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总结膀胱嗜铬细胞瘤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1988年6月~2006年6月收治的5例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均行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2年,均排尿正常,血压平稳。结论在手术治疗膀胱嗜铬细胞瘤中,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膀胱嗜铬细胞瘤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1988年6月~2006年6月收治的5例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均行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2年,均排尿正常,血压平稳。结论在手术治疗膀胱嗜铬细胞瘤中,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巨大嗜铬细胞瘤的手术治疗水平. 方法总结分析1990年1月~2001年9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且直径大于10cm的18例巨大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18例巨大嗜铬细胞瘤占同期同类型肿瘤的13.6%,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前药物控制血压2周~4月;B超、CT、Doppler超声、DSA或MRA检查定位决定手术径路及方案;术中平均输血2 450ml,2例采用自体血回输.17例患者完整切除肿瘤,1例仅作病理活检,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嗜铬细胞瘤,其中1例伴不典型增生,2例提示有恶变倾向.随访8月~11年,2例复发再手术. 结论巨大嗜铬细胞瘤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尚需联合用药方能较理想地控制高血压,准确的术前定位对选择手术径路、制定手术方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嗜铬细胞瘤是发生在肾上腺髓质或交感神经系统其他部位的一种功能性腺瘤。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有效治疗方法 ,但手术引起血压的急剧变化 ,危及患者生命。我院 1984年 1月— 1999年 3月收治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的嗜铬细胞瘤患者 17例 ,由于加强了围手术期管理 ,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7例 ,男 7例 ,女 10例 ,年龄 14~ 6 7岁 ,平均 39.9岁。病史 3个月~ 5年 ,平均 2 .5年。发生于肾上腺 15例(88.3% )。其中左侧 8例 ,右侧 7例。肾上腺外发生 2例(11.7% )。有临床症状的 13例 ,其主要症状为持续性高血压2例 (14.1% ) …  相似文献   

5.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及对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视,嗜铬细胞瘤术后病死率已降到1%~5%。我院1995年1月~2003年8月收治并成功手术治疗8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现就一些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杜云  杜华 《安徽医学》1993,14(1):51-52
<正> 我院自1986年~1991年共施行嗜铬细胞瘤手术33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7例,年龄在17~60岁之间,有高血压者25例,视觉障碍者4例,严重左心衰2例。明确诊断后,手术切除嗜铬细胞瘤是目前治疗嗜铬细胞瘤唯一有效的方法。33例病人在我科住院手术期间,通过细致观察和精心护理,均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叙述如下: 典型病例介绍例1:患者,女,28岁,发作时感到剧烈头痛,胸闷,心慌气急,出冷汗等症状,不发作时如常人,到处求医均治疗无效,患者痛苦不堪,悲观失望,而来我院求治,拟诊为“神经官能症”收住神经内科。  相似文献   

7.
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铬细胞瘤是机体嗜铬性组织生长出来的一种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的肿瘤,90%位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是近几年来开展的一种新技术,具有创伤小、失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因此,充分、细致的术前准备,特别是血压的控制,以及术后严密的观察、精心的护理对手术成功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起到重要作用.我院自2003年10月~2004年5月共收治嗜铬细胞瘤患者5例,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的治疗和护理,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均获成功,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09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新路  王禾  张波  秦卫军 《医学争鸣》2003,24(7):589-589
0 引言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肿瘤 ,临床上易被忽视 ,若处理不当可产生不良后果 ,故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十分重要 .我们对 1976 0 1/ 2 0 0 1 0 6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0 9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进行总结分析 ,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 10 9(男 5 7,女 5 2 )例 ,年龄 2 2~ 64(平均 3 1.2 )岁 ,病程 10d~ 12 (平均 3 .6)a.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表现者10 3例 (94 .5 % ) ,无高血压者 6例 (5 .5 % ) .其他症状有头痛84例 (77.0 % ) ,心悸 87例 (79.8% ) ,面色潮红 61例 (5 6.0 % ) ,多汗 69例 (6…  相似文献   

9.
20 0 0~ 2 0 0 2年我院共收治嗜铬细胞瘤 8例 ,经手术治疗均获得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例中 ,男 3例 ,女 5例 ,年龄 3 0~ 5 8岁。高血压病史 2~ 8年。曾误诊为高血压病在内科反复住院 3例。本组 8例确诊后 ,经手术治疗及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2 讨  论本病为凶险的内分泌系统肿瘤 ,主要是嗜铬细胞瘤分泌过多的儿茶酚胺 ,引起一系列特殊症状 ,有心血管系统病变和代谢紊乱。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恶性高血压 ,并伴有心悸、苍白、多汗等症状。其治疗方法主要依靠手术切除。其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围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临床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对 48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8例患者中 2 5例 (5 2 .0 8% )表现为各种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 ,47例 (97.92 % )表现为高血压 ,42例 (87.5 0 % )尿 3 甲氧基 4羟基扁桃酸检查阳性 ,B超、CT、放射性核素13 1I 间碘苄胍 (MIBG)及MRI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7.5 %、95 %、96.7%及 10 0 %。全部病例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 ,良性 46例 (95 .83 % ) ,恶性 2例 (4 .17% ) ,术中无死亡病例。结论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病理学、神经病学、内分泌学、影像学及放射性核素等方面检查。  相似文献   

11.
嗜铬细胞瘤惟一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现就经我院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3例嗜铬细胞瘤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3例中男性5例,女性12例。年龄2 3~4 8岁,平均35岁。右侧7例,左侧6例。肿瘤最大为5 6 0g ,最小为5 0g ,平均重为32 0g。13例均有发作性高血压病史,且伴有突发性头痛、心悸、多汗,在发作间歇期患者无症状。7例病人腹部可触及包块。13例中B超确诊12例;CT检查确诊11例,13例中2次酚妥拉明试验阳性4例。切除肿瘤,病理证实:均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均痊愈出院。2 护理2 1 术前准备①减少诱…  相似文献   

12.
嗜铬细胞瘤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很少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病 ,发病率低 ,如能早期诊断和治疗 ,90 %的病人可望治愈。现将近 10余年来我们诊治的 2 0例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 ,探讨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方法。1 临床资料1.1 病例  2 0例中 ,男性 12例 ,女性 8例。年龄 2 0~5 7岁 ,平均 4 2岁。病程 1天~ 12年 ,平均 3年。1.2 临床表现 高血压者 15例 ,血压为 (15 0~ 2 70 ) (10 0~ 15 0 )mmHg ,其中阵发性高血压 6例 (4 0 % ) ,持续性 9例 (60 % )。头痛、头昏、心悸 10例 (5 0 % ) ,出汗、视力模糊 5例 (2 5 % ) …  相似文献   

13.
嗜铬细胞瘤为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 ,其在高血压患者中国内报告占 1% ,国外报告占 0 .1% 〔1〕,其中 99%为良性。笔者对 1985年~ 1999年经病理证实的 2 5例嗜铬细胞瘤进行临床分析 ,主要讨论膀胱嗜铬细胞瘤 ,儿茶酚胺心肌病诊断及嗜铬细胞瘤的定位诊断。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13例 ,女 12例。年龄 12~ 6 4岁 ,发病年龄多见于 30~ 5 0岁者。病程最短 1月 ,最长 14年。1.2 肿瘤部位及病理性质 :肿瘤位于肾上腺共 2 2例 (88.0 % ) ,其中左侧 16例 ,右侧 6例 ;腹主动脉旁 1例 ;膀胱 2例。 2例病理诊断证实为恶性 ,2 3例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14.
本院自2000年2月~2008年12月,收治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8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将麻醉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8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15~70岁,平均36岁。左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例,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5例,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例。临床表现为高血压(22.6~29.2/15.9~23.9/kPa),头痛,头晕伴大汗、恶心、  相似文献   

15.
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阶段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1年1月~1999年12月共收治嗜铬细胞瘤病人63例,所有病例均获手术成功治疗及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无术后并发症。现将我们对该病术前准备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表1 63例嗜铬胞瘤主要临床症状临床症状发生例数发生率(%)临床症状发生例数发生率%头痛5181.0腹痛  2641.2心悸5079.4面色苍白2539.7头晕4977.8腰痛  1320.6多汗4774.6视力障碍812.7  本组嗜铬细胞瘤患者共63例,其中男39例,女24例,平均年龄34.1±10.8岁(17~65岁)有症状者59例(占93.7%),无症状者(又称静止型)4例(占6.3%)。持续性高血压阵发性…  相似文献   

16.
嗜铬细胞瘤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特别是后者作用于血管壁的α-受体,使全身各器官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改变及血容量降低等.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手术治疗效果好,但手术风险大,围手术期的护理很重要.我院自1985~1999年共为10例嗜铬细胞瘤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由于对术前准备充分,患者在术中、术后经过顺利,均痊愈出院.现将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收集我院资料完整的嗜铬细胞瘤手术切除 5 5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在麻醉过程中发生高血压甚为多见。收缩压(SBP) >33.3k Pa(2 5 0 m m Hg)超过 1分钟者 ,即称为高血压危象 (Hypertensive crisis,简称 HC)。一旦发生 ,情况危急 ,可导致左心衰竭、脑血管意外。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7例 ,女 38例。年龄 14~ 70岁 ,平均 42 .6岁。病程 1月~ 10年 ,平均 2 4.6月。术前血压改变 :呈阵发性高血压者 SBP2 6 .6 6 k Pa 8例 ,阵发上升 2 8例 ,持续升高 19例。EKG改变 :心肌损害 12例 ,窦性心动过速 2 6例 ,窦性心律不齐 8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对 2 4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者 2 3例 (95 .8% ) ,尿VMA检查 2 4例 ,阳性 2 3例 (95 .8% ) ,B超、CT及MRI诊断阳性率分别为 6 2 .5 %、10 0 %及 10 0 %。全部病例均行手术切除 ,术后血压恢复正常者 2 0例 ,无死亡病例。结论 尿VMA检查是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定性诊断的主要依据 ,B超、CT及MRI检查为定位诊断的主要依据。根本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 ,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症状嗜铬细胞瘤的诊治经验,提高无症状嗜铬细胞瘤诊断意识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0例无症状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术前准备、手术方式与围手术期注意要点。结果10例均顺利切除肿瘤,其中后腹腔镜切除8例,开放手术切除2例,术中出血血压波动1例。切除肿瘤最大达12.0 cm ×9.0 cm ×6.0 cm,最小为2.0 cm ×2.0 cm ×1.5 cm。结论无症状嗜铬细胞瘤应引起重视,准确的术前判断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1970~ 1 999年间我院收治 1 8例嗜铬细胞瘤 ,均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诊断证实。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嗜铬细胞瘤 1 8例 ,男 6例 ,女 1 2例 ,年龄 2 2~ 4 0岁 ,平均 31岁。病程 7天~ 5年 ,平均 2 .5年。临床表现为高血压 1 5例 ( 83% ) ,收缩压 1 4 0~ 2 60mmHg ,舒张压 1 0 0~ 1 80mmHg ,其中阵发性高血压 4例 ( 2 7% ) ,无高血压 3例 ( 1 6% ) ;头痛 6例 ( 33% ) ,头晕 6例 ( 33% ) ;心悸 5例 ( 2 7% ) ;上腹隐痛 3例 ( 1 6% ) ,多汗 5例 ( 2 7% ) ,发现腹块、视物障碍、乏力、无症状各 2例 ( 1 1 % )。肿瘤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