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解决方案。方法 对2014年1月-2016年6月医院治疗的48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可能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与甲状腺手术切口感染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对切口感染的预防及治疗进行探讨。结果 480例接受甲状腺手术患者发生感染34例,感染率为7.0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时间、基础疾病、切口长度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手术时间>2h、有基础疾病、切口长度>5cm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其感染率(7.69%)远低于未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患者(3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为高龄、手术时间>2h、有基础疾病、切口长度>5cm、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通过加大医疗器械的消毒力度,提高手术室无菌等级,恰当的评估患者身体水平及危险因素,合理、安全、主动、预防性的运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分析胃大部切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查阅患者病史、病程记录、化验单、特殊检查和细菌学检查报告等资料,观察患者年龄、性别、有无糖尿病、是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术前ASA分级、手术方式、手术切口清洁程度、手术时机、手术时间、术中输血情况、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等.结果 共574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发生术后感染33例,感染率为5.8%;感染部位为腹腔感染11例、切口感染9例,腹腔、伤口联合感染8例,全身性感染5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感染的单因素分析结果为年龄、性别、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手术时机、术前应用抗菌药物、术中输血以及手术时间为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后感染发生与性别、高龄、患有糖尿病、合并基础疾病、ASA分级评分较高、切口清洁度、急诊手术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创伤性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为创伤性骨折术后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528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导致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 1528例患者中发生感染54例,感染率为3.5%;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中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21例,其中术中未能及时追加抗菌药物9例,用药时间不合理7例以及抗菌药物选择不当5例;切口感染与手术切口类型、手术时间、损伤部位、损伤类型、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以及有无其他部位感染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手术切口的类型、手术时间、损伤部位、损伤类型、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以及有无其他部位是导致创伤性骨折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保持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术后切口情况并做好营养支持等可作为预防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4.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防治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8年3月-2009年9月收治的行骨科无菌手术患者631例,按照切口感染与否,将患者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医疗差异,分析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探讨防治切口感染的措施.结果 经比较切口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医疗差异,年龄、肥胖、手术时间、抗菌药物使用例次、合并糖尿病、不问内置物、病房环境、责任护士年资、术后住院时间等因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病原菌分布,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最高,占48.8%,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26.8%.结论 临床在对患者行骨科无菌手术时,应综合考虑患者因素、医院感染控制规范管理、环境因素等,尽量降低骨科无菌手术切口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预防对策,以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10月进行腹部外科手术的患者327例,随机抽取120例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影响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采用SPSS14.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术后切口感染8例感染率为6.67%,其中年龄>55岁、肥胖、Ⅱ、Ⅲ类手术切口、急诊手术、手术时间长、在夏季手术、有糖尿病、术前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为影响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采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得出两个影响术后切口感染率的独立因素,按照其价值大小排列:术前未抗菌药物使用、有糖尿病;根据表中相对危险度可得出: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以降低切口感染2.217倍,而存在糖尿病则可以增加术后切口感染风险1.475倍。结论影响腹部外科切口感染的主要独立因素有术前抗菌药物使用、是否有糖尿病,在预防上做应加强切口无菌干预以及患者全身的护理和周围环境的消毒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对策,以降低感染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1年12月在医院手术室手术的2699例患者资料,对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手术间安排、急诊/择期、手术次数、术中抗菌药物应用,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采用Stepwise法,评价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危险因素.结果 2699例患者中24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0.89%;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手术间安排、急诊/择期、手术次数、术中抗菌药物应用等与感染相关;对单因素有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基础疾病、未使用抗菌药物、急诊手术间、急诊手术为危险因素.结论 为降低手术切口感染,应提高手术室环境洁净度、手术人员的手的无菌程度、熟练程度、手术质量,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颌面部肿瘤手术切口感染调查分析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颌面部肿瘤手术切口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探讨防范和减少切口感染的有效措施,从而更好地控制感染.方法 选择医院2006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出院的颌面外科肿瘤手术患者,对其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颌面部肿瘤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很多,主要与术前准备、手术时间、患者年龄、糖尿病史、肿瘤的性质、住院天数、术后抗菌药物使用等关系密切.结论 医务人员应针对各种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减少手术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鼻息肉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探讨有效的干预预防对策,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医院2005-2012年收治的鼻息肉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2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患者自身因素、手术情况、住院时间的分析比较,寻找影响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部2 963例经过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鼻窦炎的患者共发生切口感染28例,感染率为0.94%;患者年龄、吸烟、饮酒史、糖尿病史、手术时间、切口类型、麻醉方式、围术期的护理、抗菌药物的使用和住院时间等是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规劝患者戒烟、控制血糖水平,加强手术熟练度缩短手术时间、做好围术期的护理以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可以有效地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综合性护理和防治措施是控制切口感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老年患者膀胱癌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类型及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于2011年7月-2016年7月医院收治的297例中老年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并将感染患者切口分泌物送检,观察送检标本中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对可能引起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 297例患者中,发生术后感染51例,感染率为17.17%;51例送检标本中,46例检测出病原菌,检出率为90.20%,共分离出病原菌47株,其中感染革兰阴性菌最多,32株占68.08%、革兰阳性菌10株占21.28%、真菌5株占10.64%;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膀胱癌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与年龄、合并糖尿病、侵入性操作史、术前感染史、手术方式、手术进行时间以及术后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是否合并高血压以及住院时间长短无明显关系;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较大、合并糖尿病、有侵入性操作史、有术前感染史、开腹手术、手术时间较长以及术后未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是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膀胱癌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变形菌属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菌;年龄较大、合并糖尿病、有侵入性操作史、有术前感染史、开腹手术、手术时间较长以及术后未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术后更易发生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状况,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6年3月医院急诊外科528例胸腹部创伤患者的细菌培养结果和临床资料,进行菌种鉴定及统计分析。结果 528例胸腹部创伤患者中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患者56例,感染率为10.6%;共分离出病原菌72株,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48.6%,革兰阴性菌占44.4%,真菌占6.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手术后切口感染与年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低白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呈明显相关性(χ2=20.420、7.326、12.274、10.254、4.238和11.68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间、合并糖尿病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是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7.126、9.852、4.312和6.597,P<0.05)。结论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手术后切口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年龄、住院时间、合并糖尿病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A continuous record of postoperative surgical infections was carried out by 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EDP) of 4340 orthopaedic and general operations. The overall infection rate was 6.3%, ranging from 2.3% (clean wounds) to 27.1% (dirty wounds). The corresponding deep infection rates were 1.6%, 0.4% and 4.6%. Employing a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10 risk factors were evaluated. Factors found to be significant were: wound contamination, department, duration of operation, date of operation and age, and in addition for the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surgeon, planning of operation, length of preoperative stay and anatomic groups. A statistical model for identification of risk patients is described. Postoperative stay was on average 20.5 days longer in infected patients. We find that EDP-recording may result in an annual cost reduction of at least 175,000 pounds for our hospital.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骨科清洁切口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病率和SSI危险因素。方法对某院2014年4月1日—9月30日实施骨科清洁手术的患者进行SSI监测,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共监测患者665例,发生SSI 14例,SSI发病率为2.1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类型、皮肤准备方法、ASA评分和手术时间均是骨科清洁切口发生SSI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传统备皮法、ASA评分Ⅱ级及以上、手术时间≥90 min是骨科清洁手术患者发生SSI的独立危险因素[OR及OR95%CI分别为3.96(1.07-14.70)、6.45(1.97-21.11)、4.08(1.35-12.30)]。结论改良备皮法、ASA评分I级及手术持续时间越短可减少骨科清洁切口SSI的发生,临床在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的前提下,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有助于降低骨科清洁切口SSI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阑尾切除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376例开腹阑尾切除术患者,切口感染者为病例组,无感染者为对照组。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手术部位总感染率为7.7%(29/376)。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性别、年龄、麻醉类型、手术类型、ASA分级、糖尿病、切口类型、手术持续时间、术前白细胞计数和住院天数等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年龄、麻醉类型、糖尿病、切口类型、手术持续时间等5个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全麻、糖尿病、污染切口和手术持续时间60 min等,是阑尾切除术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A retrospective consecutive study was made of 3000 surgical wounds. All wounds were examined for ten days after operation. The overall infection rate of surgical wound infection (SWI) was 3.53%. SWI lengthened significantly duration of hospital stay (12 days vs 4 days, p < 10-6). Monovariate analysis had shown as significantly risk factors: diabetes (12.26% vs 5.49%, p < 10-6), emergency operation (5.64% vs 2.43%, p < 10-3), acute appendicitis (24.53% vs 13.06%, p < 10-3), biliary emergencies (10.37% vs 4.73%, p < 10-3), operations achieved by young surgeons (5.55% vs 2.83%, p < 10-3), choledochotomy (10.38% vs 5.46%, p < 0.05), colorectal resection (8.50% vs 4.14%, p < 0.05), open laparotomy versus laparoscopy (19.81% vs 1.89%, p < 0.05) and operating time (148 mn vs 104 mn, p < 0.05). Logistic regression showed that diabetes (p = 0.00488), biliary emergencies (p = 0.0016), seniority of surgeon (p = 0.0023), type of skin incision (p = 0.0196) and operating time (p = 0.0005) we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surgical wound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35,自引:9,他引:35  
目的探讨糖尿病医院感染状况与危险因素,为有效地防治糖尿病医院感染,降低其发生率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回顾性的调查和分析.结果糖尿病并发医院感染的病例占住院病例的0.45%,占住院糖尿病患者的36.82%,占全院医院感染构成比的13.64%;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病死率为38.27%;糖尿病医院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病程、住院天数、抗菌药物的压力、血糖的控制程度、手术及侵袭性操作、糖尿病患者的慢性基础性疾病、糖尿病的并发症等;糖尿病医院感染的感染部位主要为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切口感染、血液感染及肠道感染;主要病原体为真菌和革兰阴性菌.结论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病死率高,必须引起重视;积极治疗原发病、缩短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注意无菌操作、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及侵袭性操作是预防糖尿病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A study of som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wound infec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ive hundred and four surgical patients were studied at Princess Basma Hospital, North Jordan, during the period April 1984-January 1985. The overall postoperative wound infection rate was 3.6%. In clean surgery 1.1% of wounds were infected and in potentially contaminated and contaminated surgery the infection rate was 3.3% and 18.5% respectively. Major organisms isolated from infected wounds were Staphylococcus aureus (55.5%), Escherichia coli (16.6%), Proteus vulgaris (11.1%), Pseudomonas aeruginosa, Enterobacter aerogenes and Aeromonas hydrophilia, each with 5.6%. Use of a wound drain, duration of operation and carriage of Staph. aureus by the patient were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frequency of wound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7.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以针对危险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某院骨科1 082例手术患者进行监测,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通过查阅病历资料、现场查看切口及出院后电话随访等方式了解SSI情况。结果共监测骨科手术患者1 082例,发生SSI 8例,SSI率为0.7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SI与年龄、合并糖尿病、急诊手术、切口个数、切口类型、手术时间、植入物7项因素有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急诊手术、切口个数、切口类型、手术时间是SSI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SSI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必须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降低SS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信息监测系统、现场查看及电话回访相结合的方法监测2010年1月—2015年3月某院脊柱外科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调查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情况,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共监测326例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15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感染发病率4.60%。年龄≥60岁、非层流手术室、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非术前30 min内、术前住院日3 d、手术持续时间3 h、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较高(均P0.01)。结论患者年龄大、手术室净化级别低、未规范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手术时间长、术前住院时间长以及合并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均是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高危因素,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risk of acquisition of postoperative wound infection in individuals or groups of patients is described. It is based on data from prevalence surveys of 41 hospitals and includes 1980 wounds. The factors included in the model, i.e., age, sex, length of pre-operative stay, type of operation, wound drainage, number of occupied beds in ward, and special factors, e.g., diabetes, steroid therapy, were obtained by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original data. Most of the ward facilities and practices were excluded as non-significant. The model has been modified for use with incidence studies and its accuracy confirmed in a further 1331 patients by comparing predicted and recorded infection rates.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相关感染发病情况,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河南省某三甲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使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2 098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监测期间出现输液港相关感染的26例患者为病例组,按照1∶2的比例,随机选取同期进行该类手术的52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一般资料、研究指标方面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输液港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监测期间,输液港植入患者共置管274 838 d,26例患者发生输液港相关感染,发病率为1.24%,日发病率为0.09‰;感染病原体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占30.77%);有糖尿病史(OR=3.61,95%CI:1.27~10.11)、置港时长≥90 d(OR=4.71,95%CI:1.65~13.22)、手术时长≥40 min(OR=3.60,95%CI:1.34~9.64)为患者发生输液港相关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应加强对植入输液港患者的监测和随访,特别是对患有糖尿病、置管时间长、手术时间长的患者更应密切关注,以利于输液港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