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开发了许多抗HBV核苷(酸)类新药,有些已经在国外上市,有些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与国内临床上应用的抗HBV核苷(酸)类药物相比,这些新药具有抗病毒作用强、耐药发生率低、患者耐受性好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停药后易复发、随着疗程延长产生耐药的趋势增加等。本文对抗HBV核苷(酸)类新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使临床医生对核苷(酸)类新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2.
抗HBV感染的治疗难点之一是安全停药或治疗终点的确定,目前主要依靠血清HBV DNA、HBeAg/抗-HBe、HBsAg/抗-HBs和抗-HBc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效果,并以持久的HBsAg清除作为停药标准。但血清HBsAg阴转率很低且难以实现"临床治愈(或功能性治愈)",因此,近年来提出了许多新的指导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药的指标,如肝组织HBV ccc DNA、血清HBcrAg和血清HBV RNA。本文就以上指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家族(OATs)介导多种内源性和外源性有机阴离子包括多种药物的肾脏分泌和重吸收。其中OAT1和OAT3主要表达在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基底侧膜,在介导有机阴离子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TOAT1和OAT3对药物肾脏转运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核苷(酸)类似物可有效阻止或延缓慢性HBV感染者的疾病进展,但其疗程长且长期用药存在一定的药物副反应及耐药风险。近期研究发现HBsAg定量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有重要意义。就目前HBsAg定量在核苷(酸)类似物抗HBV治疗的指征评判、疗效预测及停药把握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认为HBsAg定量不仅有利于合理选择抗病毒治疗时机,而且有利于在抗病毒治疗开始时、治疗过程中以及考虑停药时预测患者可能疗效。但是对于HBeAg阳性或阴性感染者各病程分期的最佳预测阈值和不同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疗效预测的最佳时间点与最佳预测阈值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前用于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抗病毒治疗的药物有干扰素类(interferons,IFNs)和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s,NAs)两大类。IFNs在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抗病毒作用有限,且不良反应较大;NAs抗病毒作用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停药后易复发、随着疗程延长产生耐药的趋势增加等。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NAs联合用药抗HBV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王扬  郑素军  段钟平 《肝脏》2021,26(1):89-91
核苷(酸)类似物(NAs)作用于HBV聚合酶区,抑制 HBV复制,广泛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CHB )的抗病毒治疗,长期治疗可以改善肝脏组织学病变并降低肝癌发生风险.但是,由于cccDNA在感染肝细胞核内的持续存在,HBV感染并不能被完全清除[1].然而,相关研究表明[2] ,NAs长期治疗可能减少含pgRNA的衣壳进入...  相似文献   

7.
核苷(酸)类似物可抑制HBV复制,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却无法彻底根除HBV,无法阻止低病毒载量下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发展。近年来中药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应用广泛,阐述了中药抑制HBV复制,降低HBeAg含量,延缓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发展等方面的应用及机制,提出中医药可提高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肝脏》2018,(11)
正慢性乙型肝炎(CHB)病毒感染是我国肝硬化及肝癌的主要病因。核苷(酸)类似物(NA)抗乙肝病毒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能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坏死及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癌及并发症发生。一般来说,在病毒学应答后1~2个月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就会恢复正常即获得生化学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比较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单用和联合强肝胶囊两种方法对乙型肝炎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将66例乙型肝炎并有肝纤维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5例单用组单独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31例联合组接受药物抗病毒治疗的同时联合强肝胶囊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功能,HBV DNA,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 Ⅲ)、Ⅳ型胶原(C-Ⅳ)、层黏蛋白(LN)等.结果 两组在肝功能改善和病毒载量变化无显著差异,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且联合组52 w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改善较单独抗病毒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强肝胶囊有可以改善肝纤维化的作用,联合抗病毒药物可以明显减轻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拉米夫定及其它核苷类药物抗HBV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利和 《传染病信息》1999,12(2):59-60,71
近年来对抗乙肝病毒的药物研究,取得了相当多的进展,目前干扰素的治疗作用已基本上取得共识。抗乙肝病毒的新药开发,如雨后春笋,现在一些抗HBV的口服药物已被用于临床的Ⅱ期和Ⅲ期试验,包括象拉米夫定、法昔洛韦、洛布卡韦和阿地福韦等核苷类药物。这些新的核苷酸或核苷酸类似物在抗乙肝病毒方面与α-干扰素相比,具有更大的抗病毒潜能。但这些药物的治疗效果距理想的程度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获得病毒学应答后生化学持续不应答导致肝病进展原因。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例,均接受NA抗病毒治疗获得病毒学应答后超过1月生化学持续不应答,进行肝组织病理检查,探明肝病进展原因。结果 40例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1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9例,药物性肝炎(DILI)7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3例,非特异性炎症5例,血色病1例,淀粉样变1例。治疗前ALT (95.15±19.21) U/L,AKP (123.85±39.29) U/L,r-GT (183.15±93.12) U/L;治疗后ALT (36.33±18.28) U/L,AKP (101.10±.37.96) U/L,r-GT (76.50±45.55) U/L;肝脏弹性硬度值测定显著下降,治疗前(10.85±5.63) kPa,治疗后(8.17±4.61) 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NA治疗后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后生化学持续不应答的慢性HBV感染者导致肝病进展常见原因是NASH、AIH、DILI、非特异性炎症、PBC等,应尽早给予必要的临床干预并减少患者的长期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2.
药物、化学物质或生物毒素均可引起肾脏的结构或(和)功能损害,并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过程。此类肾脏疾患一般统称为“中毒性肾病”.临床中毒性肾病大多数均系药物所引起,可表现为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灌注不足、急慢性间质性肾炎及肾小球肾炎等。药物性中毒性肾病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并可因肾损害的类型不同而各有不同。大致说来,这一机理可涉及到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毒性损伤、免疫介导的各种损害、肾血流灌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导致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的主要病因,积极的抗病毒治疗能明显延缓疾病的进展,减少终末期肝病的发生.核苷(酸)类似物(NA)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效果.然而,NA治疗无法完全消除HBV,并且很难终止治疗.HBV前基因组RNA(pgRNA)是一种反映肝内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既是独立的疾病又是冠心病、脑卒中、肾衰竭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它被称为人类生命健康第一杀手。Lancet杂志报道显示,2000年全世界成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6.4%,患病人数约9.72亿[1];亚洲国际心血管合作组织调查显示我国35~74岁人群高血压发病率为27.2%,且具有上升趋势[2]。在血压的调控中,肾脏的离子转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主要通过尿液的生成和排泄,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以及细胞外液容量而参与血压的调节。一些离子转运体的拮抗剂,如钠-氯共转运子(Na-Cl cotransporter,NCCT)的拮抗剂-双氢克尿噻已经成为一线抗高…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既是独立的疾病又是冠心病、脑卒中、肾衰竭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它被称为人类生命健康第一杀手.Lancet杂志报道显示,2000年全世界成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6.4%,患病人数约9.72亿[1];亚洲国际心血管合作组织调查显示我国35~74岁人群高血压发病率为27.2%,且具有上升趋势[2].  相似文献   

16.
核苷(酸)类似物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苷(酸)类似物由于其口服方便、不良反应较轻、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效果明显、可选择的种类逐渐增多而成为继干扰素α之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选择之一。现根据已发表的临床研究,对已批准上市的抗乙型肝炎核苷(酸)类似物应用做一介绍。一、抗HBV的主要核苷(酸)类似物 1.拉米夫定(lamivudine):最早应用于人类免疫缺陷病  相似文献   

17.
18.
<正>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导致肝硬化的主要病因之一。全球约有3.5亿HBV携带者,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死于HBV相关疾病。中国HBV携带者约占全球的1/3,其中20%~30%发展成肝硬化[1],而一旦至肝硬化失代偿期,5年生存率将降至19%~35%[2,3],且2%~5%肝硬化患者可发展成肝细胞肝癌[4]。HBV病毒载量与慢性肝病进展及肝癌发生率呈正相关,有效抑制病毒可大大减缓  相似文献   

19.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介导血浆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之间胆固醇酯、磷脂和甘油三酯的转运,直接关联各种脂蛋白分子的组成、大小和浓度,在胆固醇的逆向转运中起关键作用,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有多种突变,基因突变者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浓度和活性发生改变,并伴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等显著的脂代谢异常。雌激素对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水平也有调节作用。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在小颗粒致密的B型低密度脂蛋白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大而轻的A型低密度脂蛋白在高甘油三酯的条件下,经胆固醇酯转运蛋白介导极低密度脂蛋白中甘油三酯与低密度脂蛋白中胆固醇酯交换,导致典型的A型低密度脂蛋白变成强致病性的B型低密度脂蛋白。  相似文献   

20.
<正>新型核苷(酸)药物的出现为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该类药物具有迅速抑制HBV复制,口服给药,服用方便,良好的耐受性,较干扰素α(IFN-α)经济等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