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8 毫秒
1.
赵会 《中国当代医药》2013,(4):188+190-188,190
目的探讨宫颈肌瘤经阴道行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阴道行宫颈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统计其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情况、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2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25.3min,术中出血量为37.8mL,术后无出血及无感染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为3.4d,术后随访3个月,29例患者均良好康复。结论经阴道宫颈肌瘤剔除术安全、可行,所需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宫颈阴道上部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方法及相关术前准备.方法 回顾性分析要求保留子宫的腹腔镜宫颈阴道上部肌瘤剔除术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6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宫颈阴道上部肌瘤剔除,肌瘤直径3~13 cm,平均6.2 cm.平均手术时间(85.3±15.2) min,术中平均出血(75.6±20.5) mL.术后随访症状均有改善.结论 保留子宫行腹腔镜宫颈阴道上部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完善的术前准备及良好的手术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影响因素及存在的不足。方法 :对 183例宫颈疾病患者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 ,并与临床及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慢性宫颈炎 16 3例 ,宫颈肌瘤 2 6例 ,人流或药流后宫颈部胎物残留 2 2例 ,宫颈妊娠 2例 ,宫颈恶性病变 7例 ,宫颈损伤 3例 ,宫颈先天畸形 4例。宫颈慢性炎症多与其他宫颈疾病并存。结论 :经阴道超声对慢性宫颈炎、宫颈妊娠、人流或药流后宫颈部胎物残留、宫颈肌瘤等疾病诊断敏感性高 ,而对早期宫颈恶性病变、宫颈损伤等的诊断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唯阴康阴道吸附器在宫颈LEEP术后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因宫颈病变行LEEP手术患者1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1个月、3个月复诊,观察阴道排液、阴道出血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宫颈术后阴道排液时间短,创面出血少,伤口愈合快。结论唯阴康阴道吸附器配合LEEP手术治疗宫颈病变,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术后愈合快,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袁敏  赵婧  冯雯 《成都医药》2005,31(1):20-22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影响因素及存在的不足。方法:对183例宫颈疾病患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并与临床及手术病理对照。结果:慢性宫颈炎163例,宫颈肌瘤26例,人流或药流后宫颈部胎物残留22例,宫颈妊娠2例,宫颈恶性病变7例,宫颈损伤3例,宫颈先天畸形4例。宫颈慢性炎症多与其他宫颈疾病并存。结论:经阴道超声对慢性宫颈炎、宫颈妊娠、人流或药流后宫颈部胎物残留、宫颈肌瘤等疾病诊断敏感性高,而对早期宫颈恶性病变、宫颈损伤等的诊断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复杂性子宫肌瘤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156例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径较大、位置特殊、数目较多的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对直径≥10cm肌瘤、后壁近宫颈处肌瘤、宫颈肌瘤、阔韧带肌瘤、数目〉5个多发肌瘤共156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并对上述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56例患者手术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时间30~150min,术中出血20~800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直径≥10cm及位置特殊、较复杂的子宫肌瘤剔除术可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成功的关键是熟练的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7.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为女性常见良性肿瘤,30~50岁育龄期妇女多见。该症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殖而引起,同时以少量的结缔组织纤维作为其支撑机构。根据其生长部位可分为宫体肌瘤及宫颈肌瘤;根据其与子宫肌层的关系可分为黏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及肌壁间肌瘤。该症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经期延长、量多,伴白带增多、小腹坠胀等典型的临床症状。该症治疗多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严重者则需切除子宫。近年来,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已广泛的应用于临床,该方法可保留患者生育能力且安全性高[1]。而科学的术前及术后护理是保证该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笔者总结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的手术要点及临床体会。方法回顾2010年10月至2011年2月在鄢陵县人民医院妇产科行非脱垂子宫阴式手术65例,手术方法为阴式子宫全切除术65例。结果 65例经阴道子宫切除,手术均获成功。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肌瘤35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0例,子宫腺肌瘤1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3例,均治愈。结论对子宫正常及中等偏大的,活动,正常阴道行TVH均是安全可行的,而手术成功与术前状态,术者阴式切除的经验、技巧有关,TVH更适合基层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妇科检查、阴道脱落细胞检查、阴道镜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为各种宫颈疾病的门诊患者336例采用Leep手术治疗,切除全部移行区,手术标本均送病检。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患者反应及术后修复情况。结果Leep手术治疗宫颈疾病成功率99.3%。平均手术时间5m in,出血量4.8m l。无继发性出血和感染的发生。结论Leep治疗各种宫颈疾病操作简单、安全、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阴道排液少,且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对早期诊断宫颈原位癌或微小浸润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徐宏 《淮海医药》2001,19(1):44-45
目的 探讨宫颈肌瘤的手术方式及术式选择。方法 对本院1983年7月~1990年7月,16年间收治的26例宫颈肌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手术方式和术式选择以及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共26例患术前仔细检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后仅有1例因肌瘤特大而误伤输尿管,于术后10d尿瘘转入泌悄科治疗痊愈,其余术后情况良好,无感染及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明确的诊断,适宜手术方式的选择,对手术的成功及宫颈原结构的恢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薛涛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5):165-167,170
目的评价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电切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院对126例术前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患者,在超声监护下行宫腔镜电切术,根据子宫肌瘤的不同类型及有无生育要求分别采用刨根法、旋切法及开窗法,观察宫腔镜电切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术后随访2~7年。结果 1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并发症,手术时间10~90 min,术中出血15~200 ml,术后满意率0~Ⅰ型为100.0%,Ⅱ型为93.8%。行米非司酮药物预处理3个月后子宫平均体积缩小24.8%,子宫肌瘤平均缩小35.2%,20例有生育要求者,15例妊娠,10例已足月分娩。结论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电切术是一种有效、安全、可靠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周密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58-59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1年5月来本院接受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的20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肌瘤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术式、出血量、肌瘤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在体温恢复至正常、肛门排气等时间、术后感染率、使用抗生素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患者。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小,感染少,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术中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美秀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4):1897-1898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术中处理方法。方法妊娠晚期合并子宫肌瘤68例,并按肌瘤大小、肌瘤类型进行分组,对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剖宫产术前诊断妊娠合并子宫肌瘤37例,剖宫产加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与单纯剖宫产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合并宫体肌瘤组手术时间较妊娠合并子宫下段及宫颈部肌瘤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8cm肌瘤组与≤8cm肌瘤组相比较,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术中出血量显著增多(P〈0.05);黏膜下肌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均较浆膜下肌瘤组显著延长(P〈0.05)。结论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需尽早明确诊断,并根据肌瘤大小、部位和患者情况以决定分娩方式和术中处理方法。对肌瘤直径〉8cm、子宫下段肌瘤、宫颈部肌瘤及黏膜下肌瘤的处理应谨慎。  相似文献   

14.
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切除术前应用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辅助治疗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 2例确诊为子宫肌瘤要求手术切除肌瘤保留子宫的患者分2组。用药组(n =2 2 )术前给予米非司酮12 . 5mg ,po,qd×3mo后入院手术;非用药组(n =2 0 )不服药,月经净后入院手术。2组均在服药前或手术前测量子宫肌瘤体积与手术切除肌瘤标本体积,并测量术中的出血量。结果 用药组肌瘤体积缩小率为4 2 . 5 3% ,非用药组为12. 4 8% ,P <0 .0 1。用药组肌瘤切除术时的出血量为(35 . 7±8 2 )mL ,非用药组为(6 8. 5±14 .8)mL ,P <0 .0 1。结论 口服米非司酮可作为子宫肌瘤切除术前的辅助治疗,可以缩小肌瘤,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5.
李秦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7):968-969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阴道超声下51例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表现,所有病例均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51例阴道超声提示中50例为子宫腺肌病,但其中1例合并子宫肌瘤误诊为合并子宫腺肌瘤,另1例子宫肌瘤误诊为腺肌瘤。经手术及病理证实,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准确率为96.1%。结论: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准确率高,同时也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浅析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同时行剖宫产及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有子宫肌瘤的53例产妇临床资料,总结其同时行剖宫产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53例产妇平均手术时间为(70±5)min 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30±50)ml 53例产妇无1例进行子宫切除,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一级愈合,未发生术后感染,且术后7~10天出院.结论 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且有剖宫产指征者,同时进行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是安全、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的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20例妊娠晚期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产妇及同期120例单纯行剖宫产术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而对术后病率、恶露干净及子宫复旧情况进行跟踪随访。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产后失血量术后恶露干净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没有增加手术风险,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0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术中的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0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孕周、术后住院天数和产后出血等情况,并做好相应记录。在根据子宫肌瘤的类型、位置及大小和有无妊娠合并症等全面掌握基础上,决定分娩方式和术中处理方法。结果经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孕周和术后住院天数无显著性差异,妊娠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产后出血率较高。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导致剖宫产发生率高,所以患者对于妊娠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应慎重。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具有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588 patients with myoma surgically managed at Tikur Anbessa teaching hospital, Addis Ababa, Ethiopia, from February 1992-October 2000 is presented. The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were to describe the sociodemographic profile, clinical parameters, indications for operation and outcome of management of myoma cases surgically managed at the hospital. Data was collected on sociodemographic, obstetric, gynecological and other relevant clinical variables from the patient's records. Mean age of patients was 35.8 (SD 7.5) years with a median parity of 1. Median uterine size was of 16 weeks pregnant uterus. Number of myomas removed at myomectomy ranged from 1-50 (Median 2). 98% of myomas were fundal and 2% cervical. 40 (6.8%) of the myomas were "delivered" myomas. The median duration of the presenting complaints reported by the patients was 1 year. Abnormal bleeding was the major presenting complaint (69.2%). In 101 (17.2%) of the patients other pelvic pathologies were identified, the majority being ovarian tumours. Three hundred sixteen (53.7%) of the patients had an additional medical condition encountered mainly anemia and hypertension.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much higher following hysterectomy than myomectomy, but duration of operation,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uterine size were not much different in the two operations. Reasons for the delay in presentation should be addressed by studies so that interventions leading to early presentation of patients can be sought. It is proposed that in all situations where it is feasible to do so, myomectomy should be performed in preference to hysterectomy irrespective of the need for future fertility.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及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87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本组0型58例,占66.7%;Ⅰ型21例,占24.1%;Ⅱ型8例,占9.2%。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情况。结果 87例宫腔镜电切术均一次成功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5~45min,平均(20.0±3.5)min;术中出血10~120mL,平均(55.0±4.2)mL。术后随访1年,均未发现有肌瘤复发,月经恢复正常。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