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1研究背景1967年,Yasargil等首先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方法[1],以颅外-颅内动脉旁路移植术(extracranial-intracranial artery bypass,EIAB)为代表的血运重建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手段曾风靡一时。1985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前瞻性、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结论——EIAB并不能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2]。短时间内,EIAB治疗脑缺血的病例数急剧减少,但部分学者始终未放弃对此的研究。进入21世纪后,由  相似文献   

2.
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颅内脑血流改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重度颈动脉狭窄可引起颅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2002~2004年,我们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检测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颅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旨在探讨颈动脉狭窄引起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共同的发病机制是血流动力学的低灌注性,直接以低灌注性为主要发病机制的急性脑血管疾病称为低灌注性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脑缺血发生后,脑血流灌注下降引起脑组织功能代谢的异常,最终导致脑组织形态  相似文献   

4.
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高复发率的特点,复发是导致病人再次入院、致残、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神经影像学能客观提供病灶性质、血管情况、脑血流动力学、侧支循环及斑块易损性等多维度信息,对识别卒中复发具有重要的作用。对神经影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脑血管病二级预防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及复发率高的特点,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占45.5%~75.9%.因此,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已成为医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目前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主要集中在改善脑血流,抢救缺血半暗带和神经功能保护方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银杏叶提取物联合阿司匹林对经CT检测诊断为脑栓塞引起的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由脑栓塞引起的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32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以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脑血流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血流动力学指标、日常生活能力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观察指标,评估银杏叶提取物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栓塞引起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脑血流指标、血清炎性因子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Barthel指数、颈动脉舒张期末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NIHSS评分、脑血管外周阻力、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全血低切黏度(WBLSV)、全血高切黏度(WBHSV)、纤维蛋白原(FIB)、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聚集指数(EAI)及...  相似文献   

7.
脑血管狭窄患者TCD,EEG,BEAM检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31例经MRA或DSA证实为脑血管狭窄患者TCD、EEG、BEAM检测资料。结果显示:脑血管狭窄伴有脑功能损害时,EEG、BEAM较敏感。而脑血管狭窄在脑功能损害出现之前即有了脑血流动力学改变,TCD较EEG、BEAM更为敏感,利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改良颅内外血管吻合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 对5例颈动脉闭塞患者行改良颅内外血管吻合术,分析术前、术后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临床症状,并进行7-12个月的随访。结果 5例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在随访期间无卒中发生,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行局部脑血流量(rCBF)测定,显示脑血流量较术前有所增加。结论 颅内外血管吻合术可有效地改善脑局部血流动力学状况及临床症状,预防完全性卒中的发生,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9.
CT灌注成像(CTperfusion,cIP)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评价指标包括脑血流量、脑血容量、达峰时间和平均通过时间等.这些用于评价脑血流灌注的半定量指标对于指导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和观察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CIP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主要应用范围包括急性缺血性卒中半睛带和梗死灶的判定,以及与其他手段结合预测出血性转化和选择溶栓候选病例.此外,CIP还用于慢性脑缺血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的评价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血管痉挛的诊断和疗效评价等.  相似文献   

10.
CT灌注成像(CTperfusion,cIP)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评价指标包括脑血流量、脑血容量、达峰时间和平均通过时间等.这些用于评价脑血流灌注的半定量指标对于指导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和观察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CIP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主要应用范围包括急性缺血性卒中半睛带和梗死灶的判定,以及与其他手段结合预测出血性转化和选择溶栓候选病例.此外,CIP还用于慢性脑缺血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的评价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血管痉挛的诊断和疗效评价等.  相似文献   

11.
颅内外血管吻合术这一精细的术式由Yasargil首次完成并逐渐发展起来,已被用于脑缺血性脑血瞥病、烟雾病、颅内动脉瘤和脑肿瘤的治疗.文章重点探讨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并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流动力学以及血管吻合术的适应证、术前评估、手术方式、术中评估、并发症、术后护理和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磨莉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6(10):1029-1032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及生活质量的疾病。脑血管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等优点,但是,介入治疗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介入治疗的效果除依赖于严格规范的手术操作外,还依赖于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该文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护理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进展性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患者的临床、神经影像和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对75例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患者行头颅核磁共振成像、CT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 65例(86.7%)出现脑缺血症状及体征.70例(93.3%)头颅核磁共振或CT显示不同类型脑梗死,最常见的是低灌注分水岭梗死和腔隙性脑梗死.60例(80.0%)闭塞侧大脑中动脉深度范围血流速度明显降低,70例(93.3%)闭塞侧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代偿性增快,45例(60.0%)闭塞侧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代偿性增快.结论 经颅多普勒超声和神经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评估慢性进展性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患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为了解颅内侧支循环代偿状况和更深入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规律。方法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40例行全脑血管造影,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105例(TIA组),脑梗死患者235例(脑梗死组);又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54例)、中年组(137例)、老年组(149例)。结果脑梗死组吸烟、饮酒明显高于TIA组(P<0.05);老年组颈动脉狭窄、颅外动脉狭窄高于中年组和青年组,中年组高于青年组(P<0.05);青年组颅内动脉狭窄高于颅外动脉狭窄,老年组颅外动脉狭窄高于颅内动脉狭窄(P<0.05);缺血性脑血管病和脑梗死患者前循环动脉狭窄高于后循环(P<0.01);老年组前后循环及后循环动脉狭窄明显高于中年组和青年组(P<0.01);中年组前后循环及后循环动脉狭窄高于青年组(P<0.01)。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有疾病和年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与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确诊为脑梗死的中青年患者100例,短暂性脑缺血组100例,健康对照组100例,分别于确诊后检查各组的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率,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中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和短暂性脑缺血组中青年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90.00%)和短暂性脑缺血组(84.00%)中青年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中青年患者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94.57%)明显高于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中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同型半胱氨酸值可能可以成为一个预测缺血性脑血管发生及预后的指标,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监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 (ADM)含量变化及其与血浆内皮素 (ET- 1)的关系 ,探讨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8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包括 4 0例脑梗死和 4 8例腔隙性脑梗死 )和 4 5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浆 ADM和 ET- 1含量。结果 缺血性脑血管病组患者血浆 ADM含量及 ET- 1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含量 (P<0 .0 5 ) ;脑梗死组血浆 ADM水平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的水平 (P<0 .0 5 ) ;缺血性脑血管病组血浆 ADM水平与血浆 ET- 1呈显著正相关 (r=0 .5 85 ,P<0 .0 5 )。结论 肾上腺髓质素参与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可能对缺血性脑组织有保护作用。血浆ADM可作为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对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预防卒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于2000年10月—2009年10月间因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行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2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患者术后的血管造影、临床症状等资料及氙CT检测脑血流的改善情况。结果①217例患者平均年龄(42±13)岁,其中男131例(60.4%),女86例(39.6%)。所有患者术前6个月内均存在脑缺血症状,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17例(53.9%)、可逆性神经功能缺损37例(17.1%)、完全性卒中63例(29.0%)。所有患者术前接受血流动力学评价,显示受累血管区局部脑血流量降低。②术前血管造影显示,烟雾病62例(28.6%),一侧颈动脉闭塞72例(33.2%),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57例(26.3%),介入治疗困难的颈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患者26例(12.0%)。③术后脑血管造影显示,388个吻合口中,380个通畅,通畅率为98.0%(380/388)。围手术期9例(4.1%)患者出现颅内血肿,1例(0.5%)因颅内血肿引发脑疝死亡。④217例患者中,10例患者失访,失访率4.6%。其中172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8±18)个月,81例患者于手术后1年临床症状完全消失。⑤共50例患者术后1个月接受氙CT定量检测脑血流,显示患侧局部脑血流量较术前明显改善(t=3.312,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后的中长期临床随访,显示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对血流动力学性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血管特异性生长因子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一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有一定疗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VEGFF和血管生成素可在局灶性脑缺血中共同发挥作用。因此,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治疗中,综合应用这些血管特异性生长因子可能更有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