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洛酮(Naloxone)是阿片受体阻断剂,在临床上的主要用途是逆转吗啡及其它麻醉药品应用后出现的呼吸衰竭。近来,生理学家通过对应激状态下的内啡呔研究,为临床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即通过纳洛酮来抢救休克和呼吸衰竭。 内啡呔与应澈 在某些实验性高血压、休克、及其它应激状态的实验研究中,动物体内有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的释放与阿片受体的激活。并且发现,这种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即β—内啡呔(β—endorphin)。Teffcoate认为,内源性阿片样物质是  相似文献   

2.
王仕榕 《吉林医学》2011,(24):5050-5050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昏迷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64例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昏迷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胆碱酯酶恢升复时间、昏迷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能显著提高治愈率,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纳洛酮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乙醇中毒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呼吸兴奋剂(可拉明、洛贝林)治疗重度酒精中毒引起昏迷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分为两组,分别用纳洛酮(对照组)治疗22例和纳洛酮联合可拉明洛贝林(治疗组)治疗24例,对治疗前后呼吸、意识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清醒及呼吸衰竭纠正较快,时间为1 ̄3h,全部有效。对照组:患者清醒及呼吸衰竭纠正时间为3 ̄8h,无效4例。结论:纳洛酮联合可拉明、洛贝林治疗重度酒精中毒呼吸衰竭疗效明显,显效迅速。  相似文献   

4.
声明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呼吸兴奋剂(可拉明、洛贝林)治疗重度酒精中毒引起昏迷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分为两组,分别用纳洛酮(对照组)治疗22例和纳洛酮联合可拉明洛贝林(治疗组)治疗24例,对治疗前后呼吸、意识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清醒及呼吸衰竭纠正较快,时间为1~3h,全部有效。对照组:患者清醒及呼吸衰竭纠正时间为3~8h,无效4例。结论:纳洛酮联合可拉明、洛贝林治疗重度酒精中毒呼吸衰竭疗效明显,显效迅速。  相似文献   

5.
慢性肺心病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而呼吸衰竭是其常见合并症及最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纳洛酮为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有呼吸兴奋作用,且安全性高,近年来日益受到临床广泛关注。我科应用纳洛酮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38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结合纳洛酮的药物作用机制谈临床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综合介绍纳洛酮临床应用的新进展。方法对近几年来专业期刊以及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关于纳洛酮临床应用新进展的报道二十余篇共914个有效病例进行收集整理并分别给予药物作用机制方面的解释。结果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的呼吸衰竭:治疗成功率96.8%;治疗一氧化碳中毒:与对照组比较,迟发性脑病发生率、病死率明显降低(P<0.05);治疗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比较,纳洛酮组优于常规组(P<0.01);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有效率96.4%;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有效率及后遗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显著(P<0.01及P<0.05);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治疗组的休克期、少尿期的发生率、并发症、病死人数明显减低(P<0.01);治疗耳鸣:治疗组痊愈率51%高于对照组29%(P<0.05);昏迷中的诊断:有效率达86.9%,这对昏迷清醒后能及时询问病史及早作出诊断、正确治疗很有意义。结论纳洛酮对外源性阿片样物质和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均有特异性拮抗作用,从而迅速逆转了吗啡和β-内啡肽对循环、呼吸的抑制,有助于中枢神经与心肌功能的康复,可治许多应激性疾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杜斌  颜伟  杨静茹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8):110-110,129
鸦片过量中毒常引起昏迷,导致严重的呼吸抑制,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导致患者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经静脉、吸食和吞服为较为常见的摄入途径,而及时诊断和早期使用阿片特异性拮抗剂纳洛酮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盐酸纳洛酮为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是阿片受体纯拮抗剂,无激动活性,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大于吗啡和脑啡肽,能竞争性地阻止并取代阿片样物质与受体的结合,解除阿片类药物中毒症状,  相似文献   

8.
纳洛酮抢救新生儿窒息39例分析刘瑞峰(广西桂林市妇幼保健院手术室桂林市541001)关键词纳洛酮;新生儿窒息;治疗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窒迫以至出生后出现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它是新生儿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纳洛酮作为阿片受体拮抗剂...  相似文献   

9.
纳洛酮为阿片受体拮抗剂,近年来广泛应用于酒精中毒、安眠药中毒、昏迷、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等急危重病人,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纳洛酮用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c arterial is chemia.VBI)的治疗还在探讨中。本院收集40例VBI患者,采用纳洛酮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Ⅱ型呼吸衰竭会导致严重的低氧及高碳酸血症,患者会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如呼吸困难、酸碱代谢失衡甚至昏迷,直接危及患者生命,是常见的急危重症。纳洛酮作为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可有效控制因缺氧致β-内啡肽(β-EP)浓度的增高,从而拮抗β-EP对呼吸中枢和心血管中枢的抑制作用,增强延髓和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对CO2敏感性,改善呼吸、循环功能,尚具有改善脑代谢和促进苏醒的双重效应,对肺脑意识障碍有促醒作用。我科应用纳洛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取得较好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纳洛酮又称丙烯吗啡酮,是羟吗啡酮的衍生物,为阿片受体竞争性药物,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它与分布在脑干等部位的阿片受体结合后能有效地阻断阿片类药物及内源性阿片样物质所引发的各种效应,1963年开始用于临床,主要用于阿片类麻醉药的拮抗苏醒,此后在儿科临床用于治疗窒息、休克、昏迷、药物中毒,近年来应用范围又有增加,笔者结合实践对纳洛酮应用情况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张九进 《广西医学》2002,24(6):865-867
纳洛酮是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 ,本身无激动活性 ,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大于吗啡和脑啡肽 ,能竞争性地阻断或取代阿片样物质及内源性阿片肽与受体结合 ,解除吗啡类药物中毒 ,拮抗呼吸中枢的抑制 ,并有催醒作用。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纳洛酮对各型呼吸衰竭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 慢性Ⅱ型呼吸衰竭研究表明 ,哮喘和慢喘支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 ,常有气道粘膜水肿 ,分泌物增多 ,气道阻塞导致缺氧 ,从而增加了 β 内啡肽释放〔1〕。刘忠令等〔2〕观察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血浆 β 内啡肽样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3.
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病之一。酒精中毒是的症状 是内啡肽释放引起的,昏迷患者常伴有β-内啡肽释放增多。 随着酒精量的增加,体内内源性阿片活动也相应增加,注入 纳洛酮后饮酒量明显减少,提示纳洛酮能防治酒精中毒。陈 氏等采用纳洛酮治疗酒精中毒32例。我科也治疗60例均收 到较好效果,证明纳洛酮是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有效药物, 为纳洛酮广泛的应用提供了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纳洛酮在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昏迷呼吸衰竭救治中的疗效。方法:将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昏迷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常规治冶基础上持续静脉泵入纳洛酮组(实验组),比较两组4小时内清醒率、8小时内清醒率、24小时内清醒率、24小时内脱机率、48小时内脱机率、72小时内脱机率、死亡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4小时内清醒率、8小时内清醒率、24小时内清醒率、24小时内脱机率、48小时内脱机率、72小时脱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静脉泵入纳洛酮能提高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昏迷伴或不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或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曲红 《中原医刊》2007,34(9):83-83
纳洛酮(naloxone)又名烯丙羟吗啡酮,是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的特异性受体拈抗剂。内源性阿片样物质主要有3组:β-内啡肽类、脑啡肽类及强啡肽类。机体应激(如休克、缺氧、缺血、中毒、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时,下丘脑释放因子促使垂体前叶释放β-内啡肽类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纳洛酮是纯吗啡受体拈抗剂,体内吸收迅速,易通过血脑屏障,与阿片受体亲和力大于吗啡和脑啡肽,从而消除β-内啡肽对机体许多不利的影响。因此可以治疗许多应激性疾病。以下重点介绍纳洛酮在抢救急危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更正启事     
盐酸纳洛酮为阿片受体特异拮抗剂,小剂量肌注或静脉滴注能迅速翻转吗啡的作用,大剂量能有效增加呼吸频率、促使昏迷清醒。我院自2002年8月~2004年10月共收治醉酒后颅脑损伤病人72例,经应用纳洛酮治疗,现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纳洛酮探索性治疗重症流行性乙型脑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2例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患者试用内源性阿片多肽拮抗剂纳洛酮(naloxone)治疗,除1例无效外,其余均获得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用药后24小时内,11例患者神志明显改善甚至清醒,5例反复抽搐者抽搐停止,2例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衰竭曾一度明显改善.治疗结果证实乙脑患者血及脑脊液(CSF)中升高的内源性阿片多肽参与乙脑发病机制并为乙脑的对症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陈平 《当代医学》2007,(13):122-123
Ⅱ型呼吸衰竭可致严重的低氧及高碳酸血症,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紫绀、电解质紊乱、酸碱代谢失衡,甚至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可直接危及患者生命,是呼吸内科及结核科常见急危重症.纳洛酮是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可直接、有效地拮抗和逆转β-内啡肽所致的中枢性呼吸抑制作用,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发挥治疗作用.我们应用纳洛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取得较好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陈青广 《浙江医学》2002,24(3):180-181
近年来 ,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的临床应用日趋广泛。研究表明 ,它对麻醉镇静剂中毒、休克、乙醇中毒及缺血性中风等有显著疗效 [1]。笔者于1994年10月~1999年10月应用纳洛酮治疗25例重度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HIE) ,取得了明显疗效 ,现报道如下。1.1对象35例均为入住本院新生儿科的重度HIE患儿 ,所有患儿均同时存在昏迷、中枢性呼吸衰竭、循环衰竭和胃肠功能紊乱。均符合1989年济南会议制定的HIE临床诊断和分度标准 [2]。其中男性22例 ,女性13例 ,日龄3~4d ,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 ,治疗组2…  相似文献   

20.
陈平 《当代医学》2007,(7):122-123
Ⅱ型呼吸衰竭可致严重的低氧及高碳酸血症,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紫绀、电解质紊乱、酸碱代谢失衡,甚至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可直接危及患者生命,是呼吸内科及结核科常见急危重症.纳洛酮是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可直接、有效地拮抗和逆转β-内啡肽所致的中枢性呼吸抑制作用,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发挥治疗作用.我们应用纳洛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取得较好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