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苯丙氨酸(PH-350)免疫吸附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狼疮性肾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运用PH-350免疫吸附配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对照组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LEDAI评分及24h尿蛋白定量、抗双链DNA抗体(ds-DNA)定量、抗核小体抗体(NUCL)定量、免疫球蛋白、补体C3、C4、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Hb)、电解质、肾功能、肝功能等指标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接受免疫吸附治疗后(2周、4周、12周、24周)的患者,其血沉、CRP、免疫球蛋白、抗ds-DNA抗体定量、NUCL定量、SLEDAI评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时Hb上升(P<0.05);12周时24h尿蛋白明显下降(P<0.05),其他各项生化指标无明显改变,无肝肾功能损害(P>0.05),临床症状更快缓解(P<0.05);24周复发率较低(P<0.05)。结论免疫吸附治疗狼疮性肾炎起效更迅速、疗效较显著,且安全无明显副反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脱氧核糖核酸免疫吸附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免疫吸附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间在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肾脏科住院的狼疮性肾炎患者,所有患者均有明显血尿、尿蛋白>2.0g/d,肾功能异常,血肌酐(SCr)278.39±80.73/μmol。其中15例狼疮性肾炎根据病情采用脱氧核糖核酸(DNA)免疫吸附柱清除患者血浆中特有的异常增多的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抗体(抗ds—DNA抗体)及免疫复合物。免疫吸附治疗2~3次,平均(2.0±0.35)次,同时口服小剂量强的松0.5mg/kg·d)及间断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总量6~8g)。另15例患者给予大剂量强的松1mg/kg·d)及间断CTX静脉冲击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好转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结果:30例患者随访6个月,免疫吸附治疗患者的好转率为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53.33%,P<0.01。结论:免疫吸附联合小剂量激素及间断CTX冲击,能有效控制狼疮性肾炎活动,明显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4.
免疫吸附治疗狼疮性肾炎4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 7月以来 ,采用免疫吸附疗法治疗狼疮性肾炎 46例 ,取得良好效果。目的 :探讨免疫吸附疗法在治疗狼疮性肾炎方面的效果。方法 :采用瑞典 EXCORIM公司生产的 Citem10免疫吸附系统及 A蛋白免疫吸附柱 (Im uu-osorba) ,对 46例狼疮性肾炎患者 (男性 8例 ,女性 38例 ,)进行治疗。治疗时 ,常规建立体外循环 ,血流量为 10 0~ 15 0 ml/min,通过血浆分离器分离出血浆 ,血浆流量为 30~ 5 0 m l/min,血浆交替经过两个 A蛋白吸附柱 ,ANA、Anti-ds DNA、Anti-SM、Anti-RNP等自身抗体被吸附后 ,净化的血浆回流入体内。整个过程由预制计…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DNA免疫吸附柱对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例活动性狼疮性肾炎患者,采用DNA免疫吸附柱进行32例次血液吸附。观察相关症状及蛋白尿改善情况:ANA、ds-DNA清除效果;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免疫球蛋白等影响程度。结果:吸附后症状明显改善,尿蛋白减轻;ANA水平显著下降(P=0.0001),ds-DNA抗体完全清除;血中有形成份、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无明显影响。结论:DNA免疫吸附的净化疗法是治疗狼疮性肾炎特异性相对较强、疗效好、无明显毒副反应的一种新疗法。  相似文献   

6.
狼疮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内脏并发症,是我国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目前仍以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治疗为主.而新型免疫抑制药物,如骁悉[1]、环孢素在治疗重症活动性狼疮性肾炎中已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它们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免疫抑制作用抑制新的抗体产生,但遗憾的是对已经产生的抗体无特异性清除效果.所以对血液中抗体和循环免疫复合物浓度较高的重症患者,采用药物联合免疫吸附治疗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新的治疗技术,它通过体外循环,以抗体-抗原或某些具有特定物理化学亲和力的物质作为配基与载体配合,制成吸附柱,利用其特异吸附性能选择性地清除血液中的致病物质,从而达到净化血液、缓解病情的目的[2].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免疫吸附联合激素和霉酚酸酯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 LN)的临床疗效。方法重症LN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治疗组应用免疫吸附联合激素和霉酚酸酯治疗,对照组应用激素和霉酚酸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血肌酐( Scr )、尿素氮( BUN )、补体C3、自身抗体(包括ANA、ds-DNA)、IgG、IgA水平,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SLEDAI评分,并分别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免疫指标、肾脏相关指标及SLED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ds-DNA、ANA滴度、血清IgG、IgA水平下降,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4周血清补体C3水平上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BUN、SCr及SLEDAI评分均下降,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免疫吸附联合激素和霉酚酸酯治疗重症LN临床疗效显著,可作为重症LN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程艳  苑华珍 《中外医疗》2011,30(29):64-64
目的探讨免疫吸附(IA)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系统性缸斑狼疮患者7例,在予小剂量激素联合骁悉(吗替麦考酚蹭胶囊)或来氛米特或间断环磷酞胺静婀:冲击治疗的同时,予IA治疗,7饲共行IA治疗65倒次,血浆吸附总量为1300~1900L。结果7例患者插入IA治疗后6~12周病情缓解,血肌配.尿素氮.尿蛋白定量水平明显下降,血白蛋白水平回升。部分患者抗核抗体(ANA)及双链DNA转阴。转阴率为70%。结论蛋白A吸附拄能有效清除血中循环允疲复合物含量,降低IgG等免疫球蛋白水平,与中小剂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联用,能迅速缓解活动性狼疮性肾炎的病症,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9.
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文报告用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治疗狼疮性肾炎的近期疗效。方法 CTX:0.4~0.6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入,连用2d,每月1次,连续3~6次,一旦病情缓解,即改为每3月1次。结果 随访3个月,患者尿蛋白及镜下血尿显著减少(P〈0.01)肉眼血尿消失,肾功能改善(P〈0.01)。治疗后血清C3、C4水平逐渐上升(P〈0.01),adsDNA滴度下降(P〈0.01),血白细胞减少者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补肾固精方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研究补肾固精方(主药:生地黄、生黄芪、桑螵蛸)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与机理,59例LN患随机分为治疗(A)组(37例),用补肾固精方加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B)组(22例),单用激素治疗,疗程同为3个月。结果:A组的临床疗效优于B组,同时在降低24h尿蛋白、血沉、抗ds-DNA抗体,提高C3水平,减少激素用量方面,A组也优于B组。提示在LN治疗中,补肾固精方有减少激素用量、提高临床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邓令红  奉继运 《中外医疗》2011,30(21):4-4,6
目的对V型狼疮性肾炎的强的松联合普乐可复综合治疗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132例V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6例。实验组采用强的松与普乐可复的综合治疗,对照组只采用普乐可复的治疗方式。利用SPSS13.0对2组的疗效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而并发症却少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V型狼疮性肾炎患者采用强的松联合普乐可复的综合治疗要比只单独采用普乐可复治疗更加有效,更加安全。所以研究V型狼疮性肾炎的有效治疗方式是极具临床价值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1966~1990年收治的13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其中狼疮性肾炎(LN)95例(占70.9%),以慢性肾炎型最多(占66.3%)。C_3水平降低和抗ds—DNA抗体效价升高与LN有密切关系,指出从临床表现、蛋白尿、管型和辅以免疫学的检查一般可确诊;治疗目前仍以激素为首选,用强的松30~60mg/d,6~8周35例,好转29例(82.9%),疗效较好,用强的松四周后疗效不满意者,加用免疫抑制剂,78.3%仍获缓解。死亡16例,病死率16.8%,半数以上死于尿毒症。  相似文献   

13.
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CTX)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方法将49例狼疮性肾炎(L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激素治疗;治疗组用环磷酰胺联合激素间歇冲击治疗,即CTX0.4—0.6g/d静脉滴注,连用2d,每2周1次。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为66.7%.治疗组24h尿蛋白、血肌酐、血沉、尿红细胞及狼疮活动性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补体C3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可显著增加疗效,使病情缓解,不易复发,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4.
难治性狼疮性肾炎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SLE预后的关键因素。目前LN的治疗仍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基础。近年来,尽管LN的治疗明显提高,但仍有部分患者对常规治疗无效或反应不佳,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竭,目前LN的治疗仍然是一个挑战。该文就难治性LN治疗的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L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30例,加服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近期总缓解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LN临床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胡义阳 《中外医疗》2016,(28):63-65
目的:结合患者狼疮活动程度采取个体化治疗,评价使用环磷酰胺、糖皮质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方便抽取该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23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狼疮活动程度不同将其分为轻度活动组(5例)、中度活动组(8例)、重度活动组(10例)等3个小组,分别予以患者泼尼松片、环磷酰胺治疗,观察各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与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接受个体化治疗后,其中有18例(78.2%)患者临床指标得到显著改善,不良反应明显减轻。3组该次治疗总有效率为78.2%;治疗后3组患者24 h尿蛋白、C3(g/L)、C4(g/L)、SCr(umol/L)等指标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白细胞下降、肝功能受损等并发症是狼疮性肾炎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临床治疗中需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个体化治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治疗中患者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在国内首次发现异常增高的循环白介素6 可导致狼疮性全身性病理损害;白介素6 异常增高在狼疮性小管间质损害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白介素6 及其信息传递中的 G P130 , Jun B 基因异常表达参与了弥漫性增生性狼疮性肾炎( L N) 分子发病过程,并率先发现丹参通过增强cmyc 蛋白高水平表达而诱导细胞凋亡,从而对人肾成纤维细胞增殖产生抑制作用。在国内外首次证实巨噬细胞在 L N 的病人肾脏局部增殖,且和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首次发现白介素受体(s I L2 R) 和 F L C T 增多是诊断早期活动 L N 的可靠指标。筛选并建立了一种本病活动性的计分方法;发现小管间质病变分级对 L N 肾小球病理、临床表现、治疗、疗效及复发的判断均有指导意义。在国内首先报道超大剂激素冲击疗法治疗严重的活动性 L N,率先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改进 C T X 冲击疗法治疗 L N。发现中药在促进骨髓造血,对抗 C T X 等致免疫功能过度抑制具有一定作用。首次在国内探讨了 L N 尿毒症的可逆性,并分析发现 S L E 死亡最主要原因并非尿毒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早期临床表现、生化与病理指标与患者5年肾功能稳定率的关系,为指导临床预后判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55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生化、病理资料进行预后分析。结果病程初期的24h尿蛋白定量越高,间质炎症、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病变越严重,慢性病变越严重,则肾功能恶化危险性越大。结论24h尿蛋白定量、间质炎症、间质纤维化程度及小管萎缩,是能够提示狼疮性肾炎5年肾功能稳定率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清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34例LN患者及30名健康体检者血中8种血清酶。结果:LN组较健康组LDH、HBDH、AST、GGT(p〈0.01)、ALP(p〈0.05)明显升高,均有显著性意义,而CK、AMY和ALT(p〉0.05)无显著性意义。LDH和HBDH(p〈0.0005)之间有高度相关性。结论:LDH、HBDH、AST、GGT和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