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静脉输液穿刺失败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15年8月~2016年8月400例静脉输液中40例穿刺失败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静脉输液穿刺失败的发生率为10%,主要原因有护理人员穿刺技术不熟练、进针角度不当、未选用合适的穿刺血管等。结论了解静脉输液穿刺失败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可有效减少穿刺的失败率。  相似文献   

2.
静脉留置针广泛应用于儿科及其他科室长期住院病人中,由于操作简单,保留时间长,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深受患者及护士喜爱,但在其临床应用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 失败原因,由于穿刺血管部位不当,血管细,小儿年龄小,不配合,技术不熟练等原因。  相似文献   

3.
5 1/2号头皮针在疑难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临床工作中,抽血是一项常规重要的护理技术操作,在操作中,我们经常遇到因肥胖、长期输液等原因,在常规抽血部位既看不到、又触摸不到血管的疑难静脉采血患者,对这些患者,按常规采血选择抽血部位的血管,常出现静脉穿刺失败,抽血不成功,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也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和工作量,给整体护理带来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护生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由于静脉输液操作不熟练、自信不足、精神紧张等原因经常遭遇穿刺失败。1 穿刺失败原因 (1)扎止血带时间过长 导致静脉淤血,被穿刺静脉肢体远端静脉供血不足,出现局限性、暂时性淤血水肿、缺氧、皮肤紫绀,使静脉与周围组织对比度下降;(2)持针方式不当不能准确按照进针角度进针,导致无法穿刺到血管;(3)穿刺速度过慢或过快速度过慢,引起患者的疼痛。不满的语言或痛苦的面部表情,导致护生精冲更为紧张,导致穿刺失败。穿刺速度过快,冲击式大角度进针,易导致穿透血管壁而失败;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周围静脉穿刺(VP)失败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周围VP穿刺失败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VP失败的原因,探讨护理对策。结果:本组VP失败情况包括一针穿刺不成功32例(40.00%),液体外渗入皮下形成肿胀24例(30.00%),穿刺点疼痛16例(20.00%)。VP失败原因包括:技术因素39例(48.75%):穿刺部位及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进针速度过快、见回血后潜行过多、固定不妥等;心理因素23例(28.75%);患者因素18例(22.50%):肥胖、长期静脉输液、严重脱水、高热、水肿、躁动等。结论:影响VP的因素较多,应提高VP技术水平、保持稳定心态、掌握特殊患者穿刺的技巧,以降低VP失败率。  相似文献   

6.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本文就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静脉穿刺(简称静穿)失败原因,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技术原因(直接原因)、条件原因(间接原因) 一、技术因素 1.静穿操作技术不熟练:主要表现为一些初到临床工作的人员,业务技术,素质不高,对静穿的技术操作方法、要领掌握得不好,缺乏临床实践经验,而导致静穿失敗。 2.穿刺部位及血管选择不当:一次性静穿的成功首要条件是选择最佳的部位和血管。骨隆突、关节部位(如内、外踝、手腕、指、趾关节)静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对儿科门诊开展静脉留置针应用的效果。方法通过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回顾性资料统计我院门诊静脉留置针使用情况,分析原因。运用PDCA循环理论进行管理,分析PDCA提高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率。结果根据统计表数据显示门诊静脉留置针使用率仅为4.9%,分析门诊静脉留置针使用率低的原因,其中家属不愿意使用留置针和护士不愿意选择留置针占89.69%;失败原因中护士操作留置针技术不熟练和病人血管因素占84.62%。综合以上因素中家属不愿意使用留置针、护士留置针操作技术不熟练和病人血管因素占了前三的主要原因,运用PDCA循环理论进行管理,针对主要原因采取相应对策进行管理,3个月后我院门诊静脉留置针使用率由原来的4.9%提高到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理论进行管理,不同级别的静脉由相应级别能力的护士进行穿刺,同时加强护士培训及对病人有针对性的宣教,可以提高儿科门诊输液中静脉留置针使用率,起到保护患儿的血管,避免了液体外渗,减轻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和降低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静脉输液的质量,提高了患儿及家属和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我们观察了 2 0 0 0年 3~ 4月份 30 0 0例次静脉输液的情况 ,其中一次成功 2 95 2例 ,占 98.46 % ,穿刺 2针以上 48例 ,占 1.5 4% ,现将静脉穿刺中常见的失败原因分析如下。1 常见的失败原因1.1 护理人员自身的因素  (1)技术操作不熟练 ,主要见于新上岗护士及实习护生 ;(2 )心理因素的影响 ,技术熟练程度相同的护理人员 ,由于个性心理特征和品质的不同 ,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的能力素质、情绪特征、性格特征等也不同 ,从而操作的成功率也不相同 ,在为熟人、朋友或领导输液时 ,因心情紧张也可致穿刺失败。由于小…  相似文献   

9.
老年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留置针具有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刺激性小、安全迅速、易于操作、便于固定、减少护士工作量等优点,并能有效地保证输液、输血及抢救的需要,现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多数老年患者因血管弹性差,心功能不好,输液时间长、速度慢,经常发生渗出现象。特别是肥胖、久病的老年患者,外周静脉条件差,成为临床工作中令护士棘手的问题。现对引起静脉留置针输液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静脉输液的护理过程中的问题以及穿刺的要点.方法 选择最佳穿刺部位,做好穿刺后的护理,妥善固定并分析穿刺过程中常见难题的原因.结果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肝病患者静脉穿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针穿刺的成功率和家属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操作前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可减少负面影响,熟练操作,充分评估好血管,一针见血,妥善固定是提高穿刺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菏泽市青年型脑血管病发牛率及病因柑关因素。方法:对于菏泽市14岁以上,45岁以下的脑血管病住院患者2000例及年龄相当的健康检查者2000例作为对照,对其发生率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菏泽市青年型脑血管病发生率16.5%左右,其发病原因与高血压、高血脂等10余项因素有关,并以男性多见。结论:青年型脑血管病发生率的逐渐增高,其发病是一个极复杂的过程,其中高血压、高血脂、口发烟、酗酒、糖尿病、颈动脉硬化斑块、肥胖、房颤、血管炎、脑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同型中胱氨酸增高,都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因此血积极早期预防,降低及避免青年型脑血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长期输液病人及护士对血管保护和输液工具选择的认识。[方法]对输液〉7d以上病人,工作2年以上的注册护士各150人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后进行分析。[结果]护士的穿刺技术直接影响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病人对现有穿刺工具的种类认识了解不够,在输液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渗漏、静脉炎等,对引起血管损伤的原因不清楚。护士认为穿刺技术有待提高,对病人的血管保护认识不到位,只考虑完成工作量,除普通钢针和留置针外,其他的输液技术未能掌握。[结论]护士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对病人血管的保护意识,强化与输液病人的沟通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超声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10例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经外周的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的成功经验,熟悉和掌握此项穿刺技术,提高临床穿刺的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提供患者更为安全的给药途径,同时降低护理人员的操作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小儿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穿刺的不同静脉采血方法的优劣,寻找最佳采血方式。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2年1~6月新入院患儿271例,均采用静脉留置针采血,将其随机分成三组,A组93例,B组96例,C组82例。A组使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通过采血针头连接真空采血管采血,B组使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连接注射器采血,C组使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自流式采血。比较三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采血合格率、工作人员手污染率等指标。结果:A组一次采血成功率、采血量合格率高于B组和C组(P<0.01),工作人员手污染率低于B组和C组(P<0.01)。结论:小儿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连接真空采血管采血可以提高一次性采血成功率,降低采血量不准确、血标本溶血、凝固现象的发生,以及减少医源性污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采用Bard肝穿枪经皮肝穿刺活检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月300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的围手术期临床观察和护理,包括对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及心理干预,术中指导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结果:300例患者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成功率100%,出现局部切口疼痛62例,腹腔内出血1例,胸闷、心悸、气促3例。经精心护理后30min内缓解,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B超引导下肝穿刺活检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在肝穿刺术中具有重要作用,包括重视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指导术中配合,采取舒适体位;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成功安全实施肝穿刺活检术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流量调节器在老年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应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宝军  关小宏 《现代护理》2007,13(11):986-987
目的探讨一次性输液器组件中流量调节器在老年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应用及对穿刺成败、漏液的影响。方法将19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流量调节器在穿刺回血后松开一半方式输液,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流量调节器在穿刺回血后全部松开的方式输液,比较2组穿刺成功、穿刺失败、漏液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成功穿刺例数与失败穿刺例数相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成功穿刺例数与漏液例数相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流量调节器半松开式进行静脉输液,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明显减少老年静脉输液过程中漏液的发生,在保护了血管的同时,减少了老年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性别、年龄、肥胖、心衰等因素对桡动脉采血的影响.方法298例呼吸科患者,经桡动脉采血325次.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分为:男、女性组,青、中、老年组,心衰、非心衰组,肥胖、非肥胖组.统计各组群经桡动脉采血的成功率,比较各相应组群间采血成功率的差异.结果男性组成功率高于女性组;老年组成功率低于青年组;心衰组成功率低于非心衰组;上述各组群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肥胖组成功率与非肥胖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患者性别、年龄、心衰等因素均可影响桡动脉采血成功率,但肥胖因素并不影响桡动脉采血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降低静脉血标本不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成立静脉血标本质量管理小组,绘制标本采集送检流程图,对潜在的失效模式、失效原因及失效结果进行严重度、可能性、危机值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改进措施并落实。结果:静脉血标本不合格率由0.80%下降至O.28%(P〈O.01)。结论: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有助于提高静脉血标本管理质量,保证临床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建立脑出血致应激性溃疡大鼠模型实验的研究效果和护理配合经验。方法:用SD大鼠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只进行围手术期护理配合,将实验组大鼠,选择自体尾外侧静脉,用1 ml注射器采血,精确控制200μl血量,准确注入右脑实质内,72 h后处死,观察胃黏膜溃疡发生率,溃疡指数,血清内皮素,血清、脑、胃组织MDA(丙二醛)和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对照组大鼠不做颅内手术穿刺注血处理。结果:鼠尾外侧静脉穿刺成功率达100%。实验组胃黏膜溃疡发生率为30%,溃疡指数为15,两组血清、脑、胃黏膜的MDA、SOD,脑神经元细胞、胃壁细胞超微结构电脑图像定量分析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壁细胞线粒体体积密度(Vv)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内皮素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未见任何溃疡病灶。结论:脑注血量200μl致脑出血可有效致使应激性溃疡发生。选择大鼠体尾外侧静脉采血部位,精确控制注入脑部血量,保持饲养环境清洁,合理喂食等护理配合,是确保大鼠脑出血致应激性溃疡模型制作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浅静脉留置逆向穿刺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长期输液且血管条件较差患者采用逆向穿刺浅静脉留置针的可行性。方法将120例年龄从18岁到76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法,选择血管为左右手背浅静脉。观察组采用浅静脉离心穿刺留置针,对照组采用向心穿刺留置针,比较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液体渗出发生率、对手活动度、平均输液流速、2组置管时间及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液体渗出发生率、手活动度、平均输液流速、置管时间及静脉炎发生率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长期输液且血管条件较差患者采用逆向穿刺浅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可行的、有效的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