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前部视网膜冷凝联合丝裂霉素C浸润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部视网膜冷凝联合丝裂霉素C浸润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7例(37眼),以降低眼压,解除症状。术后随访4~12个月。结果30眼1次手术眼压控制,4眼2次手术眼压控制(第2次手术为睫状体冷凝术),13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1眼术后长期观察眼压高且症状不能缓解行眼球摘除术。结论对于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用本术式可以有效控制眼压,保留残余视力。  相似文献   

2.
视网膜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广泛视网膜睫状体冷凝联合丝裂霉素C及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广泛视网膜睫状体冷凝联合丝裂霉素C及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0例(20眼),观察术后眼压、视力及并发症等。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1a,18眼眼压得以控制;各眼视力无明显变化;功能滤过泡占80%:出现一过性高眼压、前房积血等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均在1周内恢复。结论广泛视网膜睫状体冷凝联合丝裂霉素C及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以有效控制眼压。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全视网膜冷凝术(PRC)联合小梁切除,羊膜植入,并应用丝裂霉素C及可调整缝线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与单纯睫状体冷冻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53例PRC联合小梁切除,羊膜植入,并应用丝裂霉素C及可调整缝线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及53例单纯睫状体冷冻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结果经1~18个月术后观察及随访,综合手术治疗的47眼眼压<21mmHg,成功率为88.7%,5眼+局部1~2种降眼压药物治疗眼压<30mmHg,1眼手术失败,单纯睫状体冷冻治疗的22眼眼压<21mmHg,成功率为41.5%,17眼加局部1~2种降眼压药物治疗眼压仍不能控制,14眼眼球萎缩。结论PRC联合小梁切除,羊膜植入,并应用丝裂霉素C及可调整缝线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确定,较单纯睫状体冷冻治疗成功率高,痛苦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视网膜光凝或视网膜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新生血管性青光眼64例64眼,首先行视网膜光凝或视网膜冷凝,再行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虹膜新生血管、球结膜滤过泡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术后随访6~12mo,视力均无明显改善,平均眼压自术前47.89±6.74mmHg随访末降至18.41±2.16mmHg,控制在21mmHg以下者53眼(73%)。结论:视网膜光凝或视网膜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较好的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小梁切除睫状体冷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和丝裂霉素联合睫状体冷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56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用联合手术并进行分析。结果随访5月~24月,手术成功45眼(80.36%)。眼压从术前59.10mmHg降至22.38mmHg,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应用丝裂霉素的小梁切除术联合睫状体冷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15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施行小梁切除术+全周边视网膜冷凝+睫状体冷冻术。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24个月,12例眼压控制良好,手术成功率为80%,3例再次行睫状体冷冻术,2例眼压控制良好。结论小梁切除术+睫状体冷冻术+全视网膜冷凝术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部视网膜、睫状体冷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2月至2011年3月我院共收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32例(32眼),均采用前部视网膜、睫状体冷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患者术后一般疗效、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32眼中手术完全成功28眼,条件成功2眼,失败2眼,手术成功率为93.8%。术后25眼视力有所提高,2眼丧失视力,其余患者保持术前视力,未有明显变化。28眼眼压在正常范围内波动;2眼眼压在术后3个月、4个月时升高,给予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后眼压得以控制;2眼眼压高于30mmHg(1kPa=7.5mmHg),二次手术后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前房积血、浅前房、前部葡萄膜炎、玻璃体出血等。结论前部视网膜、睫状体冷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术后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对53例(53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施行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 0.33 mg/mL及可调整缝线.术后观察眼压、结膜滤过泡及眼前段反应等,随访6~12个月.结果 53例术后第1周眼压(10.36±2.53)mmHg(1 mmHg=0.133 kPa),较术前眼压(47.89±6.74)mmHg明显降低;随访时47例不用降眼压药物眼压(18.41±2.16)mmHg(88.68%);5例用1~2种降眼压药物治疗眼压<30 mmHg;1例手术失败.47例结膜滤过泡弥散隆起,6例较扁平.术中有4例前房少量积血.术后浅前房2例,无前房继发性积血或眼球萎缩等.结论 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经随访证明能有效降低眼压,痛苦小,为一种较安全而有效的综合性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全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2008年11月至2012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的15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5只眼的患者,进行3—4次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光凝治疗约一周后行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患者出院后均要求术后随访12—15月,随访过程中观察眼压、虹膜表面新生血管及眼球有无萎缩。15例患者12只眼眼压控制良好,虹膜表面新生血管均消退,无明显眼球萎缩,成功率达80%。结论全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木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合并丝裂霉素联合视网膜冷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及对患者眼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45例45眼采用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睫状体视网膜冷凝治疗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纳入本研究,观察术后疗效、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等情况,并采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检测患者健侧眼与患侧眼术前及术后2 wk的眼部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术后6 mo手术成功率为84%,功能性滤泡形成率为82%,并发症发生率为27%;术后1、3、6 mo的眼压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且术后1、3、6mo的矫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术后1、3、6mo患侧眼血流动力学参数PSV、EDV、R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 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合并丝裂霉素联合视网膜冷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高,能有效控制患者眼压,改善视力和眼部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可调节缝线联合丝裂霉素C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2 7例(2 9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应用可调节缝线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术后1~7天抽出可调节缝线。观察术后前房深度、眼压及滤过泡情况。结果 2 9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术后无一例持续性浅前房,视力提高19眼,占65 . 5 2 %。结论 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及可调节缝线术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定量滤过性小梁切除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骜坤  陶源  王玉国  卜秀荣  谷万章 《眼科》2002,11(6):350-353
目的:探讨定量滤过性小梁切除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将145例(180只眼)原发性青光眼随机分为A、B、C组,每组均为60只眼,A组行小梁切除联合调整缝线;B组行小梁切除联合MMC;C组行小梁切除联合MMC及调整缝线,观察术后眼压,视力,滤过泡,眼底等。结果:随访1年,手术成功率A组为81.7%,B组为93.3%,C组为96.7%,B、C两组与A组对比有显著差异。低眼压,浅前房,脉络膜脱离,黄斑水肿,视力下降等并发症,A、C两组较B组显著减少,结论:C组方法既能抑制瘢痕化又可避免术后早期超滤过引起的并发症,可定量改善滤过。  相似文献   

13.
PURPOSE: To report successful use of a combination of autologous blood injection and bleb compression sutures to treat overfiltration with hypotony maculopathy after trabeculectomy with mitomycin C. METHODS: Two patients underwent the combined procedure and were followed until visual acuity and intraocular pressure (IOP) were stable over three consecutive visits (4 to 9 months). RESULTS: Both patients experienced improvement in visual acuity both subjectively and objectively, and both patients had an elevation in IOP that persisted over three consecutive visits. CONCLUSIONS: Combination autologous blood injection and bleb compression suture placement may be an effective means of treating hypotony maculopathy after trabeculectomy with mitomycin C.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晶状体难治性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玻璃体抽吸及丝裂霉素应用的疗效.方法14例术中应用0.4mg/ml丝裂霉素结膜瓣下及巩膜瓣下湿敷.术后随访1年.结果14例中10例术后视力提高,8例恢复有用视力,3例术后视力保护不变,1例术后视力下降.10例眼压控制在20.55 mmHg以下,3例术后需应用药物治疗,1例眼压>31.52mmHg.结论无晶状体难治性青光眼行小梁切除联合玻璃体抽吸及应用丝裂霉素治疗,能提高手术成功率.且能较好的保存患者的残余视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手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外伤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例(19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应用小梁切除术治疗,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术后随访眼压、滤泡形态,视力,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眼压均低于术前,滤泡在术后3~7d形成,形态良好。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改善。并发症包括前房积血、浅前房,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外伤继发性青光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药物治疗无法控制眼压时,可以考虑应用该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2例(96眼)青光眼施行复合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及可调节缝线),观察术后前房形成、视力改变、眼压、滤过泡及其它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浅前房、低眼压及视力下降等并发症减少。结论复合小粱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并发症少,疗效较好,是治疗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Graefe's Archive for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hthalmology - To investigate how the central visual field would be changed after fornix-based trabeculectomy with mitomycin C in Japanese...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平阳霉素和丝裂霉素C用于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将51例(68只眼)接受小梁切除术的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4只眼,术中分别应用0.2mg/ml浓度的平阳霉素或丝裂霉素C棉片巩膜瓣下湿敷,时间均为5 min.术后随访时间6~12月,分别观察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滤过泡、术后并发症.结果 小梁切除术后1,6,12月,平阳霉素组平均眼压分别为(14.6±5.3)mmHg,(16.3±2.7)mmHg,(18.1±3.3)mmHg;丝裂霉素C组分别为(12.3±3.8)mmHg,(15.1±2.7)mmHg,(17.3±2.7)mmHg,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观察12个月,平阳霉素组与丝裂霉素C组的累积手术完全成功率分别为78%与77%,累积条件成功率分别为85%与82%,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手术前后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手术后的主要的并发症是浅前房、球结膜切口渗漏以及球结膜瓣再次加固缝合,丝裂霉素C组发生这些情况的百分数明显大于平阳霉素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平阳霉素应用于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可以达到和丝裂霉素C近似的临床效果,并且并发症较丝裂霉素C少,可以安全地应用于眼科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