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妇产科患者梅毒感染情况,为女性梅毒的防治尤其是孕产妇梅毒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2015年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就诊的女性患者139 401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含新生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血清梅毒抗体筛查,阳性者用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证,两者均为阳性者认为梅毒血清学阳性,通过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检测其效价。对不同年度、不同年龄段和科室梅毒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阳性患者1 197例,阳性率0.86%,阳性患者中TPPA阳性RPR效价阴性者占53.13%,RPR高滴度患者主要为21~30岁年龄组。妇瘤科检出率最高,产科最低。≤20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近五年本院梅毒阳性检出率依次为0.80%,0.87%,0.82%,0.80%和1.00%,2011-2014年梅毒阳性检出率基本相近,2015年明显升高,与前4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45,P0.01)。结论梅毒血清学阳性患者各科室均有检出,且有年轻化趋势,2015年产科梅毒检出率显著升高,加强年轻女性特别是孕妇梅毒筛查有利于降低梅毒垂直传播风险,进而控制梅毒传播。  相似文献   

2.
TPPA在梅毒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经临床和用TPPA、USR、RPR方法诊断的46例梅毒患者进行了分析,三者均为阳性的42例,USR、RPR均为阴性,而TPPA阳性者4例。TPPA是一种简单、敏感、特异的确证梅毒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荣德,连轶君,邓玲玲,赵灵云河南省焦作市卫生防疫站(邮政编码454152)为保证输血安全,杜绝输血传播性病,我市1992年4~12月对本地区2489例献血员进行了HIV、梅毒血清学检测。检出RPR、TPHA均阳性者7例,检出率为0.28%。1988...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2017年住院患者梅毒血清学检测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TP)筛查, 筛查阳性者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RUST)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结果:共收集患者54 549例,ELISA-TP阳性者1625例(检出率为3.00%),其中1145例再用TRUST和TPPA方法检测,双阳性172例,检出率为0.32%。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梅毒感染率高,应对入院患者进行梅毒常规筛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梅毒在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中的患病特点,为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贵州地区一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1年-2013年住院患者梅毒血清学检查(TPPA,RPR)结果以及性别、年龄、职业、住院科室等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82 753例住院患者样本,TPPA阳性而RPR阴性的患者梅毒感染率为6.00‰,TPPA和RPR均阳性的患者梅毒感染率为2.17‰。梅毒感染患者中男性886例,女性625例,男女比例为1.42:1,男性梅毒检出率高于女性,不同性别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1-2013年度住院患者梅毒检出率分别为7.17‰,6.47‰和10.71‰,住院梅毒感染者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人群,占其中22.03‰。结论 2011-2013年度住院患者梅毒感染率有上升趋势,住院患者中梅毒检测TPPA阳性而RPR阴性的患者梅毒感染率比TPPA阳性且RPR阳性的患者梅毒感染率高。临床上需加强对住院患者梅毒血清学的检测,并对梅毒检测TPPA阳性且RPR阴性的患者长期随访,以降低梅毒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潜伏梅毒85例血清学检测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我们对本科自 1995年以来的 85例潜伏梅毒 (La tentSyphilisLS)进行了类脂质抗原甲苯胺红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抗原乳胶颗粒凝集试验 (TP PA) ,并对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85例LS患者中男 63例 ,女 2 2例 (男女之比为 2 .86∶1) ,年龄 2 2~ 74岁 (平均 37.8岁 )。85例患者均无梅毒临床症状 ,患者本人或其配偶 (性伴 )均有不洁性接触史。 79例因配偶或性伴患病 (一期梅毒 2 1例 ,二期梅毒 58例 )而就诊 ,另 6例从STD高危人群筛查发现。 4 7例患者就诊前 1年内有可疑硬下疳…  相似文献   

7.
USR、RPR、TPHA试验均按试剂盒说明操作。前二者筛选阳性者,血清作原倍至1∶32稀释后再作USR或RPR试验。1∶4以上阳性者用TPHA做证实试验。结果:1989年~1994年我们对部分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进行梅毒抗体监测共12373人份,未发现梅毒抗体阳性者。1995年监测3188人份,阳性2人,阳性率0.63‰。1996年监测3399人份,阳性5人,阳性率1.47‰。本组梅毒抗体阳性者均为女性,年龄20~38岁,职业除1名为炊事员外,其余都是服务员,有半年以上性乱史,其性伴较多。本次调查梅毒抗体阳性者均在小公司、合资企业、酒(饭)店、OK厅、招待所等单位工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梅毒患病率呈增长趋势 ,青霉素仍然是治疗梅毒的首选药物而且疗效肯定 ,无耐药现象 ,但由于部分病人对青霉素过敏 ,使其使用受到一定限制。故我院自 1997~ 1998年用头孢三嗪 (商品名罗氏芬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治疗早期梅毒与苄星青霉素作对照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2 7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 ,并符合以下条件 :(1)所有患者经询问病史、临床检查及梅毒血清实验 (TRUST TPPA)阳性 ;(2 )未曾用药物治疗 ;(3)无过敏史及其他合并症 ;(4)能规则治疗并能坚持 3年随访者。治疗组 75例 ,其中男 5 2例 ,女 2 3例 ,一期梅毒 3…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1 160例住院患者梅毒血清检测,分析老年梅毒血清检测阳性结果,判断假阳性的可能,避免误诊.方法:所有病例均于入院后抽血测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阳性者再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证,得出结果.结果:TP-ELISA检测检出阳性者8例,8例均为60岁以上老人,占总受检人数的0 69%;阳性者再次RPR确证,结果阳性2例,占总受检人数的0 17%; TPPA进行确证,结果阳性2例,占总受检人数的0 17%.结论:TP-ELISA法梅毒血清检测有假阳性,假阳性率为0 34%.因此,对于老年患者的梅毒血清学诊断,应在明确病史、实验室诊断相结合的同时,结合临床症状慎重确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化学发光法(CM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检测策略。方法以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为梅毒特异性抗体确证方法,采用雅培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梅毒抗体S/CO值,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梅毒抗体的S/CO与TPPA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探讨CMIA检测梅毒抗体的S/CO复检范围,确保CMIA检测梅毒抗体结果的准确性,对TPPA复检结果不一致样本进行免疫印迹(WB)检测。结果对29 472份血清样本进行梅毒抗体筛查,CMIA检出1 026例阳性,阳性检出率3.48%(1 026/29 472);TPPA法检出891例阳性,阳性检出率3.02%(891/29 472),两者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抗体CMIA S/CO与TPPA法结果符合率比较:CMIA检测阴性样本:0~0.70 S/CO组阴性符合率100%(27 432/27 432);0.70~1.00 S/CO组阴性符合率99.51%(1 009/1 014);CMIA检测阳性样本:低值1.0~5.0 S/CO组阳性符合率62.09%(208/335),中值5.0~10.0 S/CO组阳性符合率90.08%(118/131),高值≥10.0 S/CO组阳性符合率100%(560/560),随着梅毒抗体浓度的升高,两种方法阳性符合率也逐渐升高,低值组与高值组阳性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5例CMIA S/CO与TPPA检测结果不一致样本,用免疫印迹法确证与TPPA结果一致。结论 CMIA检测梅毒抗体S/CO的低值样本,尤其是对于检测值在灰区0.7~1.0 S/CO及1.0~10.0 S/CO之间的样本需做TPPA确证实验进行复检,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免疫层析技术(GICA)与酶联免疫吸附检测(TP-ELISA)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采用TP-PA法作为金标准检测1200例住院患者血清标准,评价GICA与TP-ELISA在梅毒检测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金标准中1200例血清标本梅毒检出147例检出率为12.3%,GICA阳性检出率为12.7%,TP-IgM为11.5%。GICA法灵敏度为98.6%(145/147),特异性为99.3%(1046/1053),阳性预测值为阳性预测值为95.4%(145/152),阴性预测值为99.8%(1046/1048)。TP-ELISA法灵敏度为91.8%(135/147),特异性为99.7%(1050/1053),阳性预测值为97.8%(135/138),阴性预测值为98.9%(1050/1062)。两组间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GICA的灵敏性和阴性预测值优于TP-ELISA法,可以替代TP-PA成为梅毒检测的血清学检测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实验(CMIA)与TP-Ig M抗体检测(TP-ELISA)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采用TPPA法作为金标准检测1000例住院患者血清标准,评价CMIA与TP-ELISA在梅毒检测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金标准中1000例血清标本梅毒检出率为12.3%,CMIA阳性检出率为12.9%,TP-Ig M为11.7%。CMIA法灵敏度为98.4%(121/123),特异性为99.1%(869/877),阳性预测值为93.8%(121/129),阴性预测值为99.8%(869/871)。TP-ELISA法灵敏度为89.4%(110/123),特异性为99.2%(870/877),阳性预测值为94.0%(110/117),阴性预测值为98.5%(870/883)。两组间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CMIA的灵敏性和阴性预测值优于TP-ELISA法,可以替代TP-PA成为梅毒检测的血清学检测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梅毒患者脑脊液进行非梅毒螺旋体抗体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的综合分析,探讨神经梅毒诊断的最佳检测方法,提高神经梅毒检出率。方法:采用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检测非梅毒螺旋体抗体,免疫印迹法(WB)检测梅毒螺旋体IgM抗体,用上述两种方法同时对280例梅毒患者脑脊液(CSF)标本进行检测。VDRL阳性者同时做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结果:280例怀疑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标本,VDRL和IgM均阳性50例;VDRL阳性IgM阴性10例;VDRL阴性IgM阳性8例。VDRL与IgM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P0.05);60例VDRL阳性脑脊液中TRUST试验阳性51例,两者试验阳性率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1,P0.01)。结论:对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检测,VDRL试验敏感性高于TRUST试验;对怀疑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进行VDRL和IgM联合检测,可提高神经梅毒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自VDRL方法和试剂被确定为梅毒诊断手段以来已历经改良,但各有千秋。我们受Gribnau[1]等染料免疫测定法(dyeimmunoassay,DIA)的启示,用纺织染料取代TRUST法中价格昂贵的邻甲苯胺红调色剂,对它作了改进,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材料...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50例男性龟头病损疑为梅毒患者进行暗视野检查梅毒累旋体,同时抽血做USR、TPHA试验。结果表明:暗视野与USR试验的阳性检出率均为40%,而TPHA试验的阳性检出率为48%。通过上述三种试验方法的两两并联试验分析,得出暗视野与THPA试验并联试验的阳性检出率为60%,表明暗视野与TPHA试验并联检测可提高对梅毒患者在特定时间内的阳性检出率可为临床确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及掌握锡山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梅毒(TP)感染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2010年至2014年锡山区3844份受检者血清标本进行HIV抗体及TP抗体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844份血清标本共检出并确认为HIV抗体阳性标本42份,检出率为1.09%。TP阳性标本29份,检出率为0.75%。HIV及TP抗体阳性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其中2012年HIV抗体和TP抗体阳性率均为最高,分别为1.64%和1.20%;感染率最高的人群均为阳性者配偶,分别为18.87%和3.77%,其次为男男同性恋者,分别为5.49%和3.05%。结论:今后要加强人群的行为干预,从而有效地遏制艾滋病和梅毒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梅毒患者血清对艾滋病病毒(HIV)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的影响。方法收集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试剂(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剂(TPPA)确认为梅毒的患者血清225份和性病门诊非梅毒人群血清95份,同时用艾滋病病毒(HIV)明胶颗粒凝集试剂(PA)和两种不同厂家的酶联免疫吸附试剂(ELISA)筛查其艾滋病病毒抗体。结果第1次检测的225份梅毒患者血清中,37份HIV1/2-PA致敏颗粒和非致敏颗粒都凝集;10份HIV1/2-PA非致敏颗粒凝集,致敏颗粒孔未凝集;5份致敏颗粒凝集,呈弱阳性,非致敏颗粒未凝集,其它173份血清HIV1/2-PA检测结果都为阴性。对52份标本进行第2次复检,5份第1次检测致敏颗粒凝集的标本结果均为阴性,非致敏颗粒未凝集;其他标本检测结果与第1次一致。两种ELISA试剂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照组95份标本HIV1/2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梅毒患者血清用PA法检测HIV抗体时有干扰现象。  相似文献   

18.
梅毒血清学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三种用于梅毒检测的实验室诊断方法,选择合适的检测组合方案对孕产妇人群进行梅毒筛查.方法 检测2 075份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RUST)检测为阴性的孕产妇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方法复检,复检为阳性的标本再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确证.结果 TRUST法检测梅毒漏栓率为1.20%(25/2075),TP-ELISA方法复检有30例阳性,经TPPA确证25份为梅毒,TP-ELISA法假阳性率为0.24%(5/2075).结论 用TP-ELISA方法和TRUST方法同时筛查孕产妇梅毒,阳性标本再用TPPA方法确证,是提高梅毒检出率比较好的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输血前患者血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方法:取医院输血治疗患者3542例,治疗前对患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CLIA)法和ELISA法检测血清标本中血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指标,分析其检测结果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3542例输血患者中704例血HBsAg阳性,52例抗HCV阳性、3例抗HIV阳性,200例梅毒抗体阳性;男性血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感染率,高于女性(P0.05)。3542例输血患者中不同年龄段均存在血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感,对于血HBsAg、抗HCV多发生在21~40岁年龄段;抗HIV多发生在41~60岁年龄段;梅毒抗体发生在41~60岁年龄段。959例血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感染病例分布科室较多,排在前三位分别为消化内科、普外科及肿瘤科,分别占33.98%、20.96%及17.00%。结论:输血前加强患者血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指标检测,能降低血液传染性疾病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2592份血清中梅毒血清学生物学假阳性结果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我们对 1986年~ 2 0 0 0年的 2 5 92例门诊患者及健康体检者梅毒血清学检验结果进行分析 ,并与 6 1例二期显发梅毒患者 (未经治疗 )的梅毒血清学生物学结果进行了对照 ,发现梅毒血清学生物学假阳性结果有一定的疾病谱 ,而且其定量检验滴度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见表 1。1.2 材料 试剂USR均采用兰州生物制品公司或武汉生物制品公司生产的试剂 ,TPHA采用进口或兰州生物制品公司生产的试剂。1.3 实验方法 初筛试验USR ,定性试验阳性者均做定量试验 ,同时做TPHA证实试验 ,严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