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蔡季平 《眼科研究》2000,18(4):316-318
目的 寻找抑制视网膜、玻璃体内细胞增生的有效药物;明确抗增生药物秋水仙碱、道诺霉素和5-氟尿嘧啶(5-Fu)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胶质(retinal glia,RG)细胞的作用。方法 用MTT法测定秋水仙碱(0.5~16.0ug/ml)、道诺霉素(0.1~3.2ug/ml)和5-Fu(0.5~16.0ug/ml)对体外2人RG细胞的作用。结果 秋水仙碱(1.0~16.0ug/ml)、道诺霉素(0.2  相似文献   

2.
应用^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及液体闪烁测量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阿霉素,5-氟尿嘧啶,三尖杉酯碱及去炎松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阿霉素在2-32nm/ml时,对RPE细胞抑制率为8.5-77.2^,ID50为12ng/ml;5-Fu在0.2-3.2μg/ml时,对RPE细胞抑制率为14.5-81.7%,ID50为0.68μg/ml;三尖杉酯碱在2.5-40ng/ml,抑  相似文献   

3.
微量地塞米松对小鼠胚胎纤维母细胞分裂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的药物剂量与小鼠胚胎纤维母细胞(mouseembryofibroblasts,MEF)生长增殖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方法观察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对MEF的影响。结果50μg/ml(0.005%)的地塞米松在48~72小时内,使MEF的细胞计数比对照组减少16%~26%,而1~10μg/ml(0.0001%~0.001%)的地塞米松对MEF无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微量地塞米松对纤维母细胞和伤口修复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2,TGF-β2)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al,RPE)层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中miRNA-29b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TGF-β2刺激RPE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后,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Westernblot、RT-PCR检测成纤维化相关分子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on,FN)、神经钙粘连蛋白(nervecalciumadhesionpro-tein,N-Cadherin)的表达。采用RT-PCR检测不同浓度TGF-β2及不同时间TGF-β2(5μg·L-1)刺激RPE细胞后miRNA-29b的表达。结果 TGF-β2刺激后的RPE细胞形态呈纤维化改变。在一定浓度范围内(1μg·L-1、5μg·L-1、10μg·L-1),随着TGF-β2浓度的增加FN、N-Cadherin及相应mRNA随之增加,1μg·L-1、5μg·L-1、10μg·L-1组与对照组(0μg·L-1)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TGF-β2在一定浓度范围内(0μg·L-1、1μg·L-1、5μg·L-1)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RPE细胞miRNA-29b表达的降低,1μg·L-1、5μg·L-1、10μg·L-1组与对照组(0μg·L-1)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在TGF-β2浓度为5μg·L-1时miRNA-29b表达量最低。TGF-β2在一定时间范围内(0h、3h、6h、12h)以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RPE细胞miRNA-29b表达的降低,3h、6h、12h、24h、48h组与0h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一定范围内TGF-β2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RPE细胞miRNA-29b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miRNA-29b与TGF-β2在RPE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和SB431542(TGF-β1受体酶抑制剂)对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ophthalmopathy,TAO)患者眼眶成纤维细胞α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oothmuscleactin,α-SMA)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tissuegrowthfactor,CTGF)基因表达的影响,为TAO眼外肌纤维化的治疗寻找潜在的药物治疗靶点。方法 实验分为3组。第1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RT-PCR)检测不同浓度TGF-β1(0μg?L-1、1μg?L-1、5μg?L-1、10μg?L-1、20μg?L-1)刺激TAO患者眼眶成纤维细胞后α-SMA及CT-GFmRNA的表达情况;第2组:采用RT-PCR检测10μg?L-1TGF-β1在不同的时间点(0h、3h、6h、12h、24h、48h)刺激TAO患者眼眶成纤维细胞后α-SMA及CTGFmRNA的表达情况;第3组(分为4小组处理):眼眶成纤维细胞不加任何干预、使用30μmol?L-1 SB431542刺激眼眶成纤维细胞、10μg?L-1 TGF-β1 单独刺激眼眶成纤维细胞、30μmol?L-1 SB431542联合10μg?L-1 TGF-β1刺激眼眶成纤维细胞(SB431542预先刺激眼眶成纤维细胞1h,然后再加入TGF-β1),采用RT-PCR检测α-SMA及CTGFmRNA的表达。结果 TGF-β1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1~10μg?L-1)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眼眶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AmRNA及CTGFmRNA,随着浓度增加mRNA表达增加,各浓度组(1μg?L-1、5μg?L-1、10μg?L-1、20μg?L-1)与空白对照组(0μg?L-1)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TGF-β1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0~24h)以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眼眶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AmRNA及CTGFmRNA,随着时间延长mRNA表达增加,各时间组(3h、6h、12h、24h、48h)与0h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10μg?L-1的TGF-β1诱导眼眶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AmRNA在24h达到峰值,而CTGFmRNA在12h即可达到峰值。SB431542对眼眶成纤维细胞α-SMAmRNA及CTGFmRNA的表达均有抑制作用。结论 一定范围内,TGF-β1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眼眶成纤维细胞α-SMA及CTGFmRNA的表达,SB431542可抑制其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过氧亚硝酸根(peroxynitrite,ONOO-)和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human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共同作用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ONOO-导致白内障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培养的HLEC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未经ONOO-和bFGF处理)、bFGF单独处理组、bFGF+ONOO-处理组[bFGF预处理1h后加入不同浓度ONOO-(50μmol·L-1、100μmol·L-1、200μmol·L-1)处理1h]和ONOO- +bFGF处理组[不同浓度ONOO-(50μmol·L-1、100μmol·L-1、200μmol·L-1)预处理1h后加入bFGF处理1h]。检测各组细胞内ERK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 bFGF单独处理组和bFGF +ONOO-(50μmol·L-1、100μmol·L-1、200μmol·L-1)处理组中磷酸化ERK相对表达值分别为5.17±0.35、4.42±0.12、3.91±0.15和0.49±0.08,与对照组(1.00±0.0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2.83,P<0.001),结果显示ONOO-可以抑制由bFGF诱导的ERK磷酸化水平的增加(F=310.34,P<0.05)。ONOO-(50μmol·L-1、100μmol·L-1、200μmol·L-1)+bFGF处理组中磷酸化ERK相对表达值分别为3.36±0.04、3.32±0.06和2.92±0.08,与对照组(1.00±0.02)相比,所有处理组的ERK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增加(F=518.94,P<0.001);50μmol·L-1和100μmol·L-1ONOO-处理细胞后经bFGF处理,ERK磷酸化水平较bFGF单独处理组(3.04±0.05)显著增加(F=35.53,P<0.05),而200μmol·L-1ONOO-处理组与bFGF单独处理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NOO-诱导的白内障的发生可能与ERK磷酸化的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后发性白内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体外培养人的晶状体上皮细胞,第3代细胞悬液接种于24孔培养板内,加入不同终浓度的b-FGF(0,1,0,10.0,100.0ng/ml),每组重复3孔,培养72h后,细胞计数。结果 b-FGF添加组,细胞增生呈浓度依赖性,b-FGF浓度越高,细胞增生越快。结论 白内障手术后房水中内源性b-FGF的增加可能是后发  相似文献   

8.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兔房水中乙酰唑胺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瑛 《眼科研究》1998,16(3):168-170
目的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技术,建立兔房水中乙酰唑胺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乙酰唑胺房水样品经固相萃取后,进行RP-HPLC检测。检测条件:分析柱为C18不锈钢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0.01mol/L乙酸铵-甲醇(95∶5);流速为1.5ml/min;柱温为40℃;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65nm。结果兔房水的药物峰与杂质峰分离良好,在0.1~6.4μg/ml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最低检测限为2ng/ml;在0.4、1.6、4.0μg/ml3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为98.51±0.29%,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1.7%。结论建立了简便、敏感的RP-HPLC检测法,可用于乙酰唑胺的眼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研究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DR)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系HXO-Rb44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发现TDR在低剂量(0.1μg/ml)时,虽对Rb细胞无直接抑制作用,但可明显增加放射线对Rb细胞的杀伤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杀伤率增高。放射前后给药无明显差别。TDR主要通过抑制细胞的潜在致死性损伤的修复增加放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研究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DR)对人视网膜细胞瘤细胞系HXO-Rb44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发现TDR在低剂量(0.1μg/ml)时,虽对Rb细胞无直接抑制作用,但可明显增加放射线对Rb细胞的杀伤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无伤率增高,放射前后给药无明显差别,TDR主要通过抑制细胞的潜在致死性损伤的修复增加疗效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