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曲晓东 《基层医学论坛》2012,(29):3870-3870
目的探讨仿真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血管内径成像在颅内动脉狭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40例中显效22例,有效17例,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40例中显效18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仅为82.5%。结论仿真三雏DSA血管内径成像是一种极为安全、有效的评估患者颅内动脉管腔结构的方式,对于患者而言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应该在临床中得到关注并推广。  相似文献   

2.
MR对比增强三维血管成像对头颈部动脉病变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12,他引:2  
目的探讨磁共振对比增强血管三维成像(3D CE-MRA)在头颈部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1.5T高场强磁共振检查仪,对100例患者进行头、颈部动脉3D CE-MRA检查,其中头部56例,颈部44例。将获得的3D CE-MRA原始数据进行减影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建(MPR)。结果100例中正常18例,其中头部7例,颈部11例。异常82例,分别为脑动脉瘤4例,脑动静脉畸形(AVM)4例,动脉变异5例,动脉狭窄、闭塞69例(包括动脉硬化后管腔变细、梗塞、栓塞、肿瘤压迫)。结论3D CE-MRA是一种无创性检查头颈部动脉病变的可靠方法,在临床诊断和治疗头颈部动脉病变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用于颅内血管性病变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0例颅内血管性病变的患者,应用三维DSA造影技术进行对患者进行诊断作为实验组,此外,同时选择应用造影检查(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再次对这30例颅内血管性病变的患者进行诊断,作为对照组,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结果经过三维DSA技术进行诊断,28例诊断为脑动脉瘤,1例为烟雾病,1例无造影异常表现。其中28例脑动脉瘤患者经三维DSA造影技术检查出35个动脉瘤。所有颅内血管性病变患者应用不同造影技术诊断后,DSA组患者疾病检出率(93.33%)明显高于CTA组患者疾病检出率(60.00%)、MRA组患者疾病检出率(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三维DSA造影技术明确动脉瘤形态、结构、大小情况,制度合理的治疗方案,其中24例进行介入栓塞治疗,4例患者行外科手术进行夹闭治疗。根据三维DSA造影技术检查后,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手术成功率100.0%。术后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随访,1年后,动脉瘤复发率为0.0%,研究统计,13例患者经CT、MRI影像学检查后,动脉瘤完全消失。感染、发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0%,患者死亡率为0.0%。结论三维DSA造影技术在颅内血管性病变诊断中具有科学、准确、安全性高的优点,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应该广泛应用于临床颅内血管性病变的诊治。  相似文献   

4.
三维成像DSA在脑血管病诊断和治疗中应用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三维数字成像在脑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GE Innova 3100平板DSA数字减影机.3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18例动静脉畸形患者,9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漏.62例脑血管病病例行三维和二维DSA成像检查,应用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患者的资料和应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患者的资料,对比分析三维和二维DSA曝光次数、造影剂的用量、患者接受的X光照射量和两种DSA图像特点.结果 应用三维数字血管造影(3D-DSA)可以减少总曝光次数,不仅在选取参考图像时曝光次数减少,而且在手术过程中曝光次数也减少.两组造影剂的用量无统计学差异.3D-DSA图像因可以从三维角度观察而能得到更全面的信息.结论 三维数字血管造影可以从多方位观察颅内血管的结构,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参考图像角度,从而可减少DSA的曝光数量,三维数字血管造影优于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并对比三维螺旋CT血管成像(3D-CTA)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在颅内动脉瘤(AN)诊断中的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疑似AN患者,分别采用3D-CTA和3D-DSA检查,对比两种检验方式的检查结果、检查结果一致性、瘤体最大直径与瘤颈径和3D-CTA对确诊的瘤体位置检出准确率。结果 72例疑似AN病例中,经3D-DSA检查后确诊为AN有66例,共检出82个瘤体灶,AN瘤体最大直径为(5.52±2.48)mm,瘤颈径为(3.81±1.18)mm;3D-CTA检查确诊为AN有68例,共检出76个瘤体灶,以3D-DSA检验结果为“金标准”,3D-CTA诊断准确率为95.83%,误诊率为4.17%,漏诊率为8.33%,两种检查方式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为0.647,一致性较高;3D-CTA与3D-DSA检查瘤体最大直径和瘤颈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CTA检出后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及椎动脉部位的瘤体检出率均为100.00%,检出前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颈内动脉分别为...  相似文献   

6.
三维DSA与二维DSA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应用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的价值及其与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DSA)相比的优势。方法对53例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入院而CT疑诊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同时进行2D-DSA和3D-DSA检查,分别阅片并记录动脉瘤的检出情况、瘤颈显示情况、瘤体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及对比剂用量和X线照射剂量,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3例患者中2D-DSA诊断46例共49枚动脉瘤,占84.5%(49/58),诊断的阳性率为86.8%(46/53),灵敏度为92%,特异度为81.8%;3D DSA诊断50例共58枚动脉瘤,占100%(58/58),诊断的阳性率为94.3%(50/53),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2D-DSA检出的动脉瘤中,清楚显示瘤颈者23枚,清楚显示瘤体与载瘤动脉关系者22枚;3D-DSA组清楚显示瘤颈者58枚,清楚显示瘤体与载瘤动脉关系者56枚(P<0.05)。53例患者行2D DSA检查平均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分别为(178.32±17.39) mGy和(74.57±11.95)mL,行3D-DSA检查则为(99.81±9.48)mGy和(54.15±7.05)mL(P<0.05)。结论3D-DSA能更清晰地显示瘤颈及瘤体与载瘤动脉的关系,提供血管内治疗的最佳工作角度,并能明显减少造影剂的用量和X线辐射剂量,提高了放射防护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间接门脉DSA与螺旋CT动脉门脉造影三维成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间接门脉DSA与螺旋CT动脉门脉造影(S-CTAP)的门脉成像差异。对25例肝占位病变伴肝硬化患者均经肠系膜上动脉或脾动脉行间接门脉DSA和S-CTAP三维成像,对比分析2种影像质量差异。结果表明:I 同程度肝硬化的S-CTAP三维成像质量及显示门脉分支破坏优于间接门脉DSA,但显示门脉分支推移改变2种方法无差异。提示在常规间接门脉DSA显示门脉欠佳时可选择S-CTAP,间接门脉DSA可指导S-CTAP选择扫描时间。  相似文献   

8.
三维DSA及步进跟踪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步进跟踪下肢血管造影加三维旋转DSA技术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应用.采用该技术对15例下肢动脉病变患者行介入检查及治疗,结果均能清楚显示动脉血管的主干、分支、走行及分布.三维旋转DSA及步进跟踪下肢血管造影技术为疾病的介入治疗提供了清晰明确的路径和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供血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76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有完整的头颅3D-TOF-MRA和DSA检查影像资料。使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3D-TOF-MRA与DSA对脑动脉不同程度狭窄评估的一致性程度;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3D-TOF-MRA对脑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结果76例836支脑动脉血管中,3D-TOF-MRA与DSA对826支(98.80%)脑动脉血管检查结果一致;3D-TOF-MRA与DSA诊断脑动脉不同程度狭窄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952);3D-TOF-MRA诊断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和Kappa值分别为98.40%、99.58%、99.40%和0.977。结论 3D-TOFMRA作为一种无创、方便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评估中与DSA检查具有高度一致性,可以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冠状动脉体模,评价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显示冠状动脉临界狭窄的准确性。方法 应用搏动性心脏体模,其表面装置塑料管模拟冠状动脉。模拟冠状动脉管径分别为4 mm和3 mm,狭窄分别设置为40%、45%、55%和60%,斑块密度分别为800 Hu和20 Hu模拟钙化斑块和软斑块。体模心率设定为55 次/分。模拟冠状动脉腔内造影剂浓度设定为350Hu。扫描参数为:120 kV,550 mA,旋转速度每周0.35 s,pitch为0.2。基于模拟动脉的长轴位图像,对狭窄率进行测定并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同时对不同管径和斑块的密度情况下测定的狭窄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管径为4 mm的血管,狭窄程度均被高估,而无论其斑块密度和本身狭窄程度,即使40%狭窄也会被高估为50%以上。钙化斑块的测定狭窄程度显著高于软斑块(P<0.05)。在3 mm血管,钙化斑块所致狭窄只有40%狭窄可以测定,并被显著高估。软斑块所致狭窄也被高估。结论 在临界狭窄的评价中,CTA趋于高估狭窄,而无论斑块成分,从而导致冠心病的过诊断。钙化会扩大高估的程度并可能使狭窄的评价难以进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三维造影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 MRA)显示肝动脉系统的价值。方法 40例肝细胞癌患者行肝动脉系统3D CE MRA成像。评价3D CE MRA显示肝动脉系统的显影质量,诊断肝动脉系统解剖和变异的能力。3DCEMRA的结果与常规血管造影术(32例)或手术(8例)对照。结果所有病例,3D CE MRA清楚显示肝动脉系统。3D CE MRA准确显示所有31例肝动脉系统的正常解剖。3D CE MRA检出9例解剖变异中的7例。3D CE MRA显示肝动脉解剖与变异的总体准确性为95%。3D CE MRA又可显示肝内肿瘤染色、动静脉瘘形成以及肝动脉受累情况。结论 3D CE MRA是一项显示肝动脉系统的有用技术。  相似文献   

12.
心脏冠状静脉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MDCTA)在冠状静脉系统成像中的价值及冠状静脉的CT影像特征.方法:随机抽取110例冠状动脉64排MDCTA受检者的原始数据进行冠状静脉成像,应用曲画重建(CPR)、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重建技术观测CS及其属支的形态、数目和直径.结果:100%的受检者可见CS、心大静脉(GCV)及心中静脉(MCV),90.2%的受检者可见1-3支后静脉(PV).心小静脉(SCV)及左房斜静脉(MOV)的显示率分别为91%(10/110)和7.3%(3/110).CS、CCV、MCV、侧静咏(LV)和PV的近端直径分别为(9.4±2.6)、(3.5±1.0)、(5.9±21)、(2.3±0.5)和(3.6±0.8)mm.冠状静脉血管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7.27%(107/110).结论:64排MDCTA在观察冠状动脉的同时可以观察冠状静脉的解剖学特征,为经冠状静脉的介入治疗提供有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研究经阴道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TV3D-CPA)中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3个血管参数,对术前卵巢良恶性肿瘤做出定量诊断.方法 采用经阴道三维彩色能量多普勒对56例术前诊断为卵巢肿瘤的患者进行检查并测量相应的血管参数,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VI,FI和VFI值在卵巢恶性肿瘤组中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6例卵巢肿瘤经TV3D-CPA诊断为良性20例,恶性3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良性22例,恶性34例,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符合率分别为94.1%,81.8%和89.3%.结论 TV3D-CPA定量测量卵巢肿瘤血管参数为术前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及卵巢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对妇科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多层CT冠状动脉成像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2例病人同时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金标准,比较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对冠状动脉病变检出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结果 MSCT显示中度或中度以上冠状动脉狭窄(≥50%)的敏感度为79.17%,特异度为97.11%,准确度为93.75%,阳性预测值为86.36%,阴性预测值为95.28%。结论 (1)MS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风险小、低廉的无创性检查方法。(2)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筛选手段和冠状动脉术前评价和术后复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与常规冠脉造影的准确度。方法择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48例,依据诊断方式不同划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4例,以作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冠脉造影诊断,研究组则采用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诊断,分析两组诊断冠脉管腔狭窄程度,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冠脉血管中斑块性质,漏诊率及误诊率,诊断时间及诊断费用。结果研究组冠脉管腔狭窄Ⅰ级、Ⅱ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冠脉管腔狭窄Ⅲ级、Ⅳ级、Ⅴ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纤维斑块、钙化斑块、软斑块及混合斑块诊断准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误诊率、漏诊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诊断时间及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诊断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诊断冠心病等疾病采用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的敏感性强、特异性及准确度高,可有效诊断冠脉管腔狭窄程度及其中斑块性质,避免误诊及漏诊情况发生,值得在临床诊断中应用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医学综述》2013,19(4):710-712
通过评价胎盘血管可以评估胎盘功能,可以了解胎儿发育状况,早期诊断胎儿发育异常及妊娠并发症,降低母体和胎儿的病死率。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S)作为一种无创检查,能直观、定量地评价胎盘血管,在评价胎盘功能方面有独特优势。总结分析3D-PDS对正常妊娠及妊娠并发症胎盘血管的定量评估应用进展,可为更好地利用该项新技术、进一步做好优生优育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心率对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分析不同心率状态下(分为低、中、高心率组)双源CT图像清晰度,将图像质量判读分为0~4级,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比较各组间分值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应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对图像质量与心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组间Kruskal—WallisH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值为0.58,P:0.75〉O.05)。秩相关检验r=0.28,P〉0.05。结论各组成像质量与心率无显著相关性,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脾虚证计量诊断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本研究所修订的“脾虚证诊断标准”为金标准,通过以整群抽样取得的549例各科各系统病人(包括脾虚229例,非脾虚320例)的四诊资料对笔者以往建立的“脾虚证诊断计分表”的诊断效果做了前瞻性的研究。该计分表诊断脾虚证的几项主要评价指标的结果为:患病率41.7%,准确度91.3%,敏感度93.0%,特异度90.0%,阳性预测值86.9%,阴性预测值94.7%,阳性拟然比9.30,阴性拟然比0.08,诊断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IOL-Master测量硅油填充眼眼轴长的精确度。方法 采用IOL-Master测定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3-~6个月后行硅油取出术的30例眼的眼轴长度。其中18例在硅油取出同时植入人工晶体(IOL),植入前后分别测量眼轴长。结果 硅油取出术前后的眼轴平均长度分别为(24.27±3.01 01)mm和(24.26±2.79 79)mm,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OL-Master和A超两种方法测量硅油眼的眼轴长度无显著差异超2种方法测量硅油眼的眼轴长度无显著差异。结论 IOL-Master测量硅油眼眼轴长的精确度高,可用于硅油取出联合IOL植入的IOL度数计算。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搏动心脏体模模拟左心室和不同内径、不同程度狭窄的冠状动脉,使用Lightspeed容积CT作为扫描设备,针对动态心脏体模,应用图像处理技术研究并实现对冠状动脉狭窄率进行准确稳定的客观评价方法 .应用两组不同的对比剂增强效果参数对具有两种不同管径和三种不同狭窄程度的体模进行心脏成像,使用客观评价方法 计算冠状动脉狭窄率并分析两种增强效果对冠状动脉成像准确度的影响,进行成像质量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