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张仲景组方用药的思想与规律。方法: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方证为材料建立数据库。结果:张仲景方剂使用的核心药物只有24种,这些药物按照《神农本草经》功效看药性多属温性、补益类。结论:经方用药偏温尚补。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药四性理论的“量化组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伤寒论》六经阴阳及中药"四性"理论的"量化组方"研究是作者研究团队的三个研究方向之一,围绕这一主题主要开展了基于生物代谢热成像(TMI)技术、微量量热法、数学建模技术的中药寒热属性的定量分级及经方"量化组方"可视化分析研究,通过多种技术方法建立寒热药性的客观评价和量化方法,最终实现方剂寒热属性的量化组方。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芍药类方剂组方严谨,剂量精确,疗效显著,对后世影响极大;芍药在方剂中具有敛阴和营,缓急止痛,协调阴阳,调节药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建立《伤寒论》方剂数据库。运用统计方法,探究《伤寒论》中最有代表性的君药桂枝,探寻其与芍药、葛根、石膏等配伍的比例和药证规律。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药膳研究多为继承、缺乏创新这一现状,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药性组合模式的药膳配方方法。通过分析药典所载中药及常见食物的药性组合模式,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以经典方剂的药性组合模式为模板,利用贪婪算法将食物进行优化组合,从而得到与经典方剂药性特征相同的药膳配方。该文以治疗肺胃燥热型糖尿病经典方剂白虎人参汤为例进行药膳配方设计,共得到药膳配方十八则,从中医学及营养学角度分析均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为个性化食疗保健开拓了新的思路,也为实现高水平的药膳产业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中药药性理论为基础,从性味归经的整体层面研究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治疗骨折的内服方剂用药规律。方法:选用《世医得效方》所记载的治疗骨折的内服方剂11首作研究载体,建立"病症-方剂-药性组合"数据库。应用关联规则中的Apriori算法从药性、中药、方剂和病症等层面进行数据挖掘。结果:支持度为80%及以上的药性组合模式都是温性药物组成,药味多为辛、苦,药物归经偏重于脾、心、肝经。结论:数据挖掘的药性组合模式符合中医药骨折伤损的治疗原则,可以进一步分析配伍规律,深入研究地方医学流派,作临床用药配伍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关联规则方法对异常血液质证的治疗方剂进行分析,研究维医方剂的药性以及药性组合的配伍和规律。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学分册)和《中药大辞典》(维吾尔药卷),收录方剂87首,涉及维药247味药,建立数据库,采用统计和关联规则进行数据分析和规则提取。结果:筛选得到药性组合配伍规则8条,建立治疗异常血液质证方剂配伍的药性组合模式,涉及的药性为干寒、干热、湿寒,药味主要有辛、甜、淡、苦。结论:该研究得到了维医异常血液质证方剂的药性配伍及其组合,初步探讨了维医异常血液质证方剂药性组合配伍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正> 《伤寒论》创立了中医的理论精华——辨证论治,故得到古今中外医家的重视和研究,留下了数百种伤寒著作,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伤寒学派。方剂是辨证论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辨证与药物之枢纽,历代学者从方剂角度研究《伤寒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本文对《伤寒论》方剂研究法的几家代表著作进行评述,以冀有益于对《伤寒论》方剂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药性是方剂配伍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尝试从药性组合的层面分析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治疗胃胀痛方剂的配伍特征,探索基于药性组合模式的中药方剂配伍规律研究方法。首先依据已知的中药方剂构建相应的方剂数据库,利用关联规则算法,分析颜正华教授治疗胃胀痛方剂的药性组合模式。研究结果揭示了颜正华教授在治疗胃胀痛中方剂的配伍规律,为名医学术思想的继承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药物煎煮时间与煎煮方法对于药效的发挥至关重要。通过查阅比较《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同方的不同煎煮方法发现:《金匮要略》中葛根汤的煎煮时间较《伤寒论》中更短,如此处理能使药性更加峻猛,迅速祛除邪气;《伤寒论》中茵陈蒿汤煎煮时间较《金匮要略》中更长,如此处理能缓和药性,防止药物损伤津液;《金匮要略》中吴茱萸汤煎煮时间较《伤寒论》中更短,药物轻煎可使药性轻清偏上,振奋胸阳;《伤寒论》中大黄黄连泻心汤采用麻沸汤浸渍的煎煮方法与《金匮要略》中采用水煎的煎煮法有所不同,如此处理可使药性清扬偏上,达于上焦。  相似文献   

11.
《山东中医杂志》2017,(3):186-189
对《伤寒论》方剂运用的疗效评价问题一直是经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纵观整部《伤寒论》,发现方论中叙述了大量关于药后疗效评价的条文,分析掌握相关条文,对于研究《伤寒论》意义非凡。立足于《伤寒论》原文,通过分析药后患者的汗液、二便、脉象及特殊症状的出现等方面,总结《伤寒论》中的疗效评价方法,并进一步阐述相关评价方法的合理性。需要说明的是,《伤寒论》中的疗效评价方法总体来说较为朴素和零碎,因此,深入总结相关条文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伤寒论》中部分针刺条文的病因病机和用穴的总结分析,归纳出仲师刺法的5个特色——截断病邪,防止传变;针药并用,各得所宜;谨辨病机,适时用穴;待病势所向,乘机施治;阳经宜刺,阴经亦可刺,以期一窥仲师关于针刺的奥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五味入五脏"理论在《伤寒论》中的运用。方法:总结《伤寒论》中能够体现"五味入五脏"组方理论的方剂,并结合临床实际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张仲景运用"五味入五脏"理论的规律:1)使用厚味药物;2)方剂中厚味药物的剂量较大,或种类较多;3)运用时必须结合临床实际。结论:"五味入五脏"理论作为一种临床配伍用药技巧,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需要正确理解运用。  相似文献   

14.
《伤寒杂病论》人参药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首载于《神农本草经》,有悠久的药用历史。该研究通过多元统计的因子分析方法和数据挖掘方法,对《伤寒杂病论》中人参应用指征和配伍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张仲景时期,人参药证以形体消瘦,精神萎靡,面色少华,腹部扁平、硬满、脉搏沉细少力为体质特征。人参主治呕吐、腹泻等体液大量丢失后引起的消化功能、呼吸功能减退为主的疾病。人参药证以发热、烦躁、口舌干燥、口渴;脉沉而喘;头痛、发热;腹痛、呕吐;下利、心下痞满及恶寒为临床表现特点。  相似文献   

15.
梳理中药调剂发展的历史脉络,在传承的基础上促进当代中药调剂学的发展。搜集历代中医、本草文献以及律法中有关“合药分剂”、“合和”、“合剂”的内容,分别按照中药调剂理论、技术操作和法律规范整理归纳。《汤液经法》是最早记载中药调剂的文献,标志着中药调剂的萌芽;中药调剂理论形成于《神农本草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详细地记载了中药调剂的技术操作,而《唐律》对调剂的规定是中药调剂发展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为了系统整理和分析《伤寒论》中有关中药药嘱的文献资料,归纳概括中药药嘱的主要内涵。对《伤寒论》中有关药嘱的内容,按照中药剂型的制法、中药的服法、服药禁忌、服药后护理等4个方面进行收集、筛选、比较、归纳和分析。查阅相关研究《伤寒论》中方剂用药的文献,归纳其论点,并做比较。规范的发药交代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中药。规范如下,中药的煎煮用水常选择自来水和井水。对于具有活血通络作用组成的汤剂,可以加入酒共煮;含有毒性药组成的汤剂,可以加入蜂蜜共煎。特殊煎煮的中药,如麻黄可先煎,并去除药汤上的浮沫。煎煮火候的衡量可在汤剂中加入粳米,米熟即汤成;不同剂型的服用剂量(合或升,梧桐子或弹丸,方寸匙);汤剂的服药时间、温度及次数变化,要考虑汤剂的作用部位,功效主治及患者的病情轻重缓急等因素;服药饮食宜忌(宜食糜粥调养,忌食与药物功效相反的食物);服药后护理(服热粥以利解表剂发汗,服稠粥以利服泻下剂后调养,药物不同用药途径及方法不同);用药护理的核心,保证患者服药后身体正常机能调节;药物疗效观察二便,血的形态,疗效观察要"以知为度"。总之,《伤寒论》是最早论述药嘱的著作,详细记述了中药药嘱的各项内容,该文归纳出中药药嘱的新规范,是开展中医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依据,也是中药临床调剂技术的主要支撑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对《伤寒论》方证进行知识挖掘。方法采用中医处方智能分析系统(CPIAS)对《伤寒论》112首方剂的知识点进行量化表达。结果初步实验效果较好,机器的认识与传统《伤寒论》的认识基本相符,吻合率高达98%。结论本研究实现了《伤寒论》方证的君、臣、佐、使排序,气、味、归经规律及辨证处方规律等方面的知识挖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伤寒论》三阳病理论在艾滋病表证期的应用。方法:参考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和《伤寒论》三阳病理论的基本内容,从艾滋病表证期的概念提出和内涵的界定出发,探讨《伤寒论》太阳病、少阳病和阳明病治法理论和相关方药在艾滋病表证期治疗中的具体应用方法。结果:艾滋病表证期是艾滋病人临床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其临床表现与《伤寒论》三阳病的基本表现有相似之处。结论:艾滋病表证期的提出,有助于临床对艾滋病的诊疗,《伤寒论》三阳病治法理论用于临床艾滋病表证期患者的治疗,有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四本《伤寒论》所据底本揭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超尘 《河南中医》2006,26(11):1-4
20世纪有四部《伤寒论》翻刻本、影印本或排印本在中医界有较大影响,它们是1912年武昌医馆翻刻本、1923年恽铁樵影印本、1955年重庆中医学会《新辑宋本伤寒论》、1959年南京中医学院《伤寒论译释》排印本。这四部书均称据赵开美《仲景全书·伤寒论》而翻刻、影印或排印。考证后认为:武昌医馆本是柯继文依照杨守敬提供的“影钞本”翻刻的;恽铁樵本是以日本安政三年崛川济本为底本削去返点符号而影印者;《新辑宋本伤寒论》源于恽铁樵本;《伤寒论译释》本亦以恽铁樵本为底本。  相似文献   

20.
对小柴胡汤"和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有把多种治法合于一方的组方特点。《伤寒论》"和法"的形成,是后世医家在对《伤寒论》及小柴胡汤的阐发过程中逐渐产生的。首次提出"和法"的是成无己,其涵义是融会多种治法合而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方法,不是一种单一的、具体的治法。"和法"是一种变化无穷的治疗方法,小柴胡汤只是"和法"中的一种方法。张介宾、程钟龄、戴天章、何廉臣等医家有关"和法"的论述丰富、完善了中医学"和法"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