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脏》2017,(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对肝癌细胞株Huh7细胞TRIM2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uh7细胞在不同浓度干扰素α(IFN-α)中培养24 h,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TRIM22 mRNA和蛋白质表达;将HBV表达载体和空载体分别转染Huh7细胞,然后加入1 000 U/mL IFN-α中培养24 h,检测TRIM22 mRNNA和蛋白质表达。结果 Huh7细胞TRIM22 mRNA基础表达值低,可被IFN-α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表达上调,其中1 000 U/mL IFN-α组TRIM22 mRNA相对表达量为(213.29±43.51),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HBV载体组TRIM22 mRNA相对表达量为(43.59±9.81),明显低于空载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HBV载体组TRIM22蛋白质表达降低。结论 IFN-α可诱导Huh7细胞TRIM22表达,而HBV可抑制TRIM22表达。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B和C基因型全基因组的克隆与真核细胞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B和C基因型重组HBV表达载体,检测其在Huh7细胞内的DNA复制和HBsAg、HBeAg的表达.方法 扩增B和C基因型HBV全基因组,并将其连接于真核表达载体pHY106,将这2个载体分别转染Huh7细胞,以pHY106空载体转染作对照.Southern印迹法检测转染72 h后HBV DNA的复制,实时定量PCR检测转染后24、48、72、96和120 h Huh7细胞内HBV DNA水平,ELISA检测转染后24、48、72、96和120 h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的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了B和C基因型HBV表达载体.转染Huh7细胞后72 h,Southern印迹法检测到细胞内HBV核心颗粒内的HBV复制中间体,包括松弛环状DNA、双链DNA和单链DNA.实时定量PCR检测发现病毒DNA复制水平可达8 lg拷贝/mL、ELISA结果显示HBsAg和HBeAg的表达于转染后72 h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结论 成功构建B和C基因型重组HBV真核表达载体,并能在Huh7细胞内高水平复制和表达,为进一步研究HBV的结构与功能、基因表达与调控,以及抗HBV药物的筛选等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表达干扰素-α1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转基因表达干扰素-α1(IFN-α1)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将HBV全基因插入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BK-CMV中,用FuGENETM6,把pBK-HBV转染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建立HBV瞬时表达和稳定表达两种细胞模型;导入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的人IFN-α1重组体(pWP8A-IFN-α1),研究转基因表达IFN-α1对HBV的抑制作用.结果 pWP8A-IFN-α1转基因表达,在HBV瞬时表达的细胞培养系统中,对HBV有显著的抑制作用,HBeAg的产生被完全抑制;在HBV稳定表达系统中,对细胞培养液HBeAg的抑制率为70.6%,3 000 IU/ml外源重组IFN-α1b对HBeAg抑制率为53.6%.结论 转基因表达IFN-α1,能有效抑制HBV标志表达,其抑制作用与3 000 IU/ml的外源重组IFN-α1b的抑制作用相当.因而有可能应用转基因IFN-α1对HBV感染人群进行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HBV全基因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HBV研究HBV感染后对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耐受发生的机制。方法常规制备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别将pcDNA3-HBV、pcDNA3质粒DNA与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质粒DNApEGFPN1以9∶1混合,利用脂质体转染试剂盒,共转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转染后72h,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BV前S1、TNFα、白介素(IL)-1β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测GFP的表达强度、检测核因子κB(NF-κB)蛋白的表达,利用Griess反应检测转染前后培养上清液中NO的水平。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pcDNA3-HBV与pcDNA3转染的巨噬细胞中GFP的表达率无明显差异,pcDNA3-HBV转染的巨噬细胞中检测到前S1mRNA的表达。通过与βactin相比,pcDNA3-HBV转染的巨噬细胞中TNF-α、IL-1β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空载体对照组(P<0.01);pcDNA3HBV转染的巨噬细胞表达NFκ-BRelA蛋白的百分数与空载体对照组相当,但平均荧光强度显著低于空载体对照组(pcDNA3HBV转染组为125.05;pcDNA3转染组为203.88);pcDNA3-HBV转染组巨噬细胞产生NO的水平显著低于pcDNA3转染组(分别为15.0±0.6,45.0±1.3,P<0.01)。结论pcDNA3HBV转染后使巨噬细胞NFκB活性显著降低,TNF-α、IL-1βmRNA的表达及NO的产生水平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1.0μg/mL的LPS激活RAW264.7细胞株,与不同浓度组乌司他丁(100~10 000 U/mL)共同孵育,采用ELISA法测定TNF-α和IL-1β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析TNF-αmRNA和IL-1βmRNA表达。结果高浓度乌司他丁(1 000~10 000 U/mL)可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TNF-α和IL-1β表达(P均<0.05),下调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TNF-αmRNA和IL-1βmRNA含量(P均<0.05);低浓度乌司他丁(100 U/mL)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TNF-α、IL-1β、TNF-αmRNA、IL-1βmRNA表达与LPS单独处理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乌司他丁可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该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转染睾丸特异性蛋白1(TSPY1)慢病毒表达载体对肝癌细胞SMMC7721和Huh7细胞系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特异性的TSPY1慢病毒过表达载体稳定转染至SMMC7721和Huh7肝癌细胞系,采用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技术检测TSPY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在转染过表达TSPY1慢病毒的SMMC7721和Huh7细胞中,TSPY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上调(P0.01)。CCK-8细胞增殖实验发现,过表达TSPY1组SMMC7721和Huh7细胞的增殖能力比对照组增强。结论 TSPY1慢病毒表达载体可明显上调TSPY1 mRNA和蛋白表达,并能够促进肝癌SMMC7721和Huh7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干扰素诱导蛋白16(IFI16)siRNA对干扰素α(IFN-α)诱导的人脑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HBVAF)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在HBVAF中转染IFI16 siRNA 48 h后,用2×106U/L IFN-α处理转染IFI16siRNA的细胞24 h,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及凋亡,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测定细胞中IFI1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转染IFI16 siRNA后,HBVAF中IFI1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同时抑制细胞G/S期转换。IFN-α诱导HBVAF中IFI16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抑制细胞G/S期转换,促进细胞凋亡。但在转染IFI16 siRNA的HBVAF中IFN-α的上述作用受到了抑制。结论 IFN-α抑制HBVAF增殖,促进其凋亡可能与促进IFI16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HBV是否诱导白细胞介素32 (IL-32)表达及其机制.方法 用脂质体将HBV表达载体pIRES2-HBV-EGFP转染HepG2细胞,48 h后实时定量PCR、酶联免疫吸附法、Western blot分别在基因及蛋白质水平检测IL-32表达;核因子к β亚单位p50、p65蛋白分别与HepG2细胞共培养,48 h后在基因及蛋白质水平检测IL-32表达.HBV表达载体pIRES2-HBV-EGFP转染HepG2细胞,然后加入核因子к β抑制剂SN50,48h后Western blot检测IL-32表达水平.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转染HBV表达载体的细胞IL-32表达水平高于转染空载体的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示转染HBV表达载体组IL-32表达水平为空载体组的2.8倍,ELISA检测示转染HBV表达载体组IL-32表达水平为空载体组的4.2倍,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核因子кβ亚单位p50、p65蛋白可诱导HepG2细胞表达IL-32(P=0.001);核因子к β抑制剂SN50抑制HBV表达载体诱导IL-32表达.结论 HBV诱导肝细胞表达IL-32,IL-32可能参与HB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IFNβ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对肝癌细胞株Huh7的微RNA122表达的影响.方法 Huh7细胞分别经过单用不同剂量RBV处理3 d、单用不同剂量IFNβ处理4 h,以及IFNβ联合RBV处理后,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其生长曲线,RT-PCR法检测IFN诱导基因54(ISG54)的表达,然后分别以小核核糖核酸6(U6)和单位细胞数为内参照,茎环结构实时PCR检测微RNA122表达变化.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结果 MTT结果显示,RBV能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Huh7细胞增殖,而IFNβ仅能轻微地且不能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Huh7细胞增殖.RT-PCR结果显示,IFNβ能以剂量依赖方式诱导Huh7细胞ISG54 mRNA表达,而RBV单用和联合IFNβ均不能以剂量依赖方式诱导ISG54 mRNA表达.以U6为内参照,在RBV终浓度为3.125 mg/L时,联合lFN8 100 U/mL和1000 U/mL,微RNA122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70±0.082和0.720±0.045,与单用IFNβ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4.623,q=5.112;均P<0.05).提示存在协同效果,而在RBV终浓度为6.25 mg/L和12.5 mg/L时无协同效果.以细胞数为内参照,RBV单用和联合IFNβ均能下调细胞微RNA122表达,以RBV终浓度为3.125 mg/L明显,联合IFNβ 10 U/mL、100 U/mL和1000 U/mL时,微RNA122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80±0.055、0.560±0.084和0.610±0.030,与单用IFNβ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21,P<0.05),亦提示存在协同效果.结论 RBV在终浓度为3.125 mg/L时,能协同IFNβ下调Huh7细胞微RNA122表达,这可能为临床上RBV提高IFN抗HCV疗效的一个新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miR-877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H9c2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qRT)-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miR-877和三重基序(TRIM)72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测定TRIM72蛋白、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活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LPS诱导心肌细胞H9c2后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的含量,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miR-877与TRIM72的调控关系。结果 LPS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H9c2中miR-877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TRIM72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LPS可诱导H9c2细胞大量产生炎症因子TNF-α和IL-6,诱导细胞凋亡;抑制miR-877表达或过表达TRIM72均可减轻LPS诱导的心肌细胞H9c2炎症反应,降低TNF-α和IL-6的产生,抑制细胞凋亡;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结果显示,miR-877靶向负调控TRIM72的表达;抑制TRIM72表达可逆转下调miR-877对LPS诱导的H9c2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和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 miR-877通过靶向TRIM72以减轻LPS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H9c2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携带人IFN-5α基因的X基因缺陷的HBV DNA真核表达质粒,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方法在pBR322-B-HBV质粒(含adr Ⅰ型HBV DNA)中插入人工合成片段破坏其HBV—X基因区,再与IFN-5α片段连接,最后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CNA3,获得携带人IFN-5α基因的X基因缺陷的HBV DNA真核表达质粒pcDNA3-KN-F1F2-IFN-5α。同时构建两组对照质粒,即连接完整HBV DNA的真核表达质粒和连接X基因缺陷的HBV DNA真核表达质粒,将上述3种质粒以脂质体法同时转染HepG2细胞,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系统后选用荧光定量PCR法、ELISA法、RT-PCR法检测3种包装病毒。的复制表达以及IFN-5α的表达水平。结果获得目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KN—F1F2-IFN-5α;目的质粒转染HepG2细胞后其包装病毒的复制表达水平均较两个对照组降低;插入的IFN-5α片段可以在mRNA以及蛋白质水平表达。结论成功构建携带人IFN-5α基因的X基因缺陷的HBVDNA真核表达质粒,并能在HepG2真核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5A(NS5A)对干扰素α-2b诱导的Janus激酶-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传导途径中STAT1磷酸化及核转移的影响。方法用表达HCVNS5A的质粒(pCNS5A)转染Huh7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HCVNS5A的表达,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CVNS5A对干扰素α-2b诱导的STAT1磷酸化和核转移的影响。结果转染了pCNS5A的Huh7细胞质可见HCVNS5A蛋白的表达;以干扰素α-2b诱导30min后,STAT1磷酸化及核转移在转染了表达HCVNS5A的质粒组比转染空白载体pRC/CMV组及未转染组减少,而未转染组及转染空白载体pRC/CMV组间无明显差别。结论表达HCVNS5A的质粒pCNS5A成功转染至Huh7细胞;HCV NS5A减弱干扰素α-2b诱导的STAT1的磷酸化及核转移,提示NS5A影响干扰素α-2b的JAKSTAT信号传导途径可能是HCV干扰素抵抗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bcl-2对人小细胞肺癌细胞系H446/DDP多药耐药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bc l-2表达上调对人小细胞肺癌(SCLC)多药耐药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通过定向克隆方法,构建bc l-2正义RNA真核表达载体pLXSN-bc l-2;同时,体外合成bc l-2反义硫代磷酸寡核苷酸(AS-PS-ODNs),然后采用脂质体分别将其转染至人SCLC H446细胞及H446/DDP细胞,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 estern b lot方法检测转染细胞中bc 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DNA倍性分析观察顺铂(DDP)诱导转染细胞凋亡情况。转染时细胞分3组,pLXSN-bc l-2转染组[或bc l-2 AS-PS-ODNs转染组(AS-PS-ODNs转染组)]、pLXSN转染组[或bc l-2无义硫代磷酸寡核苷酸转染组(NS-PS-ODNs转染组)]和对照组(H446细胞组、H446/DDP细胞组)。结果(1)W estern b lot检测结果表明,对照H446细胞组、pLXSN转染组、pLXSN-bc l-2转染组间Bc l-2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 221,P<0.05)。转染pLXSN-bc l-2的H446细胞强表达Bc l-2蛋白(灰度值0.854±0.016),与对照H446细胞组(灰度值为0.103±0.00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1);NS-PS-ODNs转染组的H446/DDP细胞,AS-PS-ODNs转染组的H446/DDP细胞,对照H446/DDP细胞组间Bc l-2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 028,P<0.01)。转染bc l-2AS-PS-ODNs的H446/DDP细胞表达Bc l-2蛋白水平(灰度值为0.695±0.014),与对照H446/DDP细胞组(灰度值为0.942±0.018)相比,显著下降(t=2.26,P<0.01),但仍高于亲代H446细胞Bc l-2表达水平(t=2.31,P<0.01)。(2)流式细胞仪DNA倍性分析结果显示,转染pLXSN-bc l-2的H446细胞,经5μg/m l DDP诱导后凋亡率为(20.9±0.2)%,明显低于对照H446细胞组的(31.1±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1);5μg/m l DDP诱导转染AS-PS-ODNs的H446/DDP细胞的凋亡率为(31.5±0.4)%,对照H446/DDP细胞组的凋亡率为(9.0±0.1)%,转染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靶向性抑制抗凋亡相关基因bc l-2的表达可能是克服SCLC化疗耐药的重要的基因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灵猫方对pHBV1.3转染Hep G2细胞的天然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灵猫方抗乙肝病毒(HBV)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0.25mg/ml和0.5mg/ml灵猫方水提物干预HBV质粒转染HepG2细胞,以0.9%Na Cl溶液作为空白对照组,72h后收集培养上清液,ELISA法检测HBsAg和HBeAg水平;收集细胞提取总RNA,RT-PCR法检测细胞内IFN-α、IFN-β、IFN-λ1及干扰素效应蛋白OAS1、Mx A、PRKmRNA表达水平,RIG-I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0.5mg/ml灵猫方干预pHBV1.3转染Hep G2细胞分泌的HBsAg和HBeAg水平明显降低,细胞内IFN-α、IFN-β、IFN-λ1 mRNA及OAS1、Mx A、PRKmRNA表达水平表明显升高(P0.01),RIG-I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灵猫方通过促进pHBV1.3质粒转染HepG2细胞的I、III型干扰素产生,增强天然免疫功能,从而抑制HBV复制,可能是通过RIG-I通路诱导干扰素产生,增加干扰素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诱导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化树突状细胞(DC),检测DC分泌白细胞介素(IL)-12和干扰素(IFN)-α水平,并分析与DC各亚型的相关性,以了解树突状细胞在SLE疾病中的作用。方法联合应用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IL-4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分化DC成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12和IFN-α表达,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测定DC各亚型,分析IL-12和IFN-α表达水平与DC各亚型的相关性。结果①SLE组在第7天和第9天分泌的IL-12水平[(8.8±0.8)和(9.8±0.8)pg/ml]较对照组[(7.5±0.7)和(8.1±0.9)pg/ml]明显增加(P<0.05);SLE组第7天IFN-α水平[(4.0±0.8)pg/ml]较正常对照组[(2.9±0.8)pg/ml]水平升高显著(P<0.001)。②SLE组DC表达的CD1a、CD11c+、CD40、和CD123百分率(59±8、54±11、37±8、13±4)较对照组(48±4、43±9、29±7、10±4)明显增加(P<0.05),SLE患者DC表达的CD80和CD83(55±10、58±12)较对照组(48±12;48±9)升高不明显(P>0.05)。③分泌第7天和第9天的IL-12与CD1a、CD11c+、CD40保持良好的相关性(P<0.05),与CD80、CD83、CD123相关性不明显。第7天和第9天的IFN-α与CD1a、CD11c+、CD40、CD123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CD80、CD83无相关性。结  相似文献   

16.
白介素-10抑制肝星状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白介素-10(IL-10)对肝星状细胞(HSC)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肝脏离体胶原酶灌注消化及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来分离培养HSC,传代后的HSC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00U/ml组(B组)、TNFα100U/ml+IL-102ng/ml组(C组)及TNFα100U/ml+IL-1020ng/ml组(D组).加药后24h,采用细胞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方法,检测HSCICAM-1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B组的ICAM-1蛋白和mRNA表达量分别为1.400±0.077和1.301±0.095,明显高于A组的0.559-0.071(P<0001)和0.666±0.023(P<0.001);C组和D组的ICAM-1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017±0066和0.919±0.039,mRNA表达量分别为1.116±0.017和0.979±0.067,均低于B组的ICAM-1蛋白和mRNA表达(P均<005).结论IL-10通过抑制HSCICAM-1表达,在抑制肝脏炎症、肝纤维化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干扰素诱导蛋白16(IFI16)siRNA对干扰素-α(IFN-α)诱导的人血管内皮细胞(HVECs)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转染IFN-α和(或)IFI16siRNA瞬时干预体外培养的HVECs,分别设空白组为阴性对照组,IFN-α加非特异性siRNA转染组为对照组,RT-PCR法检测IFI16mRNA表达,流式细胞仪Annexin-V 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及细胞增殖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及IFN-α组IFI16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细胞凋亡增多,伴RAS蛋白表达减少,RAF、ERK磷酸化水平下降(P0.01);IFN-α加IFI16siRNA组IFI16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细胞凋亡减少,RAS蛋白表达增多,RAF及ERK磷酸化水平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IFN-α加IFI16siRNA组IFI16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细胞凋亡减少,伴Ras蛋白表达增多,RAF、ERK磷酸化水平上调(P0.01);而IFN-α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上述过程中,P38及AKT蛋白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RAS信号途径参与IFI16siRNA抑制IFN-α诱导的HVECs凋亡。  相似文献   

18.
姜黄素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结肠炎模型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的疗效,并研究肠黏膜、脾细胞和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45只Sprague-Dawley大鼠经直肠注入TNBS(100 mg/kg)诱导肠炎模型。实验动物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TNBS)和姜黄素治疗组(30 mg·kg~(-1)·d~(-1),腹腔注射)。RT-PCR测定肠黏膜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定脾细胞内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4,ELISA法测定血清中IFN-γ和IL-4。结果姜黄素治疗前后肠黏膜大体评分(3.9±1.0比2.2±0.7),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每毫克蛋白(15.0±2.6)U比(7.3±1.4)U],肠黏膜中Th1类细胞因子IFN-0γ(1.02±0.07比0.06±0.02)、IL-12 mRNA相对表达水平(0.29±0.05比0.11±0.01)和IFN-γ/IL-4比值(11.44±0.97比0.38±0.10),脾细胞中IFN-γCD4~+细胞百分比(31.7±7.5比21.1±3.7)和IFN-γ/IL-4 CD4~+比值(19.9±5.1比6.1±1.8),血清中IFN-γ质量浓度[(1528±159)pg/ml比(513±14)pg/ml]和IFN-γ/IL-4比值(19.5±4.1比4.2±0.6)均降低(P<0.05或P<0.01)。且姜黄素治疗前后肠黏膜中Th2类细胞因子IL-4 mRNA(0.09±0.01比0.15±0.04)和IL-10 mRNA相对表达水平(0.28±0.08比0.63±0.12),脾细胞中IL-4 CD4~+细胞百分比(1.6±0.5比3.4±1.1)和血清IL-4质量浓度[(81±1 5)pg/ml比(124±20)pg/ml]升高(P<0.05或P<0.01)。结论姜黄素能治疗TNBS诱导的肠炎,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局部和机体Th1/Th2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索SIRT6在调节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中的潜在作用。方法 将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暴露于最终浓度为100、200和400 nmol/L的AngⅡ,并孵育24 h以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通过qPCR测定SIRT6的相对mRNA表达;通过Western印迹测量SIRT6的蛋白质表达;然后分别将SIRT6表达载体及SIRT6 siRNA转染入400 nmol/L AngⅡ处理的HAEC;通过qPCR和Western印迹测定SIRT6的相对mRNA和蛋白质表达;通过MTT测定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通过胱天蛋白酶-3活性测定细胞凋亡;通过检测LDH释放来确定细胞损伤;通过DCFH-DA染色法评估活性氧物质的产生。结果 qPCR和蛋白印迹分析的结果均显示,暴露于AngⅡ的细胞中SIRT6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AngⅡ可以显著降低HAEC的活力(49.67±5.51% vs 100.71±4.03% P<0.05),而SIRT6过表达则可显著挽救暴露于AngⅡ的HAEC细胞活力降低(90.33±8.02% vs 50.00±7.21% P<0.05)。此外,SIRT6过表达显著降低了AngⅡ诱导的HAEC细胞凋亡(1.65±0.32 vs 3.61±0.39 P<0.05),同时细胞中活性氧的产生量减少(2.17±0.35 vs 4.56±0.72 P<0.05)。SIRT6沉默可以显著降低AngⅡ处理细胞的细胞活力(32.67±2.52% vs 51.33±7.09% P<0.05),加剧AngⅡ诱导的细胞凋亡(6.55±0.56 vs 3.66±0.35 P<0.05)和HAECs中活性氧的产生(6.28±0.81 vs 3.93±0.55 P<0.05)。结论 SIRT6在调节AngⅡ诱导的内皮细胞失调中起着关键的作用,SIRT6可作为治疗与内皮功能障碍相关的高血压的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20.
正【据《Cell Mol Immunol》2016年1月报道】题:干扰素诱导的TRIM22通过泛素化降解NS5A来抑制HCV(作者Yang C等)TRIM22是一种三模序蛋白,HCV感染的患者经过IFNα治疗之后,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可以观察到TRIM22的上调。但是这个表达水平的上调究竟有什么生理学意义目前尚不清楚。来自上海生物科学研究所的Yang C等阐述了TRIM22通过降解NS5A而产生抗HCV的作用。NS5A是HCV一个重要的非结构蛋白,之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