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价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MRTA)显示桥小脑角区脑神经与血管的三维空间关系的能力及对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患者(其中三叉神经痛178例,面肌痉挛32例)术前MRTA影像学表现及微血管减压(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术中所见责任血管结果。结果:MRTA重建可以直观地显示桥小脑角脑神经与血管的三维立体的图像。再现局部脑神经与血管解剖结构。210例症状侧术前MRTA检查有血管压迫者为157侧,血管与神经接触密切者为35侧,共192侧,敏感性为91.496。手术中发现有血管压迫或接触者202侧,其中动脉责任血管187侧,静脉责任血管9侧,动静脉双重责任7侧。MRTA检查诊断神经血管压迫和接触的特异性分别为98.7%、(155/157)和94.3%(33/35),其余4侧仅见蛛网膜增厚,而血管与神经之间接触不密切。MRTA未能发现但手术中证实存在血管压迫或接触者14侧,其责任血管均为静脉或小动脉。结论:高分辨MRTA成像结合3D后处理重建能清晰显示三叉神经和面听神经脑池段与周围血管的空间关系,对明确三叉神经痛或面肌痉挛的病因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为术前筛选手术病人及优化MVD手术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MRTA)显示面神经与周围血管三维空间关系的能力,探讨MRTA对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10例HFS患者临床及MR资料,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210例HFS患者,MRTA显示患侧(共215侧,双侧症状5例)有血管压迫和接触面神经分别109侧和86侧,可疑接触9侧,阳性率为94.9%;健侧(205侧)面神经有血管压迫和接触分别12侧和23侧,可疑接触6侧,阳性率为20%.HFS患者患侧与健侧面神经与邻近血管解剖关系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症状与血管接触或压迫面神经有显著相关性(P<0.01).80例手术患者术中见78例有血管压迫或接触,未见责任血管2例;71例术前MRTA与术中所见完全相符,4例术前MRTA阴性患者,术中3例见静脉责任血管.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MRTA诊断HFS的灵敏度为96.2%,诊断符合率95.0%.结论 MRTA是术前诊断HFS病因无创、有效的检查方法,能清楚显示面神经与周围血管的空间关系,为HFS的诊治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对面肌痉挛(HFS)病因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HFS患者52例(观察组)和健康成人20例(对照组)进行MRTA检查,观察3D-TOF成像序列结合3D-CISS序列中脑桥小脑角(CPA)池内面神经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并与手术结果进行盲法对照。结果观察组患侧与健侧及对照组相比神经血管接触或压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侧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TA对神经血管接触或压迫的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86.7%,阳性预测值为88.9%,阴性预测值为92.9%。结论MRTA证实面肌痉挛患者在面神经出脑干段(REZ)存在神经血管接触或压迫。MRTA诊断CPA池内血管接触或压迫敏感度和真实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神经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患者3D-TOFMRA表现,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面肌痉挛患者3D-TOFMRA表现与手术结果。结果:43例面肌痉挛患者共86侧面神经,3D-TOFMRA检查发现症状侧血管压迫或接触,经统计学分析,患者症状与是否存在血管压迫或接触有显著性意义(P〈0.01)。43例患者症状侧行手术治疗,术中证实均有血管压迫或接触者,3D-TOFMRA诊断血管与手术不符者8例。结论:3D-TOFMRA能清晰显示面神经与毗邻血管之间的关系,对面神经血管压迫或接触的正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为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提供手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磁共振FSPGR技术在血管性三叉神经痛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磁共振FSPGR血管成像技术研究三叉神经痛与责任血管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其中2009年5月前收治的患者40例(A组),采用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磁共振血管成像;2009年5月以后收治的患者40例(B组),采用3D-TOF及FSPGR序列磁共振血管成像。比较两组患者影像学检查诊断符合率,分析三叉神经痛与责任血管之间的关系。结果 A组患者3D-TOF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2.5%(33/40),B组患者采用3D-TOF及FSPGR序列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7.5%(39/40),两组诊断符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FSPGR序列磁共振血管成像明确责任血管依次为小脑上动脉、基底动脉、椎动脉、小脑前下动脉等。结论磁共振FSPGR序列血管成像是显示三叉神经与血管关系最有效的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三维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成像(three dimensional time of flight MRA,3D-TOF-MRA)在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vralgia,TN)和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0例TN患者和100例HF...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神经血管解剖关系。方法应用3D-TOF及3D-FIESTA序列对73例临床疑诊三叉神经痛患者检查。结果患侧血管压迫或接触三叉神经58例,未见明显血管压迫及接触的15例。结论磁共振3D-TOF及3D-FIESTA序列检查能显示三叉神经痛患者神经血管关系,对三叉神经痛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9.
MRTA对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tomographic angiography,MRTA)对诊断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血管神经压迫的价值.方法:临床诊断的三叉神经痛11例,面肌痉挛13例,行三维时间飞越破坏性稳态梯度回波序列(3DTOF-SPGR)采集图像,利用原始图像对两侧三叉神经和面神经进行斜矢状位和冠状位重建,观测血管神经的关系.结果:11例三叉神经痛中,MRTA显示9例存在三叉神经血管压迫或接触,阳性率为81.8%(9/11),可疑接触2例.13例面肌痉挛中有12例显示了面神经起始段有微血管跨越或对面神经有轻微的推压改变,阳性率为92.3%(12/13).结论:MRTA对发现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血管神经压迫具有重要价值,MRTA原始图像及斜矢状位和冠状位重建是显示神经血管接触的敏感方法,对选择手术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通过对治疗病例的随访,评价伽玛刀治疗原发性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美国GE1.5TMRI定位,OUR-XGD型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原发性顽固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0例,治疗靶点定为三叉神经根入桥脑处,采用4mm准直器,设1-2个等中心点,中心剂量80~85Gy,以50%等剂量曲线覆盖靶点,脑干边缘剂量12~15Gy。结果:随访时间6~24个月,治愈6例,疗效显著1例,显效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治愈 显著 显效)80%,无明显并发症。结论:伽玛刀放射外抖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对药物等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可首选伽玛刀治疗。 相似文献
12.
与三叉神经相关的疾病最常见的为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鞘瘤及脑膜瘤等。熟悉和掌握解剖结构是成功手术的前提,临床解剖学的认识和发展,会带动临床手术的发展和革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逐瘀活络针刺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瘀阻脑络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要求的10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瘀阻脑络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片治疗,观察组采用逐瘀活络针刺法。两组疗程均为4周。并进行3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者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78%(χ2=5.315,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要症状评分和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HAMA、HAMD和PSQL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高于观察组的2%(χ2=14.513,P0.01)。结论:逐瘀活络针刺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瘀阻脑络证),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VAS评分,提高睡眠质量,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和提高临床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卡马西平,且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观察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临床疗效,研究其病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PTN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和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结果:43例患者治愈38例(88.37%),显效3例(6.97%),有效1例(2.33%),无效1例(2.33%);总有效率为97.67%,随访3~18个月,有1例患者复发,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三叉神经功能可得到有效保护,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较多治疗方法中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手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3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在显微镜下实施微血管减压术,并讨论其发病机制、手术方法及手术注意事项.结果 术中压迫三叉神经的血管包括小脑上动脉(25例)、小脑前下动脉(6例)和静脉(1例);32例患者术后疼痛完全缓解26例,6例仍有轻微疼痛.术后出现短时期眩晕13例,单纯疱疹者5例,术后面部麻木4例,同侧听力下降2例,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提高显微外科操作技术,不遗漏责任血管,是提高手术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给药组(B),2组按给药位置(闩上部、闩左下方约2 mm处、闩左下方约4~5 mm处)又各分为3个亚组(各6只);埋管后B组注射青霉素G-K(300×103I U/mL,每次10μL),A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记录三叉神经痛的发作潜伏期与发作次数。结果B组在闩左下方约2 mm蛛网膜下腔处给药,给药后(80.17±9.37)s发生尖叫、甩头、左后肢抓同侧面部等反应,30 min内累计平均发作次数达(111.67±10.25)次,A组及B组其他给药位置未见上述反应。结论成功建立大鼠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为探索三叉神经痛中枢发病机制及针对病因治疗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三叉神经末梢阻滞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三叉神经痛,探讨三叉神经痛的保守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1年6月~2006年6月确诊的3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硫酸镁、维生素B12、曲安奈德混合液在相应颌骨孔阻滞,联合2%利多卡因、地塞米松、曲安奈德、维生素B12的混合液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每5天一次,连续4次。应用视觉模拟评分,进行疼痛评估,测定治疗前后VAS指标,治疗后3、6、12个月采用三叉神经痛治疗后国际评分标准电话随访。结果32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统计分析:VAS治疗前9.6±1.2,治疗后3个月1.59±0.83,6个月2.00±1.20,12个月2.50±1.31,总有效率3个月93.75%,6个月84.33%,12个月78.13%。结论该疗法镇痛效果明显,无副作用,操作简单安全,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