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辨证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辨证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体会李兰群,晁恩祥(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肺脾科北京100029)关键词:癌性发热;病因病机;中医药;辨证治疗癌性发热是指恶性肿瘤病人非感染性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现代医学对癌性发热的病理机制认识尚不十分清楚,治疗药物亦多以解热镇...  相似文献   

2.
癌性发热的治疗主要常用吲哚美辛(消炎痛)、地塞米松及抗生素等治疗,但对于癌症患者来说,特别是晚期患者应用常引起患者的消化道反应、骨质疏松、电解质紊乱、菌群失调等,易使患者病情加重,因此,癌性发热在临床治疗上一直是个难题,作者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40例,经近期观察疗效比较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头痛片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癌性发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81137例和对照组26例。采用双盲法研究,治疗组口服头痛片2片,1次/8h;对照组口服萘普生200mg,1次/8h观察两组体温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头痛片组和萘普生组退热作用均较好,有效率分别为91.2%(34/37)和92.3%(24/26)。药物不良反应方面,头痛片组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等副作用均明显低于萘普生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痛片治疗癌性发热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萘普生轻,可用于癌性发热的退热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针刺治疗晚期肿瘤癌性发热的有效性,以期为临症应用提供有效方法。方法从中医学与辩证分型揭示针刺治疗肿瘤癌性发热的本质。结果通过对癌性发热辨病论治,应用针刺治疗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癌性发热者,可用针刺退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癌性发热是恶性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有较大不良影响。中医药在治疗癌性发热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骆学新教授认为癌性发热的基本病机为阴虚内热,虚火之邪内伏,临证时强调辨病与辨证相互结合,治疗时以透热养阴法为基础,选用青蒿鳖甲汤为主方。根据患者各自临床表现随证加减。本文介绍骆学新教授运用透热养阴法治疗癌性发热的经验,以期为癌性发热的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针刺治疗角度研究如何运用针刺治疗癌性发热,以便为临床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方法本文通过对癌性发热的本质进行探讨,发现某些穴位如合谷、曲池、足三里等一些穴位治疗癌性发热效果良好。结果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发现合谷、四关、曲池、足三里等一些穴位治疗癌性发热效果良好。结论以辨证施治的原则治疗癌性发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探讨有良好治疗癌性发热作用的药物,文中观察了新癀片治疗癌性发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老年晚期癌症的癌性发热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126例,使用新癀片治疗;对照组30例,使用消炎痛栓治疗,观察新癀片及消炎痛栓治疗癌性发热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为93.3%,治疗后2组患者体温下降均明显,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癀片治疗老年癌性发热与消炎痛栓同样有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白虎汤治疗癌性发热4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波 《广东医学》2004,25(11):1262-1262
恶性肿瘤患者在病程中常常伴有发热症状 ,这种发热大多数是由于感染所致 ,但现在已知 ,某些肿瘤伴有发热时并无感染的证据 ,称为癌性发热。作者自 2 0 0 2年 3月至 2 0 0 4年 3月试用白虎汤治疗癌性发热患者 4 2例 ,取得明显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诊断标准 癌性发热诊断标准参照文献 [1]:①体温每天至少 1次超过37 8℃ (口腔 ) ;②持续时间超过 2周 ;③体检、实验室、放射检查缺乏感染证据 ;④缺乏过敏机制 ;⑤抗生素至少应用了 7d,但发热无变化 ;⑥应用萘普生治疗 ,体温可降至正常。1 2 一般资料  4 2例均为住院患者 ,经…  相似文献   

9.
癌性发热的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洁 《疑难病杂志》2005,4(6):325-325
发热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症状,约2/3的肿瘤患者病程中伴有发热,而直接与肿瘤有关的发热(即癌性发热)约占恶性肿瘤发热的40%。现代医学认为癌性发热与肿瘤坏死、肿瘤细胞自身产生内源性致热源、肿瘤使血浆中游离原胆烷醇增高等因素有关。癌性发热属于中医“内伤发热”范畴,多由  相似文献   

10.
癌性发热是恶性肿瘤常见症状,指癌症患者出现的直接与恶性肿瘤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有报道称2/3的恶性肿瘤患者病程中伴有发热,其中有40%属癌性发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揭示临床应用小柴胡汤治疗癌性发热取得较好疗效。方法:通过详细阐述小柴胡汤之主症、用药及煎煮方法,揭示小柴胡汤治疗癌性发热之根本。结果:临床中,通过辨证论治,对有往来寒热一症之癌性发热患者,小柴胡汤具有较好效果。结论:癌性发热患者,有往来寒热一症者,可应用小柴胡汤进行退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揭示临床应用小柴胡汤治疗癌性发热取得较好疗效。方法:通过详细阐述小柴胡汤之主症、用药及煎煮方法,揭示小柴胡汤治疗癌性发热之根本。结果:临床中,通过辨证论治,对有往来寒热一症之癌性发热患者,小柴胡汤具有较好效果。结论:癌性发热患者,有往来寒热一症者,可应用小柴胡汤进行退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癌性发热的中医治疗。方法:从正气亏虚,癌毒内聚,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导致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方面分析癌性发热的病因病机。结果:临证将癌性发热分为气虚发热型、湿热内蕴型、气郁发热型、热毒炽盛型、瘀血内阻型、阴虚发热型六型进行辨治,取得较好疗效。结论:中医药治疗癌性发热具有较明显优势,作用较持久,无明显副作用。临证应谨守病机,辨证施治。同时应注意顾护脾胃。  相似文献   

14.
仲景六经辨证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给后世医家提供了学习中医的广阔思维天地。癌性发热是,临床常见棘手问题,中医药治疗具有良效和优势。由于患者体质、病邪、病位、病性、病势、病机等不同,癌性发热经常表现为典型六经症状,根据六经辨证灵活运用经方治疗癌性发热,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5.
薛文翰老师在临床实践中,善于运用"甘温除热"理论治疗不明原因之发热。本文介绍"甘温除热"理论,用益气补血,理气解郁之法,治疗癌性发热。并对甘温除热之理论进行阐述。笔者认为,对一些原因不明之发热,特别是癌性发热,运用补中益气汤,甘温除热法治疗,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法治疗癌性发热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中晚期恶性肿瘤发热病人应用益气温阳方剂进行治疗,每日1剂。结果:癌性发热病人服用益气温阳类方剂后,发热症状大都很快缓解。结论:癌性发热病因病机复杂,多属阳气亏虚,临床采用益气温阳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癌性发热的中医治疗。方法:从正气亏虚,癌毒内聚,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导致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方面分析癌性发热的病因病机。结果:临证将癌性发热分为气虚发热型、湿热内蕴型、气郁发热型、热毒炽盛型、瘀血内阻型、阴虚发热型六型进行辨治,取得较好疗效。结论:中医药治疗癌性发热具有较明显优势,作用较持久,无明显副作用。临证应谨守病机,辨证施治。同时应注意顾护脾胃。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收集中药治疗癌性发热文献中的处方用药,探讨现代临床中药治疗癌性发热的组方原则及规律。方法:收集整理2000年1月~2016年10月发表于国内期刊的有关中药治疗癌性发热的处方,使用频数分析法分析其使用原则和规律。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中药复方50首,涉及中药118味,共计496味次。频数分析发现中药治疗癌性疼痛常用药为清热药、补虚药、解表药等,50个中药复方中有明确中药剂量的复方为46个,其中用量≥30g的中药为生地黄、鱼腥草、柴胡、黄芪、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水牛角、青蒿等,运用SPSS23.0对使用频次≥5次的中药进行聚类分析显示治疗癌性发热的中药中现代医家多用生地黄、黄芪、知母、柴胡、甘草等药。结论:通过分析文献发现,中药治疗癌性发热清补结合、标本兼顾、以治本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癌性发热的疗效.方法 将86例癌性发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3例,采用辨证施治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消炎痛栓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降热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施治方法可以有效地治疗癌性发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是一种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很高的疾病,而肝癌癌性发热是肝癌患者的常见症状。近20年来中西医通过大量临床观察及治疗,对肝癌癌性发热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中医因其毒副作用小、处方灵活、综合调治等特点,在治疗中更发挥了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等网站近20年来相关文献的研究,对肝癌癌性发热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经验做一综述,以期为今后相关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一些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