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了探讨检测乙肝病毒前S1 抗原与“两对半”二者之间的关系 ,我们在本院各门诊就医和住院病人中 ,对 2 4 4例“两对半”检测中存在常见的“大三阳”、“小三阳”或其它“二阳”的患者做乙肝病毒前S1 抗原检测 ,进行比较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a、检测对象 :均为本院各门诊就医和住院患者 ,其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为 (HBsAg +、HBeAg +、抗HBc +) ;HB sAg+、抗HBe +、抗HBc +) ;HBsAg +、HBeAg +) ;(HBsAg +、抗HBe +) ;(HB sAg +、抗HBc +)者。b、乙肝病毒前S1…  相似文献   

2.
在临床实践中往往将乙肝两对半试验“小三阳”(HBsAg阳性、抗 -HBe阳性、抗 -HBc阳性 )视为HBV携带者 ,其是否发病常以肝功能状态为诊断依据。事实上HBV侵入肝细胞并在其内复制繁殖才是乙肝发病的根本原因。本实验就慢性乙肝患者前S1抗原与肝功能关系进行检测分析发现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是否异常与前S1抗原无必然联系。因此 ,在慢性乙肝是否发病的诊断中 ,前S1抗原可避免因肝功能正常而产生的误导。1 材料和方法1.1标本来源  2 0 0 1年 5— 7月唐山地区乙肝患者复检群体 112 5例 ,对其中乙肝两对半“小三阳…  相似文献   

3.
ELISA一步法检测HBsAg漏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一步法检测HBsAg的漏检分析。方法:运用ELISA二步法、稀释后一步法、一步法对乙肝“两对半”如下模式①HBeAg、HBcAb②HBeAb、HBcAb③HBeAb④HBcAb阳性的HBsAg进行检测。结果:在170例标本中,二步法HBsAg检出率为21.1%,稀释后一步法为10%。结论:一步法受HOOKS效应影响明显,敏感性低,HBsAg阳性漏检明显,HBsAg检测宜用二步法。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患者男 ,15岁 ,体检发现乙肝标志物阳性 1天于 1999年 12月 16日入院。查体 :心肺正常 ,肝肋下未及 ,叩击痛 (- ) ,脾 (-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正常、HBsAg (+)、抗 -HBs (- )、HBeAg (+)、抗 -HBe (- )、抗 -HBc(+) ,血尿粪常规检查正常 ,B超揭示肝实质弥漫性损伤。临床诊断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12月 2 1日上午 11时 ,给病人予胸腺肽治疗前进行皮肤过敏试验。胸腺肽为河山牌胸腺肽冻干粉针剂 ,批号980 93 5 3 ,皮试方法 ,取冻干粉针剂 1支 (含量 10mg)加入 2 0ml无菌注射用水稀释 ,再加入注射用水配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 乙肝) 病毒携带孕妇胎儿宫内感染率和乳汁中乙肝病毒( H B V) 阳性率的相关性,分析研究乙肝血清学指标阳性产妇是否适于哺乳。方法:对52 例乙肝血清学指标阳性的产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斑点杂交法分别检测脐血和初乳中的 H B V 标志物( H B V M) 以及 H B V 脱氧核糖核酸( H B V D N A) ,并对比分析。结果:孕妇 H B V 阳性与相应的脐血和初乳中的 H B V M 阳性率以及 H B V D N A 的检出率呈高度的一致性( P > 005) 。52 例 H B V M 阳性的孕妇中,脐血和初乳中 H B V D N A 的检出率均以乙肝表面抗原( H Bs Ag) 、乙肝e 抗原( H Be Ag) 及乙肝核心抗体( Anti H Bc)3 项阳性者最高(8571 % 和9286 % ) , H Bs Ag 、 H Be Ag 双项阳性者次之(80 % ) , H Bs Ag 单项阳性者最低(20 % ) 。结论: H B V 宫内传播以及初乳排毒率与母亲的 H Bs Ag 和 H Be Ag 状态密切相关。直接检测初乳中 H B V D N A 为指导哺乳的最可靠方法。血中 H Bs Ag 、 H Be Ag 和 Anti H Bc3 项阳性以及 H Bs  相似文献   

6.
杨明胜  吴英  刘兴 《重庆医学》2003,32(1):44-44
我院 2 0 0 2年 4月遇见 1例HBV感染患者 ,其HBV标志物变化非常少见 ,第 1天HBsAg和HBsAb为阳性 ,HBeAg、HBeAb、HBcAb均为阴性 ,第 2天HBsAb为阳性 ,HBsAg、HBeAg、HBeAb、HBcAb均为阴性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患者 ,女 ,6 7岁 ,因肝区时有疼痛 ,全身发痒 ,于2 0 0 2年 4月 2 4日来我院内科门诊检查 ,检查前在外就诊服用过多种中药 ,主要对症治疗全身发痒。经查体可扪及肝大 ,做肝功能、HBsAg、血脂、血糖、血常规检查。1 2 试剂与方法 胶体金乙肝表面抗…  相似文献   

7.
曹建华 《自贡医药》1995,17(1):38-39
对1434名职工血清HBsAg检测结果。160名HBsAg为阳性,阳性率11.16%。与我国人群中HBsAg携带率基本一致。对HBsAg阳性者进一步检测两对半和肝功能,其中14例(8.75%)肝功能异常,分别为HBsAg、HBeAg、HBcAb阳性组7例(20.00%);HBsAg、HBeAb阳性组4例(10.53%);HBsAg、HBeAb、HBcAb阳性组3例(3.57%)。HBsAg、HBe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随着金标法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测试条商品化 ,以操作简单 ,出结果快 ,特异性高等优点 ,被广泛采用。近来有人[1] 报道可用HBsAg测试条同时判定乙型肝炎e抗原 (HBeAg) ,为此笔者进行了对比研究 ,发现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HBsAg不能同时判定HBeAg。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选择来本院就诊的乙肝患者的血清 2 4 0份 ,应用厦门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乙肝两对半试剂盒检测后分为HB sAg、HBeAg、抗HBc三项阳性 (俗称“大三阳”)的血清 …  相似文献   

9.
刘佩芝  张爱萍 《农垦医学》2000,22(3):215-216
自 1 989年国外建立了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 -HCV)检测方法以来 ,发现输血后肝炎患者血清 60~ 80 %抗 -HCV阳性[1 ] 。国内各地报道结果亦不相同 ,为了解本地区输血后肝炎病毒感染情况 ,我们检测了 1 1 6例因各种疾患在医院输血或血浆所致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甲肝抗体 (抗 -HAV -IgM)、乙肝两对半 (HBsAg、抗 -HBs、HBeAg、抗 -HBe、抗 -HBc)、丙肝抗体 (抗 -HCV)、丁肝抗体 (抗 -HDV)、戊肝抗体 (抗 -HEV -IgM) ,部分病人检测了HBV -DNA ,HCV -RNA ,并给以分析。1 材料和…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8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两对半以及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进行HBVDNA的检测,以观察慢性肝炎患者HBVDNA,e系统和抗—HBc的相互关系。材料和方法一、对象 85例乙肝患者为来自本院1994~1996住院患者,男62例,女23例。年龄为9~54岁,平均为401岁。依据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诊断分型标准,计慢性活动型肝炎54例,慢性迁延型肝炎41例。二、方法 HBV标志(HBsAg、抗—HBs、HBeAg、抗—HBe、HBcAg、抗—HBc)均采用固相放射免疫夹心法测定,试剂由山东省维坊技术公司提供。HBVDNA采…  相似文献   

11.
我国约有 1 0 %的人群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 sAg)携带者 ,其中 50 %是母婴传播所致 ,尤其是HBsAg和e抗原 (HBeAg)双阳的母亲所生婴儿的感染率高达90 %~ 1 0 0 % ,阻断乙肝的母婴传播是控制乙肝流行的关键 ,而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阻断宫内传播是阻断乙型肝炎病毒 (HBV)母婴传播的关键性措施 ,近年来我们对 1 78例HBsAg阳性孕妇实施阻断宫内传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资料  2 0 0 0~ 2 0 0 1年在本院产科门诊检查的HB sAg阳性孕妇 1 78人 ,其中HBsAg和HBeAg双阳的孕妇35人 ,年…  相似文献   

12.
乙肝两对半测试卡快速检测血清乙肝三系应用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因我所承担了浙江省女子劳教所收容劳教前体检的工作 ,其需要立即得到劳教人员乙肝三系结果。我所原先采用的ELISA法不能满足其要求 ,现采用乙肝两对半测试卡法快速检测乙肝三系。乙肝两对半测试卡采用的是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其中HBsAgHBsAbHBeAg三项采用夹心法 ,HBeAbHBcAb两项采用竟争抑制法。乙肝两对半测试卡法只需一次加样 ,五项结果同时出现 ,确实达到了快速检测的目的。为了检测乙肝两对半测试卡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将 180份标本用测试卡法和ELISA法进行了比较。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 来自…  相似文献   

13.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及其与肝病慢性化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乙型肝炎前S1抗原 (Pre -S1)存在于HBV4 2nm的Dane颗粒上 ,是HBV在体内复制的指标 ,常提示乙肝患者的致病性、传染性及预后[1- 2 ] 。本文对582份HBsAg阳性血清中的Pre -S1、HBeAg、Anti -HBe、Anti -HBcIgM及肝功能 8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 ,以探讨血清Pre -S1与肝脏慢性损害的关系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标本来源  1999年 8月~ 2 0 0 0年 6月共收集乙型肝炎患者和无症状HBV携带血清 582份。其中急性肝炎 4 2份 ,慢性肝炎 10 6份 ,无症状携带者4 32份。诊断标准按 1995年…  相似文献   

14.
1997年 10月对全院 35周岁以上医院职工进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 (两对半 )普查 ,时间一个月 ,共检测6 37例 ,达全院职工 6 7%。1 材料1.1 标本来源 本院在职职工。1.2 检测试剂 选用上海科华生化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两对半试剂盒。 (注 :此公司产品经我国卫生部临床质控中心检测合格 ,为推荐使用的 8个厂家之一 )。1.3 检测方法 固相酶联免疫法 (ELISA)。2 检测结果  见表 1。表 1 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模式 HBsAg 抗-HBs HBeAg 抗 -HBe抗 -HBc 例 %1 - - 2 74.2 42 -- 2 43 .773 --- 3 0 .474 - --…  相似文献   

15.
目前各级医院检测血清中的HBsAg广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一步法 ,该法具有特异性、敏感性强、操作快速简便等优点 ,也有某些缺点。因为在血清免疫学检验中 ,抗原抗体需按一定比例才出现可见反应 ,比例不合适的即不出现反应 ,这属于“后带现象”[1] 。在检测乙型肝炎“两对半”五项指标时 ,出现HBsAg(-)、HBeAg( )、HBcAb( )的模式。通过采用标本稀释法重新操作 ,结果HBsAg全部阳性。1 材料与方法1.1 检测对象 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的乙肝E抗原 (HBeAg)阳性 ,伴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HBcA…  相似文献   

16.
近2年来,我科收治了一批自愿戒毒的海洛因成瘾者,对其均进行乙肝两对半(HBsAg、抗-HBs、HBeAg、抗-HBe、HBcAg)、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酶(HBV-DNA)、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的检测。现将其中68例静脉药瘾...  相似文献   

17.
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中两种判断结果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乙型肝炎病毒 (HBV)标志物检测是目前国内各实验室开展的常规项目 ,包括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在乙肝两对半检测中 ,目前各实验室都是按试剂盒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来判断结果 (以下简称方法 1)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 ,发现可用卫生部提供的乙肝两对半临界值血清为阳性截割值对结果进行分析 (以下简称方法 2 )。为了探讨两种方法对结果判定的不同效果 ,我们用上述两种方法分析了 12 9份不同标本 ,并与美国Abbott公司AXSYM化学发光仪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评价。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检测血清标…  相似文献   

18.
在应用ELISA法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中 ,会出现HBsAg阴性而HBeAg和抗 -HBc阳性的少见模式结果。我们选用了 30份该模式结果患者血清 ,将血清分别作 1∶2、1∶5、1∶10生理盐水稀释后 ,再做HBsAg检测 ,其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酶标仪BIO -TEK (美国 ) ;乙肝 5项试剂盒为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选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 30例 ,乙肝 5项结果为HBsAg阴性 ,HBeAg和抗 -HBc阳性。将所选用可疑标本用生理盐水作 1∶2、1∶5、1∶10稀释后 ,用ELISA方法再做HBsAg检测。2 结果HB…  相似文献   

19.
海洛因依赖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布  许珂 《广东医学》1995,16(5):297-299
本文回顾性调查了150例海洛因依赖者乙型肝炎病毒两对半检查结果,发现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且65.33%,患者至少1项阳性,其中静脉注射毒品者的HBsAg、HBsAb,HBeAg,HBeAb阳性率比非静脉射者明显增高,提示海洛因依赖者易感染乙肝病毒,可能与静脉注射有关。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妊娠对母婴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68,自引:0,他引:6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妊娠对母婴的危害以及如何进行预防。方法:用放射免疫方法对865名孕妇产检查两对半,并留其中HBsAg阳性者脐带血检查两对半;对36名HBsAg阳性孕妇,冰前3个月开始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每月一次,并对其新生儿血进行两对半检查。结果:HBsAg阳性孕妇比阴性者妊高征,产后出血、切口感染、宫内感染、HBV垂直感染、围产儿死亡率明显升高;但新生体重无显著差异;H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