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对3例畸变Y染色体进行定位分析并确定其重组形式.方法 采用染色体G显带、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 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Y染色体多个序列标签位点(sequence tagged site,STS)及Illumina人类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扫描(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array,SNP-array)等多种技术.结果 3例患者染色体G显带核型均为46,X,+ mar.MLPA检测发现例1 SRY、ZFY、UTY基因重复;例2 SRY、ZFY基因重复、UTY基因缺失;例3X染色体短臂/Y染色体短臂(X/Yp)、X染色体长臂/Y染色体长臂(X/Yq)亚端粒区域基因拷贝数减少.Y染色体STS分析提示:例1的SRY及Y染色体AZFa区sY84、sY86、AZFb区sY1227存在,但sY1228及AZFc区多个STS缺失,断裂点位于AZFb区sY1227和sY1228之间;例2的SRY及着丝粒区域sY1200存在,其余STS均缺失;例3的SRY及AZF多个STS均存在.SNP-array扫描提示,例1 Yp11.31-p11.2区重复,Yq11.22-q11.23区缺失,缺失片段约为5.18 Mb;例2 Yp11.31-p11.2区重复,重复片段为3.724 Mb,Yq11.21-q11.23区域缺失,缺失约14.644Mb;例3 X/Yp亚端粒区域(PAR) p22.33单拷贝缺失,X/Yq亚端粒区域(PAR) q28单拷贝缺失.FISH分析提示,例1和例2细胞中期原位杂交核型均为46,X,+ mar.ish(Y)(SRY++,DYZ3++,DYZ1-).综合分析:例1和例2的标记染色体均为短臂等臂双着丝粒Y染色体.分子核型:例1为46,X,idic (Y)(q11.23);例2为46,X,idic(Y) (q10);例3为标记染色体为环状Y,核型为46,X,r(Y)(p1 1q12).结论 Y染色体畸变形式多样,选用MLPA、Y染色体STS、FISH、SNP-array等多项技术联合诊断是确定其断裂点及重组形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例1 男,27岁,结婚3年未育。患者表型、智力正常。双侧睾丸小,阴茎小,精液检查3次均为无精。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oospermia factor,AZF)区域微缺失筛查:采用多重PCR技术对AZF区4个亚区的8个序列标签位点(sequence tagged sites,SP3)位点:AZFa区sY84、sY86,AZFb区sY127、sY134、sY129,AZFc区sY254、sY255,AZFd区sY152及性别决定基因(sex-determining region of Y,SRY)基因扩增,未发现缺失。外周血染色体G显带分析核型为46,X,inv(Y)(q12;p12)。其妻妇科及染色体检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从分子遗传学角度对1例无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oospermia factor,AZF)区域缺失片段进行定位分析.方法 根据Y染色体遗传物理图谱,采用多重PCR技术扩增Y染色体AZFa区sY84、sY86、sY87,AZFb区sY102、sY117、sY118、sY119、sY115、DYS132、DYS385、sY1015、sY121、sY125、sY127、sY129、sY134,AZFd区sY152,AZFc区sY1258、sY1291、sY254、sY255、sY158、sY1201,Yq末端sY160等24个序列标签位点(sequence tag sites,SIS).结果 所扩增的SIS只有AZFa区sY84、sY86、sY87及AZFb区sY102、sY117、sY118、sY119、sY115、DYS132有特异扩增条带,其余15个STS均未见特异扩增条带.患者Y染色体缺失断裂点位于AZFb区sY115和DYS385之间约8577 bp范围内.为AZFb区部份缺失,AZFd区、AZFc区及Yq末端缺失.结论 用分子遗传学技术进行STS分析可精确标明Y染色体AZF区域缺失片段.  相似文献   

4.
不育男性的AZF检测与Y染色体缺失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子发生障碍的男性不育患者AZF缺失与Y染色体缺失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16例非阻塞性无精子症或少精子症患者进行AZF的检测,同时观察G显带Y染色体的形态。结果从616例患者中检测出48例患者分别为AZFa、AZFb、AZFc或AZFb+AZFc的微缺失,但显微镜下观察不到Y染色体形态改变。另外4例患者经AZF检测,2例为AZFc+sY160缺失,1例为AZFb+AZFc+sY160缺失,1例为AZFa+AZFb+AZFc+sY160缺失,显微镜下发现Yq部分或完全缺失。25例已育男性的G-显带的Y染色体和AZF也进行对照检测,均未发现AZF的缺失,但其中1例核型分析显示Y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但PCR检测仅缺失sY160,即Yq12的缺失。结论Yq11.23上7Mb的缺失在细胞水平不能分辨。q11.23+q12的缺失或仅有Yq12的缺失的Y染色体显微镜下不能区分,但后者不是精子发生障碍的病因。对男性不育精子发生障碍患者,要结合细胞遗传学和AZF分子检测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分析1例Y染色体结构异常胎儿标本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NP-array)、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比较各种方法在产前诊断中的联用价值。方法 无创产前筛查(NIPT)提示1病例性染色体数目减少。产前诊断羊水穿刺后行快速非整倍体分子诊断、SNP-array和核型分析。3种方法结果并不完全一致,进一步行FISH检测以明确结果。结果 快速非整倍体分子检测结果提示胎儿X染色体1个信号,Y染色体2个信号。SNP-array检出结果为Yq11.221q11.23x0、Yp11.31q11.221x2,提示Y染色体长臂部分片段缺失,大小为12.54 Mb,缺失片段主要涉及生精功能AZFb+c区域。核型分析结果为mos 46,X,psu idic(Y)(q11.221)[62]/46,X,del(Y)(q11.221)[8],提示胎儿为Y染色为等臂假双着丝粒与Y长臂片段缺失嵌合体,与SNP-array所提示的断裂点位置一致。对胎儿羊水间期和中期细胞进一步FISH检测结果为(DYZ3)X1[30]/(DYZ3)X2[70],提示胎儿Y染色体结构异常嵌合。结论 对NI...  相似文献   

6.
男性不育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应用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检查,对男性不育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探讨其遗传效应及其对生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外周血染色体G显带、C显带技术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4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了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检测。结果 4例男性不育患者中3例染色体都发生明显的形态学改变,1例未见异常,核型分别为:①45,X,-Y, der(Y),t(Y;22)(q11.21;q11.2),-22;②46,X,del(Y)(q11.21);③46,XY,t(1;12)(p32;q24);④46,XY在所选择AZF的AZFa、AZFb、AZFd、AZFc区域的15个序列标签位点(STS)中,1例有13个位点缺失,1例12个位点缺失,1例1个位点缺失,1例5个位点缺失。结论对男性不育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及Y染色体AZF区域微缺失检查是必要的,为不育症患者提供明确的遗传学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1例嵌合型Klinefelter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及Y染色体AZF区域基因微缺失发生情况。方法 通过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观察患者染色体情况;采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Y染色体上性别决定基因(SRY)及无精症因子(AZF)区域[AZFa(sY84,sY86)、AZFb(sY127,sY134)、AZFc(sY254,sY255)]微缺失状态。结果 患者核型分析结果为47,XXY[38]/46,XX[3]/49,XXXXY[2]/48,XXYY[2]/48,XXXY[1]/46,XY[7],计数172个细胞,分析53个细胞,众数46[14]/47[153]/48[3]/49[2],妻子染色体结果正常;患者SRY基因检测结果为男性,Y染色体AZF区域未检测到微缺失发生。结论 此例罕见嵌合型Klinefelter综合征患者染色体数目异常是导致其发生不育的最主要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无精子、少精子症患者常规6个STS位点检测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的情况。方法 选取EAA和EMQN推荐的常规6个Y染色体特异性序列标签位点,经2组多重PCR对76例无精子症和29例少精子症男性患者进行Y染色体AZFa、AZFb和AZFc区微缺失检测。其中,8例无精子症患者还同时进行了G带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Q-显带等细胞遗传学检测。结果 105例患者经6个STS位点检测发现AZF区微缺失9例。其中AZFc(SY254,SY255)缺失7例,AZFb(SY127,SY134)+AZFc(SY254,SY255)缺失2例,未发现AZFa缺失。复合微缺失及其它6例未检出微缺失的患者同时经细胞遗传学分析,发现4例染色体结构异常。2例复合微缺失患者分别为Y等臂染色体:46,X,idic(Y)(q11.2)、X和Y等臂染色体的嵌合体:45,X[19]/46,X,idic(Y)(q11.2);1例为Y染色体长臂部分失:46,X.del(Y)(q11.2);另1例为Y染色体部分片段复制至15号染色体:46,XY,der(15)t(Y;15)(q11.2;p11.1)。根据细胞遗传学结果,重新设计STS检测位点,发现Y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患者存在AZFc(SY243,SY158)的缺失。结论 Y染色体AZF微缺失的检测是临床判断无精子、少精子症患者是否遗传因素的重要手段。但传统的6个STS位点检测在中国人群中应用尚需进一步验证。同时做细胞遗传学分析对疾病的准确诊断会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SRY阳性的46,XX男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细胞遗传学研究。方法针对1例SRY阳性的46,XX男性综合征患者,应用多重PCR及染色体技术进行SRY、Y染色体微缺失等细胞遗传学检测。结果通过PCR扩增SRY、Y染色体微缺失发现患者SRY基因阳性,且Y染色体微缺失AZF区域AZFa、AZFb、AZFc、AZFd均缺失。染色体核型为46,XX。性激素检测示高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不全。结论对性发育异常的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SRY基因检测,有利于了解该类患者的遗传学病因,为明确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无精症患者 Y染色体的形态学改变及相应的无精子因子 ( azoospermia factor,AZF)区域的微缺失位点 ,为无精症患者进行明确的遗传学诊断。方法 采用外周血染色体 G显带、C显带技术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对 2例无精症患者进行了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检测。结果  2例无精症患者 Y染色体都发生了明显形态学改变 ,核型分别为 4 5 ,X,- Y,- 2 2 , der( Y) t( Y;2 2 ) ( q11.2 ;q11.2 ) ;4 6 ,XY,del( Y) ( q11.2 )。在所选择的 AZFa、AZFb、AZFd、AZFc区域的 12个序列标签位点中 ,1例发生 10个位点缺失 ,另一例发生 11个位点缺失。结论 通过细胞遗传学检查及 Y染色体上 AZF区域微缺失的检测 ,对男性不育患者提供更加明确的遗传学诊断  相似文献   

11.
Klinefelter综合征患者Y染色体AZF微缺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Klinefelter综合征患者Y染色体AZF微缺失发生情况。方法12例Klinefelter综合征患者ICSI/IVF等辅助受孕前进行睾丸细针穿刺吸液细胞学检查及Y染色体AZF微缺失分析。确定8个实验用序列标签位点(STS),分别是:sY84、sY86、sY127、sY134、sY152、sY153、sY254、sY255,并以X/Y连锁锌指蛋白基因(ZFX/Y)为内对照进行多重PCR筛查AZF微缺失。结果睾丸细针穿刺吸液细胞学检查显示,3例(25.0%,3/12)可见到极少量形态较完整的精子及各级生精细胞、精子细胞,7例(58.3%,7/12)仅见少量生精细胞及精子细胞,2例(16.7%,2/12)仅见支持细胞,未见生精细胞及精子。12例Klinefelter综合征患者共检测出AZF微缺失2例分别为AZFa+AZFc区缺失和AZFb+AZFc区缺失;对照组32例样本未检出AZF基因微缺失。KS患者AZF微缺失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χ^2=5.587,P=0.018)。结论Klinefelter综合征患者存在Y染色体长臂AZF微缺失,缺失率为16.7%。  相似文献   

12.
染色体核型异常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异常与Y染色体微缺失之间的关系。方法578例男性不育患者均来自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吉林省生殖医学研究所临床门诊。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均为无精子症或严重少精子症。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染色体标本制备,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采用无精子因子区9个序列标签位点对所有染色体异常的无精子症或严重少精子症患者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分析。结果578例遗传咨询患者中,检测出染色体核型异常患者62例,异常率为10.73%。其中包括无精子症或严重少精子症患者10例,占总样本1.73%。10例染色体核型异常患者检测出Y染色体微缺失2例,占20%。核型为46,XX/47,XX,+del(Y)(q11)患者临床表现为睾丸小,无精症,Y染色体缺失位点为sY157、sY152、sY254、sY255;核型为45,X,-Y,-15,+t(Y:15)(p?;q11)患者临床表现为特发性无精子症,缺失位点为sY143、sY254、sY255。结论涉及到Y染色体的染色体核型异常与AZF微缺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查严重少精子症和无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AZF区域微缺失的发生情况,探讨Y染色体微缺失患者生殖激素的水平。方法对195例严重少精子症和80例无精子症患者进行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oospermia factor,AZF)微缺失分析,同时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生殖激素水平。结果275例患者中发生AZF微缺失患者21例,检出率为7.6%,其中少严重精子症15例,无精子症6例。21例AZF微缺失情况:AZFa区缺失3例;AZFb+c+d区缺失4例;AZFc+d区缺失¨例;AZFd区缺失3例。Y染色体AZFb+C+d区缺失患者的卵泡刺激素(FSH)值(46.2±10.3)mIU/mL显著高于无Y染色体缺失患者(17.6±15.2)mIU/mL和AZFa区、AZFc+d区、AZFd区缺失患者(15.8±5.7)mI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精与严重少精症患者中Y染色体的微缺失以AZFc区和AZFd区缺失最为常见,Y染色体AZFb+c+d区缺失是引起高卵泡刺激素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35例Y染色体微缺失患者临床表型。方法按照WHO标准进行检查和精液分析,证实为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或严重少精子症(〈1×10^6/mL)367例,然后应用改良多重多聚酶链反应(multiplex—PCR),对367例不育患者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分子学诊断。将微缺失患者分为两组:严重少精子组和无精子组。再按缺失类型将无精子组分为两个亚组:单纯AZFc缺失组和其它类型缺失组。采集以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婚年龄、不育史、精液分析、睾丸体积、附睾睾丸穿刺情况、染色体核型分析以及性激素检测。结果367例中发现AZF微缺失35例(9.54%),其中AZFa、AZFb微缺失各1例(2.86%),AZFc微缺失29例(82.86%),AZFb+c微缺失2倒(5.71%),AZFa+b+c微缺失2例(5.71%)。严重少精子患者14例,缺失类型均为AZFc;无精子症患者21例,其中对12例无精子症患者行睾丸穿刺活检,2例AZFc微缺失患者发现精子。其中未发现输精管缺如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2例AZFc微缺失患者发现异常,其余均为46,XY。严重少精子组与无精子组患者年龄、不育年限、黄体生成素、雄激素及出生时父亲年龄无统计学差异,卵泡刺激素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临床表型、染色体核型正常的严重少弱精子或无精子症患者可存在Y染色体微缺失,其发生率约为10%,最常见的类型为AZFc微缺失。单纯AZFc缺失对精子生成的影响比其他类型缺失较小,无精子症AZFc缺失者行睾丸穿刺活检有可能发现可用精子,AZFa、AZFb或AZFa+b+c缺失者基本不可能有精子,临床上无睾丸活检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及无精症因子(AZF)基因缺失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对2012年5月-2014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重庆地区)原发性男性不育患者165例,进行外周血G显带核型分析并采用多重PCR对无精症因子区域的15个标签序列位点进行检测。结果165例生精障碍患者中染色体异常共检出5例,1例为男性性反转(46,XX),1例为克氏综合征(47,XXY),1例为47,XY,+mar,1例为46,XY,Y≥18,1例46,XY,in(9),其余均为正常核型,总异常率为3.03%(5/165);AZF基因位点发生微缺失患者共检出25例,总缺失率为15.15S。结论染色体异常和AZF微缺失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对男性不育诊断时有必要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16.
The SRY gene on the short arm of the Y chromosome is necessary for male development. Without SRY, patients with 46,XY karyotype develop as females, fail to achieve normal puberty and have dysgenic gonads and a high incidence of gonadoblastoma. Here we report a female fetus, aborted at 17 weeks of pregnancy, with a non-mosaic 46,X,del(Y)(p11.2).ish del(Y)(SRY-) karyotype diagnosed by classical cytogenetics and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Ovarian tissue was full of oocytes and mitotic figures. FISH studies of ovarian tissues with X and Y centromere probes revealed extensive sex chromosome mosaicism, manifested by loss of the Y chromosome and polysomy of the X chromosome. We propose that X chromosome polysomy is a post-zygotic event that arises to facilitate gonadal differentiation in the absence of all factors necessary for normal gonad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无精子和少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与染色体核型的关联。方法对无精子、少精子症男性患者Y染色体AZF基因区15个STS位点进行检测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150例患者经15个STS位点检测发现AZF区微缺失12例,总缺失率为8.0%。其中AZFa缺失2例,缺失频率为1.3%;AZFb缺失1例,缺失频率为0.6%;AZFc缺失11例,缺失频率为7.3%;AZFd缺失10例,缺失频率为6.7%。AZF区缺失频率为AZFc〉AZFd〉AZFa〉AZFb。12例AZF区微缺失的患者共存在4种缺失类型,其中10例患者为AZF区的联合缺失。所有患者经核型分析共检测出14例异常核型,异常率为9.3%。14例异常核型患者中有1例存在Y染色体微缺失;136例正常核型患者存在11例Y染色体微缺失。结论 Y染色体AZF区有缺失,不一定染色体核型异常,染色体核型异常也不排除有AZF的缺失;Y染色体微缺失与染色体核型异常不呈一一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Y染色体微缺失与原发性无精子症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重PCR技术,对63例原发性无精子症患者和20例正常已生育男性对照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的检测。结果63例原发性无精子症患者中9例发生了Y染色体微缺失,缺失率为14·3%,其中AZFa区sY86缺失2例(3·17%);AZFb区sY134缺失1例(1·59%);AZFc区sY255缺失4例(6·34%);sY86和sY134同时缺失1例(1·59%)。20例已生育男性均未检测到Y染色体微缺失。结论男性原发性无精子症与Y染色体微缺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