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截至2003年7月4日,全球总共累计SARS病例8439例,报告死亡病例813例。隔日,世界卫生组织将SARS流行地区名单上的最后一个地区——中国台湾从名单上划去。这些国家或地区如果二十天(SARS的双倍潜伏期)没有新增病例的报道就可以从黑名单上除名了。 相似文献
2.
3.
SARS合并真菌感染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爱霞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3,1(2):4-5
<正> 2002年11月在我国广东省开始出现SARS流行,至2003年2~3月北京、山西和内蒙古等地区也发现同样的病情,来势很猛。随后加拿大、美国、新加坡也出现SARS。WHO于2003年3月12日发出全球警报,3月17日召集各国实验室通力研究。4月16日WHO宣布SARS的致病病原为新型冠状病毒。至2003年6月8日中国报道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临床诊断5330病例,医务人员969例,疑似800例,死亡338例,其中北京累积诊断2523例,医务人员399例,疑似668例,死亡183例。不仅中国,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仝小林陈晓光 李爱国赵东 张志远段军 李涛崔慧娟 毛建生李平 刘鹏李成辉 华传金赵天豫张纾难 郑敏张远春 李丽玖初笑鸥王伟刚 李海聪黄力郝迎春 杜金行贾立群 赵红张斌 徐远周水平 石效平陆进 常明秦文敏 王云亭 《中国医药学报》2003,18(10):603-608
6.
目的:通过对石景山医院发热门诊确诊的80例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总结SARS的流行特征,从而更好的预防控制SARS的流行。方法:收集自4月10日—5月24日石景山医院发热门诊确诊80例病例的详细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描述其时间、人群、地区分布特征。结论:从80例SARS病例的时间分布上分为3个发展阶段:4月10日—4月22日为缓慢上升期;4月23日—5月—10日为快速增长期即疫情扩散期;5月11日—5月24日为缓慢下降期即疫情逐步控制期。在人群分布上呈现以医务人员、民工、学生多发的态势但在多发人群中没有形成爆发及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7.
SARS带来的新问题--捐赠药品如何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前一段时间,SARS疫情肆虐京城,各行各业为支援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和SARS患者,捐钱捐物,奉献爱心。其中就有众多的药品生产企业捐赠了大量的药品,用于医护人员的防护和SARS病人的治疗。他们的一片真情令人感动,但是当医院使用这些捐赠药品时,却遇到了很多问题: 1 有些捐赠药品的适应证与预防和治疗SARS无关; 2 有些捐赠药品数量过多(部分属上级分配), 相似文献
8.
<正> SARS是新的波及全球的传染性疾病,该病为一种新的冠状病毒所致,但对其发病机制仍然不清。从3月初发现首例输入病例到4月份SARS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和程度向北京袭来,城市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回想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应该从科学防治的角度思考些什么?对药师而言,预防 相似文献
9.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ARS)是新发生的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肺炎。为了今后有效控制本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现将我区 2 0 0 3年 3月至 5月的SARS病例流行特征统计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驻区 SARS定点收治医院的疫情报告和市疾病控制中心的疫情信息反馈 ,按卫生部印制的 SARS病例调查表逐项统计。人口资料来自万柏林区统计局。2 发病概况我区从 2 0 0 3年 3月至 5月共收到临床确诊病例 4 2例 ,其中外籍来我区打工者 6例 ,占发病总数的 14 %。我区总发病率为 7.2 2 / 10万 ,死亡 1例 ,病死率为 0 .… 相似文献
10.
11.
12.
门诊作为医院对外的窗口 ,可以直接反映医院的医疗质量和诊疗水平 ,同时又能体现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 ,做好医院门诊管理工作 ,促进综合服务水平提高 ,尤其是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流行期间 ,防治交叉感染 ,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免受SARS病毒的侵袭 ,门诊管理工作更为重要。不断完善门诊综合服务功能 ,创造优良的就诊环境 ,适应各层次患者的就诊需求。在SARS流行期间除了正常门诊管理外 ,还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成立专门的发热门诊选择通风良好宽敞的房间作为诊室 ,工作人员全部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组成 ,为防止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后非典时期发热病人对SARS(即非典型肺炎)的认知情况及对医务人员管控的依从性。方法 研究人员自制调查表,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方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计调查384例发热病人,96%以上的人了解SARS的传播途径,有65.6%的人去过私人诊所或自己服用过退热药,有13.3%的人不愿意配合医生做血常规及胸片检查,有2.6%的人就诊时不愿意或认为没必要留下真实地址和电话号码,另有10.2%的人认为没必要或表示不愿意接受医生的电话随访。结论 在后非典时期,有部分发热病人存在麻痹大意思想,不愿意自觉接受防非典筛查,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从 2 0 0 2年 11月开始出现于我国广东省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以其急剧发病、传染性强、病情重、医务人员感染率高等特点 ,迅速在国内多个地区蔓延 ,并且随后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以及越南、新加坡、加拿大、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陆续出现。广东省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命名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1 ] ,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将本病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 [2 ]。截止 2 0 0 3年 4月 19日 ,不到半年的时间 ,全球累计病例数就已经达到 35 4 7例 ,死亡 182例 ;中国累计病例… 相似文献
15.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tute respiratory syndrose,SARS)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从2002年11月在广东发现首例,随后2003年2月在广东、香港,3月在北京及加拿大等地爆发引起全球震惊的新发传染病,已正好一周年。SARS是人类近年遇到致病性最强、传染性最强、发病最急的呼 相似文献
16.
18.
19.
随着秋冬季的到来,我国适时启动了SARS防控体系的按钮。尽管北京人怀着一种知足的踏实心态,度过了一个不太炎热的夏季,但是当气候逐渐寒冷,还是有一种担心久久挥之不去。 回顾这一年的春天,究竟有多少紧张、焦虑、怀疑、抑郁、失眠和恐慌的感觉像一座座大山覆压北京人的心脏,究竟有多少抢购、拒绝、逃避的行为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多方面资料显示,突发大灾大疫会给人们的心理、生理、行为和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冲击和影响。 心理行为问题无小事。为了我国未来处理类似突发性传染病疫情灾害时及早解决社会人群的心理行为问题。在4月23~25日和5月6日~8日两次对全市居民开展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北京市疾病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又于2003年5月底,对北京人开展了心理行为的研究,以便提出对突发性疫情灾害发生使人们负性心理行为的防控干预策略和措施。这项国家863科技攻关项目的子项目日前完成。 相似文献
20.
已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变异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呼吸系统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它称之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其特点是传播速度快,疾病进展快,人员易感性强,急性期临床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有自限性。作为SARS的筛查机构,我院自2003年3月27日建立发热门诊以来,共筛查出各类肺炎患117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