论:《本草纲目》草部记载了丰富的药食同源信息,为挖掘药食同源新资源、拓宽药食部位、开展传统特色食用方法以及建立完备的药食同源药用植物的利用体系提供了翔实的本草学史料。  相似文献   

3.
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简称为食药物质,传统中医药常使用食药物质来防治疾病或养生保健。随着我国大健康产业的迅速发展,食药物质成为健康领域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随着食药物质品种的增加,研发产品的创新种类和应用增多,拟新增食药物质的安全性问题成为关注重点。现综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开展的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管理试点工作的9种试点食药物质的食用与药用价值、安全性和不良反应、国内部分省份风险监测内容和方案,以期为9种试点食药物质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为食药物质的合理应用和资源开发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为进一步做好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以下简称食药物质)管理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正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研究调整食药物质目录,拟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增补党参、肉苁蓉、铁皮石斛、西洋参、黄芪、灵芝、天麻、山茱萸、杜仲叶等9种物质,现向各有关单位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5.
随着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率逐年提高,药食同源药材既能作为药品又能作为食品,安全性高可以长期服用。文章对卫计委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进行分类总结,以《中国药典》为依据,选出3种具有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作用的药食同源中药:夏枯草、蒲公英、人参,并总结这3种中药近年来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实验研究和部分临床治疗效果,为进一步预防和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以及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日常饮食指导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据台湾《新医药周刊》报道:“鉴于中国人擅食,且药食同源”久矣,故当局将人参、当归、川芎、桂皮、菊花、鸡内金等45种中药材“开放为食品”,此后即“限制其以药品名义作贩售”,并称“未来仍将继续增列”。此等以“开放”之名、行取销之实的规定,倘若继续扩大,带给中医药的将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推进药食同源食品研发的战略背景下, 研究药食同源物质作为食品时的质量监管模式十分必要。药食同源物质在药品流通环节作为"中药材"或"饮片"被监管, 在食品流通环节则作为"食药物质""食用农产品"或"中药类保健食品"被监管。药品监管侧重质量, 食品监管侧重安全, 完全以食品理念监管食药物质是否合理值得探讨。本文选取食药物质金银花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食品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查阅、对抽检样品质量信息和检测结果的分析, 研究其质量监管现状, 分析其作为食品时质量监管的必要性, 以期为食药物质的质量监管方式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杨光  苏芳芳  陈敏 《中国现代中药》2021,23(11):1851-1856
药食同源物质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悠久。其理论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千金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完善。我国对药食同源物质的管理制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建立,到2021年11月,我国药食同源物质正式进入依法管理阶段,同时也标志着我国药食同源物质相关产业正式成为中医药行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药食同源物质可作为药粥、药酒、药茶、煲汤料、刺身等多种形式使用,预包装食品也将是今后药食同源物质研究和发展的方向。发展药食同源物质,不仅是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需要,也契合健康中国的发展理念,顺应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并能够促进中药产业多元化。药食同源物质的发展应注重安全性、可控性,需要建立可追溯的质量体系、药食同源物质的评价和标准,推动药食同源文化传播,扩大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高脂血症证候分型中肝肾阴虚型占7.99%,药食同源物品中的补阴药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合理使用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脂水平。《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经多次修订,至今名单中公布的药食同源物质共110种。通过中国知网逐一查询110种物质的研究进展及实验研究论文,整理出具有降血脂药理作用的物质共48种,其中补阴药5种:枸杞子、玉竹、桑椹、黄精、黑芝麻。归纳整理5种补阴药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为医护人员对高脂血症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食药同源”是根植于我国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宝贵养生保健理念,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渐在国家大健康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指引作用,更与当前世界范围内食品、药品互相渗透的大趋势相吻合。食药物质类中药材作为这一产业方向的物质基础,近年来生产规模快速扩大,特别在当前药用领域药材数量需求逐渐趋于饱和,转向于对药材质量提升的背景下,食用领域成为此类中药材新增产能的主要市场方向,并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食、药不同应用方向上在药材原料质量标准、生产加工工艺、服用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导致了当前市场中存在以食用为目生产的药材不能满足药用方向的质量要求,而药用品又不能很好适应食用方向在口味、口感等方面的需求,进而在市场流通监管等方面造成了诸多困难。因此,该文在对食药物质品种的形成,食药物质与普通食品、保健食品等概念间的关系,食药物质类中药材在食、药不同方向的质量需求差异及其生产中品质形成因素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着手布局实现从生产到监管各环节的食药物质类中药材在食、药不同方向分化发展的建议:(1)在品种审定登记中应根据药用为目的的中药材更关注活性成分含量,食用为目的的中药材则需优先满...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新型中医药膳的时代特征及其产业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在研究分析卫生部"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品种功用主治、鉴定学(药用部位)来源及所涵盖成分类型的基础上,指出"药食同源"物质基础研究是新型药膳研制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新型中医药膳的时代特征及其产业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在研究分析卫生部“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品种功用主治、鉴定学(药用部位)来源及所涵盖成分类型的基础上,指出“药食同源”物质基础研究是新型药膳研制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田琦  汤旗  陈钧  WONG LISOO  刘立丽  吕正兵  鲍康德 《中草药》2024,55(6):2101-2112
传统中医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现代社会因饮食不节、嗜烟好酒、作息无序及工作和生活压力等诸多因素,造成“脾失健运”。中医药学研究结果显示,健脾开胃的食品疗法因其耐受性及依从性好,被中医医家及患者广泛接受。通过对健脾开胃中药成方制剂、食药同源中药材及饮片和国内外食药同源政策进行综述,以促进食药物质在普通食品领域的开发,为健脾开胃类保健食品、特医食品等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台湾将45种中药材列为食品管理台湾“卫生署”经审查决定,45种中药材不列属药品管理,一律视为食品,未来将继续增列。此后,厂商产品中,只要所含成份不超出上列范围,均归属食品管理,并限制其以药品名义销售。首批被列入食品的中药材是:人参、枸杞子、当归、川芎...  相似文献   

15.
药食同源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艳  赵余庆 《中草药》2011,42(11):2351-2359
2002年卫生部发布"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即规定87种药食同源品可以作为我国保健食品的原料。这些药食同源品的功效成分已有大量研究,但有关其中的重金属检测研究相对较少。而食品安全和保健食品的质量控制是当前国内外关注和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总结了重金属的多种检测方法,同时就已报道的药食同源品中汞、砷、铅和镉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目前的检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药食同源品作为保健食品的原料选用和质量控制及安全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当归作为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品种,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等功效.当归多糖是其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当归多糖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氧化、抗辐射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总结当归多糖及其衍生物的化学结构,并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发现当归多糖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中药成分致敏性与总脱靶数量及致敏脱靶数量的关系。方法:参考《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管理办法》的中药形成"安全中药成分数据集"。参考CFDA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确定有致敏风险的中成药品种,作为"致敏风险中成药数据集"。对两组中药成分进行抽样和脱靶预测(主要预测总脱靶数量及致敏脱靶数量两项指标),其后,进行ROC曲线分析,探索3种模型预测成分致敏风险的最优临界值(cutoff)。结果:致敏成分组与安全成分组总脱靶数量和致敏脱靶数量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由总脱靶个数和致敏脱靶个数共同建立的综合预测指标具有最好的预测准确度(AUC=0.81)。  相似文献   

18.
(续上期) 6.1保健食品的审批①原料问题受传统养生理论的影响,保健食品所使用的原料与药品所使用的原料存在着一定的交叉,其中大部分属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名单内的品种,但仍有部分不在名单之列,而属局部地区具有食用习惯的品种。这类原料目前尚未列入食  相似文献   

19.
根据《食品卫生法》第8条规定、卫生部最近颁发了第一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85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编著的《食物成份表》(1981年第三版、野菜类除外)中同时列入的品种。  相似文献   

20.
殷娜  罗石任  李冬冬  张云芳  谢艳 《光明中医》2022,(20):3649-3652
目的 探索治疗产后痹的药食同源中药的使用状况,为促进母婴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筛选统计文献所记载的方剂中药食同源中药品种及使用频次,参照《中药学》及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药物功效类别、性味、归经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173篇文献,含中药方剂197首,筛选出药食同源中药37味,用药频次在50%以上的依次为当归、黄芪、甘草、肉桂。药物功效以补虚为主,药性以平、温居多,药味以甘、辛多见,归经多入脾、肺经。结论 药食同源中药在产后痹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可发挥益气养血、解表散寒、温经通络的作用,与产后痹的基本病机相符,可在用药治疗中为保障母婴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