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我们自拟加减淮芡参枣汤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64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病例符合1978年全国消化道会议拟定的“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诊断标准草案”诊断。其中男28例,女36例;年龄在21~65岁,平均42岁;病程在1~5年28例,6~10年16例,11~25年20例;慢性复发型35例,慢性持续型29例。治疗方法加减淮芡参枣汤组成:淮山、芡实、党参,野麻草各30g,乌梅、台乌、川楝子、白芨各10g,神曲15g,甘草3g,红枣5枚。水煎,每日2次分服(饭前);20天为1疗程,2~3个疗程后复  相似文献   

2.
溃疡性结肠炎 ,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笔者应用中药汤剂为主 ,辅以灌肠的综合疗法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2 2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患者 2 2例 ,男 1 2人 ,女 1 0人 ;年龄最大者 5 6岁 ,最小者 1 2岁 ;病程最短 1年余 ,最长 1 1年 ,平均2 .4年。诊断 :经西医理化检验 ,排除特异原因 ,符合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2 治疗方法2 .1 口服方 :乌梅 1 0 g、干姜 5 g、黄柏 1 0 g、党参1 5 g、当归 1 0 g、赤石脂 3 0 g、薏苡仁 3 0 g、冬瓜子 1 0 g、木香 1 0 g、黄连 1 5 g,每日 1剂 ,2次分服。加减法 :湿热重…  相似文献   

3.
溃疡性结肠炎为临床常见病 ,因其病因未明、病程长、有反复发作的趋势 ,且有潜在的恶性变之可能而被认为是疑难病症。笔者对 4 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中药敷脐加甲氰咪胍灌肠治疗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 5例中男性 34例 ,女性 11例 ;年龄 2 0~ 35岁者 15例 ,36~ 50岁者 2 3例 ,51~ 6 0岁者 7例 ;病程 3个月~ 5年 ,其中 1年以下者 9例 ,1~ 3年者 30例 ,4~ 5年者 6例。治疗方法以痛泻要方为基础加减 :白术 15g、白芍 15g、陈皮10 g、防风 15g、黄连 10 g、附子 15g、五味子 10 g、黄芪15g、干姜 10 g,共研细末 ,…  相似文献   

4.
乌梅丸加减治疗慢性腹泻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涤平 《江苏中医药》2002,23(12):20-21
笔者自1989年以来,应用乌梅丸加减方治疗慢性腹泻3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小结如下: 1一般资料 36例患者均为附属医院门诊病人.其中男性16例,女性20例;年龄17~72岁,平均39.3±9.4岁;病程3月~17年,其中1年以内者10例,1~10年者12例,10年以上者14例;西医诊断为慢性结肠炎19例,溃疡性结肠炎3例,胃肠功能紊乱10例,大肠癌术后3例,慢性痢疾1例.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0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代萌 《四川中医》2005,23(1):60-60
目的 :探索结肠炎的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乌梅丸配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2 0 0例。结果 :临床治愈率为 78% ,总有效率为 91 0 0 % ;同期对照组 198例 ,单纯西药治疗 ,临床治愈率为5 7 0 7% ,总有效率为 76 2 6 %。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表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以乌梅丸配柳氮磺吡啶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笔者自 1999— 2~ 2 0 0 1— 2月应用中成药固肠止泻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取得满意疗效 ,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临床资料 具有典型的溃疡性结肠炎症状 ,经纤维结肠镜及大便常规检验确诊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门诊及住院病人 78例 ,其中男 35例 ,女 4 3例。年龄 18~ 6 4岁 ,平均 32 .2 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 38例 ,治疗组 4 0例。两组病人在发病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固肠止泻丸 9g,每天 3次饭前 30分钟口服 ,15天为 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补脾益肠丸 9g,每天 3次饭前 30分钟口服…  相似文献   

7.
自1996年~1998年,我科采用中药内服联用西药灌肠为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病例选择按1987年全国肛肠病学会溃疡性结肠炎学术研讨会制订的标准。共治疗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27岁~62岁,平均39.7岁;病程3个月~28年,平均5.8年;病变累及直肠19例,乙状结肠11例,直肠、乙状结肠10例。2 治疗方法2.1 中药内服 采用健脾温肾固涩法治疗,方以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加减:党参10g,茯苓12g,白术10g,山药15g,薏苡仁20g,陈皮10g,扁豆15g,木香6g,吴茱萸3g,制附片6g,石榴皮10g,五倍子6g。若腹冷、腹胀明显者,加川…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分析乌梅丸加减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 96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49例用乌梅丸加减治疗,对照组47例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观察两组综合疗效、症状与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3个月后,治疗组疗效、症状及体征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疗效(P0.01)。结论乌梅丸加减方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乌梅丸加减方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3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证属寒热错杂型患者,选用乌梅丸加减治疗,10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治疗结果、临床症状和肠黏膜病变改善情况。结果:治愈率30.0%,有效率90.0%,临床各主要症状积分和肠黏膜病变积分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明显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赵贝  郜志宏 《光明中医》2016,(21):3121-3123
目的观察体外高频热疗联合乌梅丸加减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体外高频热疗联合乌梅丸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对比分析2组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体外高频热疗联合乌梅丸加减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乌梅丸及其拆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法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RT-PCR法检测结肠粘膜组织IL-6、JAK、STAT3 mRNA表达水平,并观察结肠粘膜组织病理。结果:与模型组大鼠比较,柳氮磺吡啶组(0.3 g/kg)、乌梅丸组(10.9 g/kg)和乌梅丸辛开苦降组(5.4 g/kg)IL-6、JAK、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且对模型大鼠结肠粘膜炎症浸润及修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乌梅丸可能通过抑制结肠粘膜组织IL-6/JAK/STAT3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辛开苦降、寒温并施的配伍方式可能是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笔者近 5年来用乌梅汤加减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48例 ,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48例中 ,男 16例 ,女 32例 ;年龄最大者 6 5岁 ,最小者 14岁 ,以 2 5~ 45岁最多。病程最短者 3个月 ,最长者 15年。所有病例均做过纤维结肠镜和直肠镜检查 ,切片证实为溃疡性结肠炎。2 治疗方法药物 :乌梅、干姜、枳壳、桂枝、附子、黄连、黄柏、败酱草、白花蛇舌草。上方浓煎至 2 0 0 ml~ 2 80 m l,药液温度一般以38℃~ 40℃为宜。灌肠前嘱患者排空大便、小便 ,最好于睡前进行 ,以利体内保存药液。患者取左侧卧位 ,垫高臀部约10 cm,液面距肛门不…  相似文献   

13.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肠道疾病。其治愈难度大,且愈后常易复发,并与结肠癌关系密切,目前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近几年来,我们在临床上治疗本病20例,全部运用乌梅丸加减,获效良好。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20岁~58岁;病程3个月~30年,以6个月~3年者居多。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景花 《陕西中医》2011,32(9):1136-1136
目的:观察四神丸合乌梅丸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四神丸合乌梅丸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6例。结果:总有效率83.9%。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温补脾肾、抑肝扶脾、涩肠止泻、活血通络及促进肠道粘膜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以蜡巴丸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8例,效果尚可,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8例患者均为男性;30~40岁5例,41~51岁3例;病程1年5例,2年3例,每年反复发作4~5次6例,6~10次2例;腹泻2~3次/日5例,4次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 1999-0 1~ 2 0 0 1-0 4门诊治疗患者 ,其中男 2 4例 ,女 11例 ,年龄 2 3~ 6 5岁 ,平均 45 8岁 ;病程 4~ 2 8个月。全部病例均已经过乙状结肠镜检查确诊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均不同程度见有直肠上段或结肠下段粘膜充血 ,红肿或糜烂 ,其中肠粘膜出现散在溃疡面者 14例 ,肠粘模出现轻度糜烂者 13例 ,肠粘膜出现充血水肿者 8例。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口服中药汤剂 ,药物组成 :乌梅 2 0g、细辛 5g、肉桂 10g、川连 15g、川柏 15g、当归 15g、白参 10g、川椒 15g、干姜 15g、附子 15g、故纸 15g、肉蔻 …  相似文献   

17.
笔者自 1991年以来 ,用自拟方“仙芨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4 2例 ,疗效较为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4 2例患者治疗前均据临床病史 ,纤维结肠镜及 X线检查等确诊。其中男 2 6例 ,女 16例 ;年龄 2 5~ 60岁 ;病程 3个月~ 2 0年 ;临床分型来看 ,属初发型 10例 ,慢性发作型有 2 3例 ,慢性持续型有 8例 ,急性暴发型 1例 ;从病变侵及范围来看 :属直乙结肠炎 19例 ,左结肠炎 17例 ,右结肠炎 3例 ,全结肠炎 2例。2 治疗方法方药组成 :仙鹤草 15 g、白芨 10 g、白芍 10 g、木香10 g、槟榔 10 g、青皮 10 g、陈皮 10 g、黄芩 10 g、炮姜10 g…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乌梅丸加减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与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乌梅丸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诺氟沙星胶囊合黄连素治疗。两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结肠镜检查积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80%,对照组为76.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结肠镜检查积分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梅丸加减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较诺氟沙星胶囊合黄连素治疗效果更好,可资临床医师借鉴。  相似文献   

19.
乌梅丸加减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中药乌梅丸加减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7例均为住院病人,男9例,女18例;年龄42~74岁,平均62岁;病程半年~20年,平均8年.解粘液脓血便每日5~10次者6例,10次以上者21例;伴肛门坠胀或里急后重,脐周或左下腹阵发性绞痛.患者均经结肠镜检或钡灌肠证实. 2治疗方法 基本方:乌梅、赤石脂、黄连、黄柏各15g,附子、桂枝、干姜、当归各10g,人参、细辛、甘草各6g.水煎,煎取200ml,嘱病人平卧,抬高臀部,将药液温度适宜,早晚各100ml,缓慢滴人肛门,保留时间2~8小时,7天为一疗程.滴速每分钟70滴为宜,这样即可减轻药液对肠壁的刺激而产生蠕动,又可使药液均匀分布长时间存留,适当的温度可助药液在肠道的吸收.  相似文献   

20.
乌梅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4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乌梅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方法将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采用乌梅丸加减辩证施治,对照组47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乌梅丸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