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P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4年7月收住我院PICU的126例中心静脉置管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中心静脉置管护理常规对导管进行维护,实验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对导管进行维护。比较两组患儿导管留置时间及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导管留置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实验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1例,占1.6%;对照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3例,占4.8%,两组患儿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07,P<0.01)。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能有效预防P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集束化护理在预防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队列对照设计,选取108例行PICC置管的化疗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PICC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为1 0.9%(6/5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3%(15/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对降低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减少监管场所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45例中心静脉导管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入选患者均为长期静脉吸毒或者及被看押人员,时间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对照组为进行基础护理的患者,共计22例,观察组为进行集束化护理的患者,共计23例。结果①观察组进行集束化护理后CLAB-SIs、CVC-RI发生率均低于进行基础护理的对照组,数据间均以P <0.05呈现;②观察组进行集束化护理后计算中心静脉导管意外事件发生比例8.7%,对照组进行基础护理后计算中心静脉导管意外事件发生比例50%,数据间均以P <0.05呈现。结论对于少监管场所患者而言,采用集束化护理能够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旨在探讨循证护理在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ICU收治的行中心静脉放置导管操作患者60例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实施循证护理措施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30例和循证护理组30例。结果为循证护理组置管后局部渗血、导管脱出液外渗、导管阻塞、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在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应用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管理在预防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CRBSI)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诊治我院新生儿Picc置管168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84例(常规护理),乙组84例(集束化护理管理),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对患儿影响.结果:乙组CRBSI感染率(1.52‰)低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时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了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就诊我院的84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时采取基础常规护理,观察组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时采取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血液透析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与血流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24.79±11.18)d,明显短于对照组(34.57±14.23)d,经统计学比具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血流感染发生率(2.38%)明显低于对照组(19.05%),经统计学比具显著差异(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应用在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时的护理中能够缩短透析导管的留置时间,降低了导管相关性的血流感染发生率,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作用,为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ICU 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住院治疗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危重症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及局部渗血、导管滑脱、导管阻塞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导管留置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性护理可有效减少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及导管留置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集束干预策略在降低神经外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中的效果.方法 把实施集束干预策略前(2013年7-12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6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把实施集束干预策略后(2014年1-6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7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置管情况及CRBSI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锁骨下静脉置管率从8.06%上升至31.43%,明显多于对照组,股静脉置管率从25.81%下降至4.29%,明显少于对照组,PICC置管率从1.61%上升至1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RBSI发生率从7.22‰下降至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干预策略可有效减少神经外科中心静脉置管患者CRBSI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0.
李静 《黑龙江医药》2014,27(5):1246-1247
目的:对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护理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ICU病房收治的40例导管感染患者中360例次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和护理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单腔导管留置感染率为15.87%,低于双腔导管留置的41.67%。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的感染率分别为61.18%、27.06%和11.76%。结论:严格中心静脉置管护理,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缩短置管时间,加强护士手卫生的管理和穿刺部位消毒,对降低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49例患者,观察组进行品管圈活动,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感染发生率及发生时间,考核护士理论知识及操作能力。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发生时间选择慢于对照组(P<0.05),护士理论知识及操作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中心静脉相关性血流感染实施品管圈,能有效减少感染发生率,延缓感染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12.
ICU中心静脉导管预防感染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婉菁  刘伟 《河北医药》2005,27(11):867-867
随着危重救治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心静脉插管技术在ICU内的应用日益广泛,同时引起中心静脉插管感染也明显增加.这种感染严重影响了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因而针对性预防和控制介入性导管引起的医院感染,对ICU提高危重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在我院ICU中心静脉插管的护理多年积累的经验和常见的中心静脉插管感染途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集束干预策略(CLB)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I)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CVC)并实施常规维护的61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ICU收治的留置CVC并实施CLB的65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每千个导管日CVC-RI发生率和护理人员CLB依从性的达标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CVC-RI发生率分别为2.32/1 000导管日、6.89/1 000导管日,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5,P<0.05),CLB依从性达标率分别为84.26%、45.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9,P<0.05)。结论 CLB可明显降低CVC并发症发生率及置管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大大提高护理人员CLB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王瑞静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367-368
<正>近几年,随着人们意识的转变及治疗的需要,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中应用日益广泛,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给患者治疗、抢救带来便利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中心静脉导管的相关性感染(Central Venous Catheter related infection,CVC-RI)也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因  相似文献   

15.
赵李晋 《海峡药学》2013,25(5):258-259
目的探讨洁霉素封管联合护理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疗效。方法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治疗结束后给予2mL洁霉素注射液和2mL肝素钠注射液封管;对照组予2mL生理盐水和2mL肝素钠注射液封管。两组均给予预防感染的护理。比较置管后1周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感染3例,占3.49%,对照组感染12例,占13.95%,试验组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16,P=0.015)。结论洁霉素封管联合护理可降低ICU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中心静脉导管实施集束化护理,降低相关并发症,从而改进护理质量。方法入选自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共324例做为集束化护理干预组,对比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中心静脉置管患者318例,比较两组相关并发症。结果实施集束化管理策略后,中心静脉导管堵管,脱管,血栓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及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可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并探讨 ICU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选取 ICU接受治疗的中心静脉导管放置时间在48 h 以上患者988例。其中,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67例,感染率为6.78℅。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使用美国 Becton Dickinson 公司生产的 Bactec 9120血培养仪以及德国 Siemens 公司生产的 Microscan 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对病原菌进行鉴定。观察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67例患者共检出病原菌84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43株,占51.19℅。革兰阴性杆菌37株,占44.05℅。真菌4株,占4.76℅。影响 ICU 内中心静脉导管血流感染死亡的危险因素有年龄(OR =3.734,95℅CI =1.293~5.982),APACHE 评分(OR =1.157,95℅ CI =1.042~1.258),复数菌性(OR =7.352,95℅ CI =2.425~12.436),长期免疫抑制剂(OR =2.635,95℅ CI =1.946~3.892),消化道出血(OR =1.633,95℅ CI =1.246~2.201), ICU 住院时间(OR =1.534,95℅ CI =1.322~1.743),Lac 水平(OR =2.536,95℅ CI =2.135~4.352)。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ICU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临床上,年龄、APACHE 评分、复数菌性、长期免疫抑制剂、消化道出血、ICU 住院时间以及 Lac 水平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ICU护士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集束干预策略(CLB)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采样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结构式调查问卷,对枣庄市2所三甲综合医院156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ICU护士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集束干预策略认知平均得分为40.87±1.35(满分50分)、行为平均得分为30.98±2.56(满分40分)。影响ICU护士预防CRBSI集束干预策略的认知与科室、学历、护士类别、ICU工作年限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行为的多因素分析与ICU工作年限、护士类别、科室、培训和制度流程制定方面有。结论医院应加强ICU护士有关导管相关性感染集束干预策略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培养CVC专业护士,确保有效落实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集束干预策略,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预见性护理对预防ICU危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ICU接受治疗的50例危重症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两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4.00%,对照组为16.0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危重症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后,可显著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加快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多元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的4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组,单一护理组给予普通护理,多元化护理组进行了多元化护理。比较两组满意人数;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机制认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配合度;护理前后肾功能、心理状态;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率。结果多元化护理组满意人数、肾功能、心理状态、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机制认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配合度、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率对比单一护理组有优势,P <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多元化护理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