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食管癌X线钡餐造影与CT检查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X线钡餐造影与CT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检查结果。结果10例早期食管癌的X线表现为:局限性粘膜中断破坏,小的龛影和充盈缺损,局限性腔壁线毛糙和管壁僵硬;48例中晚期食管癌的X线表现为:明显的粘膜紊乱、中断及破坏,不规则的充盈缺损和龛影,管腔狭窄,管壁僵硬,扩张受限,钡剂通过受阻,纵隔内软组织肿块影。10例早期食管癌CT检查仅发现6例,表现为局限性的管壁增厚;48例中晚期食管癌的CT表现为: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软组织肿块,周围组织器官侵犯,淋巴结和肝肺等远处转移。结论食管癌首选食管钡餐检查,对于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X线钡餐造影优于CT检查。CT除可显示食管癌病变本身外,还可显示周围组织器官侵犯及淋巴、远处转移情况,可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胃癌的多排螺旋CT诊断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0例经多排螺旋CT检查,并病理证实的胃癌病例,回顾性分析探讨多排螺旋CT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30例胃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和图像后处理,进行多排螺旋CT诊断及胃癌的术前评估分期,同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胃壁增厚18例,软组织肿块12例,邻近组织浸润8例,淋巴结转移20例。结论:多排螺旋CT检查可显示胃壁增厚、肿块、局部管腔狭窄、管壁僵直等,可以观察周围组织受累及远处转移情况,对胃癌分期评估和选择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4排CT血管造影及三雏重建方法在大动脉炎诊断中的应用和临床价值.方法:对12例经临床及DSA证实的大动脉炎患者行64排CT血管造影及MPR、MIP、SSD、CPR重建检查,总结CT表现并结合文献分析讨论.结果:64排CTA可清晰显示主动脉管壁及管腔的改变.本组管壁增厚的28个,钙化灶4个,管腔狭窄的20个,...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X线结合CT检查在食管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50例食管癌患者先行X线造影检查,后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X线食管造影表现为病变段食管黏膜增粗、扭曲或中断破坏,管腔内不规则充盈缺损或龛影,管腔狭窄;CT检查表现为病变段管壁不规则肿厚,腔内外肿块,附近结构侵犯,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肺内转移等。结论 X线食管造影结合CT检查对食管癌的诊断较全面,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以及术后评估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小肠肿瘤的X线和CT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X线与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肿瘤的X线钡剂双对比造影和CT表现特点。11例行口服法,15例行插管法小肠造影;12例进行了CT扫描,其中9例予增强扫描。结果原发性小肠肿瘤的X线造影表现为:肠管内的充盈缺损、肠腔狭窄、黏膜破坏或受压移位变形、管壁僵硬、肠管蠕动差、龛影和肠梗阻或肠套叠。CT扫描表现为:腔内软组织肿块影、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受压。增强扫描后,良性肿瘤呈均匀性强化,而恶性肿瘤为轻至中度不均匀强化。在小肠肿瘤的诊断中,口服法的阳性率为36.4%(4/11);插管法阳性率为73.3%(11/15);CT检查阳性率为66.7%(8/12)。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具有一定的X线表现特点,与CT检查相结合可明显提高其阳性检出率,对显示早期病变及术前分期和部分肿瘤的定性与手术切除的评估,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食管癌在数字化X线上消化道造影上的典型表现及分型。方法:对20例诊断为食管癌的患者行数字化X线上消化道造影,以食管全程X线表现为基础,结合临床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中晚期食管癌数字化X线上消化道造影的典型表现为:充盈缺损、龛影,结合管壁僵硬、黏膜中断、管腔变窄等诊断及分型较容易,而早期食管癌有一定难度,需要精心细致及熟练的检查操作技术,并结合毛刷拉网及内镜检查验证。结论:数字化X线上消化道造影,可以直观地显示食管癌的部位、大小及形态,并能准确地对其进行影像学分型,且在榆查中患者易配合,患者痛苦小而深受广大患者和临床医师好评。  相似文献   

7.
聂利民  张日 《河北医学》2014,(4):666-668
目的:观察食管癌X-线气钡双重造影与CT检查结果,提高食管癌影像检查水平。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食管癌患者50作为研究对象,空腹8h以上进行以硫酸钡进行X线气钡双重造影及CT检查。结果:X线气钡双重造影诊断食管癌66.00%,表现为黏膜破裂增粗迂曲、充盈缺损、龛影、局限性管壁发僵或有钡剂滞留、管腔狭窄、管壁蠕动消失、黏膜紊乱、软组织以及腔内型的巨大充盈缺损而近端管腔增宽等;CT检查诊断食管癌88.00%: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管壁局限性增厚,软组织肿块,与邻近器官的脂肪间隙消失或者模糊;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4例。结论:钡餐对于早期粘膜病变及功能性改变具有优势;CT对判断肿瘤外侵程度准确性高,两种方法结合应用,可为食管癌的术前分期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应作为术前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动脉造影检查对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动脉造影检查的31例大动脉炎同时经临床及CT、MRI检查最终确诊为大动脉炎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变动脉表现为降主动脉向心性狭窄,管腔变细,病变分布较为广泛并多伴有狭窄后扩张和不同程度的侧支循环.CT、MRI检查示受累主动脉壁明显毛糙和钙化,CTA可见血管管壁增厚和导致的管腔狭窄,甚至闭塞,活动期增厚管壁可有不规则强化.结论 动脉造影对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诊断较直观、准确,是作为多发性大动脉诊断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钡餐造影与CT诊断食管癌的价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钡餐造影和CT检查对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206例均行钡餐检查,其中72例同时行CT检查。结果:206例食管癌钡餐检查显示病变区食管壁僵硬,扩张受限,蠕动减弱,甚至消失,管腔轮廓不规则伴腔内充盈缺损及狭窄,粘膜紊乱、中断及破坏,纵隔内见软组织肿块影。72例行CT检查,显示管壁增厚,病变区周围脂肪层模糊不清以至消失,还可显示肿瘤与胸主动脉夹角增大、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腹腔淋巴结转移等情况。结论:钡餐造影检查是发现食管癌的重要方法,CT可以进一步明确纵隔的浸润范围和各种转移情况,对术前分期及确定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气钡双重造影是胃癌检查的基本方法,对早期进展期胃癌均有很高的诊断率。CT检查可清楚显示部分向腔外生长的肿块及邻近组织、脏器受累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肠气钡双重造影和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间26例经病理和手术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气钡双重造影及CT扫描,总结其气钡双重造影及CT影像特点。结果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表现为消化道腔偏心性狭窄、腔内充盈缺损、龛影,局部黏膜破坏中断、平坦或消失,瘤周黏膜不规则聚集,小肠腔狭窄和胃肠道外压性改变;CT图像特点表现为向胃肠腔内、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突出的肿块影,肿块周边呈等密度,中心呈略低密度或低密度,可见液化、坏死、囊变及钙化等。增强扫描:轻度均匀强化,不均匀明显强化,或呈中心坏死囊变周边明显强化。结论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对黏膜及黏膜下病变和管壁功能性改变及管腔狭窄、胃肠道受压推移等具有优势,而CT能明确显示肿瘤的的形态大小、内部密度及其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能提供更多的胃肠道腔外影像信息,对肿瘤的良恶性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气钡双重造影和CT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胃肠间质肿瘤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张水灌肠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提高结肠癌的CT诊断及临床分期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结肠镜活检病理证实的结肠癌45例,讨论其CT表现。结果:结肠癌CT表现为结肠壁增厚,软组织肿块,管腔不规则狭窄,管壁僵硬及局部管壁的异常强化;可清晰地显示病变的部位、大小、肠壁侵犯的深度、周围组织侵犯及淋巴结或远处脏器转移;定位准确率100%,定性准确率95.6%。结论:低张水灌肠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结肠癌的诊断、术前分期、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估计预后等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下肢动脉闭塞症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三维重建技术结合原始图像回顾性分析54例下肢动脉MSCTA图像资料,观察血管管壁改变及管腔狭窄程度。结果本组54例患者观察的1017个血管节段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其中动脉管壁钙化为795个。结论 M SC T A可判断管壁斑块和管腔狭窄情况,明确显示下支动脉血管形态,在评估和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食道癌患者采用X线钡餐及CT扫描进行诊断结果差异。方法:选取4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接受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观察影像特征,比较诊断率差异。结果:X线钡餐可见食管癌致食管中度狭窄,局部黏膜迂曲、紊乱,管壁僵硬,其病灶周围可见食管扩张显影等;40例诊断35例(87.50%),早期食管癌诊断66.67%,中晚期食管癌经诊断96.43%。CT检查食管癌主要显示为食管狭窄压迫左支气管、食管壁局限性增厚等特征,可见管腔内肿物低密度影、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40例诊断32例(80.00%),早期食管癌经诊断33.33%,中晚期食管癌经CT影像诊断100.00%。早期食管癌患者X线诊断阳性率高于CT诊断(P<0.05);中晚期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癌的临床诊断当中,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均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有着各自优势和不足,需要合理予以选用,以保证临床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创伤性支气管断裂的胸片和CT表现,从而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或支纤镜检查证实的创伤性支气管断裂的X线胸片和CT表现.结果 支气管断裂的主要影像学表现为:气管支气管气柱中断,肺不张,肺下垂征,纵隔及皮下气肿,气胸或液气胸;CT检查还能显示气管支气管管壁的缺损,管腔狭窄、堵塞,移位或成角畸形.结论 联合应用胸片和CT检查,对支气管断裂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性分析 5 8例胃癌的CT表现 ,评价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所有病例均行CT检查 ,将CT表现与胃镜及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结果比较 ,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结果 CT能清楚地显示胃癌的病变全貌 ,同时能良好地显示病变与周围脏器的关系、腹部脏器及淋巴结转移等情况 ,本组胃癌CT诊断准确率为 10 0 %。结论 完整的CT检查能准确诊断胃癌 ,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同时可为临床选择治疗方式、观察病程及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支气管断裂的胸片和CT表现以及在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或纤支镜检查证实的外伤性支气管断裂的X线胸片和CT表现。结果 支气管断裂的主要影像学表现为:气管支气管气柱中断、肺不张、肺下垂征、纵隔及皮下气肿、气胸或液气胸;CT检查还能显示气管支气管管壁的缺陷,管腔狭窄、堵塞,移位或成角畸形。结论 联合应用胸片和CT检查,对支气管断裂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回顾性分析58例胃癌的CT表现,评价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所有病例均行CT检查,将CT表现与胃镜及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结果比较,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结果 CT能清楚地显示胃癌的病变全貌,同时能良好地显示病变与周围脏器的关系、腹部脏器及淋巴结转移等情况,本组胃癌CT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 完整的CT检查能准确诊断胃癌,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同时可为临床选择治疗方式、观察病程及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支气管内膜结核X线、CT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总结6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X线、CT资料,除肺结核外,重点观察支气管管腔和管壁形态学的改变及远端肺野的改变。结果X线、CT显示支气管内膜结核管径狭窄、管壁增厚、管壁密度增高,管壁僵直、钙化,X线平片只显示病变支气管远端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结论支气管内膜结核X线、CT有一系列表现,不具有特异性,但管壁的钙化强烈提示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可能性,X线、CT做为无创检查仍是评价支气管病变及对临床疗效评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膜结核与中央型肺癌的螺旋CT表现,提高对支气管内膜结核与中央型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纤支镜病检及痰检证实的48例中央型肺癌与66例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多排螺旋CT表现,总结各型病变的影像学特点。结果:48例中央型肺癌中能够显示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44例,阻塞性肺不张8例;66例支气管内膜结核中能够显示支气管管壁增厚62例,管腔狭窄后扩张36例,阻塞性肺不张16例。结论:支气管管壁增厚的厚度及长度、管腔狭窄后是否有扩张,对中央型肺癌与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