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5例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肝囊肿开窗术26例,联合阑尾切除术16例,联合卵巢囊肿切除术10例,联合肝血管瘤切除术5例,联合肾囊肿开窗术4例,联合肠粘连松解术4例。结果65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0~90min,平均58min。术后住院2~5d痊愈出院,无手术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多种腹部疾病,充分体现微创外科手术的优越性,具有安全、有效、经济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悬吊式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回顾分析58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悬吊式阑尾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100 min,平均70 min;无中转开腹及死亡病例,无出血及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在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基础上,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腹腔镜胆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阑尾切除术的优越性及临床应用。方法对2008-2014年我院对35例胆囊合并阑尾疾病进行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5例均成功实施手术,仅1例通过另加一辅助操作孔完成手术,其余34例均通过三孔法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术后无并发症,手术时间60~100min,平均75 min,平均住院5~7 d。结论腹腔镜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充分体现了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的基础上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余晓  俎德学  叶玲荣 《江西医药》2008,43(3):222-22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妇科及胆囊联合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7例腹腔镜下子宫及卵巢手术联合胆囊切除术病例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发热情况、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切口感染数、住院时间等情况,并将其与同期行单纯腹腔镜妇科手术的42例病例资料(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37例腹腔镜下联合手术全部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无并发症,术中、术后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妇科联合胆囊手术安全可行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开展。  相似文献   

5.
马建 《医药论坛杂志》2011,(14):118-1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手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至2011年3月洛阳市商业职工医院开展的42例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加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12例;LC加子宫手术10例;LC加附件手术6例;LC加肝囊肿开窗引流术4例;LC加肾囊肿去顶减压术2例;子宫手术加LA 3例;附件手术加LA 5例。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在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的基础上,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腹腔镜联合手术是可行的,充分体现了微创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手术处理技巧.方法总结分析83例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例资料.结果全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成功率76%,无胆道损伤、肠道损伤及腹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全组无病死病例.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可行并有一定优越性,此类胆囊炎手术较一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审慎操作可有效防止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和胆囊联合切除术的优势及经验。方法:自2004年1月~2007年9月多科联合开展18例腹腔镜卵巢和胆囊联合切除术。结果:所有病人都顺利完成联合手术。手术时间平均71 min,术后平均住院5.6天,无中转开腹病例,术后平均21小时胃肠功能恢复,伤口疼痛轻微,无术后镇痛、术后随访5个月~2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卵巢和胆囊联合切除术安全有效、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减轻住院费用,拓宽了腹腔镜手术领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手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从2000年来397例腹腔镜胆囊联合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无中转开腹,无并发症。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比较,术后平均留院时间相近。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手术能安全、有效、微创地处理腹腔内多个病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冯江  侯花屏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5):2294-2295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外、妇科联合手术完成腹腔内多种病变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院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共完成联合手术29例,胆囊、子宫切除术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6例,胆囊、阑尾切除术8例,卵巢囊肿剥除或附件、胆囊切除术1例,脾囊肿切除术1例,肝硬化原发性腹膜炎探查引流术1例,腹部损伤探查术2例,输卵管异位妊娠切除术1例,阑尾切除术8例.结果 29例患者均顺利治愈、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6~12h,平均8h;肠功能恢复(术后排气)时间10-62 h,平均26h;术后住院时间3~7d,平均5d.结论 腹腔镜手术可以切除多种病变,具有微创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卵巢囊肿联合手术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至2011年32例腹腔镜阑尾卵巢囊肿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腹腔镜阑尾卵巢囊肿联合手术在术中,术后未增加患者痛苦,未延长住院时间,均顺利恢复出院。结论腹腔镜阑尾卵巢囊肿联合手术在减少患者痛苦及节约患者开支等方面都有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巨大卵巢囊肿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临床表现、术前超声、肿瘤标记物等检查,初步判断卵巢囊肿的性质,术中先行穿刺缩瘤,为腹腔镜手术创造条件,再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或附件切除术.结果 20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时间平均62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56 ml,住院时间(5±2)d.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最长8年,无一例复发.结论 腹腔镜治疗巨大卵巢囊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输液管抽吸联合经阴道手术切除良性卵巢囊肿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4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8例良性卵巢囊肿患者经阴道行囊肿切除术,术中用输液器针管抽吸囊液,缩小囊肿体积后切除。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45 min,平均出血量56 mL,术后平均排气时间12 h,平均住院时间4 d。结论:应用输液管抽吸联合经阴道切除良性卵巢囊肿手术,恢复快、出血少、创伤小,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卵巢囊肿蒂扭转保留卵巢手术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36例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采用开腹或腹腔镜下高位结扎卵巢动、静脉,再将扭转的卵巢(或附件)复位并将卵巢囊肿剥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患者从发病至手术治疗的时间为3~92h,应用上述手术保留卵巢术后病率低,患侧卵巢血流在术后5~8d较丰富,20d月左右接近正常,术后两个月彩超探查患侧卵巢可见优势卵泡,4例患者成功怀孕并分娩。结论行高位结扎卵巢动脉、静脉,将扭转的卵巢(或附件)复位,然后剥除卵巢囊肿的手术方法治疗囊肿蒂扭转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管引流型喉罩与传统气管插管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中的应用比较。方法:采用拟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病人60例,分成PLMA组(30例)和TT组(30例),麻醉诱导后分别行食管引流型喉罩和普通气管插管控制通气。记录两组病人插管(罩)前,插管(罩)后1min,气腹前、气腹后15min,拔管(罩)前及拔管(罩)后3min血压,平均动脉压,心率,手术后恶心呕吐的次数,咽喉部不适感的例数。结果:PLMA组插喉罩后1min,拔罩后3min血压,心率,平均动脉压波动明显小于TT组(P<0.05),气腹后15min两组波动变化无明显差异,PLMA组恶心呕吐的次数和咽喉部不适感明显少于TT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食管引流型喉罩引起心血管应激反应轻,血流动力学稳定,手术后病人恶心呕吐,咽喉部不适感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施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有效护理配合措施,为临床治疗提供强有力支持。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接受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施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并给予全面护理配合,手术护理配合包括术前护理、手术室护理、术后护理三个部分,其中手术室护理配合工作是最重要的。结果 120例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有2例切口感染,占总人数1.67%;1例肺部感染,占总数0.83%;3例中转开腹切除胆囊,占总数2.5%;1例再次缝合止血,占总数0.83%;2例腹壁戳孔出血,占总数1.67%。在采取对症处理措施之后,患者以上症状消失,切口获得良好愈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切口细微、经济性高、疗效准确等优势,给予手术严密护理配合就可以获得理想治疗效果,应该在临床上积极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腹腔镜卵巢囊肿穿刺术的综合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1年8月于本院采用腹腔镜穿刺术进行治疗的43例卵巢囊肿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开腹手术的43例患者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患者的手术和住院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1d,术后1、3、5d的血清CR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上述各项的临床统计结果均好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穿刺术的临床效果好,患者的炎性反应也较小,综合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妊娠合并卵巢囊肿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及其术后妊娠结局。方法选取14例于妊娠期接受无气腹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妊娠合并卵巢囊肿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40例非妊娠期因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包括无气腹腹腔镜手术17例、气腹腹腔镜手术23例)。收集并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妊娠孕周(即手术时机)、卵巢囊肿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母胎结局。结果14例入组妊娠患者均为单侧卵巢囊肿,均于妊娠期接受了无气腹腹腔镜手术治疗,40例非妊娠患者中有17例接受无气腹腹腔镜治疗,23例接受气腹腹腔镜治疗,手术均顺利结束,无中转开腹,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妊娠组14例手术时间为45~90 min,平均(54±16)min,术中出血量为20~100 ml,平均(58±29)ml;对照组40例,无气腹腹腔镜手术17例,气腹腹腔镜手术23例,其中无气腹组手术时间为20~110 min,平均(49±22)min,术中出血量为10~100 ml,平均(59±33) ml,气腹组手术时间为20~120 min,平均(54±28) min,术中出血量为5~150 ml,平均(64±43) ml。2组之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有13例患者在腹腔镜手术后继续妊娠至孕足月,新生儿体质量及Apgar评分正常,1例术后自然流产,手术后成功继续妊娠率为92.9%(13/14)。结论在严格控制手术适应证并小心操作的情况下在孕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妊娠合并卵巢囊肿是安全可行的,尤其是无气腹腹腔镜治疗妊娠合并卵巢囊肿,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还可以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射洪县中医院2017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68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传统组与腹腔镜组,每组34例。传统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后卵巢功能指标〔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1年妊娠率,并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P<0.05)。治疗前两组LH、FSH、E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腹腔镜组LH、FSH低于传统组,E2高于传统组(P<0.05)。腹腔镜组1年妊娠率高于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卵巢功能,提高妊娠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108例卵巢囊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5.56%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37%的不良反应率(P<0.05)。结论:针对卵巢囊肿患者,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能缩短手术用时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使得不良反应发生率得以减少,对患者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单孔腹腔镜与多孔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剔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86例卵巢囊肿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孔组和多孔组,每组43例。单孔组行单孔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多孔组行多孔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体象量表(BIS)评分、美容评分(CS),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单孔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24 hVAS评分与多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与多孔组B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CS评分(22.55±3.98)分高于多孔组的(18.65±6.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较多孔腹腔镜并无减轻切口疼痛感的优势,但在切口美观程度上存在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