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建立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非那雄胺片中有关物质的含量。方法:CAPCELL PAK C<sub>18</sub>色谱柱(4.6′250 mm,5 mm),流动相乙腈-水(45∶55),流速1.0 mL.min<sub>-1</sub>,检测波长210 nm,进样量20 mL,柱温30℃。测定非那雄胺与杂质Ⅰ、Ⅱ的标准曲线方程,以斜率计算杂质相对于非那雄胺的校正因子,用相对保留时间确定各杂质的位置。结果:非那雄胺杂质Ⅰ、Ⅱ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0.85与1.30,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2.40与0.69。结论:本方法可用于非那雄胺片中有关物质的定性及定量分析,采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可以更准确的反映其有关物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奥硝唑注射液中的有关物质.方法 采用Topsil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2∶78),流速1.0 mL·min-1,波长318 nm处采用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对有关物质进行检查.结果 0.1~ 100μg·mL-1奥硝唑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检测限为1 ng(S/N =3),单一最大杂质的检查限度为0.5%,有关物质总量的检查限度为1.0%.结论 所用方法专属性强、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奥硝唑注射液中有关物质的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中有关物质的含量。方法: Agilent HC-C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0.01 mol·L-1磷酸氢二钠溶液(用磷酸调节pH至7.6)-乙腈 (75:25),流量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5℃,进样量20 μL。测定奥美拉唑和杂质A,B,C,D 的线性方程,以斜率计算杂质相对于奥美拉唑的校正因子,用相对保留时间确定各杂质位置。结果:奥美拉唑杂质A,B,C,D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0.27,0.31,0.41,0.79;校正因子分别为1.20,0.58,0.57,1.04。3批样品中杂质D的含量均为0.022%,其他杂质均低于检测限。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准确测定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中4种有关物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谭宏宇  高丽 《黑龙江医药》2012,25(6):821-823
目的:建立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兰索拉唑的有关物质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水-A液*(A液*:乙腈-水-三乙胺(160:40:1)混合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7.0)(60:40)为流动相,柱温30℃,检测波长285nm。测定杂质A、B、E相对于兰索拉唑的相对保留时间及校正因子,并计算其含量。结果:兰索拉唑、杂质A、B、E质量浓度分别在0.0904μg/ml~2.892μg/ml,0.0992μg/ml~1.650μg/ml,0.0966μg/ml~3.255μg/ml,0.1426μg/ml~2.46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均达到0.999。杂质A、B、E相对于主成分兰索拉唑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0.42,1.17,0.23。杂质A、B的校正因子均在0.9~1.1范围,杂质E校正因子为0.39。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重现性、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无需提供杂质对照品就能准确测定兰索拉唑杂质的有关物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有关物质的含量。方法:用辛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磷酸盐缓冲溶液(0.01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值为2.2)-乙腈(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5 nm;柱温为50℃。测定依那普利拉(杂质Ⅰ)和依那普利双酮(杂质Ⅱ)相对于依那普利的校正因子,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各色谱系统中依那普利与相邻杂质及各已知杂质间分离良好,依那普利和杂质Ⅰ、杂质Ⅱ在0.5~3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杂质Ⅰ、杂质Ⅱ校正因子分别为0.71、0.92;杂质Ⅰ的定量方式以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为宜,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和外标法测得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准确测定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的有关物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青霉素V钾片有关物质的含量。方法:采用XBridge Shield RP-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磷酸盐缓冲液(pH3.5)-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8nm;测定特定杂质4-羟基苯氧甲基青霉素相对于青霉素V的校正因子,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4-羟基苯氧甲基青霉素杂质的相对保留时间为0.42,校正因子为1.41;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与外标法测定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准确测定青霉素V钾片中特定杂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15,(12):1702-1705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多奈哌齐口腔崩解片中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色谱柱为Eternity-C18柱,流动相为3.85 mol/L癸烷磺酸钠溶液-乙腈(65∶35,V/V)(高氯酸调p H=1.8),流速为1.4 ml/min,检测波长为271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20μl。测定盐酸多奈哌齐和杂质Ⅰ、Ⅲ、Ⅳ、Ⅴ、Ⅵ、Ⅶ、Ⅷ的线性方程,以斜率计算杂质相对于盐酸多奈哌齐的校正因子,用相对保留时间确定各杂质位置。结果:盐酸多奈哌齐杂质Ⅰ、Ⅲ、Ⅳ、Ⅴ、Ⅵ、Ⅶ、Ⅷ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0.21、0.93、0.31、1.18、0.54、2.16、0.68,校正因子分别为0.51、0.93、0.87、1.17、1.05、1.31、1.39。测得3批供试品中杂质Ⅷ的含量分别为0.041%、0.040%、0.043%,其他杂质均低于检测限;与杂质对照品法测定结果一致。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方便快速、准确有效地测定盐酸多奈哌齐口腔崩解片中有关物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利培酮中2种氧化性杂质的含量。方法:采用ZORB-AX Extend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流动相A:0.1%三氟乙酸溶液-乙腈(80∶20)(用氨水调pH 3.0)和流动相B:0.1%三氟乙酸溶液-甲醇(61∶39)(用氨水调pH 3.0)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2.5 mL·min-1,检测波长为275 nm,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30℃。测定利培酮与2种氧化性杂质的标准曲线方程,以斜率比值计算氧化性杂质相对于利培酮的校正因子,用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结合相对保留时间对氧化性杂质进行定位。结果:2种氧化性杂质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1.55与1.71,校正因子分别为1.14与1.15。结论:本方法可用于利培酮中2种氧化性杂质的定性及定量分析,采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更加准确测定2种氧化性杂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测定呋塞米片中杂质B(4-氯-5-氨磺酰邻氨苯甲酸)、最大单个杂质和总杂质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4.6 mm, 5μm),以水-四氢呋喃-冰醋酸(70∶30∶1)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2 nm,进样体积为20μL,柱温为30℃。绘制呋塞米和杂质B的线性方程,以斜率计算杂质B相对于呋塞米的校正因子,用相对保留时间确定杂质B的位置,测定6家制药企业共15批呋塞米片中杂质B、最大单个杂质和总杂质的含量,并与杂质对照品外标法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杂质B的相对保留时间为0.31,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041~12.19μg·mL-1,校正因子为1.06,检测限为0.40 ng,定量限为0.81 ng。比较采用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和外标法测得的结果,差值为±0.01%,表明2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方法学验证,本法简便快速,可准确测定呋塞米片中有关...  相似文献   

10.
HPLC测定穿琥宁注射液中的有关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蕾  孔遥  袁军 《华西药学杂志》2012,27(4):445-446
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穿琥宁注射液中的有关物质.方法 采用Inertsil ODS -3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甲酸(7∶3),检测波长251 nm,柱温35℃.结果 主成分与有关物质可完全分离,杂质1、杂质2的相对校正因子和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0.92、0.90和0.8、0.9 min,检测限为0.2 μg· mL-1.结论 所用方法灵敏、专属、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