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防止西宁地区(海拔2 260m)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夜间低氧血症的发生或加重.方法: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专门护理干预,认真落实病情交接班制度,加强巡视,持续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并用血气分析仪或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检测干预后血氧的变化.结果:COPD患者夜间SPO2在90%以上,低氧血症明显减少,通过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夜间低氧血症进一步加重.结论:加强COPD患者夜间护理能改善缺氧的一系列症状,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进一步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方法:对3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予心理疏导、卫生宣教、体位指导、有效咳嗽、排痰的练习、翻身拍背、雾化吸入、吸痰等护理。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明显得到改善。结论:有效的排痰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袁晓燕 《吉林医学》2010,31(7):996-99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7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73例经治疗和护理病情好转出院,有效率96%。结论:对COPD患者给予合理的治疗以及护理措施能有效控制呼吸道感染,改善肺心功能,从而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患者的护理干预,提高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各种急性加重期(COPD)的疗效.方法对58例老年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和护理干预.结论正确规范的操作技术、严密的监护以及有效的防止不良反应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护理干预是无创正压在、通气治疗老年(COPD)急性期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常发生痰多及气道阻塞,并因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碱失衡而危及患者生命.对COPD患者痰阻的原因与临床体征以及体位与排痰措施的观察认为:针对COPD患者病情及个体差异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对策,如高枕右侧卧位和前倾坐位交替使用,鼓励咯痰、温湿化氧疗和雾化吸入等措施对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提高氧疗及药物治疗的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常发生痰多和气道阻塞,并因低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碱失衡而危和患者生命.对COPD 病人痰阻的原由和临床体征以和体位和排痰措施的观察认为:针对COPD病人病情和个体差异采取和时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对策,如高枕右侧卧位和前倾坐位交替使用,鼓励咯痰、温湿化氧疗和雾化吸入等措施对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提高氧疗和药物治疗的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的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可因呼吸肌长期代偿性加强收缩,最终造成慢性呼吸肌疲劳,一旦出现呼吸道感染等诱因后,便可发生呼吸肌功能衰竭,导致缺氧和CO2潴留.  相似文献   

8.
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呼衰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华 《实用全科医学》2006,4(3):362-363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呼衰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BiPAP无创通气治疗COPD呼衰患者,做好心理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健康教育等方法,比较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血气分析pH、PaO2明显改善(P<0.05),呼吸困难减轻,心率减慢。结论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呼衰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郑芳 《青海医药杂志》2011,41(10):44-45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应用BiPAP型VISION呼吸机对6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无创通气,观察其通气治疗后动脉血气及临床变化。结果:无创通气后,63例患者PaO2明显升高(P〈0.01),PaCO2显著降低(P〈0.01),胸闷、紫绀、呼吸困难得到缓解。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持续低流量吸氧,根据病情增加日饮水量,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正确的护理,对提高无创通气疗效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方法 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 保持呼吸道通畅.未发生体液过多,或体液过多程度逐渐减轻,营养摄入能满足机体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