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改进单螺杆挤出机,成功开发了长纤维增强聚丙烯热塑料材料在线混合技术。研究了分流板的开孔直径、开孔率、孔间距以及分流板与螺杆头部之间的距离对于长纤维形态的影响,并且测定了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开孔直径与纤维长度之间的比值小于0.5、开孔率小于0.2时,分流板对于长纤维形态影响较大,而孔间距的变化对于长纤维形态没有影响。相对于单孔设计,分流板的多孔设计形式有利于纤维分布和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流板与螺杆头部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既能保持纤维长度又能有利于挤出。对于特定形状的分流板,局部阻力系数可以作为一个可靠的参数来控制纤维形态。  相似文献   

2.
以苯乙烯辅助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co-St)作为相容剂与聚丙烯(PP)、尼龙6(PA6)、改性共聚酯(HCDP)按一定配比共混纺丝,实验表明该共混体系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改性聚丙烯纤维的染色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可以被分散染料染成深色,并且其抗静电性能明显提高。通过流变性能测试,拟定了主要纺丝工艺,并分析了纺丝温度、纺丝速度、纤维纤度等参数对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现了在高速纺丝条件下制备可染聚丙烯纤维,为工业化生产可染聚丙烯纤维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以苯乙烯辅助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co—St))为相容剂与聚丙烯(PP)、尼龙6(PA6)、改性共聚酯(HCDP)按一定配比共混纺丝,实验表明该共混体系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改性聚丙烯纤维的染色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可以被分散染料染成深色,并且其抗静电性能明显提高。通过流变性能测试,拟定了主要纺丝工艺,并分析了纺丝温度、纺丝速度、纤维纤度等参数对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现了在高速纺丝条件下制备可染聚丙烯纤维,为工业化生产可染聚丙烯纤维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孙冉  刘崑 《辽宁医学院学报》2012,33(4):340-342,386
目的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压热法制备玉米抗性淀粉,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热压法制备玉米抗性.结果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条件为:淀粉乳浓度为30%,压热温度为120 ℃处理60 min.结论 在最佳条件制备抗性淀粉含量为11.37%.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制药用聚丙烯瓶坯拉丝及拖尾现象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方法通过对粒料方面、模具本身、参数调整、模具清洁等方面找出解决聚丙烯瓶坯拉丝及拖尾现象的最佳方法。结果通过对各影响因素的试验筛选,确定参数调整、模具清洁为此问题解决的关键参数。结论根据关键参数制定聚丙烯瓶坯拉丝及拖尾现象的最佳措施,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6.
目的 优选萸芪糖浆连续式逆流动态提取技术最佳工艺参数。方法 应用连续式逆流动态提取设备,选择4个考察因素,料液比、粉碎粒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每个考察因素3组条件,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莫诺苷、马钱苷、芍药苷、阿魏酸4种成分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并计算综合评分,选择最佳工艺参数并且与传统提取方法热回流法进行比较。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8,粉碎粒度为中粉,阶段提取时间为25min,提取温度为70℃。结论 正交试验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具有提取率高、能耗低等优点,为萸芪糖浆提取工艺改造升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熔纺/冷拉伸法制备了微孔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研究了工艺条件对微孔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的微孔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纺丝温度的下降或熔体拉伸比的提高,最大可几孔径及孔隙率增大;熔纺中冷却风速提高,最大可几孔径及孔隙率较大;温度低于110℃时,热处理对最大可几孔径及孔隙率的影响较小,在120-130℃时,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增加,最大孔径及孔隙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随着初纺中空纤维拉伸倍数的增加,孔隙率先增加而后下降。  相似文献   

8.
采用带有热台的显微镜研究了200 ℃下聚丙烯树脂熔体沿玻璃纤维(束)的流动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高黏的聚丙烯熔体能够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沿纤维束间的微观缝隙自发地流动,并且缝隙的间距越小,树脂的流动速率就越快;树脂熔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缓慢自发流动以后会加速流动。通过测试交叉纤维间熔体的间距,间接计算了聚丙烯树脂在该状态下自发流动的临界毛细管直径和自发流动的最低压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蜂胶中总黄酮和总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和各因素的影响.方法设计正交实验,采用冷浸法、水浴法和超声法提取总黄酮和总多酚.结果采用超声波法,其提取总黄酮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80%,超声时间30 min、料液比1:16;其提取总多酚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90%、提取时间15 min、料液比1:16.结论 3种提取方程法相比较,超声波法较佳.  相似文献   

10.
离子交换纤维对生物碱静态吸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规范生物碱中药的生产,提高其纯度和疗效,开展了用离子交换纤维提取生物碱的研究,探讨用离子交换纤维分离纯化生物碱的方法及工艺。方法在静态条件下,分别考察了温度、pH值和生物碱溶液浓度等因素对离子交换纤维吸附生物碱的影响。结果确定了离子交换纤维静态吸附生物碱的最佳工艺参数:吸附的最佳温度为40℃,吸附的最佳pH为6.40,在此条件下的静态饱和吸附量为911.47 mg/g。吸附速率快,在40℃条件下,58 m in时吸附达到平衡,具有实用开发价值。结论自制的强酸性离子交换纤维对生物碱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利用离子交换纤维提纯分离生物碱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以硅橡胶为基体、锂瓷石粉和硼砂为烧结助剂,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具有陶瓷化防火功能的硅橡胶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测试、热重分析(TG)、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该材料的结构、力学性能和烧结性能,研究了锂瓷石粉和硼砂对陶瓷硅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在体系中添加锂瓷石粉和硼砂,提高了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降低了陶瓷化硅橡胶复合材料的起始分解温度,加快了烧结反应进程。当锂瓷石粉与硅橡胶的质量比为5:100时,硅橡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分别提高了15.6%、34.8%、2.3%,添加锂瓷石粉的陶瓷复合材料经过烧结,能够形成均匀的陶瓷化整体结构,比添加硼砂的陶瓷化硅橡胶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烧结性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木粉含量以及界面相容剂对木粉/PE-HD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界面相容性的影响。方法以木粉为填料,与高密度聚乙烯(PE-HD)在双螺杆挤出机上挤出制备复合材料,并测其性能。结果随着木粉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呈现下降趋势;而加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PE)的复合体系,力学性能有了明显改善,并且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随木粉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冲击强度则随之下降。结论MAPE提高了木粉在PE-HD基体中的分散性以及木粉与PE-HD的界面粘结性。  相似文献   

13.
木塑复合材料表面性能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水曲柳木粉和聚丙烯(PP)的表面性能对PP/木粉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PP)为相容剂,对PP进行改性,测定PP表面自由能与复合材料的非极性值增加明显,力学性能随之下降。结果添加少量的MAPP,PP表面极性值增加显著,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MAPP添加量的增加,PP表面,结论PP的表面性能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由低温固相挤出工艺制备了连续废弃涤纶纺织品/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高密度聚乙烯(HDPE)同质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毛细管流变仪及万能电子拉力机等对含有不同编织结构的废弃涤纶纺织品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线圈结构的废弃涤纶纺织品(F2)对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影响最显著。F2明显改善了HDPE在r-PET中的分散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表观黏度、刚性以及热稳定性,并使得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提高了13.3%、28%和24%。  相似文献   

15.
碳纤维毡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长碳纤维开松针刺成毡,并通过双钢带压机制备了碳纤维毡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CFRPP),考察了碳纤维长度、含量、纤维毡的针刺及针刺类型、基体改性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复合材料断面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以分析CFRPP界面结合情况。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的纤维长度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基本没有影响;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最佳的碳纤维质量分数约为30%;碳纤维毡经三角形针针刺后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得到较大幅度提高;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PP)能够改善碳纤维与聚丙烯的界面结合,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其最适宜的相容剂MPP的质量分数约为20%;将长度为80 mm的碳纤维用三角针刺成毡后,以MPP改性的聚丙烯(wMPP=20%)浸渍制备得到碳纤维质量分数为30%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为203.3 MPa,拉伸模量达16.6 GPa,弯曲强度为223.2 MPa,弯曲模量达到12.0 GPa,缺口冲击强度为752.2 J/m。  相似文献   

16.
借助不同的工艺条件、热力学自由焓计算,X衍射、透射电镜、热膨胀系数和抗弯强度测试,研究了烧结温度、成型方法、烧结工艺和气氛对钛酸铝陶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等静压成型、热压烧结和元素硅的采用改善了钛酸铝陶瓷热膨胀系数和力学强度间的综合性能。通过比较纯钛酸铝陶瓷与含10%A3S2钛酸铝陶瓷热膨胀曲线的变化趋势,解释了它们在高温下及热震后力学性能变化趋势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以两种硅烷偶联剂及成膜剂组成的浸润剂处理玻璃纤维,研究其增强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和软科学性能。经SEM和FT-IR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浸润剂中添加了成膜剂后,复合材料的界面可以达到良好的结合状态,材料的力学性能也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NCO封端的聚氧酯(PU)预聚物,制备了环氧树脂聚氨酯互穿网络(EP-g-PU IPN);通过添加受阻酚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 (AO-60)制备了AO-60/EP-g-PU IPN。通过FT-IR、DMA、SEM分别研究了改性分子链的基团变化、改性体系的动态性能及断裂面的形态,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对制备的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由于AO-60与PU链段间存在强烈的氢键作用,制备的AO-60/EP-g-PU IPN体系具有优异的阻尼性能;但是添加AO-60后,由  相似文献   

19.
生物可吸收性高强度棒用于骨折内固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团民  刘淼  杨爱玲  石宗利 《医学争鸣》2004,25(17):1595-1597
目的:寻找一种理想的生物内固定材料. 方法:用生物可吸收性聚乳酸/偏磷酸钙复合物棒对20只兔股骨髁上实验性骨折行髓内固定,术后2, 4, 8和12 wk分别经X线摄片、肉眼、光镜和电镜对骨折的愈合、材料的降解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观察. 结果:骨折端无明显的炎性反应和异物反应,所有骨折均愈合,骨折最终愈合后固定材料逐渐重吸收. 12 wk时PDLLA/CMP复合材料弯曲强度95%CI为78.88~92.32 MPa,弹性模量95%CI为6.24~7.24 GPa,拉伸强度95%CI为93.91~111.57 MPa. 结论:聚乳酸/偏磷酸钙复合材料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良好,是一种有前途的骨外科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20.
利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得到热塑性淀粉/乙烯-乙烯醇共聚物(TPS/EVOH)复合材料,并对该复合体系的加工性能、机械性能、动态力学性能、流变性能以及吸水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EVOH含量增加,复合材料中分子间作用力加强;复合体系的机械性能得到改善;当EVOH含量到达30%后,复合材料的吸水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